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地名大會》點評嘉賓說地名

釋名翼雅集 作者:胡阿祥 著


《中國地名大會》點評嘉賓說地名

前幾天,《中國地名大會》第一季第1期在央視四套、央視一套播出了。感謝《中國地名大會》節(jié)目組的信任,邀請我擔任點評嘉賓??吹接心敲炊嗟牡孛_人,包括十多歲的孩子,七十多歲的老教授,聰明睿智的男生,靈巧可愛的女生,各行各業(yè)令人感動的特別出題人……我既為地名學術后繼有人而欣慰,也為中華大地精彩地名而自豪。記得錄制第1期時,無論選手還是我,都還有些不太習慣,播出后,卻仍收獲了方方面面滿滿的肯定,那么,接下來的11期,更加值得諸位觀眾朋友期待,就在情理之中了。

喜馬拉雅的朋友,也在聽這檔節(jié)目,而且約我說說地名的事情。盛情難卻,也為廣而告之《中國地名大會》,我就與諸位聽眾朋友分享分享我對地名的感悟。

先說個有關地名的趣味考證吧。2005年11月1日,我在《現(xiàn)代快報》上發(fā)表了一篇短文《騎鶴上南京與楊花蘿卜》,其中寫道:

 

春有煙花三月、秋有二分明月的揚州,是很讓人向往的地方。二分明月出自唐人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煙花三月則做足了詩仙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的文章。李白的這兩句詩,化用的是梁朝殷蕓寫的孫吳故事:“有客相從,各言所志?;蛟笧閾P州刺史,或愿多資財,或愿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嫒?。”也許人生理想不外乎當官、發(fā)財、成仙吧,“欲兼三者”就是奢望了,不過唐時揚州真的仿佛天堂,乃至有“揚(揚州)一益(成都)二”之說。

問題在于,殷蕓筆下的揚州,說的是六朝首都所在的南京;李白的廣陵揚州,當然指的就是今天揚州。李白是真的不知道還是裝糊涂,不得而知。而今天的揚州若要大做“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的形象宣傳,則是將錯就錯的“揚虛子”商人功利行為了,知根知底的南京文化人心理肯定會不平衡。

 

此段文字有些繞來繞去,不太熟悉地名變化的朋友,可能會犯糊涂。這里問題的關鍵在于:殷蕓故事里三國孫吳時代的揚州,與李白詩中唐代的揚州,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雖然同為“揚州”,卻是異地同名。孫吳的揚州,治所在今南京市,級別相當于現(xiàn)在的省,而且范圍很大;唐代的揚州,治所就在今揚州市,級別也只相當現(xiàn)在的地級市,范圍很小。如此,“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這樣的形象宣傳、旅游資源、雕塑題材,南京人當然不肯出讓給揚州。而且,李白說的“下?lián)P州”,也與殷蕓說的“上揚州”不是一回事,“上揚州”的“揚州”,是孫吳以至六朝的首都所在,就是今天的南京市,這就如同我們今天說的“上北京”,到首都去,習慣稱“上”;李白說的“下?lián)P州”的“揚州”,只是唐朝的一個普通政區(qū),就是今天的揚州市。

諸位聽眾朋友,這就是地名學術的復雜、地名知識的重要。如果不明白這些,有時就會鬧出沒文化的笑話。這樣的笑話,真是屢見不鮮。比如人們常說“四川省”名稱的由來,是因為境內(nèi)有長江、岷江、沱江、嘉陵江四條大川,這是錯誤的。按照這種邏輯,加上雅礱江就是五川,加上大渡河就是六川,加上其實也不小的涪江就是七川,當然這是開玩笑的說法。那“四川”為什么叫“四川”呢?追根溯源,唐朝初年設劍南道,因為位于入蜀咽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門關之南而得名;到了至德二載(757),劍南道分為劍南西川、劍南東川兩個節(jié)度使轄區(qū),簡稱西川、東川。北宋初年,又在五代時的后蜀故地分設西川路、峽西路,西川路治益州(今成都市),峽西路因在三峽以西而得名,治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縣)。再到咸平四年(1001),又將此二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并且合稱“川峽四路”,后來也簡稱“四川路”。元代合此四路設置四川行省,明朝改稱四川布政使司,清朝則稱四川省,并且延續(xù)至今。至于今天四川省的簡稱“川”,本來也是平原廣野的意思,而不是大家想象的河流的意思。我們知道,“川”有兩個主要的字義,一是河流,二是平地。四川的“川”即平地,聯(lián)系著川西平原。自從2200多年前李冰建成都江堰以后,這里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所以“川”這個簡稱,還有經(jīng)濟富饒的意思。

地名蠻有意思的吧!說起來,真正了解一個地名,我們要知道音、形、義、位、類五個要素,也就是讀音、寫法、字面義與指代義、位置、類別。雖然知道不知道地名的字面義與指代義,并不影響我們對地名的使用,但音、形、位、類四個要素還是應該明確的,因為這些要素聯(lián)系著我們的日常生活,至于了解地名的義,則反映了我們的文化修養(yǎng)與知識水平。

