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Windows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中文版詳解:中文正式版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中文版詳解:中文正式版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中文版詳解:中文正式版

定 價:¥35.00

作 者: 李棟梁主編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實用軟件詳解叢書
標 簽: Windows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5359604 出版時間: 2000-06-01 包裝:
開本: 26cm 頁數: 376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六個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七章)主要講解Windows 2000的新增功能及基本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其中包括Windows 2000的安裝和設置、文件操作和管理、磁盤操作和管理、文字處理、打印機使用和管理等內容。第二部分(第八章~第十一章)主要講解Windows 2000的高級操作、管理以及維護,包括Windows 2000的自定義設置及運行機理、剪貼簿的功能和設置、虛擬內存的機理及設置、磁盤及系統的維護和優(yōu)化。第三部分(第十二章~第十三章)詳細講解了Windows2000注冊表的結構、功能以及正確維護注冊表的方法和一些修改實例。第四部分(第十四章~第十八章)為網絡部分,詳細講解了網絡的使用方法、設置、維護,包括局域網的建立、電話撥號的實現和使用、IE 5.0的使用與設置、OutLook Express 5.0及IIS 5.0的使用與設置(主要是WWW及FTP服務的建立與維護);第五部分(第十九章~第二十一章)為Windows 2000編程部分,主要講解了Windows 2000編程的特點及編程方法。第六部分(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為經驗部分,講解了作者及同行多年來的Windows使用集錦,包括技巧薈萃和常見問題的解答。

作者簡介

暫缺《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中文版詳解:中文正式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Windows 2000的新特性
1.1 Windows 2000家族簡介
1.2 系統性能
1.2.1 增強的文件管理方式
1.2.2 Windows 2000安裝服務
1.2.3 硬件映射保護
1.2.4 驅動程序檢驗
1.2.5 改良的內存管理
1.2.6 重啟次數減少
1.3 更加友好的桌面
1.3.1 個性化的開始菜單
1.3.2 個性化的工具欄
1.3.3 增強的“我的文檔”
1.3.4 “附上鄰居”更適應網絡化
1.3.5 改進的“資源管理器”
1.3.6 更為簡潔的“我的電腦”
1.4 更強的網絡支持
1.4.1 遠程安裝
1.4.2 用戶數據管理
1.4.3 活動目錄
1.5 方便的系統配置和維護
1.5.1 重新定義的“控制面板”
1.5.2 強大的Windows安裝服務
1.5.3 更多的啟動選項
1.5.4 更快的運行速度
1.6 多語言支持
1.6.1 同時支持多種語言
1.6.2 本地語言信息
1.6.3 Unicode字符集
1.6.4 多語言版本
第二章 Windows 2000的安裝及設置
2.1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的安裝
2.1.1 安裝要求
2.1.2 安裝過程
2.2 多重引導配置
2.2.1 與微軟操作系統雙重引導
2.2.2 Windows 9x、Windows 2000和Linux多重引導
2.3 啟動與設置
2.3.1 啟動Windows 2000
2.3.2 修改用戶名及密碼
2.3.3 設置硬件配置及優(yōu)化系統
2.2.4 關機狀態(tài)設置
第三章 Windows 2000的桌面和界面
