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藝術設計的眼光和思維來審視中國漫長的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社會活動的發(fā)展歷程,是一項值得關注的新課題。這一全新課題,擺脫了沿用很久的中國工藝美術史的敘事方式和研究方法,從而注意到我們的祖先們在造物活動中的設計動機和綿延二十余世紀的封建社會將技術與藝術融為一體的“匠作之業(yè)”的設計思想和“營造法式”。同時,也著重研究這一龐大的“匠作之業(yè)”中的設計行為和設計風格的演變。對于中國古代的藝術設計思想,特別是反映在若干工藝設計典籍中諸如《考工記》、《天工開物》等,將從設計的視角予以詮釋。此外,中國藝術設計史還將系統(tǒng)地對設計與農業(yè)經濟的關系、設計與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設計與古代科技的關系,以及對近代中國藝術設計落后的原因等作一次較為全面的分析,對諸多問題進行梳理,從理論思辨的深度進行研究并闡釋。由此看來,中國藝術設計史與以往的中國工藝美術史的最主要的區(qū)別就在于前者側重于設計與功能,而后者側重于工藝與欣賞。當然,在論及中國藝術設計史的過程中還會碰到許多內容和以往的中國工藝美術史中涉及的材料有些重合,但由于視角的不同,其敘事和立論觀點必然會出現新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