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人:盤旋在死亡頭上

死亡文化 作者:李書崇


中國有人焉,非陰非陽,處于天地之間,直且為人,將反于宗。自本觀之,生者,喑臆物也。雖有壽夭,相去幾何?須臾之說也。

——老子

中國人與西亞,甚或北非之間,肯定有著某種幽深的瓜葛。20世紀(jì)下半葉發(fā)現(xiàn)的三星堆,應(yīng)該就是這種瓜葛的明證。濃眉大眼高鼻梁的青銅面具,決不是“后現(xiàn)代”藝術(shù)作 品:它必定表達(dá)了某一人 種的特征。難怪有學(xué)者認(rèn)為,三星堆一度曾為世界的宗教祭祀中心。

如果僅就現(xiàn)有的史料來看,則華夏民族較之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和尼羅河畔的埃及人,以及北非閃、含兩系,無疑是個晚得多的后起民族。可能也正因?yàn)檫@一點(diǎn),它比那些更古老的民族顯得成熟理性,且有頭腦。在解決人類同時面臨的生與死這個“第一課題”時,華夏民族顯示出它特有的“超越”神韻,特別是對待死亡的態(tài)度,尤其卓爾不群,獨(dú)樹一幟。

1.天地正氣涵生死

中國文字史前史結(jié)束甚晚,史家研究上古時期,往往苦于史料匱乏。從神話中清理文化脈絡(luò),是一條無奈之中開辟的蹊徑?!渡胶=?jīng)》即是學(xué)者們挖掘的礦藏之一。

又北二百里,曰發(fā)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wèi),其鳴自狡。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

炎帝幼女女娃,溺斃于東海,死后化作紅爪白喙的精衛(wèi)鳥;精衛(wèi)銜西山木石欲填東海,往來不息……精衛(wèi)填海的故事,被后人演繹成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意志力量。也有人認(rèn)為表達(dá)了古人對死亡的抗?fàn)?。更有人認(rèn)為,這是彰顯精衛(wèi)戰(zhàn)天斗地改造自然為民造福!認(rèn)真說起來,上古時期的人恐怕不會有那幺高的覺悟,或者那幺“形而上”的哲思。其實(shí)這個故事傳達(dá)的信息很清楚:

人是會死的;比如溺死在海里。

“死”之后是什幺呢?一只鳥?或別的什幺?

人與山川日月、江河湖海同在;萬物有靈,皆可相通。

那種希奇古怪的動物,莫名其妙的死亡,變幻叵測的自然,毫無來由的殺戮,在《山海經(jīng)》里比比皆是: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為澤溪。禹殺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谷種。

——《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

東次四山之首,曰北號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狼,赤首鼠目,其首如豚,名曰獦狚,是食人。有鳥焉,其狀如雞而白首,鼠足而爪,其名曰鬿雀,亦食人。

…………

又東北二百里,曰剡山……其狀如彘而人面,黃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其音如嬰兒。是獸也,食人,亦食蟲蛇,見則天下大水。

——《山海經(jīng)·東山經(jīng)》

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于羽郊。鯀腹生禹……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

洪水滔天、怪獸食人、殺戮攻伐……死亡無時無刻不與人相伴。先民們并不需要特別的聰明,很容易即可注意到:無論自己的族類還是異類,都不能擺脫天地自然。巖畫上的日月星辰,殷商祭器上的饕餮之相,都是先民們把自己置于天地宇宙的朦朧表達(dá)。

儒之思想萌芽,無疑植根于先民的上述觀察與想法。因此《易·乾·文言》曰:“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 人本由天地生成,自應(yīng)服從和遵循天地之道,并進(jìn)而將人的終極道德原則,與宇宙自然的最高法則涵化為一體。“天生庶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詩·大雅》) 商代人面鼎如果人德齊于天德,則歸于天人同德。那幺,人的生死,實(shí)際上歸屬宇宙生死大化。

有此認(rèn)識,又何須畏死?但儒家同時還提出了終極價值目標(biāo):天道至善。于是人生便負(fù)載了責(zé)任:以道德學(xué)問的修養(yǎng),自洽于“天下有道”這一目標(biāo)的推進(jìn),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保ā兑住じ伞罚┈F(xiàn)世也就具有了極其重要的意義;來世,在儒學(xué)的觀念世界中則沒有存在價值,故儒家無“來世”之說。孟子在論及天道與人生時說:“存其心,養(yǎng)其性,所以事天。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笨鬃诱f得更其直白:“朝聞道,夕死可矣!”哪怕生命短促到朝夕之間,只要能與道共生,也就無復(fù)他求了……

儒家不追求來世、永生,儒家追求不朽: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春秋左傳》

為天下有道而立德、立功、立言,這就是所謂三不朽。若無建樹,等于虛擲了生命,所以孔子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可見,儒家雖輕言生死,卻意在超越。對儒者來說,重要的問題不在死或不死,而是以什幺名義死。

當(dāng)同時期的希臘人還只是些“半開化的蠻子”(丹納語)之時,中國人已經(jīng)在思索如何完善道德規(guī)范。仁、義、禮、智、信、勇,或曰忠、孝、節(jié)、義,逐漸凝為儒者所追求的品格。由于這種個人的道德追求被賦予了終極價值的意義,因而是高于生命的??鬃映珜?dǎo)士人畢其一生追求道德實(shí)現(xiàn),如果事屬不能兩全,則以死成就道德:“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已為己任,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保ā墩撜Z·泰伯》)“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孟子則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保ā睹献印じ孀由稀罚┻@就說得更加清楚:我留戀生命,渴求有義,如果兩者不能同時擁有,那幺我舍棄生命以獲取義的實(shí)現(xiàn)!

殺身成仁,舍生取義,自此成為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分子慷慨赴死的理由;當(dāng)儒道這一精英文化漸變?yōu)橹髁饕庾R形態(tài)以后,“殺身成仁舍生取義”則成為中國人普遍推崇的高尚氣節(jié)?!蹲髠鳌沸贻d:晉靈公暴虐無道,正直大臣宣子(趙盾)屢屢諫止,靈公假意表示將改過自新,其實(shí)已暗生殺機(jī),終于支使鉏麑去剌殺趙盾。結(jié)果,死的卻不是趙盾:宋刻《史記》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鉏麑賊之。晨往,寢門辟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嘆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觸槐而死。

鉏麑為趙盾的品格所動,不愿對高節(jié)之士下手,但又不能失信于靈公的委托,只好舍生取義。趙盾的高節(jié)本在義理之中,可敬的是前去殺他的鉏麑!由此可以看出,舍生取義的道德準(zhǔn)則已從讀書人中擴(kuò)展至天下壯士?!妒酚洝へ菘土袀鳌匪d,即多為輕生死而重俠義的豪杰,并非都是士人。聶政,屠夫而已。但為“義”所驅(qū)使,竟可以死得壯烈非凡:嚴(yán)仲子為韓國卿士,結(jié)仇于韓相俠累,恐遭其暗害,遂流亡至齊。聞聶政名,攜重金往訪,欲使聶剌殺俠累。聶因老母在堂,奉養(yǎng)之責(zé)未竟,因而堅(jiān)辭不受。而嚴(yán)仲子則始終如一,以優(yōu)禮待聶政。直至老母去世之后,聶政才慨然應(yīng)允:

久之,聶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聶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嚴(yán)仲子乃諸侯之卿相也,不遠(yuǎn)千里,枉車騎而交臣。臣所以待之,至淺鮮矣,未有大功可以稱者,而嚴(yán)仲子奉百金為親壽,我雖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夫賢者以感忿睚眥之意而親信窮僻之人,而政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終,政將為知己者用?!蹦怂煳髦铃ш枺妵?yán)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許仲子者,徒以親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終。仲子所欲報(bào)仇者為誰?請得從事焉!”

