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篇
第1章 快速入門
1.1 仿真技術
1.2 仿真建模方法
1.2.1 仿真的三要素
1.2.2 仿真建模的基本要求
1.2.3 仿真系統(tǒng)的分類
1.3 Simulink與建模仿真
1.3.1 Simulink是什么
1.3.2 Simulink應用舉例
1.4 Simulink 4的安裝
1.4.1 系統(tǒng)要求
1.4.2 安裝
1.5 創(chuàng)建一個簡單模型
1.6 Simulink是如何工作的
1.6.1 模型基本結構
1.6.2 仿真運行原理
第2章 建模方法
2.1 打開模型
2.2 模塊操作
2.2.1 調整模塊大小
2.2.2 旋轉模塊
2.2.3 模塊的內部復制
2.2.4 刪除模塊
2.2.5 選中多個模塊
2.2.6 改變模塊的標簽
2.2.7 改變標簽位置
2.2.8 隱藏標簽
2.2.9 增加陰影
2.3 信號線操作
2.3.1 斜向繪制信號線
2.3.2 移動線段
2.3.3 移動節(jié)點
2.3.4 刪除信號線
2.3.5 分割信號線
2.3.6 信號線標簽
2.3.7 信號線標簽的移動或復制
2.3.8 信號線標簽的傳遞
2.4 模型注釋
2.4.1 增加注釋的方法
2.4.2 改變注釋字體
2.5 創(chuàng)建一個復雜模型
2.6 模型打印
2.6.1 菜單打印
2.6.2 嵌入文檔中
2.6.3 使用MATLAB的print命令
第3章 運行仿真
3.1 使用窗口運行仿真
3.1.1 仿真參數的設置
3.2 使用MATLAB命令運行仿真
3.2.1 sim命令
3.2.2 simset命令
3.2.3 simget命令
3.3 改善仿真性能及精度
3.3.1 加速仿真
3.3.2 改善仿真精度
第4章 模型調試
4.1 啟動Simulink調試器
4.1.1 調試器窗口
4.1.2 命令行調試
4.2 在調試狀態(tài)下運行仿真
4.3 設置斷點
4.3.1 無條件中斷
4.3.2 條件中斷
4.4 顯示仿真信息
4.4.1 顯示模塊的輸入輸出
4.4.2 顯示代數環(huán)信息
4.4.3 顯示系統(tǒng)狀態(tài)
4.4.4 顯示積分
4.5 顯示模型信息
第5章 基本模塊介紹
5.1 連續(xù)系統(tǒng)模塊
5.1.1 增益模塊
5.1.2 求和模塊
5.1.3 微分模塊
5.1.4 積分模塊
5.1.5 簡單物理模型
5.1.6 傳遞函數模塊
5.2 狀態(tài)空間模塊
5.2.1 狀態(tài)空間的概念
5.2.2 線性單輸入輸出系統(tǒng)
5.2.3 多輸入輸出系統(tǒng)
5.3 離散系統(tǒng)模塊
5.3.1 離散增益模塊
5.3.2 離散求和模塊
5.3.3 單位延遲模塊
5.3.4 時間離散積分模塊
5.3.5 簡單離散系統(tǒng)模型
5.3.6 離散傳遞函數模塊
5.4 離散狀態(tài)空間模塊
5.5 主要庫和庫函數介紹
中級篇
第6章 連續(xù)系統(tǒng)
6.1 積分模塊
6.1.1 積分模塊
6.1.2 傳遞函數模塊
6.2 向量線性系統(tǒng)
6.2.1 向量信號線
6.2.2 狀態(tài)空間模塊
6.3 非線性系統(tǒng)的模擬
第7章 時間離散系統(tǒng)
7.1 標量線性時間離散系統(tǒng)
7.1.1 單位延遲
7.1.2 離散積分
7.1.3 離散傳遞函數模塊
7.2 邏輯模塊
7.3 多時間離散系統(tǒng)
7.4 混合系統(tǒng)
第8章 子系統(tǒng)及其封裝技術
8.1 Simulink子系統(tǒng)
8.1.1 壓縮子系統(tǒng)
8.1.2 子系統(tǒng)模塊
8.2 封裝模塊
8.2.1 子系統(tǒng)到封裝模塊的轉化
8.2.2 查看封裝和解封裝
8.2.3 封裝模塊的使用
8.2.4 創(chuàng)建模塊庫
第9章 條件執(zhí)行子系統(tǒng)