3.1 Windows 2000的桌面
3.1.1 任務欄
3.1.2 窗口
3.1.3 開始菜單
3.2 瀏覽計算機
3.2.1 使用任務欄和開始按鈕
3.2.2 我的電腦
3.2.3 Windows資源管理器
3.2.4 網上鄰居
3.3 執(zhí)行任務
3.3.1 安裝軟件
3.3.2 啟動或退出程序
3.4 結束任務和退出系統
3.4.1 任務管理器
3.4.2 Windows 2000的退出
第四章 管理文件和文件夾
4.1 查看文件和文件夾
4.1.1 使用我的電腦查看文件和文件夾
4.1.2 使用資源管理器查看文件和文件夾
4.1.3 處理經常使用的文件
4.2 理解和使用長文件名
4.3 新建文件夾和文檔
4.3.1 新建文件夾
4.3.2 新建文檔
4.4 發(fā)送對象
4.4.1 發(fā)送對象
4.4.2 新建發(fā)送目標
4.5 選定、復制、移動和重命名
4.5.1 選定對象
4.5.2 移動文件和文件夾
4.5.3 復制文件和文件夾
4.5.4 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夾
4.6 查找文件和文件夾
4.6.1 搜索文件或文件夾
4.6.2 使用通配符
4.7 刪除文件或文件夾
4.7.1 刪除文件或文件夾
4.7.2 還原回收站中的文件
4.7.3 永久刪除文件或文件夾
4.7.4 設置回收站屬性
4.8 查看并設置文件的屬性
4.8.1 文件屬性概述
4.8.2 更改文件或文件夾屬性
4.9 命令提示符
4.9.1 Windows 2000命令
4.9.2 更改和提高的MS-DOS命令
4.9.3 不可用的MS-DOS命令
第五章 磁盤操作與管理
5.1 軟盤復制
5.2 格式化磁盤
5.3 制作安裝啟動盤
5.4 創(chuàng)建緊急修復磁盤
5.4.1 緊急修復磁盤
5.4.2 創(chuàng)建緊急修復磁盤
5.4.3 從緊急修復磁盤還原設置
5.4.4 在不能啟動的系統上使用緊急修復
5.5 使用磁盤管理
5.5.1 打開磁盤管理工具
5.5.2 基本磁盤和動態(tài)磁盤
5.5.3 創(chuàng)建帶區(qū)卷
5.5.4 創(chuàng)建分區(qū)或邏輯驅動器
5.5.5 創(chuàng)建簡單卷
5.5.6 創(chuàng)建跨區(qū)卷
5.5.7 創(chuàng)建活動分區(qū)
第六章 文字處理及打印機管理
6.1 輸人法使用與設置
6.1.1 安裝微軟拼音輸入法
6.1.2 啟動微軟拼音輸入法
6.1.3 使用說明
6.2 用記事本和寫字板進行文字處理
6.2.1 使用“記事本”
6.2.2 使用“寫字板”
6.3 打印機管理
6.3.1 安裝打印機
6.3.2 共享打印機
6.3.3 連接網絡打印機
6.3.4 指定默認打印機
6.3.5 打印操作
第七章 使用常用附件
7.1 計算器
7.1.1 執(zhí)行簡單計算
7.1.2 執(zhí)行科學計算
7.1.3 執(zhí)行統計計算
7.1.4 計算器使用技巧
7.2 畫圖
7.2.1 創(chuàng)建圖片
7.2.2 使用顏色
7.2.3 處理圖片
7.3 CD播放器
7.3.1 播放CD
7.3.2 禁用自動播放
7.3.3 從Web上下載獲取信息
7.3.4 更改CD曲目和標題信息
7.4 媒體播放器
7.4.1 Media Player概述
7.4.2 Media Player窗口介紹
7.4.3 使用Media Player
7.5 DVD播放器
第八章 在應用程序之間交換數據
8.1 了解和使用文檔摘錄
8.1.1 OLE
8.1.2 在文檔和應用程序窗口之間拷貝數據
8.1.3 拷貝到任務欄
8.1.4 在桌面上和文件夾里創(chuàng)建文檔
8.2 了解剪貼板
8.2.1 使用剪貼板
8.2.2 拷貝數據
8.3 使用剪貼板數據格式
8.3.1 Owner格式
8.3.2 TeXt格式
8.3.3 圖形格式
8.3.4 用特定格式粘貼數據
8.4 使用剪貼簿查看器
8.4.1 清除剪貼板
8.4.2 把剪貼板內容存人磁盤
8.4.3 用剪貼板捕捉顯示內容
8.4.4 將剪貼板內容保存至本地剪貼簿
8.4.5 將剪貼薄頁面復制到剪貼板
8.5 在網上交換剪貼簿數據
8.5.1 共享本地剪貼薄頁面
8.5.2 設置共享的剪貼簿頁面權限
8.5.3 獲得剪貼薄頁的所有權
8.5.4 將對象從其他計算機復制到本地剪貼板
第九章 個性化你的Windows 2000
9.1 更改顯示方式
9.1.1 設置墻紙
9.1.2 更改屏幕分辨率、顏色數及字體大小
9.1.3 設置刷新頻率
9.1.4 窗口界面設置