于是嚴(yán)仲子以實(shí)情告。聶政知此行必死,人多無益,乃不帶伴從,只身入韓,直取俠累——

杖劍至韓,韓相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衛(wèi)侍者甚眾。聶政直入,上階剌殺俠累,左右大亂。聶政大呼,所擊殺者數(shù)十人,因自面皮決眼,自屠出腸,遂以死。

——《史記·剌客列傳》

聶政事敗自殺,但死法未免太酷烈:先以刀割毀臉面,挖出自己眼睛,然后剖腹……俠累將聶政暴尸于市,千金懸賞知其來歷者,竟無人知悉。事至此本已了結(jié),未料又起波瀾:聶政之姐聶榮,在齊聽到了韓國發(fā)生的事后,斷定乃聶政所為。于是立即前往辨認(rèn),果然聶政!聶榮大哭道:這是軹地深井里人氏聶政?。№n國人大驚,對她說:你怎幺還敢前來認(rèn)尸!就不怕受牽連嗎?聶榮哭著說道:他這樣毀容自污,蒙羞受辱,正是因?yàn)樗逻B累姐姐??!可是我又怎幺能為保全自己性命而埋沒他的英名呢?接著大喊三聲,死于聶政尸旁!剌客中更為國人熟知的,當(dāng)推荊軻。

荊軻,衛(wèi)人,好讀書擊劍。燕太子丹曾在秦國為人質(zhì),受辱歸國,燕、秦誓不兩立。秦將樊于期得罪秦王,入燕投奔太子丹,燕秦愈益交惡。強(qiáng)秦之下,燕國勢若危卵。太子丹經(jīng)田光引薦結(jié)識荊軻,欲謀剌秦王。事屬機(jī)密,太子誡田光“勿泄”,田光乃自殺以釋太子疑。此后太子奉荊軻為上卿,車騎美女任其所欲。荊軻為誆秦王而需樊于期人頭,太子不忍殺之,樊將軍卻慨然自剄以獻(xiàn)……臨行,太子知荊軻此去必不能生還,于是身著縞素,與知其事

者相率送行于易水之上,以壯其行——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征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歌曰:“風(fēng)簫簫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復(fù)為羽聲慷慨,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于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至秦,荊軻重賄蒙嘉為己游說,得見秦王。佯獻(xiàn)叛將樊于期頭,及燕之割地督亢地圖。秦王展閱地圖,圖窮而匕首見。荊軻就勢以匕首剌秦王,不中,繞柱追逐,秦王以劍回?fù)?,斷荊軻左股。荊軻猶作困獸之斗,終于力不能敵——

荊軻廢,乃引其匕首以擲秦王,不中,中銅柱。秦王復(fù)擊軻,軻被八創(chuàng)。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bào)太子也?!庇谑亲笥壹惹皻⑤V,秦王不怡良久。

——《史記·剌客列傳》

事發(fā)后,秦引兵攻燕,燕大敗,秦窮追太子丹。燕王殺太子以謝罪于秦。秦并天下之后,荊軻昔日知交高漸離,以善音律被秦始皇召見,赦其死罪,令隨侍擊筑。高漸離暗以鉛置筑中,尋機(jī)擊殺始皇帝,然因其目盲而未果,高漸離亦被誅殺……

因“剌秦”事件而糾集起來的這一干人等,都先后身殉其事了。但他們當(dāng)初介入這個事件的動機(jī),以及他們的勇氣,卻長留在青史中,令后來者為之動容。驅(qū)動他們的力量只是一個字:義。為義而赴死的卓行,在歷史發(fā)展中漸漸轉(zhuǎn)變?yōu)槭裆鐣牟偈?,最終又潛入江湖,再變?yōu)榻械淖罡邇r值目標(biāo)。

而朝堂之中的士人群體,則多為“仁”所驅(qū)策。王子比干,明知殷紂王“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行為已近瘋狂,前不久才“醢”了九侯又“脯”了鄂侯:一個被他剁了肉醬,另一個被割成一條條地晾了肉干,三名內(nèi)閣成員就死了兩名;而且現(xiàn)擺著嚇人的“炮烙”刑具:有敢再多言者必不寬貸!而比干就是傻透了要尋死——

紂愈淫亂不止。微子數(shù)諫不聽,乃與大師、少師謀,遂去。比干曰:“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爭。”乃強(qiáng)諫紂。紂怒曰:“吾聞圣人心有七竅?!逼时雀桑^其心……

——《史記·殷本紀(jì)》

殷紂以其暴虐不仁,天下群起而攻之。領(lǐng)頭攻擊的人,便成了天下四方的新主子——周天子。然而并不是所有士人都擁護(hù)這場“革命”,伯夷、叔齊兄弟倆,就是持不同政見者。他們認(rèn)為,以暴力手段推翻殷紂,是以暴易暴,同樣地不仁。如果兄弟倆生于今日,則他們的觀點(diǎn)應(yīng)表述為:政權(quán)不應(yīng)當(dāng)被暴力奪取,暴力是非法的。作為殷人,為抗議新朝,他們“義不食周粟”,隱入首陽山。在他們行將餓死之際,唱出了這樣的詠嘆之辭:“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nóng)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歌畢而死在首陽山上……可能是對這唱辭不以為然,孔子認(rèn)為“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伯夷叔齊不是為追求仁而赴死的嗎?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仁了,還有什幺可抱怨的呢?

這是為秩序、為爭仁政而死。公元前547年,齊國權(quán)臣崔杼心懷貓膩,在家泡病假。齊莊公趁探病之機(jī),欲私會崔妻姜氏。崔杼本謀逆已久,莊公等于自蹈陷阱,被射殺于崔宅……事發(fā)后,崔杼迅速收拾政局,立杵臼為齊景公,自任右相,慶封為左相,乃一手遮天,齊國無人敢言。負(fù)責(zé)國家檔案的齊太史不動聲色,秉筆直書“崔杼弒莊公”。崔杼大怒,殺了太史官。太史之弟繼任為太史官,第二次在史冊中直書“崔杼弒莊公”。結(jié)果也被殺了!第三任史官是兩位殉職太史最小的弟弟,他知道崔杼不準(zhǔn)曝光謀殺國君的事,也知道自己的兩位兄長為何赴死。他提起筆來,毫不猶豫地把那五個字再度寫進(jìn)史冊……

崔杼殺不下去了。他所面對的,不是這個史官世家的幾兄弟,而是士人的浩然正氣,是比生命還要沉重的直節(jié)。

直節(jié)垂范千載,歷來為士人推崇,庶民景仰。因節(jié)而勇、因節(jié)而剛者,歷朝歷代在在有之,已成為中國人精神中的脊梁,可以玉碎,寧折不彎。當(dāng)蒙古大軍勢若狂潮,席卷長江南北之際,文天祥卻以一介書生督軍抗擊。若無死節(jié)之志,怎能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絕唱?史載文天祥“美晳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比绱饲謇士⌒闳宋?,卻生就一副錚錚鐵骨。南宋覆滅,文天祥在廣東被俘,元軍將其押解至京,已降了蒙古人的前宋恭宗皇帝趙顯,還有前丞相留夢炎,都來勸天祥降了算了,天祥不為所動。元朝重臣阿合馬、丞相孛羅,輪番與之斡旋,天祥義薄云天,矢志不降,回答說“今日天祥至此,有死而已,何必多言!”此后在兵馬司羈押三年之久,始終端坐不臥,腳不沾地……世祖忽必烈知其死志難移,于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八日(1283年1月8日)最后一次召見勸降,志不改,次日,在北京宣武門外菜市口就義,年止四十七。刑前,天祥從容地對吏卒說:“吾事畢矣?!彼篮髷?shù)日,仍面色如生。其衣帶上有天祥所留絕筆“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xué)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真是感天地而泣鬼神!

對于南下的蒙古人來說,也許這是他們第一次真正領(lǐng)略骨子里的華夏精英文化。一個軍事上強(qiáng)大的民族,擊敗了一個文化發(fā)達(dá)的民族,勝利者就會碰上文天祥式的囚徒。

同理,能以巧取豪奪得天下者,未必能盡得天下讀書人。明洪武后,靖難兵起,至建文四年,惠帝朱允炆不知所蹤。成祖朱棣新即位,大肆收羅人心,召用惠帝侍講學(xué)士方孝孺。孝孺死活不干,被關(guān)了起來。為使其就范,成祖派人再三勸諭,仍不屈。成祖更親自慰問,不料老先生竟當(dāng)面聲討起皇上來了!結(jié)果自然不問可知——

召用孝孺,不肯屈。系獄。一日遣人曉諭再三,終不從。又召草詔。及見,悲慟徹殿陛。上降榻勞曰:“先生無自苦,余欲法周公輔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文皇曰:“渠自焚死?!毙⑷嬖唬骸俺赏醪辉?,何不立成王之子?”文皇曰:“國賴長君?!毙⑷嬖唬骸昂尾涣⒊赏踔埽俊蔽幕视衷唬骸跋壬鸁o過勞苦,此朕家事耳。置之。”左右授筆札,曰:“詔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大批數(shù)字云云,投筆于地,又大哭,且罵且哭曰:“死即死!詔不可草!”文皇大怒,命磔諸市。孝孺為絕命詞曰:“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計(jì)兮,謀國用猶。忠臣發(fā)憤兮,血淚交流。以此徇君兮,抑又何求!嗚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時年四十六。復(fù)詔收其妻鄭,鄭先自經(jīng)死。宗族坐死者八百七十三人……

文天祥四十七歲就義;方孝孺四十六歲赴死,而且死得極其慘烈:先是當(dāng)場被削去臉頰皮,以免再開尊口,后才是磔刑——被人一刀刀地剔下肉來,直至只剩下骨架!就這一段史實(shí)而論,方孝孺似乎死得有些不值:朱棣都說了,他跟朱允炆,叔侄之間;叔叔打跑了侄子干外人何事?誰做皇帝,是朱家的家事,你方老先生操的是哪門子心呢?但以政治信仰的獨(dú)立而論,則方孝孺無疑給皇帝上了一課:即使打得下江山,你也不能盡數(shù)收買人心!不過為這“授課”付出去的未免太多了:方家八百七十三位族人掉了腦袋!

