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昔日的“情商課”:民國白話尺牘指南里的酬世之道

書信,預設著人們無法面對面交流的情境。長久以來,作為以文字代替語言實現(xiàn)溝通的媒介,書信承載著連接信箋兩端、使雙方達到“舒布其言”“辭若對面”之理想交往境界的期待。

書信,預設著人們無法面對面交流的情境。長久以來,作為以文字代替語言實現(xiàn)溝通的媒介,書信承載著連接信箋兩端、使雙方達到“舒布其言”“辭若對面”之理想交往境界的期待。

在電話尚未普及、微信遠未誕生的民國時期,書信是人與人之間跨越距離的重要紐帶。它不僅傳遞信息,更承載情感、維系關系,甚至暗中傳授著一套“如何做人”的智慧。那時候,不會寫信,幾乎等于不會社交。

近世以降,隨著民國郵政通信系統(tǒng)日漸發(fā)達以及國民教育的普及,“寫作新式書信”的教育實踐逐步開展起來。書信成為民國時期的人們進行溝通的重要媒介,并逐漸發(fā)展為一種日常生活技能。于是,一系列專門為普通讀者出版的“教人寫信”的商業(yè)性出版物——白話尺牘指南應運而生。

新聞報,1922年9月7日

一、書信背后的社交演練

寫信不只是寫字,也是一場心理博弈。

事實上,書信溝通的目的不只是完成書面寫作,交際的核心攸關對“世道人情”的洞察與敏感,所以,掌握寫信的關鍵還體現(xiàn)在酬世技巧上。因此,白話尺牘指南除了向人們傳授具體的書信知識以外,還涉及大量社會交際維度下的新式禮儀觀念和“為人處世”之道。它們看似是教人寫信的工具書,實則是一部部隱藏在紙頁間的“情商指南”,教讀者怎樣說話得體、怎樣處事周到、怎樣在復雜的人情世故中游刃有余。

書信寫作不同于日常的面對面交往,但作為彼時重要的交際方式,書信寫作中言辭用語的技巧與人們面對面的說話之道,實則內(nèi)涵相通,二者需要掌握的能力是相似的,那就是酬世技巧。比如,如何在書信中有效地交換信息、巧妙地傳情達意,與如何在現(xiàn)實的交談中使表達流暢無誤,二者需要掌握的能力實質(zhì)上是類似的。尤其是在以達成一段有明確目的的交往行為時,“為人處世之道”遂成為了成功交往的核心所在。書信交往的根本不是完成單方面的書面寫作,而是達成雙向性的溝通和交往。所以,在尺牘指南的編撰者看來,讀者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書信知識以外,還必須懂得一定的世道人情和酬世技巧。

因此,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交際情境下應該說什么話?怎樣才顯得“得體”?盡管這類問題是難以用語言充分表達的默會知識,但白話尺牘指南仍然在設法涵蓋這部分內(nèi)容。多數(shù)情況下,這部分知識被安排在書信范文末端的副文本位置,為讀者提供著體貼入微的指導。

高語罕:《白話書信》,亞東圖書館,1921年(初版)


顧羽、席令:《各界適用寫信百訣(上冊)》,新生活書店,1935年(初版)。


黃蘆木:《言文對照交際新尺牘》,國光書店,1949 年(初版)。

二、說話“注意點”:信紙邊緣的處世哲學

民國時期的尺牘指南中除了信紙格式、用語規(guī)范這些知識,更藏著大量默會知識,即“難以明說卻必須了解”的社交技巧。它們往往以“注意”“作法”等小字批注的形式出現(xiàn)在范文末尾,看似不經(jīng)意,卻句句點撥著世故人情。它們教你:如何在不卑不亢中請求幫助,如何在謙遜中透露成績,又如何在拒絕時仍留余地。

