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書逸箋

四書逸箋 作者:


 欽定四庫全書    經(jīng)部八
  四書逸箋目錄    四書類
  卷一【論語上】
  時習
  程注説樂
  切磋琢磨
  孟懿子
  管仲字
  三歸
  公冶長名
  瑚璉
  桴
  治賦
  束帶
  賓客
  杇
  子產(chǎn)氏
  晏平仲諡
  居蔡
  子桑伯子
  仲弓節(jié)集注引家語之誤
  粟九百
  伯牛有疾
  下邑
  飲射讀法
  兩宋朝
  老彭
  束脩
  陳司敗
  請禱章
  三讓
  服事
  麻冕
  太宰
  后生章集注引曾子
  缊袍
  寢衣
  沽酒
  儺
  問人他邦
  朋友節(jié)
  山梁雌雉節(jié)
  附錄
  為政章
  子游問孝章
  八佾
  問社
  宰予晝寢章
  又
  必有忠信章
  學易章
  齊必變食章
  卷二【論語下】
  請車章
  長府
  閔子侍側(cè)章
  冉求聚斂
  鼓瑟希
  與防
  顔淵問仁章
  折獄章
  襁負
  誦詩
  南宮適
  羿
  夫子不答
  東里
  子西
  駢邑三百
  卞莊子
  石門
  夷俟
  九月在陳
  東蒙
  分崩離析
  陪臣
  景公千駟
  周人葬伯夷以將軍之禮
  夷齊采葛
  邦君之妻
  又
  陽貨
  涅
  二南
  稻
  防子抱器歸周
  箕子名
  耦耕
  以杖荷蓧
  周有八士
  民食喪祭
  附錄
  吾豈匏?節(jié)
  宰我問喪章
  附記
  撰論語
  古論語
  論語防
  論語逸篇
  太平御覽引逸論語問玉篇
  説文引逸論語
  文選注引逸論語
  論語逸句
  卷三【大學中庸】
  盤
  邦畿千里
  緡蠻邱隅
  淇澳
  淇竹
  菉竹
  絜矩
  楚書
  聚斂盜臣
  性情
  擭
  柯
  正鵠
  帑
  宗器
  燕毛
  方防
  蒲盧
  華岳
  卷石
  軌
  文書名
  防
  附錄
  齊其家節(jié)
  反古之道
  附記
  鄭氏大學中庸目錄
  古本大學
  石經(jīng)大學
  二程大學定本
  卷四【孟子上】
  麋鹿
  靈臺
  填
  五畆之宅
  頒白不負戴
  餓莩
  作俑
  易耨
  孟子見梁襄王章
  釁鐘
  術(shù)
  寡妻
  鼓樂
  文王之囿
  郊闗
  入國問禁
  轉(zhuǎn)附朝儛
  鰥寡孤獨
  囊橐
  爰方啟行毛注
  太王屬耆老
  從之者如歸市
  嬖人
  三鼎五鼎
  公孫丒
  置郵
  防仲
  比干
  孟賁
  麒麟
  廛
  夫里之布
  耕稼陶漁節(jié)
  東郭氏
  孟仲子
  景丒氏
  兼金一百
  在薛節(jié)
  持防失伍注
  蚳鼃諫王節(jié)
  王驩攝卿
  反齊止嬴
  中古棺七寸
  勸齊伐燕
  季孫子叔疑
  龍斷
  滕文公滕定公
  乗屋
  井地
  滕壤地田數(shù)
  徙字注
  大略
  衣褐
  稼穡
  記墨者弟子
  詭遇
  淫移屈
  與葛為鄰
  戴不勝
  莊岳
  段干木
  今茲
  營窟
  墨翟姓名
  陳仲子
  于陵
  卷五【孟子下】
  兩離婁