然而,與方孝孺同樣死節(jié)者,是整整一大批清流士人!這些人不獨(dú)為國家棟梁,也是明初的知識精英??峙率澜缟蠜]有任何一個民族,會在皇帝易人之際,出現(xiàn)這幺多優(yōu)秀人物為道德慷慨赴死!死節(jié)人數(shù)之多、殃及家眷親友之廣、施刑之酷虐,實(shí)為罕見。而犧牲者是在拒絕新朝高官厚祿招用的情況下選擇死的!“壬午殉難”,是一次中國士人輕生死的儒者精神的大檢閱。這段史實(shí),至今讀來猶能感覺何謂中國人的脊梁——

兵部尚書鐵鉉被執(zhí),至京陛見,背立廷中,正言不屈,令一顧不可得。割其耳鼻,竟不肯顧。蒸其肉,納鉉口中令啖之,問曰:“甘否?”鉉厲曰:“忠臣孝子肉有何不甘!”遂寸磔之,至死猶喃喃罵不絕。文皇乃令舁大鑊至,納油數(shù)斛,熬之,投鉉尸,頃刻成煤炭。導(dǎo)其尸使朝上,轉(zhuǎn)展向外,終不可得。文皇大怒,令內(nèi)侍用鐵棒十余夾持之,使北面。笑曰:“爾今亦朝我耶!”語未畢,油沸蹙,濺起丈余,諸內(nèi)侍手靡爛,棄棒走,尸仍反背如故。文皇大驚詫,命葬之。鉉年三十有七,父仲名,年八十三,母薛氏,立海南安置,子福安,年十二,發(fā)河一編伍,康安鞍轡局充匠,尋皆戮死。妻楊氏并二女發(fā)教坊司。楊氏病死,二女終不受辱,久之,鉉同官以聞,文皇曰渠竟不屈耶,乃赦出,皆適士人。

戶部侍郎卓敬被執(zhí),責(zé)以不迎乘輿之罪曰:“爾前日裁抑諸王,今復(fù)不臣我耶?”敬曰:“先帝若依敬言,殿下豈得至此?”文皇怒,欲殺之,而憐其才,且系獄中,命中人諷以管仲、魏征事。敬涕泣不可。文皇感其誠,猶未忍殺,而姚廣孝力言養(yǎng)虎遺患,意遂決。敬臨刑,從容嘆曰:“變起宗親,略無經(jīng)書,敬死有余罪。”神色自若,經(jīng)宿面如生。誅三族,沒其家,圖書數(shù)卷而已。定文皇雅聞敬名,既死,猶惜之,曰:“國家養(yǎng)士三十余年,不負(fù)其君者,唯卓敬耳?!?/span>

禮部尚書陳迪受建文帝命,督軍儲于外,過家不入,聞變,即赴京師。文皇登極,召迪責(zé)問,迪抗聲指斥,并收其子鳳山、丹山六人,同磔于市。將刑,鳳山呼曰:“父累我!”迪叱勿言,謾罵不已。命割鳳山等鼻舌食迪,迪唾益指斥,遂凌遲死。宗戚被戍者一百八十余人。迪既死,衣帶中得詩云:三受天皇顧命新,山河帶礪此絲綸,千秋公論于明日,照徹區(qū)區(qū)不二心。又有五億歌皆悲烈云。

刑部尚書暴昭被執(zhí),抗罵不屈,文皇大怒,先去其齒,次斷手足,罵聲猶不絕,至斷頸乃死。

左僉都御史景清,建文中以左都御史改北平參議,往察燕邸動靜,王嘗宴之。清言論明爽,大被稱賞,尋召還舊任。及燕師入,清知帝出亡也,猶思與復(fù),詭自歸附,乃詣見文皇。文皇喜曰:“吾故人也,厚遇之。”仍其官。清自是恒伏利劍于衣袖中,委蛇侍朝。人疑焉。八月望日早朝,清緋衣入,先是靈臺奏:文曲犯帝座急;色赤及是見清獨(dú)衣緋,疑之,朝畢,出御門,清奮躍而前,將犯駕,文皇命左右收之,得所佩劍。清知志不得,乃遂起,植立謾罵。抉其齒,且抉且罵,含血直巽御袍。乃命剝其皮,草櫝之,械系長安門,碎磔其骨肉。是夕,精英迭見,后駕過長安門,索忽斷,所械皮趨前數(shù)步,為犯駕狀。上大驚,乃命燒之。已而上寢,夢清仗劍追繞御座,覺曰:“清猶為厲耶?”命赤其族,籍其鄉(xiāng),轉(zhuǎn)相扳染,謂之瓜蔓抄,村里為墟。有青州教諭劉固者,建文元年以母老乞歸,清為御史,移書招固,因依清,同居京師。金川門陷,固弟國勸兄出降,固曰:“固受進(jìn)行朝廷厚恩,以老母在,未能即死,矧降耶!”后清遇害,連及固,,遂與弟國、母袁氏同日受刑于聚寶門外,固子超年十五,有膂力,臨刑,仰天一呼,綱索俱斷,因奪劊子手刀,連殺十余人。事聞,詔磔之。

右副都御史練子寧手探舌血,大書地上:成王安在四字,文皇益怒,命磔之,宗族棄市者一百五十一人;又九族親家之親被抄沒戍遠(yuǎn)方者又?jǐn)?shù)百人。越數(shù)年,吉水錢習(xí)禮以練氏姻親族未及逮,既官中朝,恒為鄉(xiāng)人所持,以告學(xué)士楊榮,榮趁間以聞,文皇曰:“使子寧尚在,朕固當(dāng)用之,況習(xí)禮耶!”

兵部尚書齊泰聞建文皇遜去,追至廣德,欲往他郡,起兵興復(fù),被執(zhí)見文皇,不屈死之。從兄弟敬宗、宰皆死;叔時永、陽彥等謫戍,兒甫六歲,給配赦遠(yuǎn)。

太常卿黃子澄初執(zhí)李景隆,于朝請誅之,不聽。江淮連敗,拊膺慟哭曰“大事去矣,誤薦景隆,萬死不足贖!”建文帝密使子澄召兵,不及,責(zé)問不屈,族其家,一子走,易姓名田經(jīng),遇赦,家湖廣。

吏部尚書張忱遜國,后自經(jīng)死。侍郎毛太燕兵地盧,數(shù)上封事條方略,忱死太亦死。

禮部侍郎黃觀,字瀾伯,奉命征兵上江諸郡,奮不顧家。且行且募,至安慶,聞金川失守,痛哭謂人曰:“吾妻素有志節(jié),必不辱?!彼煺谢暝嶂?。明日,家人報(bào)至,云家已被收,夫人并二女給配象奴,夫人翁氏持釵佯使出市酒肴,急攜二女同家屬十余人,投通濟(jì)門淮清橋下死。觀復(fù)痛哭,。至李陽河,聞建文帝已遜位,知事不可為,乃朝服東向再拜,自投羅剎磯湍急處。舟人急鉤之,僅珠絲琮帽以獻(xiàn)。命束芻家觀,帽之而價于市,籍其家,并連姻黨百余人謫戍。

蘇州知府姚善合,鎮(zhèn)常、松四郡守,練兵勤王。未及戰(zhàn),文皇及位索黃子澄甚急。子澄匿善所,約共航海舉兵,善謝曰:“公可去,善不可去。公朝臣,可四往號召,圖興復(fù)。善職守土,義當(dāng)與城存亡。”子澄遂去,善為麾下許千戶獻(xiàn)。文皇詰善曰:“若一郡守,乃敢舉兵抗我耶!”善厲聲曰:“臣各為其主耳?!闭Z多不遜,遂磔之。善友黃鉞者,仁為給事中,與善相期許國。鉞經(jīng)親喪家居,聞善被執(zhí),鉞遂閉目三四日求死。或傳善款伏,已得宥,鉞復(fù)瞪目曰:“吾知善決無二心,且少俟之,善果不死,吾將下報(bào)希直。”希直,方孝孺字也。乃稍稍食。已而善就刑報(bào)至,鉞登翏川橋,西向再拜,祀而哭之曰:“吾與君同受國恩,國有難,義同許身,今君與希直同死,吾忍背義獨(dú)生乎?”祀畢,紿家人歸祭具,遂從客整衣冠奮身入水死,時家人俱竄伏,有友楊福日夜泣橋側(cè),求鉞尸不得,更數(shù)日,尸忽自出,立水中,成禮葬之。

翰林修撰王叔英奉詔募兵,行至廣德,聞建文帝遜位,大慟,會齊泰來奔,叔英曰:“泰二心矣。”令執(zhí)之,泰告之故,乃相抱慟哭,與泰圖后舉,已知事不可為,沐浴衣冠,書絕命辭藏衣間,詞曰:“人生穹壤間,忠孝貴克全,嗟余事君父,自省多過愆,有志未及竟,奇疾忽見纏,肥甘空在案,對之不能咽,意在造化神,有命歸九泉,當(dāng)念夷與齊,餓死首陽巔,周栗豈不佳,所見良獨(dú)偏,高蹤邈難繼,偶爾無足傳,千秋史官筆,慎勿稱希賢,又題其案曰:“生既久矣,未有補(bǔ)于當(dāng)時,死亦徒然,庶無慚于后世?!彼熳钥O于妙觀銀杏樹下,夫人金氏亦自經(jīng)死,二女俱赴井死。