如果說書信范文是一種成果性的展示,可以顯示出篇章結構、論述過程,以及結構樣式的排布,是供人套用的模版和參照,那么根據(jù)白話尺牘指南范文而設計的“作法”或“注意”等副文本,就屬于一種和書信范文不同的非正式的知識表達,它不占據(jù)主要頁面空間,且往往采用不同于書信范文的字體或字號書寫,與書信范文互為補充。尺牘指南中的“作法”或“注意”等副文本,就扮演著為讀者“講解”書信范文之作法的角色,如下文摘錄片段:

(說明):表姐病了,送兩罐雪花菜去給她吃吃,順便慰問她一下。

(作法):先說了不能來探望她,接著便寫送東西的話。東西的品質(zhì)與來歷,也是要說得明白。慰問的話放在后面,比放在前面好,因為病者先看到了如意的事物后,心神令感到,愉快勸慰的話,也一定更能領悟些。[湯詠蘭,《現(xiàn)代女子書信指導》,上海:女子書店,1935(民國二十四年二月初版),84頁]

(說明):這是姑娘們的閑情逸致。岳麓山在湖南長沙的對岸,是湘省有名的勝地。

(作法):和常常見面的姊妹們通信,多小要帶一點兒趣味才行;板起面孔的說話,是要隔膜姊妹們的情感的。本信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姊妹們的情感,是怎樣的親熱而富于趣味?。湯詠蘭,《現(xiàn)代女子書信指導》,上海:女子書店,1935(民國二十四年二月初版),122頁]

【提要】母親送了許多東西給在學校讀書的女兒,這是女兒收到了東西后的復信。并報告在校中的近況,再問起在外邊做事的父親有沒有家信。

【注意】自己說到自己的好處,總須謙虛。如前信中女兒報告母親,月考名列優(yōu)等時,須加“僥幸”“慚愧”等字。[陶秋英. 現(xiàn)代女子書信[M].上海:世界書局,1936(民國二十五年六月新十一版),5-7頁]

【提要】侄女知道伯父想要作主給她訂婚,寫這封信婉轉(zhuǎn)地聲明反對。

【注意】對于尊長反對一件事情,須要把原因說得清楚,并且文字上要委婉動聽,不要忘記恭敬和客氣。[陶秋英. 現(xiàn)代女子書信[M].上海:世界書局,1936(民國二十五年六月新十一版),10-11頁]

上文分別為《現(xiàn)代女子書信指導》和《現(xiàn)代女子書信》中兩篇書信范文的副文本內(nèi)容?!罢f明”和“提要”分別承擔著對寫信者的身份介紹,以及事件的“前景提要”兩個功能。不過,更為重要的是“作法”和“注意”,這部分的內(nèi)容即使脫離了書信范文的語境單獨存在,依然可被視之為教人說話、處事等酬世方面的技巧。它啟發(fā)著讀者需要盡量揣度對方的心理,再思考用怎樣的說法、哪樣的態(tài)度和口吻,才能達到最終的溝通訴求。畢竟溝通的效率并不完全由語言文字的難易而定,它還取決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和技巧,可能這些內(nèi)容上的處理比文字本身的難易更為重要。

陶秋英:《現(xiàn)代女子書信》,世界書局,1936年(第十一版)。

除了在具體的書信范文之后單獨附上副文本的做法以外,還有的白話尺牘指南相對籠統(tǒng)地對不同主題的書信在寫作中需要注意的語氣、用語,做出了整理和提點。在大東書局 1924 年出版的《國語信寫法》中,能看到作者對“國語信的種類”做出以下總結:

討論類的目的,在和人討論是非的管理。書寫這類的國語信,要句句依著真理,不可稍存意氣,發(fā)現(xiàn)謾罵的字句,傷彼此感情。

借貸類的目的,在向人假貸錢物。書寫這類的國語信,只要敘述向借的普通話,最忌過敘寒酸話,哀求話。

贈送類的目的,在把物品送給別人。書寫透類的國語信,只要敘述送贈物名件數(shù),最忌過說怎樣惡劣的低賤話。

請托類的目的,在請求別人代辦事情或介紹事情。書寫這類國語信,只說我應說的請求語,最忌過說種種奴隸語,自失人格。

薦舉類的目的,在薦舉人才于別人。書寫這類國語信,只要實說這人的學問道德,最忌過把這人抬高,過說代人哀求語,失將來信用,輕自己人格。

慶賀的目的,在慶賀別人的信。書寫道類國語傖,只要道寫他人應慶應賀的實情,最忌過說空虛語,亂賀語。

慰言類的目的,在安慰吊唁別人的幾遭不幸。書寫這類國語信,只要敘說安慰的事實語,最忌過用套語。[呂云彪. 國語信寫法[M]. 上海:大東書局,1924(民國十三年三月第四版):13-14頁,上海新生活書店于1935年出版的《寫信百決》也為適用于不同讀者和不同情境的書信,整理了類似的書信寫作技巧。]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社交群體,都有著各自關于“面子工夫”的知識與實踐經(jīng)驗,而這,在兒童白話尺牘指南中亦有體現(xiàn)?;蛟S就像梁啟超所說:“幼而處家庭,長而入社會”,為此,兒童需要提前學習和練習必要的酬世技巧,為今后的社會生活做好預備工作。

學習書信知識、語言知識,兒童便可以正確地書寫出一封信,但如何把信寫好,甚至是通過寫信達到某種目的,則需要表達方式和語言技巧的加持。換言之,兒童想要掌握交際的能力,至關重要的是學習“如何說話”和“如何做人”。某些兒童尺牘中的書信范文之后,會緊接著幾句“注意點”“信后注意點”或“看了以后注意點”的板塊,如《現(xiàn)代學生新尺牘》和《小朋友書信》等書中所示:

一、問病信中,對于病勢的設想,要揀好的方面說。二、問病信中,非極親熟的人,不能貢獻診治意見。[柯耀符. 現(xiàn)代學生新尺牘(上冊)[M]. 上海:大一統(tǒng)書局,1933(民國二十二年九月第二版):13頁]

像家長請求錢物,須說明用途,倘向朋友借貸,那么就混統(tǒng)一些也無妨。[張匡. 小朋友書信(上冊)[M].上海:北新書局,1932(十二月第七版),107頁]

凡長輩有謬誤的見解,須向他們委婉解釋,不可有“你不對”或“你錯誤”等詞句,就是對于朋友,也要用這種態(tài)度。[張匡. 小朋友書信(上冊)[M]. 上海:北新書局,1932(十二月第七版):113頁]

張匡:《小朋友書信(上冊)》,北新書局,1932年(第7版)。

這些“注意點”,一般都涉及一些客套話的使用、講話技巧和言語態(tài)度等方面,它們是作者根據(jù)書信內(nèi)容,為特別需要注意的說話方式所做出的解釋,屬于書信范文的“副文本”。這些副文本顯然能夠與基礎性的書信知識區(qū)分開來,甚至可以直接作為一種閱讀材料而單獨成立。因為它們不是學習書信寫作所必須要掌握的知識,而是關乎對人際關系的處理和社交情商的意會,輔助讀者正確評估他們身處的情境氛圍,并對身份意識與人情厚薄做出充分地把握。因此,這類指導人們在書信中如何“說話”的知識,更像是在為他們傳授著一套“說話、處事、做人”的方法,輔助讀者把人際關系引向他們預期的軌道。

雖然傳統(tǒng)書信里的程式早已遭到淘汰,但實際上,這些“說話、處事、做人”的技巧,與傳統(tǒng)書信中的程式套話的作用,存在著異曲同工之處。它們都極大地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準則,并對他們的社會生活產(chǎn)生著一定的造就和規(guī)約作用。如此情境之下,話能怎樣說,不能怎樣說,什么話可以說,什么話不能講,如何講話能顯得更加真誠,又怎樣才可得人心?其中的秘訣,在書信范文之后的“注意點”中都有展現(xiàn)。可以說,這些內(nèi)容,已經(jīng)遠遠超出一封信的范疇,它們在告訴讀者如何在這個社會上立足。