9.1 激活型子系統(tǒng)
9.2 觸發(fā)型子系統(tǒng)
9.3 觸發(fā)激活型子系統(tǒng)
9.4 離散條件執(zhí)行子系統(tǒng)
高級篇
第10章 回調
10.1 回調函數的介紹
10.1.1 加載回調
10.2 模型結構命令
10.3 基于回調的圖形用戶界面
10.3.1 圖形用戶界面回調
10.3.2 程序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0.4 基于回調的動畫
第11章 Simulink分析工具
11.1 模型特征
11.1.1 狀態(tài)向量
11.12 “model”命令
11.2 線性化工具
11.2.1 線性化概念
11.2.2 Simulink線性化命令
11.3 平衡工具
11.4 優(yōu)化工具箱和Simulink
11.5 其他工具箱和Simulink
第12章 數值分析
12.1 算法選擇
12.1.1 最佳解法選擇分析
12.1.2 解法參數設置
12.1.3 應用舉例
12.2 代數環(huán)
12.2.1 Newton-Raphson方法
12.2.2 消除代數環(huán)
第13章 S函數
13.1 S函數簡介
13.1.1 什么是S函數
13.1.2 S函數模塊
13.1.3 S函數是如何工作的
13.1.4 S函數中的幾個概念
13.2 M文件S函數
13.2.1 編程的注意事項
13.2.2 M文件S函數舉例
13.3 C語言S函數
13.3.1 編譯C語言S函數
13.3.2 C語言S函數舉例
13.4 C++S函數
13.4.1 語言格式
13.4.2 建立永久的C++對象
第14章 圖形動畫
14.1 介紹
14.2 S函數動畫
14.2.1 動畫的初始化
14.2.2 動畫的更新
附錄A Simulink的工作窗口與入門演示
A.1 Simulink的工作窗口
A.1.1 按鈕介紹
A.1.2 菜單介紹
A.2 Simulink的入門演示
附錄B 模塊庫介紹
B.1 連續(xù)模塊庫
1 Derivative(微分模塊)
2 Integrator(積分模塊)
3 Memory(存儲器模塊)
4 State-Space(線性狀態(tài)空間模塊)
5 Transfer Fcn(傳遞函數模塊)
6 Transport Delay(傳輸延遲模塊)
7 Variable Transport Delay(可變的傳輸延遲模塊)
8 Zero-Pole(以零點一極點表示的傳遞函數模塊)
B.2 離散模塊庫
1 Discrete-Time Integrator(離散時間積分器)
2 Discrete State-Space(離散狀態(tài)空間模塊)
3 Discrete Filter(離散濾波器)
4 Discrete Transfer Fcn(離散傳遞函數模塊)
5 Discrete Zero-Pole(離散零點-極點模塊)
6 First-Order Hold(一階保持器)
7 Unit Delay(單位延遲模塊)
8 Zero-Order Hold(零階保持器)
B.3 函數模塊庫
1 Fcn(自定義函數模塊)
2 Look-Up Table(查表模塊)
3 Look-Up Table(2-D)(二維查表)
4 MATLAB Fcn(由MATLAB創(chuàng)立子函數模塊)
5 S-Function(S函數模塊)
B.4 數學模塊庫
1 Abs(絕對值模塊)
2 Algebraic Constraint(強制輸入信號為0)
3 Complex to Magnitude-Angle(計算復數信號的模及幅角)
4 Complex to Real-Imag(計算復數信號的實部及虛部)
5 Dot Product(實現輸入向量的點積)
6 Gain(增益模塊)
7 Logical Operator(邏輯運算模塊)
8 Matrix Gain(矩陣增益)
9 Math Function(特殊數學函數)
10 MinMax(求最大或最小值)
11 Product(乘法模塊)