9.1.5 設置屏幕保護程序
9.2 區(qū)域設置
9.2.1 添加輸入法區(qū)域設置和鍵盤布局
9.2.2 切換到另一個輸入法
9.2.3 自定義輸入法區(qū)域設置的按鍵順序
9.2.4 指定計算機解釋兩位數年份的方法
9.2.5 更改計算機顯示日期的方式
9.2.6 更改計算機顯示時間的方式
9.3 鍵盤及鼠標設置
9.3.1 更改鍵盤響應方式
9.3.2 更改鼠標設置
9.4 調整聲音、多媒體屬性和系統時間
9.4.1 更改系統音量
9.4.2 調整多媒體播放設備的音量與均衡
9.4.3 將聲音分配給程序事件
9.4.4 更改計算機的時間和時區(qū)
9.5 任務欄、工具欄及開始菜單
9.5.1 在開始菜單或子菜單上添加快捷方式
9.5.2 從開始菜單或其子菜單中刪除快捷方式
9.5.3 在研始菜單中添加子菜單
9.5.4 擴展開始菜單
9.5.5 隱藏任務欄
9.5.6 自定義工具欄
第十章 優(yōu)化物理內存和虛擬內存
10.1 內存概述
10.1.1 理解內存概念
10.1.2 確定內存大小
10.1.3 內存的表示單位
10.2 內存的類型
10.2.1 常規(guī)內存
10.2.2 擴展內存
10.2.3 擴充內存
10.2.4 虛擬內存
10.3 了解Windows 2000的虛擬內存
10.3.1 物理內存
10.3.2 邏輯內存
10.3.3 虛擬內存管理程序
10.4 優(yōu)化虛擬內存和交換文件
10.4.1 使用高性能的硬件
10.4.2 合理配置計算機內存管理
第十一章 優(yōu)化數據存儲及系統
11.1 磁盤和文件系統結構
11.1.1 簇
11.1.2 主分區(qū)
11.1.3 擴展分區(qū)
11.1.4 文件系統
11.2 優(yōu)化分區(qū)
11.2.1 合理選擇分區(qū)大小
11.2.2 創(chuàng)建分區(qū)
11.2.3 格式化磁盤
11.2.4 添加磁盤
11.3 檢查、清理磁盤和整理碎片
11.3.1 運行磁盤檢查程序
11.3.2 清理磁盤
11.3.3 碎片整理
11.4 利用系統工具優(yōu)化系統
11.4.1 更新向導卸載upwizun.exe
11.4.2 系統文件檢查器sfc.exe
11.4.3 DirectX診斷工具Dxdiag.exe
11.4.4 系統配置編輯器sysedlt.exe
11.4.5 系統信息
11.4.6 性能
11.5 事件查看器和報告工具
11.5.1 事件查看器
11.5.2 Windows報告工具
第十二章 注冊表
12.1 注冊表的歷史
12.2 注冊表結構
12.2.1 注冊表文件
12.2.2 控制項
12.2.3 項和子項
12.2.4 值
12.3 注冊表的作用
12.3.1 注冊表是便于OS同硬件/驅動程序打交道的數據庫
12.3.2 注冊表是便于OS同應用程序打交道的數據庫
12.3.3 兩種類型的控制
12.3.4 WIDdOWS 2000組件使用注冊表的方式
12.3.5 注冊表部分重要內容
第十三章 注冊表的維護及修改實例
13.1 注冊表被破壞的現象及原因
13.1.1 注冊表破壞后的現象
13.1.2 破壞注冊表的途徑
13.2 注冊表的修復
13.2.1 重新啟動系統
13.2.2 使用“最后一次正確的配置”啟動
13.2.3 重新檢測設備
13.2.4 用緊急修復磁盤恢復注冊表
13.2.5 利用Regedit注冊表編輯器自帶的導出及引人功能備份和回復
13.2.6 重新安裝
13.3 設置注冊表的大小
13.4 如何在注冊表中快速找到所需的注冊項
13.4.1 啟動時找不到文件
13.4.2 禁止Windows 2000在啟動時自動運行應用程序
13.5 注冊表修改實例
13.5.1 HEKY_CLASSES ROOT根鍵修改實例
13.5.2 HEYK.LOCALMACHIN根鍵修改實例
13.5.3 HKEY_CURRENT_USER根鍵修改實例
第十四章 建立對等網絡
14.1 局域網概述
14.1.1 局域網定義
14.1.2 局域網的特點
14.2 構建局域網
14.2.1 安裝網絡適配器
14.2.2 雙絞線的連接
14.2.3 設置識別數據
14.2.4 安裝協議
14.2.5 安裝設置客戶
14.2.6 安裝設置服務
14.3 設置TCP/IP協議
14.3.1 TCP/IP協議簡介
14.3.2 Internet地址
14.3.3 配置TCP/IP
14.4 設置共享資源
14.4.1 共享文件夾
14.4.2 共享驅動器
14.4.3 “脫機文件”
14.5 Netware網絡服務
14.5.1 安裝Netware客戶服務
