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

王羲之顏真卿領銜晉唐宋元名跡特展

近日,臺北故宮博物院公布了今年最重要特展“甲子萬年”的完整展出清單與詳細展期。

澎湃新聞獲悉,近日,臺北故宮博物院公布了今年最重要特展“甲子萬年”的完整展出清單與詳細展期。本次共展出170件/組文物,東晉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唐代顏真卿《祭侄文稿》、北宋蘇東坡書《黃州寒食詩》、宋范寬《溪山行旅圖》、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等赫赫名跡將悉數亮相。

據悉,臺北故宮博物院2025年最重要的特展“甲子萬年”特展( 2025年10月4日-2026年1月4日)將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南北院區(qū)同步登場。

北部院區(qū)展期自10月4日至2026年1月4日,門類涵蓋書法、繪畫、器物、古籍善本、檔案文獻等,共呈現(xiàn)153件/組文物。晉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北宋蘇東坡書《黃州寒食詩》、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 、宋黃居寀《山鷓棘雀圖》、金武元直《赤壁圖》5件國寶級書畫名跡限期展出;宋李嵩《市擔嬰戲》 、(傳)唐韓干《牧馬圖》、(傳)宋燕文貴《奇峰萬木》、 宋劉松年畫《羅漢》、元倪瓚《容膝齋圖》等書畫名跡也將重磅亮相。此外還將展出寄存于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的北魏《釋迦牟尼佛坐像》與晉《絹本著色觀音曼荼羅圖》(限展品)兩件日本重要文化財。

 宋黃居寀《山鷓棘雀圖》


元 倪瓚 容膝齋圖


 晉《絹本著色觀音曼荼羅圖》

王羲之的《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均為尺牘,被裝裱在一個手卷之中, 前隔水有宋徽宗題款“晉王羲之奉橘帖”。但此三帖并非王羲之真跡,為雙鉤摹本。米芾《書史》中記載“又有唐摹右軍帖,雙鉤,蠟紙摹。末后一帖,是‘奉橘三百顆,霜末降,未可我得’。韋應物詩云:‘書后欲題三百顆,洞庭須待滿林霜’。蓋用此事。開皇十八年三月二十七日,參軍學士諸葛穎、咨議參軍開府學士柳顧言、釋智果跋其尾。” 

晉 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晉 王羲之《何如帖》


晉 王羲之《奉橘帖》

手卷的第一則為《平安帖》,這是一件行書兼草書的作品。 第二則《何如帖》和第三則《奉橘帖》都是用行書書寫。 三帖中,《平安帖》的運筆提按頓挫變化較多,一些牽絲引帶的草書筆法,十分靈巧;《奉橘帖》的字形大小偃仰,也很富變化;相形之下,《何如帖》就比較端整。

北宋 蘇東坡書《黃州寒食詩》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是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最著名的蘇東坡書法名跡。此帖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這是一首遣興的詩作,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jié)所發(fā)的 人生之嘆。詩寫得蒼涼多情,表達了蘇軾此時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 而出的。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饵S州寒食詩帖》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 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

 元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局部)


 元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局部)


元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局部)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是元代畫家黃公望晚年以浙江富春江實景為基礎創(chuàng)作的紙本水墨長卷。此卷完成于八十二歲,為黃公望存世巨跡。董其昌對此卷推譽備至,稱其為黃氏生平最得意筆,認為可與其畫禪室中所藏王維《雪江圖》卷共相映發(fā)。

該作品突破傳統(tǒng)寫實框架,運用疏密變化的山水布局與縱逸筆墨營造超然意境,被后世譽為“畫中之《蘭亭》”。畫作在明清時期因收藏者吳洪?;鹧呈录酁閮山?,現(xiàn)存后半段長636.9厘米,因題贈“無用師”而命名?,F(xiàn)為臺北故宮博物院鎮(zhèn)館之寶,2011年6月曾與浙江省博物館藏《剩山圖》首次實現(xiàn)兩岸合璧展覽。此次特展,臺北故宮博物院將拿出館藏的(傳)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子明卷 )同臺展出。

北宋 范寬《溪山行旅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 郭熙《早春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 李唐《萬壑松風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南院展期自10月4日至2026年3月1日,將展出展品17件/組。其中,臺北故宮博物院“鎮(zhèn)院三寶”、三大北宋山水神品——范寬《溪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將于11月11日—12月28日展出;傳世顏真卿手書第一書跡《祭侄文稿》將于2026年1月14日—3月1日展出;收錄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留存于世書札詩文手稿的北宋《眉山蘇氏三世遺翰》,將于10月14日—2026年1月13日展出,此外還有向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借展之珍稀元青花作品等。

唐 顏真卿 《祭侄文稿》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唐 顏真卿 《祭侄文稿》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除了“甲子萬年”之外,另一場書畫特展“西園雅集”也官宣了展覽清單與詳細展期。

西園雅集是北宋文人蘇軾、黃庭堅、李公麟及米芾等名士齊聚一堂的文藝盛事,被譽為文人藝術的巔峰?!扒晟裼觯彼挝鲌@雅集傳奇”特展,展期自2025年10月10日至2026年1月7日,共展出54件/(組)展品,透過北宋文人蘇軾、黃庭堅、李公麟、米芾書畫精品千年一遇,再現(xiàn)千年前的雅集風華。

展品中超半數為“重要古物”級別以上書畫作品,包括宋徽宗《文會圖》、宋黃庭堅《自書松風閣詩》以及宋米芾《蜀素帖》,還有借展自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北宋李公麟《五馬圖》與南宋李氏《瀟湘臥游圖》,以及來自法國賽努奇博物館的李公麟《山莊圖》。

 北宋 李公麟《五馬圖》局部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五馬圖》是被認為存世唯一一件顯示北宋繪畫所能達到的高再現(xiàn)性與高表現(xiàn)性交融的名跡,《瀟湘臥游圖》則是現(xiàn)存宋代水墨山水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亦曾與顧愷之《女史箴圖》等并列為乾隆皇帝收藏的四大名卷。

南宋李氏《瀟湘臥游圖》局部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北宋 李公麟 《山莊圖》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

展覽規(guī)劃分為多個單元,從文人的交流場域到藝術創(chuàng)作的演變,帶領觀眾回到宋代文人雅士聚會的世界。藉由書畫佳作的展示,觀眾將能感受到北宋文人文化的精髓,也了解這段歷史對后世藝術的深遠影響。

(本文據臺北故宮博物院相關資料綜合整理)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