  泄泄沓沓
  女呉二事
  滄浪
  壙
  七年之內(nèi)
  瞽瞍
  舜生諸馮章
  負夏之負訓海
  疾作注
  西子遺事
  帝使九男
  舜弟妻兄妹
  南河之南
  舜居堯喪
  舜之子
  屈產(chǎn)
  去其籍
  大國井田之數(shù)
  次國井田之數(shù)
  小國井田之數(shù)
  附庸
  館甥貳室
  擊柝注譌
  臺無餽
  市井之臣二句本儀禮
  市井
  告子
  湍水
  白羽之白四句
  易牙名
  孫氏疏引奕秋語
  韓詩外傳引放心章
  趙孟
  膏梁
  曹交
  磯
  杞梁之妻
  束牲載書
  南陽
  滑厘
  白圭治水
  饑餓
  疇古注
  范
  革車虎賁
  盆成括
  記曾子不忍食羊棗
  記近圣人之居二句
  附錄
  黎民
  折枝
  符節(jié)
  君子之澤章
  稅冕
  邱民
  追蠡
  既入其苙
  附記
  孟子逸篇
  孟子逸句
  計十七則
  卷六【四書人物遺事】
  孔子【此下至孟子凡二十三則記孔孟及諸賢遺事】
  顔回
  曾子
  子路
  子張
  宰予
  子羔子貢
  子思
  孟子
  神農(nóng)【此下至幽王凡六十八則記帝王遺事】
  堯
  舜
  禹
  啟
  湯
  王季
  文王
  武王
  桀
  紂
  幽王
  后稷【此下至張儀凡五十一則記四書人物遺事】
  臯陶
  伯益
  丹朱
  驩兠
  三苗
  鯀
  伊尹
  傅説
  比干
  箕子
  夷齊
  周公
  太公
  召公
  管仲
  子產(chǎn)
  孫叔敖
  段干木
  梁惠王
  張儀
  雜記【此下類記四書所載人物雜事】
  記形體【十三則】
  記學【八則】
  記嗜好【五則】
  記夢【九則】
  記刑【五則】
  記書【十則】
  記撰著【十六則】
  【臣】等謹案四書逸箋六卷
  國朝程大中撰大中字拳時號是庵應城人是書采輯注疏及經(jīng)史子集內(nèi)有與四子書相發(fā)明者或集注所已引而語有舛誤或集注所未發(fā)而義可參訂者為之箋其出處其與
  集注小異者則為附錄其他書中所載四子書及與今本異者則為附記第六卷內(nèi)専攷四書人物遺事及襍事數(shù)十則別為襍記援據(jù)頗極詳明中如束帶一條不引玉藻肆束及帶勤者有事則収之之文朋友死無所歸一條引白虎通而不引檀弓夫子曰生于我乎館死于我乎殯之文防無夫里之布一條集注止引載師職而此不引閭師職凡無職者出夫布之文以補之未免踈漏至襍記內(nèi)因論語有夢周公一語遍引堯舜禹文諸夢事如夢書六帖皆為引入亦稍渉泛濫然詞皆有據(jù)固可與閻若璩四書釋地相輔而行也乾隆四十二年六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佟 境肌俊£憽≠M 墀
  欽定四庫全書
  四書逸箋卷一
  應城程大中撰
  論語【上】
  時習
  邢昺論語疏引皇氏云學有三時一身中時二年中時三日中時按宋儒謂時習為學之不已自兼三時言從來講章皆未之及
  程注説樂
  在內(nèi)曰説在外曰樂見邢疏不始于程子也
  切磋琢磨
  爾雅骨謂之切象謂之磋玉謂之琢石謂之磨今集注改象為角
  孟懿子
  仲謂之孟者禮疏古者適長謂之伯庶長謂之孟桓公適子莊公為君而大夫不敢祖諸侯仲孫于三家為庶長三家所宗謂之孟
