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我是松江人,在松江成長,住了三十年,才遷居上海,至今六十多年了。過去的上海是松江府的一個縣,現(xiàn)在松江卻成為上海市的一個區(qū),而上海又發(fā)展成為國際大都會,這一變化,使我很有些滄桑之感。閑來無事,寫下了許多段關于松江的人物、風俗、土宜、掌故的雜記,名之日《云間語小錄》?!刚Z小」是說這本書中所說的都是一些小事,無當大雅。「云間」是松江的古名,其實是錯的。陸云到京城洛陽,遇見洛陽名士荀鳴鶴,彼此互通姓名。荀說:一我是日下茍鳴鶴。陸說:“我是云間陸士龍”「日下」是太陽之下,即皇帝直接統(tǒng)治之下,可以作為首都的代稱;而“云間”只是取“云從龍”之義,不可能用作地名。松江是元朝才用的地名,元以前,只是一條河名,即今之吳淞江。但這個江名又是錯的,應當說是“松江”《后漢書·左慈傳》中稱為“吳之松江”,蘇東坡《后赤壁賦》中說“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都是指今天的蘇州河上游,都不是地名。從秦漢到元代,松江這塊地,名為“華亭”它還是海邊一個小驛站,供過路的旅客歇宿之處,“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長亭”故名為“華亭”。今天上海周圍還有“安亭”,“儀亭”,“亭林”,凡是地名帶“亭”字者,都是古代的驛站。元代以后?!八山背蔀楦?。“華亭”成為縣名,隸屬于“松江府”。一府領七縣,松江府城內,南半為華亭縣,北半為婁縣。這樣一來,我這本瑣記就不便定名為《松江語小錄》?;颉度A亭語小錄》了,只好采用“云間”這個代名了。此書斷斷續(xù)續(xù)寫了好多年,早些時候被小友沈建中看到,幫忙整理成冊。他又為我謀求印行,居然如愿以償,例應致謝,附記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