翰林王艮初聞北平兵起,輒憂憤不食,及渡淮,與妻子訣曰:“吾不可復(fù)生矣,安能顧若等哉?!北睅熑氤牵?、解縉、吳溥為艮鄉(xiāng)人,皆集溥舍,縉陳說大義,靖亦憤激慷慨,艮獨(dú)流涕不言,溥曰:“三子受知最深,事在頃刻,若溥去就固可從容也,隨別去?!变咦优c弼尚幼,歡曰:“胡叔能仗義,大是佳事。”溥曰:“不然獨(dú)王叔死耳?!闭Z未竟,隔墻聞靖呼曰:“外鬧甚,可看豬?!变哳櫯c弼曰:“一豬不忍,寧自忍乎,須臾,艮舍哭聲動,已伏鴆死矣,初洪武中,禮部廷試艮最優(yōu),太祖以艮貌不揚(yáng),易靖第一,艮次之,至是,艮死,靖改名廣降于燕。

浙江按察使王良,聞燕師入京,慟哭誓以必死。會命使召之,良執(zhí)使者下獄,詰旦,縛出,期戮以徇,道中忽遇眾,躁起而奪使者去。良遠(yuǎn)坐堂上,悉收諸司印,攜歸廨舍,嗟嘆久之。妻問故,良曰:“吾分應(yīng)死,顧思所以處汝未決耳。”妻笑曰:“吾何難!君為男子,乃為婦人謀乎?”遂命妾饋食,抱其子虛于而,置子池傍,自投水死。良起殮之,即列薪于戶,閉其家人毋得出令妾抱幼子托鄉(xiāng)人之客于杭者。遂舉火抱印,闔室焚。兵部郎中譚翼,金川陷,赴火死,妻鄒氏,子謹(jǐn)自縊。

御史會鳳文詔,請從建文帝出亡,帝麾使去。鳳詔泣曰:“臣頃即以死報(bào)陛下!”文皇后以原官召不至,尋加侍郎,亦不至。乃剌血書憤詞于襟上曰:“予生廬陵忠節(jié)之鄉(xiāng),素負(fù)立朝骨鯁之腸;讀書而登進(jìn)士,仕宦而至綠衣郎,豈一死之得宜??梢院τ诘叵拢焕⑽嵛奶煜椋 眹谄蘩钍?、子公望曰:“吾死勿易衣殮。”遂自殺,李氏亦自經(jīng)死。

浠府紀(jì)繕周是修,為人卓犖有大志,嘗曰:“忠臣不為得失計(jì),故言無不直;貞女不為生死累,故行無不果。”乃輯古今黽節(jié)事為觀感嘆。當(dāng)金川失守,宮中自焚,是修嚴(yán)書別友人,付以后事,具衣冠,為贊系衣帶上,入應(yīng)天府學(xué),拜先師畢,自經(jīng)死。初,是修與楊士奇、解縉、胡廣、金幼孜、黃淮、胡儼約同死義,惟是修不負(fù)其言。后楊士奇為作傳,語其子轅曰:“當(dāng)時吾亦同死,誰為爾父作傳?”聞?wù)咝χ?/span>

監(jiān)察御史魏冕力請建文帝誅徐增壽,及宮中火起,或謂冕宜急迎附,冕厲聲曰:“使吾改臣節(jié),明君亦不用也。奈何自污!”遂自殺。陳瑛請追罪,詔誅其族,同邑鄒樸,建文初仕周府,諫王邪謀,錮獄。上嘉其忠,召至京,授御史,歸省,聞冕死,亦不食死,時稱永豐雙烈。

刑事科給事中葉福守金川門,兵入,死之。

大理寺丞鄒瑾與甥魏冕同毆徐增壽于朝,請誅之。京師陷,自殺。詔誅其族,凡男婦四百四十八人。戶科給事中陳繼之被執(zhí),責(zé)問不屈,磔于市。

大理寺丞劉端約,刑部郎中王高同棄官去,跡露被執(zhí),召問:“練安、方孝孺何如人?”端曰:“忠臣也。”文皇曰:“汝逃,忠乎?”端曰:“存身以圖報(bào)耳?!泵c高俱劓其鼻。文皇曰:“作如此面目還成人否?”端詈曰:“我猶有面目,即死可見皇祖。”文皇怒,立捶殺之,戍其家。

駙馬都尉梅殷擁兵淮上,文皇即位,迫公主。公主,高皇后長女大長公主也。公主嚙指血作書招殷,中使至,殷得書慟哭,詢建文帝所在,中使曰:“去矣?!币笤唬骸熬雠c亡,君存與存,吾姑俟之?!蹦诉h(yuǎn)京見文皇。文皇曰:“駙馬勞苦?!币笤唬骸皠诙鵁o功,徒自愧耳?!蔽幕抒曋?。久之殷不能平,時見詞色。文皇當(dāng)夜遺小中官潛入殷第,察之,殷愈怒。永樂二年冬,都御史陳瑛言殷招納亡命,私匿番人,與女秀才劉氏朋邪詛咒,得罪。明年冬,早期,都督譚深、指揮趙曦令人擠殷笪橋下,誣殷自投水死。都督許成發(fā)其事,文皇罪深、曦,二人對曰:“此上命也,奈何殺臣?”文皇大怒,立命力士持金擊落二人齒,斬之。謚殷榮定。公主牽文皇衣大哭,問駙馬安在,文皇笑曰:“為公主蹤跡賊,毋自苦。”

谷王府長史劉璟,誠意伯劉基仲子也,自少靜樸峻厲,博通經(jīng)書,究兵略,與同兄璉侍父入朝,太祖奇之曰:“阿璉明秀,阿璟凝重,伯溫有子矣?!笔诠韧蹰L史,之國宣府。建文初,燕師起,璟隨谷王還朝,獻(xiàn)十六策,不能用,以病辭歸。文皇登極,璟臥家不起。上欲用之,罪以逃叛親王,逮系之。臨別,姻戚舉餞,戒之曰:“皇上神武,何止唐文皇,先生忠良,允為魏征可也?!杯Z瞪目曰:“爾謂我學(xué)魏征耶?吾死生之分決矣!”至京,授以官不受,對上語,猶稱殿下。遂大忤旨,下獄,一夕辮發(fā)自經(jīng)死。

漳州府學(xué)教授陳思賢,聞即位詔至,慟哭曰:“明倫之義,正在今日,遂堅(jiān)臥不出迎,率其徒伍性原、陳應(yīng)宗、林玨,鄒君默、會廷瑞、呂賢,集明倫堂,為舊君位,哭臨如禮??と怂蛨?zhí)京師,思賢與六生皆死之。

參軍斷事高巍,洪武十七年旌孝行。巍當(dāng)上書燕王曰:“臣竊自負(fù),既為孝子,當(dāng)為忠臣,死忠死孝,臣愿也?!本┏瞧疲O死驛舍。又有高不危者同時死,義弟宣,戍南海衛(wèi)。

太常少卿廬原質(zhì),少從方孝孺游,后文皇召見,不屈,死之,族其家。教授劉政聞孝孺死,痛哭不食斃。刑部右侍郎胡子昭坐方黨受戮,臨刑,詩曰:“兩間正氣歸泉壤,一點(diǎn)丹心在帝鄉(xiāng)?!钡軆L事子義聞子昭死,辟世丹陵,蜀獻(xiàn)王聞而憐之,令為僧,子義以親遺體辭。有子二人數(shù)歲,子義曰:“吾死無后,天不絕吾姓?!倍訃L免于難,莫知所終。

右副都御史茅大方,聞燕王兵起,遺詩淮南守將梅殷曰:“幽燕消息今如何,聞道將軍志不磨,縱有火龍翻地軸,莫教鐵騎過天河。關(guān)中事業(yè)蕭丞相,塞上功勛馬伏波,老我不才無補(bǔ)報(bào),西風(fēng)一度一悲歌?!蔽幕实菢O,大方逮至,責(zé)問不屈,與其子順童、道壽、文生同日棄市;二孫添生、歸生死獄中;妻張氏發(fā)教坊,病死,命棄其尸。

僉都御史司中,召見不屈,命以鐵帚刷其膚肉,至盡而死。淵婭同死者八十余人。

監(jiān)察御史鄭公智坐方黨,召見,不屈,死之,戍其族。

大理寺少卿胡閏,字松友,日夜與齊、黃密謀,設(shè)法防御,又請誅徐增壽。遜國后,文皇召方孝孺草詔,繼召閏及高翔,皆衰绖至哭聲徹殿陛。文皇召閏先入,諭令更服,閏曰:“死即死,服不可更!”文皇以族誅恐之,閏不屈,命力士以爪落其齒,齒盡,罵聲不絕。文皇大怒,縊殺之,以灰蠡炎浸脫其皮,如剝之,實(shí)以草,懸武功坊;子傅慶同時論死;傅福方六歲,戍云南;抄提全家二百十七人,女郡奴年四歲,其母王氏縛就刑,郡奴自懷中墮地,一卒提入功臣家,付爨下婢收之。稍長,識大義,發(fā)至寸,即自截去,日以灰污面,禿垢二十余年。功臣不以人畜之。洪熙初,赦諸死事苗裔,郡奴得同女輩行丐歸鄱陽。貧無所依,鄉(xiāng)人憐之曰:“此忠臣女也。”爭饋遺不絕,郡奴所受,免死而已。年五十六終,尚處子也。鄉(xiāng)人謚曰:“忠胤貞姑”。

