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系統(tǒng)性思想教育不是零散的、隨意的事實及理論的堆砌,而是建立了完整的科學體系;它不是由個別原理機械地拼湊起來的東西,而是一整套具有一貫性和完整性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思想教育的系統(tǒng)性首先體現(xiàn)在各理論組成部分之間是相互依存、有機聯(lián)系的。其次還表現(xiàn)為每個組成部分里面的每個原理也是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從屬于理論整體,而不能代替整體。要領會和把握思想教育內容的整體性、系統(tǒng)性,就必須將其中的每一條原理歷史地同其他原理聯(lián)系起來,同具體的歷史經驗聯(lián)系起來并加以考察。歷史地考察,即將每一個原理同它產生的歷史條件聯(lián)系起來加以考察,從而確定每個原理一定的適用范圍。如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是研究了自然、社會和思維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研究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后抽象概括出來的,具有普遍有效性。對這一類普遍原理,要歷史地考察,就是要了解它借以產生的科學成果和社會發(fā)展材料。在運用這一類普遍原理時,要把它同新的科學研究、社會生活的新發(fā)展結合起來,在發(fā)揮它的指導作用的同時,豐富和發(fā)展它。這就是說,即使是普遍原理也并非終極真理。而個別原理、特殊原理都是以普遍原理為指導的,觀察和解決某一歷史時期的某一類問題或某一個問題而產生的,其適用范圍更加有限。因此,在學習和運用這一類原理時,必須同具體的歷史條件、具體的歷史經驗、當前面臨的認識對象的狀況結合起來。歷史條件決定每一條原理的適用范圍是因為任何事物(任何對象)的存在、發(fā)展都是有條件的。條件變了,事物自身也必然發(fā)生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原來的不再適用或不完全適用,需要重新認識新的對象或新的特點,從而創(chuàng)立新的原理或修正原來的原理。鄧小平同志在談到要完整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時說過:“我們可以看到毛澤東同志在這一個時間,這一個條件,對某一個問題所講的話是正確的,在另外一個時間,另外一個條件,對同樣的問題講的話也是正確的;但是在不同的時間、條件對同樣的問題講的話,有時分寸不同,著重點不同,甚至一些提法也不同。所以我們不能夠只從個別詞句來理解毛澤東思想,而必須從毛澤東思想的整個體系去獲得正確的理解?!雹偎枷虢逃恼w性、系統(tǒng)性還表現(xiàn)在各個原理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各個原理不是孤立的、絕對的觀念,而只是整個理論體系的一個部分,一個環(huán)節(jié)。因而。我們在進行思想教育時,應當系統(tǒng)地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引導受教育者完整、準確地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理解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理解個別原理同其他原理及整個理論體系的相互關系。不能把個別原理孤立地抽象出來,割裂它同其他原理及整個理論體系的聯(lián)系。否則,就會導致片面化、絕對化,就不可能把握理論教育內容的精神實質。4.漸進性思想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適應了人們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世界是無限的,世界的變化發(fā)展也是無限的,人類的認識也是無限的。無限與有限是兩個只有在聯(lián)系中才存在的、相互滲透的對立面,人類對世界的認識也只有從有限開始來把握無限。所以,思想教育也決不能停留在某一階段或某一過程,而必須隨著歷史的前進和人類認識的發(fā)展,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更新教育內容。思想教育又是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過程。感性認識是思想認識的初級階段,理性認識是思想認識的高級階段。感性認識只反映事物的現(xiàn)象,理性認識才反映事物的本質。思想教育只有循序漸進地引導人們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才能使人們由淺人深、由表及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的認識客觀事物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思想教育的漸進性還表現(xiàn)在它是一個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這是由教育對象思想發(fā)展的反復性決定的。教育對象在接受思想教育的過程中,不斷結合自身需要及社會實踐,對教育內容進行揚棄,揚棄就是“既被克服又被保存”。通過舍棄自己前一階段思想中過時的、錯誤的舊質,而保留其中合理的、積極的因素,同時又汲取新質,這樣幾番結合來豐富、發(fā)展、完善自己。雖然每一階段思想的前進是有限的,遇到挫折甚至可能出現(xiàn)倒退,但是總體而言,前進和上升的趨勢不可逆轉,曲折是前進、上升的組成部分,是前進、上升的道路和形式。5.工具性思想教育可以幫助人們獲得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能夠幫助人們掌握世界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以及對世界認識的一般規(guī)律,并自覺地運用這些規(guī)律來指導自己的思想和行動,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體,以自然、社會、思維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為研究對象,以變革世界為己任,以為無產階級革命實踐服務為目的,它不僅要科學地解釋世界,更重要的是要革命地改造世界。這就決定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成為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最好的認識工具和最銳利的思想武器。馬克思把自己的嶄新哲學稱作是無產階級批判舊世界,創(chuàng)立新社會的“精神武器”,高度重視它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職能。恩格斯在講到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辯證法的作用時,把它形象地比喻為“我們最好的勞動工具和最銳利的武器”①。列寧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看做是偉大的認識工具,他說:“馬克思的哲學是完備的哲學唯物主義,它把偉大的認識工具給了人類,特別是給了工人階級?!雹倜珴蓶|也像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那樣,一貫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偉大作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及其哲學比做射向革命之“的”的“矢”,比做無產階級革命大軍的“新的裝束和新的武器”。在(論聯(lián)合政府)中他指出:“反映了全世界無產階級實踐斗爭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在它同中國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革命斗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時候,就成為中國人民百戰(zhàn)百勝的武器?!雹佟按硐冗M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群眾所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雹俑锩鼘熀驮S多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們在自己戰(zhàn)斗的一生中,總是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工具和武器來使用。他們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批判工人運動中各種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反馬克思主義思潮,批判剝削階級世界觀;在改造世界的革命斗爭中,為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制訂了正確的路線和方針、戰(zhàn)略和策略,指導并保證了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的成功。6.先導性相對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而言,思想教育具有先導作用。采取什么樣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決定了其他教育的指導思想及內容選擇,也決定了其所使用的方法及取得的成效。例如,道德教育必須充分發(fā)揮個人和集團在意志方面的功能和作用,然而,主體的意志又是在社會生活中,并且是受著社會生活變遷所影響的,只有順應社會發(fā)展必然的意志,才是具有活力或旺盛生命力的意志,或稱為自由的意志;而背離社會發(fā)展方向的意志,只能成為被時代所拋棄,并被湮滅的意志。所以,在進行社會利益關系的道德思考和調解,或進行道德意志的實踐時,都不能不在道德生活的外部必然性與意志自由的關聯(lián)中作出選擇。例如,在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系上,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一書中曾寫道:“共產主義既不拿利己主義來反對自我犧牲,也不拿自我犧牲來反對利己主義,理論上既不是從那情感的形式,也不從那夸張的思想形式去領會這個對立,而是在于揭示這個對立的物質根源……”這是因為,人們也只有依據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客觀進程的必然要求去作出合乎必然要求的選擇,才能使這種選擇與行為成為善的意志并具有善的價值。如果沒有思想教育所確定的科學世界觀及方法論為引導,道德意志選擇的正確性幾乎是不可想象的。政治教育、政治活動同樣受到思想教育的引導和制約,正如毛澤東在《論聯(lián)合政府》中指出:“我們的黨從它一開始,就是一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為基礎的黨,這是因為這個主義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最正確最革命的科學思想的結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一經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就使中國革命的面目為之一新,產生了新民主主義的整個歷史階段。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新的工作作風,這主要的就是理論和實踐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雹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