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范曾一切安好?友人證實其已喬遷新居

“古藤老樹,小橋流水。在這樣一所充滿了豪華與古典氛圍的私家宅院里,畫家范曾仍然保持著每天清晨五點起床,讀書、畫畫的習慣。

“古藤老樹,小橋流水。在這樣一所充滿了豪華與古典氛圍的私家宅院里,畫家范曾仍然保持著每天清晨五點起床,讀書、畫畫的習慣。他坦言,喜歡深居簡出的生活?!边@段開場白,出自央視紀錄片欄目《人物》過往播出的《范曾》一集。

然而,眼下這座私家宅院以及他的主人,又被其女兒范曉蕙一條“家父范曾搬離家宅(碧水莊園),不知所蹤”的帖子帶上熱搜

范曾真的失聯(lián)了嗎?澎湃新聞記者就此進行了多方走訪,并專程前往事件發(fā)生地北京碧水莊園一探究竟。

8月18日晚,與范曾交往頗多的北京書畫收藏界人士曹澤益在接受澎湃新聞電話采訪時表示,他在8月4日曾拜訪過范曾,當時范曾精神與身體狀態(tài)良好,未發(fā)現(xiàn)異常,他指出,說范曾7月13日就與外界“失聯(lián)”不符合事實。對于范曾搬家的原因,他說:“就我的了解,碧水莊園的房子也住著范曾的繼子,范曾在去年結婚后對徐萌承諾會購買新的住所,經(jīng)過一年多的籌備,于七月中旬遷去了新居?!?/p>

一條可以作為佐證的信息是中國新聞周刊8月18日報道香港文匯報記者17日從一位與范曾關系親近的朋友處了解到,范曾目前一切安好,正在閉門寫書,“他本人感謝大家的關心”。

范曾



一出“爸爸去哪了”的現(xiàn)實劇情

8月16日下午,微博認證信息為國家京劇院一級服裝設計、文化部青聯(lián)委員@范曉蕙發(fā)文回應此前網(wǎng)絡關于“87歲書畫家范曾被去年結婚的37歲妻子控制,20億藏品搬空”傳聞,同時貼出與多位友人微信聯(lián)系聊天截圖。

從公開的信息可以檢索到,范曉蕙是范曾的親生女兒,為其與第二任妻子邊寶華所生。在這篇聲明中,范曉蕙表示,“剛回國,就收到朋友轉來網(wǎng)絡關于家父的報道。我與朋友驅車去碧水莊園查看,發(fā)現(xiàn)房屋大門緊閉,已經(jīng)貼上封條,果然人去樓空……員工們告知,父親是7月13日被徐萌(范曾第四任妻子,兩人于去年宣布結婚)帶走,并帶走了全部生活日用品,已經(jīng)一個月有余,看似不會再回來生活了。”

范曉蕙微博發(fā)文截屏局部




范曉蕙微博發(fā)文下配發(fā)的視頻截屏,封條上寫的“范先生封屋”明顯不是范曾筆跡



聲明中還提及,范曾價值數(shù)十億的書畫、古玩藏品被打包搬走,部分老員工被辭退,且徐萌曾威脅員工不得外泄消息。末了,范曉蕙表示,“我會積極與家父朋友聯(lián)系,得到父親確切地址,趕到家父身邊,看到父親安康,我就放心了?!?/p>

“耄耋老人”失聯(lián),“又值酷暑之夏”。此番言辭懇切的聲明寫得揆情度理,女兒“只掛念父親健康與安?!钡娜?,躍然紙上。

但頗為吊詭的卻是8月16日當晚,范曾持股的公司賬號“范曾藝術品有限公司”依舊照常直播出售范曾的藝術作品,有網(wǎng)友在直播間詢問范曾失聯(lián)一事,官方回復:“謠言”。

范曾藝術品有限公司直播截圖




范一夫小紅書發(fā)文截屏



據(jù)媒體此前梳理,今年87歲的范曾有四段婚姻,1963年,范曾與同窗林岫結婚,林岫也是詩人兼書法家,這段婚姻維持了五年。1971年,范曾與邊寶華結婚,邊寶華與前夫育有一女,兩人生下女兒范曉蕙。1993年,范曾與邊寶華離婚后,與張桂云(楠莉)結婚。張桂云與前夫須遵德育有兩子一女,張與范再婚后,大兒子須波改名為范一夫,須濤則改名為范仲達。2021年,張桂云辭世。去年4月,范曾宣布與徐萌結婚。