說起地名與日常生活的關系,我們可以想象,日常生活是離不開地名的,沒有地名,城市乃至鄉(xiāng)村的生活將是一片混沌,諸位聽眾朋友拿出自己的身份證看看,上面又有多少的地名信息。然而地名又不僅具有實用價值,它也映射著人類社會的過去與現(xiàn)在。地名是人們賦予各個地理實體的專有名稱。自古至今,那些曾經(jīng)使用或正在使用的地名,都是人們約定俗成的、公認的;反過來,地名又成為人類社會各種信息的載體。如此,站在今天的立場,我們可以認為:地名是當?shù)厝说哪?、外地人的眼,是鮮活而且廣泛的社會現(xiàn)象,是真實而且珍貴的文獻資料,是必須保護與傳承的文化遺產(chǎn)。

單言地名之作為文化遺產(chǎn),這既是世界各國的共識,也是中國各級政府的實踐。

所謂世界各國的共識,比如1987年聯(lián)合國第五屆地名標準化會議決議指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遺產(chǎn)?!?992年聯(lián)合國第六屆地名標準化會議決議強調(diào):“地名有重要的文化和歷史意義,隨意改變地名,將造成繼承文化和歷史傳統(tǒng)方面的損失。”2007年聯(lián)合國第九屆地名標準化會議決議進一步明確:“地名完全屬于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痹偃缥宜詹氐娜毡境霭娴摹兜孛c風土》雜志,1984年創(chuàng)刊號的封面語是:“地名是時間的化石,地名是日本人共同意識的結晶體?!逼渌髌诘姆饷嬲Z還有“地名是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地名是完美的古代文學”“地名是表達過去文化發(fā)展沿革的寶貴記錄”等等的說法。

所謂中國各級政府的實踐,就以近些年為例,比如2012年7月,民政部印發(fā)《全國地名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實施方案》,印發(fā)《方案》的《通知》指出:“地名文化遺產(chǎn)是重要的中華民族文化遺產(chǎn),是寶貴的文化財富?!?017年1月,中辦、國辦印發(fā)的《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在“重點任務”中提到“保護傳承文化遺產(chǎn)”,“推進地名文化遺產(chǎn)保護”。而基于這樣的世界共識與中國實踐,就以我所參與的南京市的相關工作來說,既豐富多彩,也卓有成效。2007年12月,“南京老地名”項目入選“南京市首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2019年1月,“南京市江寧區(qū)老地名”項目入選“江寧區(qū)第二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通過這樣的舉措,南京老地名得到了很好的保護,營造了弘揚地名文化的社會氛圍。面向未來,我們認為,在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類別中,理應增加“地名文化類”,這既是凸顯中華文化特征的必要手段,也是完善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類別的創(chuàng)新。

說不盡的中國地名!古今多少事,都付地名中,每個地方,都有一本念不完的“地名經(jīng)”;進而言之,人有姓名,地有地名。姓名伴隨著人的一生,所以事關重大;地名仿佛大地的名片,所以豐富多彩。姓名與地名合在一起,又印制出我們每個人的身份證,彰顯著“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比如我的身份證、我的“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桐城胡阿祥也?!鞍⑾椤边@個名,大俗也是大雅,鄉(xiāng)土氣重,書卷氣少,感覺親切而隨和,諸如此類,對我起著相當明顯的心理暗示作用;至于“桐城”,那在文人、學者圈內(nèi),可是極富文化意蘊的地名,所謂“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的說法,使得“桐城”成了一塊“學術文章”的金字招牌。這樣的桐城“一方水土”養(yǎng)出的本人,遂以寫文章為樂趣。這就是中華姓名的暗示作用,中華地名的明示作用!“從地名看文化,從文化看中國”,這就是我們這檔《中國地名大會》節(jié)目的宣傳語、關鍵詞……

%e5%9b%be1%ef%bc%9a%e9%a6%96%e5%ad%a3%e3%80%8a%e4%b8%ad%e5%9b%bd%e5%9c%b0%e5%90%8d%e5%a4%a7%e4%bc%9a%e3%80%8b%e7%ac%ac1%e6%9c%9f%e7%94%b5%e8%a7%86%e6%88%aa%e5%b1%8f.png 

首季《中國地名大會》第1期電視截屏

有幸擔任首季《中國地名大會》點評嘉賓,在我參與錄制的8期中,我寄希望于《中國地名大會》的選手們,地名知識可以百度,地名學問期待探討,地名文化需要積累;我見證了、體驗了好多特別有趣、特別感動的事情。比如與《中國詩詞大會》比較,出線選手竟然有著根本的區(qū)別,注意,我說的是“根本的區(qū)別”,那么究竟是怎樣的區(qū)別呢?地名天梯的環(huán)節(jié),到底有沒有打通關的,或者是誰打通關的?第一季總冠軍是什么人,學習的是什么專業(yè),從事的是什么工作?什么樣的特別出題人,竟讓許多的選手以及我潸然淚下?主持人魯健怎樣的才藝展示與地名問答,讓全場為之驚艷?如此等等,我在這里不方便提前“劇透”,還請諸位朋友自己到時揭曉。周六晚上七點央視四套,周日晚上十點半央視一套,我們不見不散!

 

本文據(jù)喜馬拉雅FM“中國大智慧”特別節(jié)目整理,2019年11月19日上線。有刪節(ji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