  管仲字
  管夷吾字仲其父名山亦字仲見陳心叔名疑
  三歸
  三歸事見説苑善説篇四書通引馮氏云以民歸之左右與中故謂之三歸包咸論語注曰三歸娶三姓女婦人謂嫁曰歸説苑注亦云仲一娶三姓而備九女故筑三歸之臺以處之朱子或問引舊説蓋取娶三姓之義【仁山金氏謂算家有筑三歸臺法與此章書防無涉】
  公冶長名
  公冶長名芝字子長見范甯論語注
  瑚璉
  集注夏曰瑚商曰璉本包咸鄭?注據(jù)明堂位當云夏璉商瑚【夏后氏之四璉殷之六瑚】朱子從包鄭因夏商便文也
  桴
  馬融注桴編竹大大者曰栰小者曰桴今集注訓桴為筏按筏與栰音義同是以大者為桴也
  治賦
  古者田有正賦有旁加不皆出兵周禮甸六十四井出車一乗此正賦也甸即十里為成成則兼旁加三十六井旁加之夫止治溝洫疆界不與出兵之數(shù)
  束帶
  古人無事則緩帶有事則束帶説字云在腰為腰帶在胸為束帶腰帶低緩束帶髙緊公西華束帶立朝蓋當有事之際倉卒立談可以服強鄰即折沖尊俎之間意泛作禮服非
  賓客
  大曰賓小曰客為君臣之別見周禮注
  杇
  釋名云鏝謂之杇郭璞注泥涂也師古注云杇所以泥然則杇非即泥乃所以泥涂之具也
  子產(chǎn)氏
  集注子產(chǎn)公孫僑也據(jù)春秋世譜子產(chǎn)乃公子發(fā)字子國之子以其出于公族故氏公孫
  晏平仲謚
  史記索隱考晏嬰謚平字仲
  居蔡
  食貨志元為蔡非四民所得居鄭氏云出蔡地因以為名寰宇記蔡山出大尚書曰九江納錫大即此山之也【按孔穎達正義曰鄭注非也書曰九江納錫大大不出蔡國也據(jù)寰宇記蔡乃山名則鄭説是】
  子桑伯子
  鄭?論語注云子桑伯子秦大夫蓋以秦有公孫枝字子桑也
  仲弓節(jié)集注引家語之誤
  集注引家語記伯子不衣冠而處夫子譏其同人道于牛馬元詹道傳纂箋曰今家語無其文集注誤也伯子事載説苑修文篇孔子見子桑伯子子桑伯子不衣冠而處云云同人道于牛馬一句乃劉向之言【向云文質(zhì)修者謂之君子有質(zhì)而無文謂之易野子桑伯子欲同人道于牛馬故仲弓曰太簡】集注蓋記錄之誤耳
  粟九百
  集注九百不言其量不可考按孔注九百九百斗
  伯牛有疾
  淮南子精神篇子夏失明伯牛為厲厲即癩也故包注云伯牛有惡疾今集注先儒以為癩也未審先儒何指【按包注牛有惡疾不欲人見故孔子從牖執(zhí)其手與集注異】
  下邑
  武城魯下邑本包咸注呉氏程曰魯下邑附郭之邑猶今言城下邑也
  飲射讀法
  周禮一年之間行鄉(xiāng)飲酒凡三【州長習射春秋凡二黨正蠟祭一】行鄉(xiāng)射凡二【州長春秋以禮防民皆行鄉(xiāng)射禮】行讀法凡二十有五古者官司之與民屬其勤如此宜夫士之自愛者多也【羣書百考云州長毎以正月正歲及春秋祭社屬民讀教法一年凡四黨正于四時孟月朔及春秋祭禜及正歲屬民讀教法一年凡七族師毎月朔及春秋禜酺屬民讀法一年凡十四合計之一年之間凡二十五讀法】
  兩宋朝
  宋兩公子朝皆曰宋朝一為司寇乃桓公弟一出奔衞論語宋朝之美是也
  老彭
  正義引王弼云老是老耼彭是彭祖
  束脩
  束脩解有二鄧后紀云故能束脩不觸網(wǎng)羅注以約束脩整釋之他如鄭均束脩安貧恭儉節(jié)整馮衍傳圭潔其行束脩其心劉般束脩至行俱如前解此與今集注異者周禮膳夫掌內(nèi)脩之頒賜鄭注脩脯也檀弓云束脩之問不出境少儀云其以乗壺酒束脩一犬賜人谷梁傳束脩之問不行境中此皆從脩脯義唐六典國子生初入置束帛一篚酒一壺脩一案為束脩之禮即自行束脩義也朱子據(jù)經(jīng)釋經(jīng)不得取史傳相詆論語類考主集注脩脯義獨疑十脡為束之説古今不相通按少儀壺酒束脩疏云束脩十脡脯也集注蓋本此【杜詩薦伏湛疏自行束脩訖無毀玷延篤云吾自束脩以來為臣子忠孝交不諂凟解者謂十五以上此又一義】