8月16日深夜,小紅書ID“范一夫”的賬號發(fā)布了三張范曾看展的照片,配文“老爺子來看畫展”。文中未注明“看畫展”的時間,發(fā)文地點顯示為“法國”,疑似間接回應范曾失聯(lián)傳聞不實——然而,旋即有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照片中的展覽陳設、畫作布局,與北京市東城區(qū)陶然天美術館“道法自然”展完全一致。

陶然天美術館“道法自然. 山水畫展”海報局部 展覽日期為7月29日開始



澎湃新聞記者通過查詢得知,陶然天美術館為范一夫個人運營的藝術空間,“道法自然 范一夫山水畫展”的展覽時間為今年7月29日至10月28日。可見照片拍攝時間最早也應該在7月29日前后,而這明顯與范曉蕙宣稱“父親7月13日就被徐萌帶走”并失聯(lián)的說法相矛盾。

范曾友人:“失聯(lián)”說法不實,8月4日曾與范曾見面

從8月16日的微博聲明一石激起千層浪至今,這則“爸爸去哪了”的現(xiàn)實版劇仍在坊間持續(xù)發(fā)酵。不僅范曾、徐萌兩人沒有出面做出任何澄清,“自然血親”范曉蕙、繼子范一夫也再未通過個人社交平臺發(fā)布消息或接受媒體采訪。澎湃新聞多位記者分別嘗試聯(lián)系以上四人,均未做回應。有媒體報道援引北京藝術品投資界人士觀點稱:這件事背后,是“家里頭兩撥人內(nèi)斗”。

與范曾交往頗多的北京書畫收藏界人士曹澤益8月18日晚間在接受澎湃新聞電話采訪時表示,他在8月4日曾拜訪范曾,當時范曾精神與身體狀態(tài)良好,未發(fā)現(xiàn)異常,并直指“失聯(lián)”說法不實。對于“徐萌搬空藏品”,曹先生未直接否認,但強調(diào)范曾與徐萌是合法夫妻,有權處置共同財產(chǎn),若范曉蕙認為權益受損,應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曹澤益同時表示,范曾因不用手機,未必知道現(xiàn)在關于他的諸多消息與傳聞,“就我了解的是,早在范曾前妻楠莉在世時,已經(jīng)對名下碧水莊園的房產(chǎn)做了處置,碧水莊園的房子也住著他的繼子,范曾在去年結婚后對徐萌也承諾將購買新住所,經(jīng)過一年多的籌備,夫妻兩人于七月中旬搬離碧水莊園,遷入新居。而繼子仍住在碧水莊園的房子里?!?/p>

疑似別墅外仍有人閑坐喝茶,“不方便進入?yún)⒂^”

其實,不管所謂的“家庭內(nèi)斗說”是否屬實,單從范曉蕙聲明中相當篇幅直指范曾現(xiàn)任妻子徐萌“將家父五十年珍藏書畫、古董打包裝箱分批分撥運走”,就已經(jīng)把家庭內(nèi)部的“豪門恩怨”攤在了陽光之下。

被指搬出書畫等藏品的碧水莊園顯然是這一事件的核心地點,8月17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專程來到位于昌平區(qū)沙河鎮(zhèn)的碧水莊園。作為“股肱重地”“上風上水”的昌平,距北京市中心不過約30公里,素來被譽為“京師之枕”。1992年,北京別墅時代開啟后,這里成為最早的五大別墅區(qū)之一。

碧水莊園門口廣場上的水池和雕塑  澎湃新聞記者攝



其中,1992年開盤的玫瑰園別墅、1995年開盤的碧水莊園別墅一期都集中在沙河鎮(zhèn)。網(wǎng)上有評論稱,碧水莊園作為北京獨棟別墅的“活化石”,其親水生態(tài)、超大占地和精英圈層,無不集中體現(xiàn)了人們對別墅的終極理想——“離塵不離城,藏富亦藏靜”。

網(wǎng)傳范曾碧水莊園豪宅視屏截屏



還是在央視《人物》欄目對范曾的采訪中,這位畫家曾言自己結交的朋友形形色色、五行八作。進入網(wǎng)絡時代尤其是短視頻時代后,范曾的家位于碧水莊園早已不是秘密。這從近些年不少友人登門拜訪后,在網(wǎng)上發(fā)布同主人的合影以及豪宅內(nèi)外景照片、視頻里就可資對照。

碧水莊園內(nèi)的臨湖獨棟別墅  記者攝



碧水莊園別墅區(qū)外的廣場兩旁路燈上,統(tǒng)一懸掛著物業(yè)印制的綠底白字條幅,上寫“現(xiàn)房銷售,隨時看房”。記者坐觀光車進入這片方圓據(jù)稱足足有四千畝地的別墅區(qū)。在2000年開盤的鄰水二期工程建成的約50畝人工湖湖畔稍作停留,銷售人員介紹說,這片臨湖獨棟別墅的建筑面積大都在800平方米左右,“售價基本是8000萬元起”。

