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夢
二 羅燕改寫中國影人在好萊塢的地位,電影《庭院里的女人》詮釋半個世紀前賽珍珠眼里的中國。
三 在我還有創(chuàng)造力的時候為什么把這種權力交出去?任何的交換都是有代價的,蝴蝶因為自由才美麗,我要做一個用自己翅膀飛行的中國女人。
四 做演員只是在電影這樣一盤大棋中的一個小棋子。在一個電影的制作過程當中,演員實在是很渺小。如果你是一個制片公司、制片人,如果你有資金,你就會請來好導演、好演員。而演員就很難做到。因為這個原因,我愿意站在一個主動的位置上,我可以做演員,也可以不做。
五 考試的時候,羅燕的心理狀態(tài)特別好,自己有表演基礎,對話劇表演已不陌生,并且,偷偷自學的文化課在這兒也派上了用場。
六 羅燕忽然產生了一種妄想式的使命感,那就是,要打破歐美制片人一統(tǒng)好萊塢的格局,自己躋身好萊塢制片的行列。
七 I DONT LIKE IT AT ALL!
八 我是做過工人的,去做女招待那會兒,我心里覺得很公平,因為是你自己要到這個地方來的,沒人逼你非留在這兒不可,你如果覺得苦了,跌份兒了,可以立刻回家。
九 中國有句俗話,叫“人心換人心”。羅燕在同Richard Lovell一家的交往中,用自身的表現(xiàn)得到了他們的尊重,同時羅燕也更加尊重Richard Lovell一家人。以至于到后來,就把Richard Lovell看成了自己的父親。
十 羅燕成為第一個在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擔任主制片及編劇的華人。美國人評價羅燕“更像一個藝術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