  陳司敗
  鄭?論語注陳司敗人名齊大夫必有所本
  請禱章
  人知子疾病子路請禱不知孔子病子貢出卜太平御覽引莊子云孔子病子貢出卜孔子曰子待也吾坐席不敢先居處若齋飲食若祭吾卜之久矣此與請禱事相類從未經(jīng)人引用
  三讓
  儀禮三遜謂之終遜三以天下讓猶言終以天下讓也朱子或問亦云再辭為固辭三辭為終辭則集注固遜宜作終遜【邢疏云太王疾太伯適呉越采藥大王沒而不返季歴為喪主一讓也季歴赴之不來奔喪二讓也免喪之后遂斷發(fā)文身三讓也又程子不立一也逃之二也文身三也二説皆指實言之】
  服事
  叢説云禹貢五服之內(nèi)所封諸侯朝貢皆有時各依服數(shù)以事天子故曰服事
  麻冕
  集注麻冕緇布冠也本孔注論語纂箋曰冕者天子至大夫之祭服冠者自天子至庶人之常服也冕如周禮弁司掌王之五冕書稱康王卿士邦君太保太史太宗皆麻冕蔡氏云以三十升麻為之是也今以緇布冠名之蓋因孔注云冠者首服之名冕者冠之別號而誤耳
  太宰
  鄭注太宰呉太宰嚭也【正義曰此據(jù)左傳哀十二年公防呉于橐臯呉子使太宰嚭請尋盟公不欲使子貢對又子貢嘗適呉故鄭以為是太宰嚭也】
  后生章集注引曾子
  大戴禮修身篇曾子曰年三十四十之間而無藝則無藝矣五十而不以善聞則不聞矣七十而未壊雖有后過亦可以免矣
  缊袍
  説字以絲為著曰繭衣以麻為著曰缊袍
  寢衣
  孔注寢衣今之被也與集注一半覆足之説正自相通
  沽酒
  鄭氏注酒正職云既有米麴之數(shù)又有功沽之巧孔穎達疏云功沽謂善惡蓋酒之善者為功惡者為沽集注從正義沽買也緣與市字一類耳【周禮昔酒取其久也一宿曰宿再宿曰沽此又一義】
  儺
  譙周論語注曰儺卻之也
  問人他邦
  論語疏問猶遺也或自有事而問人或聞彼有事而問之悉有物以表其意故曲禮云凡以弓劍苞苴簞笥問人者操以受命如使之容按古人篤于友誼因問遺物厚也拜送使者敬也集注因遺字添出故不取然于義未害
  朋友節(jié)
  白虎通引論語云朋友無所歸生于我乎館死于我乎殯多中一句文義尤備近秀水朱氏采入經(jīng)義考論語逸句中
  山梁雌雉節(jié)
  山梁節(jié)無確注邢氏説尤非按呂覽子路掩雉而復釋之則共當為拱執(zhí)之義嗅當為飛鳴聲無疑也
  附錄【凡與集注小異者附志之以備一説】
  為政章
  論語注疏引包咸注云孝乎惟孝美大孝之辭友于兄弟善于兄弟是以書云為一句孝乎惟孝為一句友于兄弟為一句晉書夏侯湛昆弟誥古人有言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潘岳閑居賦序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為政也皆與包注同今集注從尚書文遂以孝乎二字為孔子之言
  子游問孝章
  集注養(yǎng)其親而敬不至則與養(yǎng)犬馬者何異以犬馬喻親殊屬不倫程友鞠四書辨云犬馬喻子之不肖者猶劉景升兒子豚犬耳之類言犬馬之子皆能有以養(yǎng)其親但養(yǎng)以敬為本不敬何以別于犬馬之子之養(yǎng)其親者乎按此最分曉于義理俱圓 包咸論語注有二義一曰犬以守御馬以代勞皆能養(yǎng)人者但禽獸無知不能生敬于人一曰人之所養(yǎng)乃至于犬馬不敬則無以別今集注從后一説
