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中國歷代名家墨跡精粹中的一冊,收錄了清代書法家鄧石如的傳世書法經典作品數幅。這些作品無論是在單字的架間結構還是整幅字的布局上都顯示出書法家高超的藝術造詣,代表了其書法的最高成就。本書印刷精美,每頁均附有文字說明,較好地再現了原作的風貌,是廣大書法學習者及愛好者臨摹欣賞的極佳參考。鄧石如(1743:1805),原名琰,字石如,又名頑伯,號完白山人,又號完白、古浣子、游笈道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等,安徽懷寧人。有人把他歸為皖派,更多的人因為推崇他在篆刻史上杰出的貢獻,而尊為“鄧派”。鄧石如幼年時家境貧寒,一生社會地位低下,他自已說:“我少時末嘗讀書,艱危困苦,無所不嘗,年十三四,心竊竊喜書,年二十,祖父攜至壽州,便已能訓蒙今垂老矣,江湖游食,人不以識字人相待。”鄧石如首創(chuàng)在篆刻中采用小篆和碑額的文字,拓寬了篆刻取資范圍,在篆刻上形成了自已剛健婀娜的風格,巍然崛起于當時的印壇,可說與皖、浙兩派形成鼎足之勢。鄧石如的雄風一直影響到同時期的包世臣、吳讓之、趙之謙、吳咨、胡澍徐三庚等人。在篆刻藝術發(fā)展史上,鄧石如是一位杰出的大家。存世有《完白山人篆刻偶成》、《完白山人印譜》、《鄧石如印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