12 Combinatorial Logic(復合邏輯模塊)
13 Rounding Function(取整函數)
14 Relational Operator(關系運算)
15 Sign(符號函數)
16 Sum(求和模塊)
17 Slider Gain(滑塊增益模塊)
18 Magnitude-Angle to Complex(將給定的模及幅角轉換成復數信號)
19 Real-Image to Complex(將給定的實部和虛部轉換成復數信號)
20 Irigonometric Function(三角函數模塊)
B.5 非線性模塊庫
1 Backlash(偏移模塊)
2 Coulomb&Viscous Friction(模擬原點不連續(xù)系統(tǒng)模塊)
3 Dead Zone(輸出一零輸出區(qū))
4 Manual Switch(手動開關模塊)
5 Multiport Switch(多端口開關)
6 Relay(繼電器模塊)
7 Rate Lindter(比率限定)
8 Saturation(飽和度模塊)
9 Quantizer(量子化模塊)
10 Switch(兩個輸入的選擇模塊)
B.6 信號模塊庫
1 In1(子系統(tǒng)的輸入端口模塊)
2 Outport(子系統(tǒng)的輸出端口模塊)
3 Mux(向量合成模塊)
4 Demux(向量分解模塊)
5 From(獲取數據模塊,與Goto模塊相對應)
6 Goto Tag Visibility(Goto模塊標簽可見度模塊)
7 Goto(傳輸導向模塊)
8 Data Store Read(讀取存儲數據)
9 Data Store Memory(數據存儲器)
10 Data Store Write(寫入存儲數據模塊)
11 Enable(激活器模塊)
12 Trigger(觸發(fā)器模塊)
13 Ground(接地模塊)
14 Terminator(終結模塊)
15 IC(信號初始值設置)
16 Subsystem(于系統(tǒng)模塊)
17 Selector(選擇器模塊)
18 Width(輸入向量的輸出寬度)
19 Merge(合成模塊)
20 Hit Crossing(檢測交叉點)
21 Bus Selector(Bus信號選擇器)
22 Data Type Conversion(數據類型轉換模塊)
23 Probe(信號線探測器模塊)
24 Model Info(模型信息)
B.7 輸出顯示模塊庫
1 Display(顯示模塊)
2 Scope(示波器模塊)
3 Stop Simulation(仿真結束控制)
4 To File(數據輸出到文件中)
5 To Workspace(將數據寫入到工作間的變量中)
6 XY Graph(顯示輸入信號的二維圖形)
B.8 源模塊庫
1 Band-Limited White Noise(白噪音信號)
2 Constant(常數源模塊)
3 Chirp Signal(尖鳴信號發(fā)生器)
4 Clock(仿真時間模塊)
5 Digital Clock(數字仿真時間模塊)
6 Discrete Pulse Generator(離散脈沖信號發(fā)生器)
7 From File(信號來自于文件)
8 From Workspace(從MATLAB工作間定義的變量讀取數據)
9 Pulse Generator(脈沖信號發(fā)生器)
10 Ramp(“斜坡”信號)
11 Random Number(產生正態(tài)分布的隨機數)
12 Repeating Sequence(周期序列)
13 Signal Generator(信號發(fā)生器模塊)
14 Sine Wave(正弦波信號發(fā)生器)
15 Step(階躍函數模塊)
16 Uniform Random Number(產生均勻分布的隨機數)
附錄C 調試命令索引及說明
C.1 命令列表
C.2 命令詳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