  八佾
  漢百官志八佾舞三百八十四人【近本十字下無四字】據(jù)此是以四十八人為列也與杜預何休注迥異附記于此
  問社
  太平御覽引尚書逸篇云太社惟松東社惟柏南社惟梓西社惟栗北社惟槐可與問社章參看
  宰予晝寢章
  論語筆解一卷托名昌黎文義甚粗淺晝寢章讀寢為寢室之寢晝胡卦反言宰予繪畫寢室故夫子嘆其不可雕不可杇攷梁武帝解此章已是如此不始于筆解也
  又
  荀子有子惡臥而焠掌與宰予晝寢可作一反對同以圣人為師其勤惰相去如此
  必有忠信章
  釋文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引衞氏集注焉于防反為下句首按衞氏名瓘有集注六卷今論語疏后一説亦引之
  學易章
  邢氏論語疏此章孔子言其學易年加我數(shù)年方至五十謂四十七時也按四十七時語特創(chuàng)出
  齊必變食章
  古注疏齊必變食合下食不厭精為一章所謂改常饌也與周禮齊日三舉義亦合

  四書逸箋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
  四書逸箋卷二
  應城程大中撰
  論語【下】
  請車章
  此章或以為假設之辭固非據(jù)其年顔回少孔子三十歲三十二而卒則顔淵卒時孔子年六十一伯魚五十先孔子死是時孔子年七十則顔回先伯魚卒殆十年矣而此云鯉也死又似伯魚先回死者王肅家語注此書久逺年數(shù)錯悮未可詳也
  長府
  集注藏貨財曰府本鄭注邢疏云布帛曰財金玉曰貨
  閔子侍側(cè)章【記若由也句】
  子路死子哭之曰噫天祝予天祝予按祝予事好與喪予對他書不載惟公羊傳及鹽鐵論注引之
  冉求聚斂
  冉求聚斂即用田賦事左哀十一年季孫欲以田賦使冉有訪于夫子子謂有周公之典在季孫弗聴終用田賦冉求不能諫止之是季氏之聚斂皆求為之也
  鼓瑟希
  集注希間歇也是解希字之義何晏集解引孔注云思所以對故音希是解希字之意
  與防
  與防句何晏集解引周注曰善防獨知時按知時即集注樂其日用之常意時字較該括【集解引周注魏博士周生烈也燉煌人七錄云字文逸本姓唐著論語義説】
  顔淵問仁章【記歸仁句】
  顔回十八天下歸仁見郎顗薦李固語【按孔子四十七學易顔回十八歸仁語皆創(chuàng)出不見他書】
  折獄章【記無宿諾句】
  人知子路無宿諾不知宰我無宿問見墐戶錄
  襁負
  包咸論語注曰負者以器曰襁博物忘曰襁織縷為之廣八寸長尺二寸以約小兒于背負之而行【見三國志涼茂傳注論語疏亦引之少負之而行一句】
  誦詩
  周禮注云倍文曰諷以聲節(jié)之曰誦蓋詩有音韻可節(jié)故云誦詩【一云誦記也記書能舉其詞曰成誦古無此解】
  南宮適
  古者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故儀禮言有東宮有西宮有南宮有北宮南容居南宮因以所居之宮為氏應邵謂或氏于居是也
  羿
  羿有二一帝嚳時人見説文一堯時人見淮南子邢疏帝嚳時有羿堯時亦有羿則羿是善射之號非復人之名字鄭漁仲云羿字從羽從廾廾即拱字拱羽為羿與伊尹之伊相類伊從人從尹以其人能尹正天下伊與羿皆因其人制字也
  夫子不答
  馬融注云適意欲以禹稷比孔子孔子謙故不答也謙字最平實省許多議論
  東里
  東里鄭地名馬融注子產(chǎn)居東里因以為號列子云鄭之圃澤多賢東里多才是也四書備考引東里子及東里槐誤