14.5.2 使用網上鄰居連接到Netware
第十五章 使用網絡附件
15.1 電話撥號程序
15.1.1 使用電話撥號程序撥號
15.1.2 拔打快速拔號號碼
15.13 視頻和音頻會議電話
15.2 直接電纜連接
15.2.1 制作直接電纜連接的電纜
15.2.2 設置主機
15.2.3 設置客戶機
15.2.4 連接
15.3 撥號網絡
15.3.1 安裝調制解調器
15.3.2 新建撥號網絡連接
15.3.3 設置調制解調器和連接方式
15.3.4 使用撥號網絡連接進行網上沖浪
15.4 使用超級終端
15.4.1 超級終端的用途
15.4.2 利用超級終端登陸B(tài)BS
15.5 Telnet
15.5.1 建立遠程連接
15.5.2 登陸B(tài)BS站點
15.6 其他常用命令
15.6.1 ping命令
15.6.2 ipconfig命令
15.6.3 net localgroup
15.6.4 ftp命令
15.6.5 Nbtstat命令
15.6.6 Netstat命令
15.6.7 Hostname命令
15.6.8 Arp命令
15.6.9 Tftp命令
第十六章 網絡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
16.1 Intemet Explorer概述
16.1.1 IE窗口簡介
16.1.2 IE5.0的特點
16.2 使用Internet Explorer
16.2.1 瀏覽Web
16.2.2 瀏覽硬盤上的文件運行程序
16.2.3 訪問FTP站點
16.3 Internet Explorer操作技巧
16.3.1 管理個人收藏夾
16.3.2 脫機查看
16.3.3 利用搜索功能查找所需信息
16.4 配置Internet Explorer
16.4.1 改變默認網頁
16.4.2 提高IE的瀏覽速度
16.4.3 改變IE外觀
16.4.4 正確顯示用任何語言編碼的Web頁
16.4.5 使用分級審查控制訪問
16.4.6 設定安全區(qū)域
第十七章 用OUtlOOk Express收發(fā)電子郵件
17.1 申請電子郵件信箱
17.1.1 電子郵件地址
17.1.2 申請一個免費電子信箱
17.1.3 電子郵件的基本使用
17.2 使用Outlook Expfess收發(fā)電子郵件
17.2.1 Outlook Express基礎
17.2.2 撰寫新郵件
17.2.3 發(fā)送和接收郵件
17.2.4 閱讀郵件
17.2.5 回復和轉發(fā)郵件
17.3 使用Outlook Express閱讀新聞
17.3.1 添加郵件或新聞帳號
17.3.2 查找感興趣的新聞組
17.3.3 預訂新聞組
17.3.4 閱讀新聞組郵件
17.3.5 向新聞組張貼郵件
17.4 管理聯系人和通訊簿
17.4.1 創(chuàng)建聯系人
17.4.2 使用通訊簿
17.4.3 管理通訊簿
17.4.4 創(chuàng)建名片
第十八章 創(chuàng)建和管理Web服務器
18.1 Web服務器概述
18.2 IIS 5.0的新特性
18.2.1 安全性
18.2.2 管理
18.2.3 可編程性
18.2.4 Internet標準
18.3 發(fā)布Web服務
18.3.1 安裝IIS服務
18.3.2 發(fā)布和訪問站點
18.4 管理Web服務器
18.4.1 處理主目錄
18.4.2 虛擬目錄
18.4.3 更改默認主頁
18.4.4 使用目錄瀏覽
18.4.5 活動日志和安全性
18.4.6 查看Web站點性能
第十九章 Windows 2000編程基礎
19.1 常用Windows應用程序開發(fā)工具
19.2 事件驅動的應用程序
19.3 Windows API
19.3.1 內核模塊
19.3.2 組成
19.3.3 發(fā)展
第二十章 32位編程的特點
20.1 進程和線程
20.2 內存分配
20.2.1 幀分配
20.2.2 堆分配
20.3 Win32內存管理模式
第二十一章 Windows編程實例
21.1 Win32 API和SDK
21.2 使用SDK編寫Windows應用程序
第二十二章 Windows使用技巧集錦
22.1 文件及目錄操作
22.2 桌面技巧
22.3 系統設置
22.4 其他技巧
第二十三章 常見問題解答
附錄一 Windows 2000快捷鍵
附錄二 對話框及自然鍵盤快捷鍵
一、對話框快捷鍵
二、自然鍵盤快捷鍵
附錄三 FTP命令集
附錄四 本書中用到的術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