碧水莊園內(nèi)的臨湖獨棟別墅  澎湃新聞記者攝



澎湃新聞記者嘗試詢問疑似范曾家所在的一幢紅色臨湖別墅,被物業(yè)員工告知“這是商業(yè)的,就是給別人家自用的,平時看著也沒什么人,不方便進入?yún)⒂^?!?/p>

事實上,當日下午這幢別墅外的涼亭下依稀可見有人閑坐喝茶,貌似也是來看房的一群看房客們正在附近的健步道上指指點點。

巧的是,同樣涉及名人財產(chǎn)糾紛,2007年知名相聲演員侯耀文突發(fā)心臟病去世,就是在位于玫瑰園別墅的家中。其長女侯瓚于2009年一紙訴狀,以涉嫌“遺產(chǎn)侵占”為名,將伯父侯耀華等告上法庭。這樁昔年中國文藝界備受矚目的家族遺產(chǎn)糾紛,雖以雙方庭外達成和解協(xié)議告終,但這番折沖樽俎之后,侯耀文的骨灰直到2011年才得下葬,讓人唏噓不已。

親屬是否報案?“警方的處理邏輯直接關聯(lián)事件性質”

由于范曉蕙在聲明中明確指控徐萌存在“非法控制人身自由”(帶走87歲高齡的范曾后失聯(lián))、“非法轉移財產(chǎn)”(打包搬走價值數(shù)十億的書畫古玩)以及有“威脅員工”等行為。而這些行為倘若屬實,則已觸及《刑法》中非法拘禁、盜竊、侵占等罪名的邊界。

8月17日,有《紅星新聞》記者聯(lián)系北京昌平警方,轄區(qū)派出所表示“并未接到范曾家人的報案”。同時,澎湃新聞記者在與該小區(qū)居民的閑談中了解到,“范曾的女兒、女婿都曾來過轄區(qū)內(nèi)派出所,最起碼這半個月里見過她?!辈贿^,這位人士也不能確定這名“女兒”是否就是范曉蕙,以及“女兒”、“女婿”來派出所僅僅是詢問還是正式報案。

江蘇世紀同仁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卓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從法律視角來看,媒體之所以關注當事人是否報警及警方立案情況,“核心在于不同情形下,警方的處理邏輯直接關聯(lián)事件性質?!?/p>

“若僅是人員走失,家屬報警后,警方會開展查找工作,本質上是對公民人身權益的基礎性保障;而若存在受侵害的可能,警方則會啟動刑事立案程序,這意味著事件已涉嫌違法甚至犯罪,性質從普通走失升級為可能危害人身權利的法律糾紛?!?/p>

“具體到本案,結合范曾女兒范曉蕙所述的諸般情況,其核心爭議點在于失聯(lián)背后是否存在人身安全風險。任何人的人身自由不受非法限制。若失聯(lián)涉及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情形,即已構成違法犯罪行為,需承擔相應法律責任。”陳卓說。

而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律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還干脆地向記者表示,“從目前爆出的信息綜合來看,該事件背后更可能交織著復雜的財產(chǎn)糾紛,尤其是涉及巨額資產(chǎn)的家庭財產(chǎn)爭議?!?/p>

由此再回過頭看范曉蕙的聲明原文。她曾提及,“作為女兒,我不希望父親離家一事被網(wǎng)絡熱炒。”這話聽來既有維護父親顏面和家族體面的意思。誠然,若最后這僅僅就是“家事”,并沒有涉及公共利益,也沒有上升到公眾要知情的地步。可事件的真相,特別是范曾作為一位在全國具有相當關注度與爭議的知名畫家,又是一個八九十歲的老人,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失蹤了?還是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范曾與其第四任妻子徐萌 資料圖



附:范曾簡介

范曾,生于1938年,江蘇南通人,1959年考入天津南開大學,后轉入中央美院,曾先后師從吳作人、李可染、蔣兆和、李苦禪等諸位名家。

范曾年輕時曾與知名作家沈從文交往密切,特殊時期時曾撰寫關于沈從文的大字報而令后者“感到十分痛苦,巨大震動”。沈從文在文章中表示,“我還是對范曾同志十分感謝,因為他教育了我,懂事一點,什么是‘損人利己’。可說是收獲之一?!?/p>

范曾畫作早年在拍賣場曾創(chuàng)下較高價格,亦有一些評論指稱其善于炒作經(jīng)營,收藏家郭慶祥20多年前曾因指責范曾 “流水線作畫”而被其告上法庭。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