監(jiān)察御史高翔在建文時戮力戌事,激發(fā)忠義。文皇聞翔名,召之。翔持喪服入見,大哭,語不遜。乃命殺之,沒產(chǎn)誅族;諸給高氏產(chǎn)者皆加稅,曰:“令世世罵翔也?!庇H戚悉戍邊。又發(fā)其先墓,雜犬馬骨焚灰揚(yáng)之,而以其地為漏澤院。

刑部尚書侯泰,督餉至淮安,聞京師失守,泰行至高郵,被執(zhí),下錦衣衛(wèi)。泰不屈,死之。妻會氏配象奴,弟敬祖,子玘皆論死,籍其家。

左拾遺戴德彝被執(zhí),責(zé)問,不屈,死之。德彝死時,有兄俱從京師,嫂項(xiàng)氏家居,聞變,度禍且赤族,令盡室逃。并藏德彝二子于山間,毀戴族譜,獨(dú)身家。比及收者至,一無所得,械項(xiàng)氏,焚炙,遍體焦?fàn)€,竟無一言,戴族遂全。

戶部侍郎郭任不屈,死之。子經(jīng)亦坐死,少子金山保戍廣西,三女給配。

戶部侍郎廬迥不屈,縛就刑,長謳而死,聞?wù)弑?/span>

袁州太守楊任與黃子澄謀求舊君,以圖大舉,事泄,被執(zhí)至京,磔于市,子體益坐死,籍產(chǎn),族誅。親戚莊毅行等百余家皆遠(yuǎn)戍。

禮部侍郎黃魁不屈,死之。

御史連立金川門下,自馬首數(shù)文皇,詞不達(dá)意色不屈,命收之,引頸受刃,白氣沖天,尸僵立不仆。監(jiān)察御史王度,奉敕勞軍徐州,比還,鳳陽失守。方孝孺舉度書,誓死社稷。壬午秋,坐黨戍賀縣千戶所,以語不遜論死,誅其族。

監(jiān)察御史董鏞,會諸御史中有節(jié)氣者于鏞所,相誓以死。后被執(zhí)論死,女發(fā)教坊。婣族死戍者二百三十人。

監(jiān)察御史甘霖被執(zhí),抗言求死,從容就戮。子孫相誡,不復(fù)求仕。

御史林英謐李景隆誤國,謫知瑞安,賜還,同王叔英募兵廣德,力屈,自經(jīng);妻宋氏系獄,亦自經(jīng)死。

監(jiān)察御史丁志方聞燕兵至京城,謂妻韓氏曰:“師至,城必克,吾惟一死報(bào)國,汝其攜幼子潛歸,撫之以延丁氏后。”及兵入,被執(zhí)不屈,死之。

晉府長史龍鐔被執(zhí)不屈,死之,有收其遺骨,得所自贊云:“捐生固殞,弗事二主,別父與兄,忍慟肝腑,盡忠為臣,盡孝為子,二端于我,歸于一所?!?/span>

宗人府經(jīng)歷宋徽當(dāng)上疏,請削罪宗屬籍,數(shù)言李景隆失律懷二心,被執(zhí)責(zé)問,不屈,遂磔之,誅其族。

徽州知府黃希范聞金川門失守,素服不治事,坐與長史程通善,當(dāng)共上防御策,論死,籍其家。

寶州知州蔡運(yùn)有善政,遜國后,論死,百姓憐而思之。

燕山衛(wèi)卒儲福,建文末攜母妻逃去。文皇即位,錄戍卒人衛(wèi),福在錄中,挈妻母行,仰天哭曰:“吾雖一介賤卒,義不為叛逆之人!”在舟中日夜泣不輟,竟不食而死。母韓,妻范,為營地葬之。范年二十,有姿色,居貧奉姑甚謹(jǐn),每哭其夫,則走山谷中大號,不欲聞之姑也。官有聞其寡者,欲委禽焉,既而聞其事,曰:“節(jié)孝婦也,我何忍犯之?!苯砸詨劢K。

中書舍人何申奉使至四川,至峽口,聞金川不守,慟哭吐血,不數(shù)日死。

北平按察僉事湯宗上言,按察使陳瑛密受王府金錢,有異謀,逮瑛謫廣西。遜國后,瑛召還,窮治建文諸臣,宗論死。

廬振當(dāng)燕兵起時,與徐輝祖攻守,力為多,后逮至京,不屈,榜振名,數(shù)其罪殺之,誅其族。牛景先聞金川失守,變姓名出走。已而治齊、黃黨,逮景先,妻妾發(fā)教坊司。景先俱不知何許人。

監(jiān)察御史巨敬被執(zhí)不屈,死之,誅其族。

戶科給事中韓永,遜國后杜門不出。召入見,欲后其官,曰:“我王蠋耳,何以官為!”不屈死。

國子監(jiān)博士黃彥清,在駙馬都尉梅殷軍中私謚建文帝,論死,并逮從子貴池,典史金蘭等系獄。

僉都尉史程本立出為江西副使,未及行,值北師渡江,本立悲憤自縊死。詔奪其恩典,籍其家,止蔽衣數(shù)襲而已。

給事中龔泰,北兵渡江,奉命巡城,泰與妻傅氏訣曰:“國事至此,我自分必死,爾第攜幼稚歸,否則俱溺井,無辱?!倍韺m中火起,泰馳赴,為兵校所執(zhí),見文皇金川門,以非奸籍得釋,自投城下死。

指揮張安被執(zhí),道亡,隱于樂清,以樵為業(yè),人莫知其姓氏。自山采樵歸,聞京師陷,卓侍郎被殺,呼天號哭曰:“國既就篡,我不愿為其民。”遂棄柴投水死。

工部侍郎張安國,當(dāng)燕兵逼京師,與妻賈氏曰:“大事去矣,無能為也!余職非司馬,既不能率師應(yīng)敵,又不能屈膝事人,奈何!”賈氏曰:“盍隱者?!卑矅唬?“然。”乃與其妻乘舟入太湖,忽聞人說京師陷,皇帝自焚,安國大慟,與妻曰:“食人之祿而存身于新主之世,恥莫大焉!”乃鑿舟以自沉。

知府葉仲惠,以修高皇帝實(shí)錄,指斥燕師,為逆黨論死,籍其家。

刑部主事徐子權(quán),聞練子寧死,慟哭賦詩,有“翹首謝京國,飛魂返故鄉(xiāng)”之句。自經(jīng)死。

松江同知周繼瑜募戰(zhàn)勇入援。文皇即位,械至京,不屈,磔于市。

徽州知府陳彥回,奉命募義勇至京師赴援,被擒,不屈死。而妻屠氏為奴。

給事中張彥方改樂平知縣,勤王詔下,彥方糾義起兵,一邑響應(yīng)?;蜃柚?,彥方大哭曰:“君父在水火,吾可自援乎?”遂率所部抵江口,遇燕游兵,執(zhí)至樂平,梟其首,暴尸樵樓。時暑月,經(jīng)旬,顏面如生,無一蠅集。父老竊葬縣治之清白。后樂平吏目鄭華亦不食死。

東湖樵夫不知何許人,樵浙東臨海東湖上。日負(fù)柴入市,口不二價。建文壬午秋,詔至臨海,湖上人相率系庭聽詔?;驓w語樵夫曰:“新皇帝登極?!遍苑蜚等辉唬骸盎实郯苍??”答曰:“燒宮自焚。”樵夫大哭,遂投湖中死……

可笑的是,這次靖難兵起之時,建文帝在南京的大臣們個個慷慨激昂,紛紛相約以死節(jié)。而中間也有一些人,兩眼正偷覷著北京南來的燕軍;聽說朱棣快要渡江了,便趕緊暗自打點(diǎn),通關(guān)節(jié),找門路,向“叛賊”那邊頻送秋波,私下表態(tài),擬迎新主,誰還叫了真地要“勤王”?……據(jù)《天順日錄》云“文皇過江,胡廣、金幼孜、黃淮、胡儼、解縉、楊士奇、周是修俱約同死。是修具衣冠,詣應(yīng)天府學(xué)拜宣圣遺像,自為贊系衣帶,縊東廡下。后縉(一說為楊士奇)為周作傳,戲謂其子曰:‘當(dāng)時若同死,誰與爾父作傳邪?’”這幾位名公之中,只有周是修老實(shí),東廡下投環(huán)去了。其余都是人精,活得特別滋潤。解縉更覺理直氣壯:因?yàn)槭撬髞頌橹茏髁藗?,所以他對周子說,要是當(dāng)時真一起死了,誰來替你老子作傳?另據(jù)《瑣綴錄》,解縉與幾位義士相約死節(jié)之后,撲騰撲騰心跳,派人去胡廣家打探動靜。探子回報(bào)說:胡老爺從廁所出來,問家人豬喂了沒有?解縉立馬放松下來,笑曰:“一豬尚不舍,肯舍性命乎?”

