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冤案實錄》收錄了從春秋戰(zhàn)國至清代末的三十多件冤假錯案,以揭示那段歷史的真實面貌,同是也給讀者一個清晰透明的歷史鏡頭,以審視歷史中發(fā)生的事件點滴。其收錄的冤案內容所涉及的人物包括伍子胥、文種、屈原、吳起、商鞅、蒙恬、李斯、司馬遷、桑弘羊、馬援、鄧艾、崔浩、嵇康、獨孤信、斛律光、長孫無忌、寇準、范仲淹、岳飛、元丞相脫脫、李善長、劉基、馮勝、方孝孺、解縉、于謙、楊繼盛、楊漣等六君子、周起元等七君子、袁崇煥、多爾袞、呂劉良、岳鐘琪等。由這歷史上的種種冤案觀之,冤案所造成的具體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有之也可以大概歸為十類。其一,君主昏暗,對忠臣的諫言聽不進去且對之誅殺,伍子胥、楊繼盛便是這種情況;其二,成為政治斗爭中的無辜的犧牲品,例如蒙恬;其三,由于部分大臣功勛卓著引起皇帝擔心與猜疑但他們卻沒有自保,例如韓信;其四,由于皇帝出于私心,對忠良進行排擠報復,例如岳飛;其五,由于革新得罪了舊勢力而招致殺身之禍,例如商鞅、吳起;其六,皇上中了敵方的反間計,致使大臣被誤殺,例如袁崇煥;其七,由于君臣之間的誤會,例如司馬遷;其八,君主昏庸無能,嫉妒大臣的才能,例如田豐;其九,專制君主出于某種目的和需要有意濫殺,例如李善長;其十,忠貞耿直的大臣遭惡勢力的陷害,例如魏忠賢時期的“六君子獄”、“七君子獄”等。 總之,《中國冤案實錄》力圖多方面的揭示歷史中的冤假錯案,以還歷史清白,同時也交給讀者一個歷史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