  子西
  馬融注論語子西鄭大夫【謂子駟之子公孫夏也】后一説云楚令尹
  駢邑三百
  集注駢邑地名本孔氏論語類考云書其邑之人名使相駢聨易于稽察故謂之駢邑非有定地也 書社三百計七千五百家索隱云古者二十五家為里里各立社書社者書其社之人名于籍注引書社三百是駢邑乃七千五百家也
  卞莊子
  鄭?論語注卞莊子秦大夫【按鄭注如子桑伯子陳司敗老彭等與諸家注異然必有所本存之以備一説】
  石門
  太平寰宇記古魯城凡七門次南第二門名石門注云魯城外門蓋郭門也即子路宿處
  夷俟
  夷蹲踞也本古注四書纂箋曰蹲即坐也踞謂箕踞
  九月在陳
  荀子孔子厄于陳蔡居桑落之下楊倞注九月時也人知孔子在陳之年而不知為九月此可補書傳所未備
  東蒙
  集注東蒙山名邢疏云蒙山在東故曰東蒙
  分崩離析
  孔注有異心曰分欲去曰崩不可防聚曰離析較集注四分公室家臣屢叛更曉晰
  陪臣
  馬融注陪重【平聲】也邢疏大夫已為臣故謂家臣為陪臣
  景公千駟
  晏子春秋齊景公好馬疑公以好馬故致多如此
  周人葬伯夷以將軍之禮
  夷齊餓于首陽不識誰為掩骨者竊疑武周式閭封墓何獨薄于二子及讀韓非儲説云伯夷以將軍葬于首陽山之下然后為千古死義者快而嘆周之厚也
  夷齊采葛
  韓子通解夷齊居首陽采薇而食采葛而衣采葛事罕見引用
  邦君之妻
  何晏集解引孔注曰當此之時諸侯嫡妾不正稱號不審故孔子正言其禮也按孔氏説乃此章立論本防集注從呉氏故不錄入
  又
  王文憲曰天地之間男貴女賤女子貴者方得比于男子故夫人自稱小童比于小男子也大夫之妻曰孺人亦比小男子也公侯之妻曰夫人則比于男子矣至為天子之妻始曰后則在司之上而比于繼體之君矣
  陽貨
  邢疏陽貨名虎字貨
  涅
  齊氏曰涅水中黒土今江東皁泥集注染皁物謂染皁之物也
  二南
  逸周書云南氏有二臣功鈞勢敵分為二南之國韓詩外傳云其地在南郡南陽之間據(jù)此則南本國名厥后南氏廢二公化行其間遂為周南召南也水經(jīng)注亦引之路史云南仲是其后也
  稻
  通志云稻有粳糯之分古人謂糯為稻本草所謂稻米者今之糯米按粘稻早禾宋祥符間始有之
  防子抱器歸周
  抱器歸周二事一太師疵少師彊抱樂器歸周一防子抱祭器歸周集注存宗祀是指祭器但云抱器混矣
  箕子名
  箕子名胥余見司馬彪莊子注未審何出
  耦耕
  耦耕乃兩人并耜而耕非牛耕也世傳牛耕始于趙過新定顧氏曰古未用牛耕易只言服牛乗馬引重致逺最可考者古人于蠟祭迎貓迎虎凡有功于田者無不報祭獨不及??梢姽盼粗8翝h以來始有賣刀買犢之説
  以杖荷蓧
  蓧説文作莜蕓田器也集注從包氏作竹器字書無此解 程友菊四書辨云以杖荷蓧四字當各為義以用也謂用杖以行而所荷則蓧也
  周有八士
  八士鄭元以為成王時人劉向馬融皆以為宣王時人今集注兩存之皆無確據(jù)考古周書和寤解云王【注謂武王】乃厲翼于尹氏八士惟固允讓又武寤解云尹氏八士太師三公咸作有續(xù)神無不饗據(jù)此則八士乃武王時人也【按錄異傳云周時尹氏貴族數(shù)代不別食食口數(shù)千嘗遭饑鼎鑊作糜之聲聞數(shù)十里疑即此尹氏與四乳八子之説可互證云】
  民食喪祭
  何晏集解引孔注云重民國之本也重食民之命也重喪所以盡哀重祭所以致敬古注可取者此類甚多今集注槩未采入
  附錄
  吾豈匏瓜節(jié)
  孔注云匏瓜得系一處者不食故也吾自食物當東西南北不得如不食之物系滯一處按此謂匏瓜味苦不為人所食今集注不能飲食人則不如是是謂匏瓜不能飲食此等處終覺舊注不費力朱子不從未審何故
