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史鐵生而言,《病隙碎筆》已不是單純數(shù)量上的又一本散文隨筆集,而是一部充滿了生命體驗的人生筆記。因為他深深明白,上帝讓自己寫作的時間只會越來越少,故而不論病痛如何折磨自己,他都要盡力擠出時間一次次地喚醒因病痛而日漸麻木的心靈,然后對所在的世界和所處的時代進行審視,對生命狀態(tài)和人生意義進行思考。于是也就有了關乎人生命運的“成長”、“生病”、“愛情”、“金錢”、“生存”、“道義”、“信仰”、“死亡”等等諸多感悟文字??梢哉f,凡是個體生命必須正視的問題和必須開解的難題,史鐵生都沒有回避與躲閃,而是調動了生命的全部激情與智慧一一地解答,從而讓讀者不時產生心靈的強烈共鳴。比如“生病”,他是這樣領悟出一種很現(xiàn)實的人生觀:“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上一項別開生面的游歷。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fā)燒了,才知道不發(fā)燒的日子多么清爽??人粤?,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shù)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么晴朗。后來又患‘尿毒癥’,經?;杌枞徊荒芩枷耄透討涯钇鹜諘r光,終于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蓖ㄗx完《病隙碎筆》之后,人們才真正發(fā)現(xiàn):原來書中243則充滿智慧與安詳?shù)碾S筆文字,是作者以生命的追問方式來不斷捕捉思想的火花而逐一寫成的,其過程長達三年多。由此,我們不難理解史鐵生在書中所說的一句話:“生命本無意義,是‘我’使(自己的)生命獲得了意義?!?/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