三、戀愛尺牘:特殊的“情書”寫作指導

白話尺牘指南中還有一個特殊的種類——“戀愛尺牘”。

受當時社會男女社交公開思潮的影響,情書類文本如獲新生,出版量驟增。尤其是在五四運動后的時代風氣下,自由戀愛成為風尚,青年男女對于這類書信有著熱切的需求,導致情書也逐漸從私密走向公開。不少尺牘書專門收錄“男女通信范例”,并附上詳細的心理分析和寫法建議。因此,民國時期出現(xiàn)了一些專門教授青年寫作情書的“戀愛尺牘”,戀愛尺牘通過賦予“情書”這種具有相當私密性的書信以公共性,為讀者提供著“情書”寫作上的指導。這些書中既包含大量虛擬情書,還有情書寫作技巧的指導。

情書大多以男性對女性的求愛為始,也就是說,男女之間的第一封情書,一般都是由男性寫給女性的,女性寫給男性的求愛書信較少。不過,上海女子書店于 1935 年出版的《現(xiàn)代女子書信指導》卻反其道而行之,書中第五編的“女子愛情書信”,就都是以女性為主位,向男性主動發(fā)送求愛信的范例。

湯詠蘭:《現(xiàn)代女子書信指導》,女子書店,1935年(初版)。

《現(xiàn)代女子書信指導》“女子愛情書信的作法”一篇中,作者為女性讀者透露了五個情書寫作的秘訣:

這是專講男女愛情的書信,也就是現(xiàn)代社會中最時髦的玩意兒。青年男女每在寫這樣的信時,往往心醉神往,并且能夠?qū)懙贸鰳O美麗,極熱烈,極親愛,極誠懇,極纏綿的話來。這是什么緣故呢?簡單的回答,就是因為情感而沒有拘束,心中所有的感慨,都能書寫出來了。

愛情書信應當怎樣作法呢?我們可以舉出幾個簡要的秘訣在下面:

(一)寫得要“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就是說不要寫得肉麻,不要作無病的呻吟。

(二)應該寫得真摯動人,不妨婉轉(zhuǎn)曲折些。

(三)文字要美麗。

(四)稱呼不妨親密一些。如“親愛的哥哥”“我的某某”“令人想念的某某”等等。自稱“你的人兒某某”“你所愛的妹妹”“你的某某”“你愛的”等。

(五)信尾的敬語,應當盡量的體貼,如:“哥哥珍重呀!”“祝你的夢魂甜適”“祝你快樂”等等。[湯詠蘭,《現(xiàn)代女子書信指導》,上海:女子書店,1935(民國二十四年二月初版),27-28頁]

上述幾點,可大致對應書信寫作的五個方面,也就是書信的風格、情感、詞句、稱謂、落款。在作者看來,掌握這五個“秘訣”,大概就能夠讓寫出來的情書達到理想的效果。不過情書的內(nèi)容根據(jù)戀愛階段的不同,寫信應該使用的語氣和信中可能包含的內(nèi)容,甚至連稱呼與敬語,都是大為不同的。作者正因為考慮至此,便把書中書信范文的類型,繼而歸為了三類:“初戀”“愛的頂點”“離散之前”。

第一類“初戀”,作者列舉了兩封女性寫給男性的求愛信。信后,作者花費了大量筆墨在副文本處,向女性傳授著情書寫作的經(jīng)驗。該書書信范文的副文本由“說明”和“作法”部分構成,“說明”是對書信內(nèi)容梗概的概括,“作法”是作者對書信范文的分析和對女性讀者的一些忠告,在這兩篇“初戀”類書信范文末的“作法”中,作者首先向女性強調(diào)了主動寫作求愛信可能存在的風險:

