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光耀:“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4)

李光耀論中國與世界 作者:李光耀/口述


自1973 年以來,我學到了什么呢?我學到了一些關于人類與人類社會的更加基本的、永恒的道理,學到了如何讓人類和人類社會實現(xiàn)更好的發(fā)展,學到了倒退和崩潰的風險是永遠存在的……我意識到了一個文明社會是何等脆弱……我還明白了個人成就的重要意義。在50 多歲、將近60 歲時,我意識到,同知識、道德和精神上的滿足相比,塵世的一切榮耀與成功都是轉瞬即逝的,一切感官上的愉悅和快樂都是短暫的……我不禁開始懷疑我所擁有的東西中有多少是先天決定的,又有多少是后天培養(yǎng)的。如果我沒有經(jīng)歷過艱難抗爭的考驗,我會與現(xiàn)在的自己有所不同嗎?做出了一個個生死攸關的抉擇,經(jīng)歷了一次次重大的危機,我的眼光、雄心和辨別輕重緩急的能力都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我相信這種變化將對我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也許所謂的“硬件”(即我的身體、精神和情緒)并沒有什么變化,但我的“軟件”(也就是我對上帝、榮耀或金錢的看法)已經(jīng)受到了人生閱歷的深刻影響。換句話說,無論“硬件”(由先天決定)多么好,沒有“軟件”(靠后天培養(yǎng)),“硬件”也不會有多大的用武之地。

什么戰(zhàn)略范式塑造了這種態(tài)度?

邏輯與推理的真理性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最終檢驗。

嚴峻的考驗是成績,而不是承諾。數(shù)百萬無依無靠的亞洲人不關心也不想知道什么理論,他們只想過好一點兒的日子,他們想要一個更加平等、公正的社會。

如果我們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經(jīng)濟條件,就必須找到實際的辦法,解決增長與發(fā)展問題,而不是尋找這種或那種理論。這也符合理智的要求。

我的人生不是依靠某種哲學或某些理論指導的。我把事情辦好,讓別人從我的成功之道中總結理論或原則,我不會搞理論。相反,我會問:怎樣才能做好這項工作呢?如果我在查看一系列解決方案之后發(fā)現(xiàn)某個方案切實可行,那么我就會努力找出這個解決方案背后的原則。因此,我未接受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等人的指導,我只對在現(xiàn)實中行得通的事情感興趣……如果我面對一個困難、一個重大問題或者一系列相互沖突的事情,而初步解決方案行不通,那么我就會先看看是否存在備選方案。我會選擇一個成功概率比較大的方案,但如果它以失敗告終,我還有其他方案,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我們不是理論家,不會搞理論崇拜。我們面對的是實實在在的問題,人們要找工作、要掙錢、要買食物、要買衣服、要買房、要撫養(yǎng)孩子……我們可能讀到過什么理論,也許半信半疑,但我們要保持現(xiàn)實、務實的頭腦,不要被理論束縛和限制住。如果一個方案行得通,我們就實施,這樣才有了新加坡今天的經(jīng)濟。面對一個理論,我們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它可行嗎?能給人民帶來利益嗎?當年占據(jù)主導地位的經(jīng)濟理論之一就是跨國公司壓榨廉價勞動力、廉價原材料,會把一個國家壓榨干凈……我認為,既然廉價勞動力閑置,那么如果跨國公司想利用,為什么不行呢?我們可以從跨國公司那里學習先進經(jīng)驗,沒有它們,我們可能永遠都學不到這些……發(fā)展經(jīng)濟學派認為這是壓榨,而我們的經(jīng)歷就有力地反駁了這種觀點。我們只是腳踏實地,絕非故意給高深的理論原則挑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