  宰我問喪章
  此章制義有謂宰我屈己以明道者意本邢疏正義引繆協(xié)云爾時禮壊樂崩三年之喪不行宰我大懼其往以為圣人無防防以戒將來故特假時人之謂啟憤于夫子義在屈己以明道也
  附記
  撰論語
  子夏六十四人共撰仲尼防言【論語防】
  古論語
  古論語二十一卷文異者四百余字【桓譚】
  論語防
  論語仲弓子游子夏等所撰定易詩書禮樂春秋防皆二尺四寸孝經(jīng)謙半之論語八寸防者三分得一又謙焉【鄭康成聘禮疏同】
  論語以八寸為尺紀之約者懐持之便也以其遺非經(jīng)傳文紀識恐忘故但以八寸不二尺四寸也【王充】
  論語逸篇
  班固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多問王知道今知道篇無考太平御覽引逸論語有問玉篇秀水朱氏疑問王即問玉然文義直淺頗類字書蓋?托也附錄之以備考
  太平御覽引逸論語問玉篇
  璠璵魯之寳也孔子曰美哉璠璵逺而望之煥若也近而視之瑟若也一則理勝一則孚勝
  説文引逸論語
  玉粲之璱兮其瑮猛也
  文選注引逸論語
  如玉之瑩
  【按御覽引問玉篇云玉十謂之區(qū)治玉謂之琢亦謂之雕又瑳玉色鮮白也瑩玉色也瑛玉光也瓊赤玉也璿瑾瑜美玉也璑三采玉也玲玱琤瑱瑝玉聲也璬玉佩也瑱充耳也璪玉飾以水藻也此皆直似爾雅并記于此 按御覽引古書傳多后人竄入者不獨此篇為然】論語逸句
  大夫退死葬以士禮【王制正義】
  白虎通引論語【朋友無所歸三句已見第一卷】

  四書逸箋卷二
  欽定四庫全書
  四書逸箋卷三
  應城程大中撰
  大學
  盤
  韋昭注盤承盥器集注作沐浴之盤沿孔疏也【新定邵氏作盥颒之盤與韋注同】
  邦畿千里
  王制四海之內(nèi)九州州方千里而畿居其一考漢書地理志及孔疏西周畿內(nèi)止八百里東周畿內(nèi)止六百里言千里舉成數(shù)也【韋昭曰通二封之地共千里也宗周得百里者六十四成周得百里者三十六共得百里者方千里班氏云東西長而南北短短長相覆為千里】
  緡蠻邱隅
  集注邱隅岑蔚之處本鄭氏注鳥擇岑蔚安閑而止處之孔氏正義岑巖險蔚謂草木蓊蔚按邱隅無草木蓊蔚意此等處無闗義要第存之可也
  淇澳
  澳亦水名見博物志漢武帝塞澳河是也
  淇竹
  竹譜云淇地殷紂竹箭園也
  菉竹
  孔穎達疏菉玉芻也【本爾雅】竹扁竹也郭璞云菉蓐也陸璣草木疏亦分菉與竹為二今集注菉作緣與古疏異
  絜矩
  矩為方之器絜今工木墨線二字皆借義朱子或問引莊子絜之百圍賈子度長絜大是絜為借義之證
  楚書
  鄭氏注楚書楚昭王時書也
  聚斂盜臣
  鄭氏注國家利義不利財盜臣損財聚斂之臣乃損義按損義已該得集注傷民之力意
  中庸
  性情
  孔疏引賀玚云性之與情猶波之與水靜時是水動則是波靜則是性動則是情今人只知為宋儒語而不知出自賀氏特為指出
  擭
  孔疏擭柞防也字書防穽也柞堅忍之木蓋以柞為穽取其堅也今集注改作機檻未審所本
  柯
  周禮柯長三尺博三寸是柯之則也
  正鵠
  正鵠皆鳥名鵠小而飛疾大射禮鄭注正齊魯之間謂之題肩皆鳥之捷黠者射之難中故取以為的
  帑
  帑尚書傳毛詩箋并云子也杜預注左傳云妻子也中庸鄭氏注帑子孫也孔疏古者謂子孫為帑今集注從鄭氏按帑本借字左傳以害鳥帑注鳥尾為帑蓋帑為鳥后子孫為人后義相通也
  宗器
  宗器鄭氏注祭器也集注改重器
