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弗洛伊德創(chuàng)立精神分析學說以來,人類開始對夢的研究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朱建軍博士潛心于該領域的研究工作,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并于90年創(chuàng)立了我國自己的一門心理治療技術——心理咨詢和治療的意象對話技術。本書是作者研究治療的心得。 本書前言特色及評論文章節(jié)選第四節(jié)理解和解開心結——精神分析弗洛伊德開創(chuàng)的精神分析心理治療,是把這個情結提升到人格的表層,讓情結逐漸化解,這叫修通。弗洛伊德把原始認知方式稱為“原發(fā)過程”,把邏輯的思維稱為“繼發(fā)過程”。情緒是在深層的潛意識中,是原發(fā)過程,精神分析就是要分析和解釋這些原發(fā)過程,說明這是什么情結的表現,這樣,意識中的自我、邏輯思維的部分、繼發(fā)過程也理解了情結,這就是把這個情結提升到表層。我覺得有一個例子可以很簡明地體現這個過程。一位男士,小時候很受母親寵愛,而他的父親是很嚴厲的。他有“戀母情結”。長大后,他和父親的關系不好。在他開始戀愛之后,他有過這樣的一個夢:他夢見父親正在用一條鞭子抽小梅(他的女朋友)。從這個夢中的鞭子他聯(lián)想到小梅的辮子,他的父親曾經用不滿的口氣指責小梅梳了太多辮子。在人格的深層,這個人有一個戀母情結。在潛意識中他認為是父親“奪走了母親的愛”。在他自己戀愛后,這個情結使他把小梅和母親看做一類,從而擔心父親會奪走小梅。鞭子象征著小梅的辮子。父親用鞭子抽小梅這個意象,在原始認知中可以代表兩個意思:一是父親用“辮子”這件事來批評小梅;第二,用鞭子抽一個女孩子有性的意味。我們如果對性有體會,就會知道性有時表現為虐待的方式,比如用鞭子抽。而且用鞭子抽一個女孩子所表現的男性的沖擊力、征服力也是一些女性性刺激的來源。我們如果讀過屠格涅夫的小說《初戀》,就會記得他小說中描寫的情景之一就是,他看到他的父親用鞭子抽一個愛慕他的女孩子——而他父親是愛這個女孩子的。本來他的情結是處于潛意識中的,他自己也不知道潛意識中對父親的敵意和嫉妒。當我們做了這個解釋后,他才知道他實際上是嫉妒父親的。這個過程就是把潛意識中的心理沖突提升到了意識中。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們的心理沖突之所以難解決,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這些心理沖突是在潛意識中。比如在這個例子中,這個男士知道他不喜歡父親,但是并不知道自己為什么不喜歡父親。也許,他去找出一些理由,認為他不喜歡父親是因為父親性格不好等。但是這些理由只是虛構和借口。如果他從這些理由出發(fā)去解決問題,問題是得不到解決的。如果這些心理沖突被提升到了意識中,他知道了自己真實的心理,就比較容易解決心理沖突和心理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