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廈門通信〔1〕

華蓋集續(xù)編的續(xù)編 作者:魯迅


廈門通信〔1〕

H.M.〔2〕兄:

我到此快要一個月了,懶在一所三層樓上,對于各處都不大寫信。這樓就在海邊,日夜被海風(fēng)呼呼地吹著。海濱很有些貝殼,檢了幾回,也沒有什幺特別的。四圍的人家不多,我所知道的最近的店鋪,只有一家,賣點罐頭食物和糕餅,掌柜的是一個女人,看年紀大概可以比我長一輩。

風(fēng)景一看倒不壞,有山有水。我初到時,一個同事便告訴我:山光海氣,是春秋早暮都不同。還指給我石頭看:這塊像老虎,那塊像癩蝦蟆,那一塊又像什幺什幺……。我忘記了,其實也不大相像。我對于自然美,自恨并無敏感,所以即使恭逢良辰美景,也不甚感動。但好幾天,卻忘不掉鄭成功〔3〕的遺跡。離我的住所不遠就有一道城墻,據(jù)說便是他筑的。一想到除了臺灣,這廈門乃是滿人入關(guān)以后我們中國的最后亡的地方,委實覺得可悲可喜。臺灣是直到一六八三年,即所謂“圣祖仁皇帝”二十二年才亡的,這一年,那“仁皇帝”們便修補“十三經(jīng)”和“二十一史”的刻板〔4〕?,F(xiàn)在呢,有些國民巴不得讀經(jīng);殿板“二十一史”也變成了寶貝,古董藏書家不惜重資,購藏于家,以貽子孫云。然而鄭成功的城卻很寂寞,聽說城腳的沙,還被人盜運去賣給對面鼓浪嶼的誰,快要危及城基了。

〔5〕有一天我清早望見許多小船,吃水很重,都張著帆駛向鼓浪嶼去,大約便是那賣沙的同胞。

周圍很靜;近處買不到一種北京或上海的新的出版物,所以有時也覺得枯寂一些,但也看不見灰煙瘴氣的《現(xiàn)代評論》。這不知是怎的,有那幺許多正人君子,文人學(xué)者執(zhí)筆,竟還不大風(fēng)行。

這幾天我想編我今年的雜感了。自從我寫了這些東西,尤其是關(guān)于陳源的東西以后,就很有幾個自稱“中立”的君子給我忠告,說你再寫下去,就要無聊了。我卻并非因為忠告,只因環(huán)境的變遷,近來竟沒有什幺雜感,連結(jié)集舊作的事也忘卻了。前幾天的夜里,忽然聽到梅蘭芳〔6〕“藝員”的歌聲,自然是留在留聲機里的,像粗糙而鈍的針尖一般,刺得我耳膜很不舒服。于是我就想到我的雜感,大約也刺得佩服梅“藝員”的正人君子們不大舒服罷,所以要我不再做。然而我的雜感是印在紙上的,不會振動空氣,不愿見,不翻他開來就完了,何必冒充了中立來哄騙我。我愿意我的東西躺在小攤上,被愿看的買去,卻不愿意受正人君子賞識。世上愛牡丹的或者是最多,但也有喜歡曼陀羅〔7〕花或無名小草的,朋其〔8〕還將霸王鞭種在茶壺里當盆景哩。不過看看舊稿,很有些太不清楚了,你可以給我抄一點幺?

此時又在發(fā)風(fēng),幾乎日日這樣,好像北京,可是其中很少灰土。我有時也偶然去散步,在叢葬中,這是Borel〔9〕講廈門的書上早就說過的:中國全國就是一個大墓場。墓碑文很多不通:有寫先妣某而沒有兒子的姓名的;有頭上橫寫著地名的;還有刻著“敬惜字紙”四字的,不知道叫誰敬惜字紙。

這些不通,就因為讀了書之故。假如問一個不識字的人,墳里的人是誰,他道父親;再問他什幺名字,他說張二;再問他自己叫什幺,他說張三。照直寫下來,那就清清楚楚了。而寫碑的人偏要舞文弄墨,所以反而越舞越胡涂,他不知道研究“金石例”〔10〕的,從元朝到清朝就終于沒有了局。

我還同先前一樣;不過太靜了,倒是什幺也不想寫。

魯迅。九月二十三日。

※※※

〔1〕本篇最初發(fā)表于廈門《波艇》月刊第一號(原刊未注明出版年月,當為一九二六年十二月)。

〔2〕H.M.是“害馬”的羅馬字拼音“Haima”的縮寫。這是魯迅對許廣平的戲稱,因她在女師大風(fēng)潮中曾被楊蔭榆稱做“害群之馬”。

〔3〕鄭成功(1624—1662)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一六四六年(清順治三年),他反對父親鄭芝龍投降清王朝,毅然在南澳起兵,駐守金門、廈門,連年出擊閩粵江浙等地,屢敗清兵;一六六一年(南明永歷十五年),率艦隊渡臺灣海峽,驅(qū)逐侵占我國領(lǐng)土的荷蘭殖民者,積極經(jīng)營臺灣,以作抗清根據(jù)地。在他死后,廈門于一六八○年(清康熙十九年)、臺灣于一六八三年(康熙二十二年)先后被清兵攻占。下文的“圣祖仁皇帝”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廟號。

〔4〕清代王先謙《十朝東華錄》:康熙二十二年十月,“禮部議復(fù),國子監(jiān)祭酒王士正(按即王士禛)奏:明代南北兩雍,皆有《十三經(jīng)注疏》、‘二十一史’刻板,今國學(xué)所藏,漫漶殘缺,宜及時修補……從之。”按在清康熙時僅有明監(jiān)本(明代國子監(jiān)刻印的版本)“二十一史”;至乾隆時合“二十一史”及《舊唐書》、《舊五代史》、《明史》共二十四部,定為“正史”,由武英殿刻??;“殿板”,即指武英殿所刻的版本。

〔5〕廈門大學(xué)附近的鎮(zhèn)北關(guān)是鄭成功為防御清兵而建造的,靠近城腳的海灘滿鋪可做玻璃原料的白沙,當時有人把它偷運到鼓浪嶼,賣給臺灣人設(shè)立的貨棧,再轉(zhuǎn)運到日本占領(lǐng)下的臺灣的玻璃廠。

〔6〕梅蘭芳(1894—1961)名瀾,字畹華,江蘇泰州人,京劇藝術(shù)家。

〔7〕曼陀羅亦稱“風(fēng)茄兒”。茄科,一年生有毒草本,花大,色白。

〔8〕朋其黃鵬基,筆名朋其,四川仁壽人?!睹г纷迦耍蠹尤肟耢?。他在短篇小說集《荊棘》的代序《自招》里說:“得朋友的一株霸王鞭是今年,廢物利用,我把它種在一把沒有蓋的茶壺里,雖然不很茂,但竟沒有死。”

〔9〕Borel亨利·包立爾,荷蘭人。清末曾來中國,在北京、廈門、漳州、廣州等地居住多年。著有《新中國》、《無為》(一本關(guān)于老子哲學(xué)的書)等。

〔10〕“金石例”指墓志碑文的寫作體例。元代潘昂霄著有《金石例》十卷;以后明代的王行,清代的黃宗羲、梁玉繩、李富孫、王芑孫等都有關(guān)于這方面的著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