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達爾文錯了嗎?(9)

世界之戰(zhàn):科學與靈性如何決定未來 作者:(英)倫納德·蒙洛迪諾


膜翅目昆蟲的故事還不只如此。比如,盡管雌性膜翅目昆蟲與她們的姐妹關(guān)系緊密,但和雄性膜翅目昆蟲的關(guān)系卻不是很緊密。因此,如果我的描述是正確的話,那就可以推測出雌性后代的數(shù)量應該多于雄性后代,甚至可以推測出性別比率??茖W家觀察到的結(jié)果與我的推測非常接近。另一個細節(jié)就是一些社會性昆蟲物種,雌性王后與許多雄性交配,這樣就會有很多同母異父的姐妹,它們的關(guān)系并非很緊密,而在這些社會體系中依然體現(xiàn)出同樣的利他行為。這又是為什么呢?最終這一謎團在2008年的一項震驚學界的研究中得到了解答。經(jīng)過復雜的DNA分析,這份研究表明,每個世代的蜂后都是一夫一妻制,這樣所有蜜蜂姐妹都有直接的血緣關(guān)系,關(guān)系都非常緊密。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社會性昆蟲的合作,原本是進化論遇到的挑戰(zhàn),卻被證明它不僅不是進化論的缺陷,反而為它的正確性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

這種互利關(guān)系不僅存在于昆蟲類中,對于動物也是如此。但是利他行為是有限度的。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這種情況,其中一只動物有充足的食物,另一只動物則快被餓死了。這只做出利他行為的動物被餓死的概率只下降了一點兒,但另一只得到食物的動物的生存概率則大大增加了。但是除非給予者和受益者之間有共同的基因,否則給予者繼續(xù)生存,將自己的基因遺傳給下一代的概率就會略微下降,而且它自身的基因從生存角度來看也未得到任何回報。如果這只動物一直這樣無私下去,他能吃到的食物數(shù)量就遠遠不如其他那些只懂得索取,而從不回報的同類。根據(jù)自然選擇原則,結(jié)果就是這種無私的動物會滅絕。但是如果這種動物的利他行為是有選擇性的,通常會對與它群居的動物才有這種無私行為,事情就不一樣了。我們確實在很多物種中都發(fā)現(xiàn)了這種形式的利他行為。

選擇利他對象的一種方式就是通過復雜的識別能力,記住哪些回報過自己,哪些沒有,并停止對那些不懂回報的對象再提供幫助。動物擁有的這種利他行為可以在其他動物需要時提供幫助,而當自己需要幫助時也可以得到回報。這被稱為互惠利他主義。我們所有的人都有這種傾向,行為經(jīng)濟學家詳細地研究了這種傾向,并設(shè)計了很多游戲讓志愿者通過合作來贏得一定的獎金。

另一種選擇利他對象的方式就是只對自己的親屬提供這種幫助,這種利他主義被稱為親緣選擇。當生物與自己的親緣,特別是近親分享食物時,它們之間的基因非常相似。盡管給予食物的生物的生存概率會有所下降,但它依然增加了自己基因生存的概率。這種行為的結(jié)果就是這種利他基因會遺傳下去,利他行為也會繼續(xù)下去。親緣選擇是可以觀察到的。比如,它推測動物界的利他行為更傾向于與自己有親緣關(guān)系的動物,而不是那些與自己毫無關(guān)系的動物;而且關(guān)系越緊密,利他程度越高,這些推測都得到了實證主義研究的驗證,無論對鳥類還是日本獼猴都是如此。

達爾文并沒有錯,但正如迪帕克所言,達爾文的工作也就止步于此了。大多數(shù)人在過馬路時,即使是一個乞丐,都會下意識地左右看一下。我們體內(nèi)擁有某種基因,讓我們能覺察出危險,但是卻沒有基因能讓我們在過馬路時一定要左右都觀察一下。我們沒必要形成這樣的基因機制,因為每代人都能輕松地解決他們面臨的新問題,而這些知識都可以通過文化代代相傳下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