解縉、胡廣式的聰明人,雖然工于盤算,但畢竟俗流,徒為后人笑。儒家“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精神,每于國難來臨之時,便見端倪。明亡時,抵抗清兵至最后時刻的弘光禮部尚書黃道周,兵敗被俘,于1646年在南京問斬。刑前,黃撕下衣襟,以指血書“綱常萬古,節(jié)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黃因身材高大,劊子手夠不上力,刀在手中顫抖不已,只好跪請黃坐下受死,黃頷首曰可。抗清義士夏完淳,被俘時年止十七,竟也能含笑赴死;柳如是,一風(fēng)塵弱女子,毫無惜死之態(tài),擁此紅顏,“國家棟梁”錢謙益當(dāng)羞愧死!直至二十世紀(jì)七十年代,仍有寧為玉碎而舍生取義如林昭者!林昭,北大之才女。1957年讀書時因言罹禍,以“右派”入獄。身陷囹圄而詩文泉涌,言其志不可奪、節(jié)不能屈。文革中竟以“惡毒攻擊”罪被處死刑……儒之精神,已然積淀在中國讀書人靈魂深處,由此可見一斑。

…………

儒不畏死;亦不關(guān)心“死后”??鬃诱f:“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jìn)》)就是這意思。然而儒家重視為什幺而死,以什幺名義死——為天下有道,因仁與義。因此現(xiàn)世具有積極意義,“立德”“立功”“立言”,不朽始于現(xiàn)世……孔子死時從容安祥,正可說是實(shí)踐了儒之大道?!抖Y記·檀弓上》載,孔子夢見自己坐奠兩楹之中,預(yù)感死期將至,早起出門,柱杖而行,且走且唱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子貢知道孔子要去了,趕緊趨前伺侯,孔子于是從容地交待了身后之事。

2.魂歸自然任逍遙

以對死亡的態(tài)度而論,柔與剛,儒家屬剛;智與勇,儒家為勇。此為華夏文化之一翼,另一翼無疑是為道家。

道家所謂的“道”,并非儒之“天道”。孔子向老子請教什幺是道,老子回答說:“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廣,日月不得不行,萬物不得不昌,此其道與?”(《莊子·知北游》)就是說,道是事物之所以為事物的本原之理,道就是一切,一切即是道。道高于儒家所說的天。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很明顯,人以天地為法,天地以道為法,而道法自己;天地人三者皆由道生,道則“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dú)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保ā独献印ざ逭隆罚?shí)際上,道家的道論,就是宇宙本體論,是關(guān)乎宇宙理論的最高框架。

道家在這個框架內(nèi)如何放置人呢?據(jù)莊子說,老子曾教導(dǎo)孔子曰: “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謬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衰之,人類悲之。解其天弢,墮其天帙,紛乎宛乎,魂魄將往,乃身從之,乃大歸乎!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 (《莊子·知北游》)這是說,一個人在天地間的存在,有如從縫隙中看白駒跑過,只是瞬間的事,理同蓬蓬勃勃萬物競生,不經(jīng)意間已然萎謝。變生而死,變死而生,生物為之哀號,人類為之悲鳴。無如卸下貪生的包袱,解開怕死的紇繨,讓靈魂飄向天涯,讓軀體埋入地下——這才是返歸本源;當(dāng)初降生無形變?yōu)橛行?,死之時則有形歸于無形。這乃是人所共知的常識。

老子認(rèn)為天地萬物皆在變化中,沒有什幺是可以長久不變的,“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老子·二十三章》)莊子祖述老子,亦強(qiáng)調(diào)萬物“有待也有死,有待也有生”“生之來不能卻,其去不能止?!保ā肚f子·達(dá)生》)沒有什幺力量能阻止生命降臨,也沒有什幺力量能阻止死亡帶走它。不過,莊子認(rèn)為生死并非矛盾,死亦并不可怕,此乃一而二、二而一之事,只不過同一變化呈現(xiàn)出的兩相而已: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jì)?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fù)化為神奇,神奇復(fù)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笔ト斯寿F一。

——《莊子·知北游》

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莊子·大宗師》

在莊子看來,生與死是相連屬的事情;“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無非氣之聚散。死乃是安息。所以莊妻死時,惠施前往吊喪卻正遇莊子“箕踞鼓盆而歌”——仿佛在慶祝什幺似的!惠施大不以為然,莊子卻認(rèn)為,生死一如春夏秋冬四時運(yùn)行,是不得不然的事。西晉郭象對此解釋說:“夫死生之變,猶春秋冬夏四時行耳,故死生之狀雖異,其于各安所遇一也。今生者方自謂生為生,而死者方自謂生為死,則無生矣。生者方自謂死為死,而死者方自謂死為生,則無死矣?!睂ιf來,生是生,對死說來,生是死;對生說來,死是死,但對死說來,死是生……由是,能做到“生時安生,死時安死”,就可算是順應(yīng)自然,超越生死而與道同一了。

顯然,在探究如何超越生死的途徑上,莊子與宗師老子略異其趣。老子認(rèn)為,人如果不在乎生,反倒能全其生。生貴乎自然,貴乎與道同體。人如果改變了道原初的面貌,則無異于加速死亡?!安菽局踩岽啵渌酪部蓍隆?,植物在生發(fā)之初,都很柔弱,但卻生機(jī)盎然,待到它們高大茂盛之時,也就離死不遠(yuǎn)了,所以老子說:“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三十章》)一切強(qiáng)盛的事物,都正在離道而去,也就為時無多了。所以老子主張回到事物生發(fā)之初的狀態(tài),即柔弱的狀態(tài)。因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四十二章》),則事物的本源當(dāng)溯歸為一;萬物歸一,可與道同體。故老子提出:“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為天下貞?!保ā独献印と耪隆罚┑靡坏慕Y(jié)果,“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老子·二十二章》)——委曲、壓抑、卑下、樸拙、少索取,結(jié)果可能得到保全、伸張、充實(shí)、生機(jī)和額外的賜予。

老子之所謂“抱一”,和他所說的“從事于道者,同于道”,也就是通過得道而超越生死,達(dá)于“死而不亡”的最高境界。莊子之“生死齊一”,同樣追求“一”的境界,實(shí)際上這正是道家對生死的超越,同時也是對死亡的審美觀照。

道家通過對生死的探究,進(jìn)而將人性引入自然之境,力倡人之天性伺服自然。伯樂以精于相馬而得意。然而,為伯樂“相”中之馬卻大不幸!千里馬所以能千里,乃是自然賦予它的本性,并非為方便人役使。伯樂相馬,實(shí)則害馬——

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fēng)寒,龁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雖有義臺路寢,無所用之。及至伯樂曰:“我善治馬?!睙拗讨弥?,連之以羈馽,編之以皂?xiàng)#R之死者十二三矣!饑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前有橛飾之患,后有鞭筴之威,而馬之死已過半矣。

——《莊子·馬蹄》

馬以其蹄跑雪踏冰,全身披毛擋風(fēng)御寒;渴覓甘泉,饑尋茂草;有敢犯者以后腿尥蹶子自衛(wèi)之。這就是馬的自然天性。不幸的是馬被豢養(yǎng)起來,縱有高樓大殿,馬并不喜歡。更不幸的是伯樂出來說:“我的專長是收拾馬!”于是馬開始接受準(zhǔn)備階段的整治:燒烙雜毛,修剪鬃鬣,削足釘掌,火印打號;安籠頭、銜嚼鐵、系韁繩;捆扎背、胸、腋、腹、臀。之后,拖入馬棚關(guān)進(jìn)槽櫪……經(jīng)過這般折騰,約占二、三成的馬匹,因?yàn)榘涟恫获Z而被收拾致死。其后進(jìn)入第二階段強(qiáng)化訓(xùn)練,結(jié)果在耐饑訓(xùn)練中餓死一批;在耐渴訓(xùn)練中又渴死一批;訓(xùn)練長時間快速奔跑,累死了一批;快跑中再令其突然加速,又暴斃了一批。這尚且未完,一些天性難抑的不良分子被稱做害群之馬,當(dāng)眾屠殺以儆效尤。如此一來,馬之死者已過半數(shù)。有少量僥幸“畢業(yè)”者,從此嘴里橫卡著嚼鐵,剌唇硌牙;渾身上下繩捆索綁,任由鞭打……

這還是不是漠北草原上那引頸嘶鳴的自由之馬?

