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第37節(jié):完美主義與求全責備

不再疲憊 作者:澤古萊茲著;郭曉惠譯


換句話說,如果你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你可能沉溺于控制別人、控制環(huán)境這種習慣中難以自拔。當然,這是一種不可能產(chǎn)生結果的空想。希望你讀到這里,就能意識到:你不可能真正控制一切事情、控制一切人,你能夠控制的只有你看問題、感受事物和做出反應的方式。你想控制一切,得到的只能是挫折和壓力。如果持續(xù)時間過長,結果只能把自己累垮。

另外一種能把人累垮的個性特征是對于批評意見過于敏感。我們發(fā)現(xiàn),受慢性疲勞之苦的人常常對他人的批評過分敏感。當然,誰都不喜歡被批評,尤其當對方想傷害你或操縱你的時候。但是,這里的要點不是批評意見本身的出發(fā)點怎樣、性質如何,而是你對批評意見是怎么理解、如何接受的,這和書中講到的許多潛在的負面因素一樣。換句話說,你可以把批評看作對你自尊心的威脅,也可以想想是誰在批評你,然后忘了它,繼續(xù)做自己的事。被丈夫或妻子指責為一個不稱職的家長當然可能令人不快,不過并沒有到糟糕透頂?shù)某潭取D悴灰欢ㄍ馑麄兊囊庖?。他們的意思可能是說你不愛干活,不過沒人規(guī)定你一定得接受他們的看法。

恰當處理批評意見的能力是一種非常有用的能力,你可以把它添加到你的心理策略表上。不過,在此讓我們先談談如何區(qū)分兩種不同的批評意見:建設性的(友好的)批評意見和破壞性的(不友好的)批評意見。前者是有益的,受到歡迎,批評者關心你,關心你的感受:而后者是傷人的,不受歡迎,批評者并不關心你。建設性的批評意見可能很珍貴,它的主要目的是幫助你更了解自己,幫助你成長,或者幫助你提高某項才能。而破壞性的批評意見沒有價值,它對你毫無益處,主要目的是中傷你、貶低你或者控制你。人們想到"批評"的時候,往往一下就想到它的負面作用和破壞性,引起不快的感受。

要想有效地處理這兩種不同的批評意見,你一定要清楚自己應該怎樣想,怎樣說。受到批評時,你應當先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他批評得有道理嗎?"在許多時候,大家相互提建設性意見,是因為互相關懷互相幫助。某個意見說得有理--這種可能性永遠存在。當然,人非完人,有的時候會提出錯誤的意見。只有你自己能判斷,哪些是正確意見,可以接受,哪些是錯誤意見,不可以接受。說來說去,不管批評意見的實質如何,我們要記住我們有權堅持自己的觀點。

許多疲憊不堪的人對于批評過分敏感,核心問題是他們那種追求完美、追求被認可、追求責任的強迫性心理。那么,要學會容忍批評,就要向你心中的這種強迫性要求、這種扭曲的認知模式提出挑戰(zhàn)。對批評過于敏感的人通常有三種典型的非理性想法:

一是我必須在各個方面完美無缺,否則,我就不是一個好人,誰也不會愛我。

二是其他人必須接受我的一切,同意我的看法,否則,我就不是一個好人,也不值得活著。

三是我只能聽我愿意聽的,因為我不能容忍別人講我的缺點和錯誤。

還要注意不應把批評當成一種人身攻擊,很多人容易有這種傾向。一般情況下,批評者只是在評論你做的事,而非給你這個人下結論。你如果認為批評意見的矛頭指向是針對你個人,把他人對你所作所為的批評當成對你自我價值的否定,你的麻煩就開始了。如果你有過這種傾向,一定要記住,別人說你是什么,認為你是什么,跟你無關。別人說你是懶漢并不說明你是懶漢,怎么能因為別人說你不是好人就相信自己不是好人呢?要相信事實,不要受其他因素的影響。

小結

如果你在尋求生活的意義和目的,你絕不缺乏同行者。我們都希望理解存在的更高意義,我們都明白:沒有意義,每天的日子是多么空虛而令人疲憊。

生活的使命促使我們思考、行動,有所作為,像一個人一樣活在世上,并表現(xiàn)出自己那些最好的品質。目的激勵我們尋求真理、正義、道德和美,激勵我們用上帝給予的理性從我們心中發(fā)現(xiàn)中庸、和諧和穩(wěn)定。它幫助我們按照我們應有的方式去生活。最重要的是,它使我們和創(chuàng)世的偉力相聯(lián)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