(作法):成功,當然沒有什么要緊,不成功呢?女子便要吃許多名譽上的小虧了。所以女子大都不肯向男子寫信求愛。一定要有很好的把握,能夠一封信去便有成功的希望才行……這二封信的技巧各個不同:前者是淡淡的緩緩的來承受,后者是積極的熱烈地去追求。各有各的環(huán)境,各有各的作法。[湯詠蘭,《現(xiàn)代女子書信指導》,上海:女子書店,1935(民國二十四年二月初版),98-100頁]

作者一再向女子強調(diào)著“自我保護”的重要性。雖然男女的社交已經(jīng)放開,但是女性在求愛中的主動權仍較為有限,需要思忖的方面依然很多。在作者看來,女性既需要有主動求愛的勇氣,也需要在男女關系中時刻保持警醒。

第三類“離散之前”的寫法教程中,作者幾乎完全從對書信寫作方面的指導,轉(zhuǎn)向了近代女性獨立的問題上:

(說明):丈夫有了要和你離婚的動機以后,千萬不可哀告祈憐的去向他請求不離婚,定好是找一個相當?shù)姆椒▉韺Ω?。本信作者,知道丈夫已不能用言語勸慰了,長此下去,終究會被他拋棄。不如早一點離開他,留一封信在這里,[引]起他的覺醒。

(作法):本信的用意是在求丈夫的覺醒,所以作者把能夠打動丈夫的心的幾點,統(tǒng)統(tǒng)寫了出來:如過去生活的回憶,暗中促丈夫覺醒的苦心,孩子們的悲痛等等。

“說明”中第一句話,作者就指出了現(xiàn)代女性對于“離婚”一事應該“智取”,而不是像傳統(tǒng)女性一樣哀求和傷感。爾后作者詳細地闡述了女性在信中“應該說些什么”,使對方醒悟。作者把自己置于女性的立場上,發(fā)表著對男女戀愛在不同階段的理解和建議,并為女性可能遇到的各種戀愛問題出謀劃策。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思想開放且充滿智慧的女性形象,這些區(qū)別于傳統(tǒng)女性的特質(zhì),大概也就是作者所認為的理想女性應該具備的品格。

可以說,戀愛尺牘是白話尺牘指南中的一個特殊種類,它既傳授著情書寫作的方法,也在引導女性如何在一段關系中保持尊嚴與智慧。

尺牘之外,是一場國民“情商課”

白話尺牘指南之所以流行,是因為它回應了一個時代的需求:在傳統(tǒng)禮教逐漸松動、中西文化碰撞的民國,人們急需一套新的社交語言和行為準則。而這些尺牘書,恰恰提供了一種“文本化”的處世哲學。

它們不只是教人寫信,而是在試圖塑造一種現(xiàn)代人際關系模式。這些內(nèi)容旨在向讀者傳授如何“說話、處事、做人”等酬世技巧,也就是如何在交際場上取得成功的訣竅。白話尺牘指南通過為書信范文創(chuàng)建副文本的方式,把適用于不同群體和場景的為人處世之道“文本化”,為讀者揭示了人際交往中的潛在規(guī)則,由此,也擴充了白話尺牘指南中有關社會交際知識的話語空間。

盡管這種知識難以被直接提取、使用,但卻是一種具備極強開放性的知識,為讀者提供著某些判斷依據(jù)與方向上的引導。白話尺牘指南提出的種種可供取用或效仿的交往框架,是在書信范文中基于虛擬書信和虛擬情境打造出的一種書信知識,該類指導,落腳在新式書信教育實踐的社會交際維度,反映出白話尺牘指南在“說話、處事、做人”等現(xiàn)代人際關系和社會交往方面的重視與強調(diào)。

如今,再次翻開這些泛黃的尺牘指南,能看到的或許不只有過時的書信格式,還能發(fā)現(xiàn)處于過渡時期的人們學習溝通、理解人情、掌握交際的生動記錄。它們映射著民國時期人們的社交焦慮與成長渴望。

或許,這就是民國留給我們的,一堂早些時候的情商課。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