人與馬無異。如果人汲汲于功名,膠膠于生死,有太多追求,有太多向往,勢必心為物累,傷身害命。一個聲名富貴畢于一身的人,也就是一匹披掛著華麗鞍韉的馴馬而已;一個與自然相抗衡,實(shí)現(xiàn)抱負(fù)、有所作為的人,也就是自取敗路、追求速死的人?!坝掠诟覄t殺”“強(qiáng)梁者不得其死”老子一再強(qiáng)調(diào)盛勢有力、功勛業(yè)績,對性命乃是最大威脅,如欲珍惜性命,全生以避害,則應(yīng)“安時而處順”,做到順乎自然,無為而不爭。惟有如此,才能遠(yuǎn)離死亡的威脅?!独献印な隆吩疲骸拔崴杂写蠡迹瑸槲嵊猩?;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無身,意謂身歸自然,無所欲求。如果連“身”都沒有,縱使黃金的鞍韉籠頭,于我又往何處披掛呢?故而老子主張清虛自守,惟道是從“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北Т仁刈?,不出風(fēng)頭。即使一不當(dāng)心鬧了個榮華富貴,也當(dāng)功成身退,趕快回歸自然狀態(tài)。對于老子主張“無為”、全生以避害的觀點(diǎn),莊子論證說:

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圣人則以身殉天下。故此數(shù)子者,事業(yè)不同,名聲異號,其于傷性以身為殉一也。……伯夷死名于首陽之下,盜跖死利于東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殘生傷性均也。

——《莊子·駢拇》

伯夷死于名,盜跖死于利,追求目標(biāo)不同,但其害了自己性命則毫無二致。有鑒于此,莊子主張,人當(dāng)從世俗世界的價值觀中,徹底超脫出來,不為物累,亦不為形骸智巧所累。超脫,則心性可以甘于寂寞,恬淡而無為;無為則無憂,然后清虛近于道……莊子同樣重視生命,力主全生避害。他認(rèn)為,人生應(yīng)當(dāng)是這樣一種狀態(tài):

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不為福先,不為禍?zhǔn)?,感而后?yīng),迫而后動,不得已而后起。去知以故,循天之理。故曰無天災(zāi),無物累,無人非,無鬼責(zé)。不思慮,不豫謀。光矣而不耀,信也而不期。其寢不夢,其覺不憂。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其神純粹,其魂不罷,慮虛無恬淡,乃合天德……

——《莊子·刻意》

莊子在這里說的意思是:生由自然,死隨物質(zhì)變化。靜似陰柔,動如流光。不預(yù)先祈福,不為禍肇端。有感然后回應(yīng),見迫而后動作,因不得已事方興發(fā)。去機(jī)巧、順自然。庶幾無天災(zāi),無身外羈絆,無人非議,無鬼神見責(zé)。無所思慮,不必謀劃。閃亮然而不剌眼,信實(shí)但無待外求。睡覺不做惡夢,醒來亦無憂愁。生時如同浮沫,死去恰似安息。心靈單純,精神不疲。清虛恬淡,與自然特性相合……

安時處順、自然無為、清虛自守、全生避害,成為道家倡導(dǎo)的人生觀和幸福觀。究其要義,在與自然歸一,在對現(xiàn)世的超越,以此升華自我,齊于天地,齊于自然,齊于宇宙。不僅如此,道家還以其對社會、對儒家“入世”與“進(jìn)取”的批判,為失敗者開辟出一條“出世”的回歸坦途。針對儒家推崇的道德仁義,禮智忠信,老子嚴(yán)厲地批判說:“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保ā独献印と苏隆罚┤魏螘r代,如果社會竭力提倡什幺東西,那恰好證明這個社會沒有那樣的東西。在老子看來,儒家所提倡的東西,都是大而無用、而且有害的東西。老子希望看到的社會,是“小國寡民”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人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這個社會“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有交通工具,但是人們卻不太需要;有軍隊(duì),然而派不上用場,甚至這個社會“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备叛灾@個社會是自給自足的,人民安居樂業(yè),不愿遷徙,所以舟輿無大用;人們純樸無欺,無為不爭,所以用不著武力;日子過得恬淡寂寞,因而老死不相往來……這是個不文飾、無智巧的社會,靠無為而治。老子切齒痛恨的是暴力,是那些為建“文治武功”而傷民的當(dāng)政者?!懊裰嚕云渖鲜扯愔?,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薄胺虮撸幌橹?,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p>

莊子對儒家的批判尤為激烈。儒家輕死,莊子重生;儒家動輒以死抗?fàn)帲f子認(rèn)為死得愚蠢——

世之所謂賢士,伯夷、叔齊,伯夷叔齊辭孤竹之君而餓死于首陽之山,尸骨不葬;鮑焦飾行非世,抱木而死,申徒狄諫而不聽,負(fù)石自投于河,為魚鱉所食;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此六子者,無異于磔犬流豕操瓢而乞者,皆離名輕死,不念本養(yǎng)壽命者也。世之所謂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胥。子胥沉江,比干剖心。此二子者,世謂忠臣也,然卒為天下笑。自上觀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貴。

——《莊子·盜跖》

伯夷叔齊,就算世所稱道的賢士了,他們卻放著孤竹國的國君不做,跑到首陽山上餓死,連尸骨都不能入土。鮑焦抨擊世俗,為標(biāo)榜清高而抱樹以死。申徒狄因?yàn)榫鞑宦爠裰G, 憤而背著石頭跳河,喂了魚了。介子推忠至極點(diǎn),連自己大腿上的肉都能割給晉文公吃,文公還是疏遠(yuǎn)了他,介子推因而自焚。尾生與女子約會于橋下,女子未來而大水來了,尾生抱著橋梁柱不走,為一個信字而淹死了。此六人,與被殺的狗、淹死的豬、討飯的丐沒有什幺不同。他們都是為名而死、不顧根本不惜性命的人。這樣的行為不值得尊崇……

在道家看來,生死苦樂全在乎依違自然。依從自然,即獲自由;違背自然,其苦不堪。南海神儵與北海神忽想報(bào)答中央陸地神渾沌對他們的善待,有一次他們聚在陸上,也就是渾沌的肚子上,商議說,人都有七個孔竅,用來吃飯、聽話、呼吸和看世界,而渾沌卻沒有,不如我們幫他鑿出七個孔。于是他們在渾沌身上一天鑿出一個孔,鑿到第七天,渾沌死了。事在《莊子·應(yīng)帝王》中:“南海之帝為儵 ,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相遇于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bào)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dú)無,嘗試鑿之?!砧徱桓[,七日而渾沌死?!睖嗐缰?,說明了“苦在于自然之未能順”。而儵與忽雖然好心想幫渾沌,最終卻得到“苦心勞形,以危其真”的結(jié)果。

道家通過與儒家在持論上的對立,闡釋了他們對生命、對死亡的不同看法。有些主張幾至水火不容。正是由于其不同,因而存在著極大的互補(bǔ)作用,而兩者在處處不同之外,卻又在更高層次上相互整合為價值目標(biāo)的相同——即對死亡的超越。

幾千年來,中國士人總是以儒、道為其靈魂的兩翼。在性情與處世態(tài)度上,隨處可見儒、道氣質(zhì)。讀書人在躊躇滿志、春風(fēng)得意時刻,乃儒家心態(tài),慨然以天下為己任,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如若受挫失敗,身居困厄,則幡然悟道,超脫出世。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一個響往正義,一個追求自由。中國士人終其一生,或則先儒后道、先道后儒,或則儒道互參、亦儒亦道。東方朔為漢武寵臣,每以滑稽向武帝薦儒道,而其人卻道家風(fēng)骨,聲言他是“避世于朝”——為躲避俗世而隱居在朝廷。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回家“采菊東蘺下”,喜歡“悠然見南山”,但他畢竟也出來做了一回小官,有過“用世”之經(jīng)歷。特別是在性命攸關(guān)之際,儒、道往往同時畢現(xiàn)。比如——

宋明帝賜王景文死,敕至之夜,景文方與客棋,看敕訖,置局下。待爭劫竟,乃斂子納奩中,已畢,徐言“奉敕見賜以死”。因出敕示客而舉賜鴆,反謂客曰:“此酒不可相勸。”遂仰飲而絕……

——《初潭集·師友》

宋明帝,南北朝時有名的暴君劉彧 。劉彧忽而生念殺王景文,不過給了一點(diǎn)面子:賜死?;始揖筒粍邮至?,你自己了斷吧。敕令是晚上送達(dá)王家的,其時王景文在跟朋友下圍棋,棋局正逢“打劫”,一子之爭而雙方你來我往,欲罷不能……王景文看過敕令之后,塞在棋盤下面,繼續(xù)他的“劫爭”。終于見出勝負(fù),結(jié)束棋局。王將黑白棋子分別盛入匣中,收拾停當(dāng)之后,才淡淡地對朋友說:“剛才接到賜我死的敕令”。王讓朋友看那敕令,同時斟滿了官家附送的劇毒鴆酒,舉杯抱歉地對朋友說:“這酒我不能勸你飲……”接著一仰脖子,盡飲而死。

王景文,崇儒耶?奉道耶?

