這是一本現代行政倫理學的開拓性著作。書中通過對威爾遜等人的政治――行政二分原則、韋伯的官僚制理論、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公共選擇學派的經濟學方法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觀點進行歷史考察,揭示了現代公共行政“思想模型”中的各種缺陷。書中采用了理論與實踐一體性的視角,在理論分析的同時揭示了公共行政發(fā)展中的問題,并對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范圍內的行政改革進行了反思。認為整個20世紀公共行政的理論和實踐的根本缺陷就在于放棄了它的倫理向度。對于公共行政這一缺陷的救治問題,作者作了嚴肅的思考,從公共行政的制度、程序、行政人員的行為等方面提出倫理化的方案,特別是創(chuàng)見性地提出在公共行政領域中可以拒絕權利這一大膽設想。這表明作者試圖尋找建構現代公共行政新范式的理論基礎的努力。作者簡介張康之,1957年生,江蘇銅山人。哲學博士,首屆全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獲得者。曾為韓國高等教育財團國際交流學者,韓國高麗大學客座教授。為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行政學理論研究。出版專著和教材有《總體性與烏托邦》、《一般管理學原理》、《現代管理學》等,發(fā)表學術論文近2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