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文化

新發(fā)現張愛玲致林玉手札初探

張愛玲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獨立特行且影響深遠的作家。她的作品今天已經膾炙人口,她的書信同樣為文學史研究者和廣大張愛玲愛好者所喜愛。

2024-05-27

澎湃新聞

《清明》文學獎頒出:文學,關注“人”的精神世界

今年是文學雜志《清明》創(chuàng)刊45周年。5月25日,壽春杯《清明》文學獎在安徽壽縣頒出。

2024-05-26

澎湃新聞

價值對齊是人類通往未來的“必經之路”嗎?

近年來,以大模型為代表的AI技術發(fā)展迅猛,掀起一波席卷全球的AI發(fā)展熱潮。

2024-05-26

江陰行走記:長江鎖鑰、人文淵藪與忠義之邦

2023年12月23日,冬至次日,上海遭遇“斷崖式降溫”。復旦歷史學系的十幾名同學在戴海斌教授帶領下,溯江而上,在東方巨港、長江鎖鑰——江陰經歷了一段有趣的旅程。

2024-05-25

澎湃新聞

超級智能:進路及其應對

近年來,以大模型為代表的AI技術發(fā)展迅猛,掀起一波席卷全球的AI發(fā)展熱潮。

2024-05-25

“AI發(fā)展現狀反思”筆談:淺析對智能的誤解與新智能的建構

近年來,以大模型為代表的AI技術發(fā)展迅猛,掀起一波席卷全球的AI發(fā)展熱潮。關注AI發(fā)展狀況的人不限于AI的研發(fā)者、推廣者和AI發(fā)展的評論者、人文社科研究者,更包括深感生活將被AI深…

2024-05-24

如何寫孩子喜歡的短篇小說?“周莊杯”提倡從兒童視角出發(fā)

“就我個人的觀察來看,在當前的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中,寫短篇似乎被認為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而輕松幽默、描寫普通日常的校園題材小說,受到的關注就更少了。

2024-05-24

澎湃新聞

感受5000年前的壯闊黃河,臨夏文創(chuàng)產品亮相深圳文博會

“提起我的家呀,我家在臨夏,白布的尕汗褡呀,青布的黑裌裌……”來自西北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歌“花兒”高亢悠揚、悅耳動聽的旋律彌漫在甘肅展館,路過的觀眾們紛紛駐足,加入…

2024-05-24

澎湃新聞

警惕AI熱潮中的娛樂化趨勢

近年來,以大模型為代表的AI技術發(fā)展迅猛,掀起一波席卷全球的AI發(fā)展熱潮。關注AI發(fā)展狀況的人不限于AI的研發(fā)者、推廣者和AI發(fā)展的評論者、人文社科研究者,更包括深感生活將被AI深…

2024-05-23

廣西博物館藏“劉永福軍旗”辨正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物館藏有一件國家一級文物,通常稱為“劉永福‘兩廣督標管帶福軍后營劉’軍旗”,這個定名容易引起誤解。

2024-05-23

澎湃新聞

“做題家”也可以擁有寬廣的人生

教育社會學學者謝愛磊對精英大學里的農村和小鎮(zhèn)學生進行了多年跟蹤調查,當“小鎮(zhèn)做題家”在2020年成為社會熱詞之后,他意識到這個定義中包含著諸多對這一群體的刻板印象和污名化

2024-05-23

澎湃新聞

莫名的硝煙:蘇夏爾斯基少校的秋天

1939年8月31日深夜,西盤半島波蘭守軍指揮部,亨利克蘇夏爾斯基少校給老家塔爾努夫的小妹安娜寫信:戰(zhàn)爭似乎已經迫近,它是否會爆發(fā)?不得而知。愿上帝保佑,賜予我們和平。

2024-05-23

澎湃新聞

臺北故宮博物院“人氣國寶展”換新,聚焦宮闕建筑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qū)“人氣國寶展”近日換新,新展聚焦“宮闕建筑”,展出約10件以“宮殿建筑”為題材的書畫與器物

2024-05-23

澎湃新聞

茉莉花籃,復刻古人的夏日光景

上海蘇州等地臨近夏季,人們走在車水馬龍的都市街頭偶爾會遇見拎著竹籃兜售茉莉花、白蘭花的婆婆。

2024-05-23

澎湃新聞

徐適之在那不勒斯把脈——啟蒙時代西方世界的第一個中醫(yī)

沈艾娣教授任教于牛津大學,她第一本譯成中文的論著是《夢醒子》,該書出版后即受到了國內歷史學者的廣泛關注,影響頗大。

2024-05-22

澎湃新聞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