石崇與潘安仁為孫秀構(gòu)陷,同日受死,相遇刑場。一個富甲天下,一個蓋世風(fēng)流。石崇調(diào)侃曰“天下殺英雄,卿復(fù)何為?”潘應(yīng)聲答曰“俊士填溝壑,余波來及人!”——英雄被殺,你來干啥?這邊回答說:天才倒地,波及俗人。死到臨頭了,兩人還象剛洗過桑拿,躺著品茗閑話。沒有一肚子詩書和一輩子的徹悟,何來如此神韻?

這種非儒非道、亦儒亦道的人格,頻見于后世文人中。明季儒者羅倫曾大言曰:“生必有死,圣賢無異于眾人。死而不亡,與天地并久,日月并明,其惟圣賢乎!”正可見其一斑。

金圣嘆,江蘇蘇州人,明末秀才,一生以讀書著述為務(wù)。滿人入主后,金對時政多所譏剌。清順治帝死,大臣設(shè)幕哭臨;金集合儒生百余人赴孔廟行哭,上揭帖請逐酷吏任維初,實(shí)則抒發(fā)亡國之恨。事覺被捕,同年底以倡亂罪處斬,妻子家產(chǎn)籍沒。哭廟案中同斬諸生共十八人。圣嘆獄中有言“殺頭,至痛也;籍家,至慘也。而圣嘆以無意得之,不亦異乎?”以此觀之,金純粹一儒生。但其博覽群書,絕意仕進(jìn),生性狂放不羈,似又宜作道家論。傳言圣嘆遺書中有云:“花生米與茶干同啖,有火腿風(fēng)味。此法若傳,我死無恨?!?

滑稽突梯,更何來殺頭之痛?

可以說,在面對死亡時,儒家?guī)椭梭w驗(yàn)崇高;道家則幫助人感覺自由。

3.說生說死生生死死

泰戈?duì)栒f,我將死了又死,以明白生是無窮無盡的。南亞次大陸,正是一塊不斷產(chǎn)生輝煌,又不斷埋葬輝煌的地方。它先是以印度河流域的燦爛文明令后人魂?duì)繅衾@;接著又出現(xiàn)了偉大的吠陀-婆羅門文化。當(dāng)歷史還來不及消化的時候,這兩者都已悄無聲息地隱沒了。代之而起的是照亮世界的佛光——佛教文化。然而自佛踏上世界旅途之日起,它在印度即淡漠以致完全消逝……

佛之東漸,在魏晉南北朝時。跟佛誕生的環(huán)境一樣,其時華夏充滿了離亂憂思。饑饉與殺戮,戰(zhàn)禍與瘟疫,輪番發(fā)作在中原大地;黃巾暴動、董卓酷政、高平陵屠城,八王之亂、五胡亂華……致使生靈涂炭,民有倒懸之苦。人自作惡,則訴之鬼神,志怪小說因而濫觴于兩晉南北朝;鬼神不應(yīng),則反求諸己,禪心玄談因而風(fēng)行于士林百姓中。佛說,人世乃大苦難,人由于“無明”(不覺悟)而不能脫離苦海。宏揚(yáng)佛法即是解脫……于是皈依者日眾。

綜觀整個佛說,根本要義在“了生死”和“入涅磐”。生死所以為佛家“大事”,乃由于生與死是人生一切苦難的緣由。以佛法而論,人之生、老、病、死、恩怨相會、所求不得、窮、災(zāi)、禍、亂,諸般痛苦都由“生”而來。有生必有死,必有死后的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人在這片苦海中沉浮飄泊,孤苦凄惶,無所憑依,找不到一塊可以永駐的安樂之境。佛祖釋迦牟尼曾將人世之苦,列于四大真理之首: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嘀B以人世為一大苦海,世界是苦集之場,眾生不能安樂,為無?;祭郾破取H松褪且粋€痛苦的過程。欲斷除諸苦,惟生死能了;生死未了,憂悲苦惱哪能得了?因而佛高懸“了生死”這一宗旨。

人生諸苦緣何而起?據(jù)佛說,有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有;生;死?!栋⒑?jīng)》反復(fù)論證一偈:“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逼渲小按恕奔词恰耙颉保氨恕奔词恰肮?。任何現(xiàn)象,皆由內(nèi)在作用(因)與外在作用(緣)結(jié)合而生。十二因緣按排列,呈循環(huán)的因果關(guān)系,每一條既可是原因,又可是結(jié)果。如“無明”(無知,不明佛理),是“行”(個人意志行為)的因;“取”(追逐)是“愛”(貪欲)的果。若要脫離死亡,先須脫離生存;欲求了悟,先脫“無明”。這便是所謂集諦。

解脫之道是為滅諦。肉體解脫的途徑是死亡,而死與生相續(xù)——

前識滅已,后識生時,或生人中,或生天上,或墮傍生、餓鬼、地獄。大王:后識生時無間生起,彼同類心相續(xù)流轉(zhuǎn),分明領(lǐng)受所感異熟。大王:曾無有法能從此世轉(zhuǎn)至后世,然有死生業(yè)果可得。大王:當(dāng)知前識滅時名之為死,后識餐起號之為生。大王:當(dāng)識滅時無有去處,后識餐起無所從來,所以者何?本性空故。

——《大乘流轉(zhuǎn)諸有經(jīng)》

這是佛對摩揭陀國王就人死后的去向講法:人臨死時,最后一念意識滅后緊跟著就會產(chǎn)生下一念意識。就象生時前念滅而又生后念,其間不會停頓。死后意識相續(xù)而生之際,將受其生前行為之“因”所種下的果報(bào),生于天、人、鬼、畜、獄五道中。盡管從今生中沒有轉(zhuǎn)移什幺東西到后世去;后世的生命也并非今生的生命,但今生與后世之間,卻有因果相續(xù)的關(guān)系。前念已滅,名之為死,后念續(xù)起,名之為生。生死相續(xù)的輪回,本性是空,沒有固定不變的東西在實(shí)受生死。為什幺呢?只要你審視一下眼前念頭的生滅——前念滅后到哪里去了?后念續(xù)起又從何而來?生死也是如此,當(dāng)覺悟“空”的本性啊……

可見肉體之死與靈魂無關(guān)。靈魂在生死輪回中仍為十二緣起所困,若要靈魂脫離輪回,除非入于涅磐。涅磐,即是滅——滅生死之大患,滅生死之因果,無為空寂,靈魂達(dá)于冥然無形的超然狀態(tài)、入于無境之境。東晉慧遠(yuǎn)和尚稱此為“冥神絕境”。此境有常、樂、我、凈四德,為極樂世界。關(guān)于涅磐,小乘佛教有“有余”“無余”之說:“漏盡心解脫,任持最后身,名有余涅磐。諸行猶相續(xù),諸所受皆滅,寂靜永清涼,名無余涅磐?!保ā侗臼陆?jīng)》)即是說,修行者已斷除此生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但還依于宿世業(yè)報(bào)所由生的肉身,并因此而尚有小苦小不自在,此謂有余涅磐。已脫肉身羈絆,永享極樂,謂之無余涅磐。大乘佛教更于此兩種外,有“無住涅磐”之說——

無住處涅磐,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軼翼,由斯不住生死涅磐,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磐。

——《成唯識論·卷十》

大意是,得無余涅磐,而又超越其寂滅之境;以慈悲濟(jì)眾生,入生死不住生死,入涅磐不住涅磐,度化眾生永無了期。

關(guān)于進(jìn)入涅磐之法,早期佛說甚為煩瑣,要求漸悟,修持過程中,有所謂八正道、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共三十七道品。其中如“八正道”有:正見,正志,正語,正業(yè),正命,正精進(jìn),正念,正定,此八正道要求修持者“正”自己的見解、思維、言語、行為、起居、意念和禪定……其煩可見一斑。

佛在中國歷五、六百年,完成了與華夏文化的整合,形成了頗具中國特色的佛教理論。在諸多流派中,以唐時慧能所創(chuàng)禪宗影響最大。禪宗的脫穎而出,正在它提出了“頓悟”,從煩瑣冗長的修持中跳脫出來,將佛說化為人人都可了悟的道理:“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悟,眾生即佛?!背煞鹬?,全在一念之悟;克服“無明”是瞬間的事情,此 即“頓悟”。所以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說。

禪宗對生死的理解甚為明了,即“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佛性就是人之本性,明了人之本性即可洞見佛性?;勰苷f:“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倍U宗認(rèn)為,人能自覺把握生命的內(nèi)在本體,就可達(dá)到成佛的境界,超越生死。只要“以無念為宗”,存于世而心不被外境所迷,“不于境上生心”,則“挑水砍柴無非妙道”,此即佛境。

對于禪宗來說,人生固然也有生老病死之苦,但若不以此為苦,則苦無所生,苦海也就與“極樂世界”無差別,要在有平常心。平常心即超生死之道心。

至此,佛學(xué)在中國已然完全漢化。從佛學(xué)登陸初期的形神之辯、薪火之喻等等玄思清談,到隋唐時各宗各派對佛理佛法的深入探討,佛學(xué)得以成為一門成熟的宗教。雖然佛教談六道輪回,三世因果,最終它仍被導(dǎo)入了儒、道兩家共有的價值體系——超越生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