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摩登——傅益瑤&牛安雙人展”6月21日在上海嘉禧國際藝術中心開幕,展覽展出了曾同樣留學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的兩代藝術家傅益瑤、牛安的近百件作品,且同樣將傳統(tǒng)扇面藝術與當代創(chuàng)作手法相結合。
傅益瑤扇面作品
步入展廳,除了墻上的畫作之外,中間蜿蜒的展臺也擺放著藝術家的扇面,或清新淡雅,或色彩絢麗,線條奔涌。
參展藝術家傅益瑤是一代國畫大師傅抱石之女,1979年赴日本留學,成為改革開放后第一位公派赴日學習美術的留學生。畢業(yè)于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日本畫系,后進入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平山郁夫研究室。傅益瑤的水墨畫風,繼承了其父雄渾酣暢的同時,帶有女性的圓轉和細膩,富含人生智慧和情感。傅益瑤曾在日本、美國、英國等多地舉辦個展。
傅益瑤《寬兮綽兮矩不踰》
另一位藝術家牛安成長于黃浦江畔,1984年考入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附中,并直升進入上大美院,兩年后赴日本留學,1995年畢業(yè)于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后旅居美國,2000年后回到故鄉(xiāng)上海發(fā)展?!案狄娆幒团0捕际遣煌瑫r期留學日本武藏野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她們都善于把自身文化的根性與國外藝術相結合?!辈哒谷撕鷷悦⒄J為,傅益瑤把傳統(tǒng)中國畫的精髓,結合自身的學習與感悟,并傳播到世界上;而牛安作為又一代留洋學習美術的中國留學生,善于把自身文化根性與世界上最新的門類藝術相互借鑒、融合、打通,“這次展覽的一大特色是將扇面這個流傳近千年的傳統(tǒng)藝術媒介,與當代藝術結合起來。”
展廳當中放置的扇面,分別與墻上各個系列形成呼應。 本文現(xiàn)場圖片:澎湃新聞記者 梁佳 攝
展覽現(xiàn)場
牛安說,在一年半的時間里,她繪制了100把扇子,而這些扇子都與墻上的系列畫作相關聯(lián)。“石在”“傳說”“玄月”“善之詩”“善之扇”,每個系列都呈現(xiàn)出于不同心緒和主題的把控力和想象力。
善之扇-觀海&觀石
展出現(xiàn)場
牛安的許多作品中,都會出現(xiàn)她喜歡的漢字語句,一個電話號碼,一句電影臺詞,或者是一個有趣的人,代表著她的某些生命軌跡或人生感悟,甚至還會出現(xiàn)小貓、烏龜、兔子等寵物形象,印章般出沒在她畫的某個角落。牛安稱這樣的畫為“博客式”繪畫,畫為心跡。
法國水彩、熒光顏料、孩子們畫畫用的啫喱筆,甚至是涂指甲的粉都可以呈現(xiàn)在畫作中,形成不同的肌理。
展廳中的“心神不亂”之《神》
“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迸0舱f她會在人生的某個瞬間想起泰戈爾的詩句,“在平靜的日子里爆發(fā)出對生命對情感的渴望,去勇敢地擁抱一切,不凋不敗,妖冶如火,不盛不亂,姿態(tài)如煙,玄之又玄,生如夏花?!彼J為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刻度,而在于燃燒時所迸發(fā)出的光,那些耀眼的瞬間足以穿透永恒,用最美麗的顏色為那些曾經(jīng)努力綻放過的短暫生命勾勒出絢爛的圖騰。
開幕嘉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