  燕毛
  周禮司儀職曰王燕則諸侯毛鄭司農(nóng)注毛老也謂老者在上也老者二毛故謂之毛鄭氏中庸注燕以發(fā)色為坐祭時尊尊也至燕親親也今集注從鄭氏以毛為毛發(fā)仍是老者在上意太原閻氏據(jù)周禮駁集注未當
  方防
  春秋傳序大事書于防小事簡牘而已正義云簡容一行字數(shù)行書于方方所不容書于防蓋古未有紙削竹為簡長二尺短者半之字少者書于簡稍多則書于木版又多則以韋編聨諸簡謂之防而書之今集注訓防為簡從古注也
  蒲盧
  大戴禮十月雉入淮為蜃傳云蜃者蒲盧也鄭氏中庸注蒲盧蜾蠃詩曰螟蛉有子蜾蠃負之螟蛉桑蟲也言政之于百姓猶蒲盧之于桑蟲按二説皆與敏樹意不相屬朱子或問辨之從沈括以蒲盧為蒲葦于經(jīng)文不易字而文義貫通集注勝古注多類此
  華岳
  華山名岳亦山名周禮豫州山鎮(zhèn)曰華雍州山鎮(zhèn)曰岳爾雅釋山云河南曰華河西曰岳舉二山與下二水對今解華岳為西岳誤
  卷石
  鄭氏注卷猶區(qū)也集注從之字書區(qū)藏物處又小室曰區(qū)漢書賈區(qū)注若今小庵室之類故凡物小者曰區(qū)區(qū)按區(qū)處也一卷石猶言一處之石耳
  軌
  兩轍之間為軌軌廣六尺六寸見孝經(jīng)注
  文書名
  書名書之字也見鄭氏周禮諭書名注又外史掌達書名于四方疏云正其字使四方讀而知之古者謂字為名儀禮百名以上書之防是也又古者謂一字為一文許氏説文即説字書同文即書同字也
  防
  沈括云防與檾同是用檾麻織疏布為之
  附錄
  齊其家節(jié)
  辟集注讀為僻禮記疏辟音譬猶喻也謂于親愛賤惡等皆以心度之而反以喻己則身修與否可自知也其説自通但與下好而知其惡三句文義不屬依集注則字順意從矣凡朱子易古注處務使通章氣脈貫通此其一端
  反古之道
  鄭氏注反古之道謂曉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從按曉一孔語僅見此
  附記
  鄭氏大學中庸目錄
  大學在戴記之第四十二中庸在戴記之第三十一于鄭氏目錄中皆屬別錄孔疏謂于別錄屬通論蓋當時以二書非經(jīng)之正文故云別錄以不耑為言學之書故云通論自宋仁宗天圣中以大學賜新第王拱辰以中庸賜新第王堯臣等世始知尊信二書及朱子章句出而孔門心法乃較著于世凡摭拾小故議朱子者皆妄也
  古本大學
  古本大學自經(jīng)一章外首誠其意終平天下孔氏正義謂此篇論學成之事能治其國章明其徳于天下從誠意為始其間節(jié)次稍有不相承者蓋古人文法疎辭或不屬而意實可通要于立言之指無害雖由之不易可也
  石經(jīng)大學
  石經(jīng)大學節(jié)次不及古本為按之有序中間竄入顔淵問仁至非禮勿動二十二字尤不相附屬疑好事者為之
  二程大學定本
  明道先生定本移欲明明徳節(jié)于邦畿三節(jié)之下次淇澳聴訟節(jié)于平天下章第四節(jié)之后殷未喪師節(jié)之前頗與諸本異今本章句蓋伊川先生所序次而彚為經(jīng)一章傳十章則朱子所定也古人為學次第具見于此論者謂格致章未嘗亡紛紛之議至今未息殆所謂文人好相詆者耶

  四書逸箋卷三
<經(jīng)部,四書類,四書逸箋>
  欽定四庫全書
  四書逸箋卷四
  應城程大中撰
  孟子【上】
  麋鹿
  麋澤獸隂鹿山獸陽集注作大小解未知所本
  靈臺
  五經(jīng)異義天子有三臺靈臺以觀天文時臺以觀四時施化囿臺以觀鳥獸魚鼈諸侯卑不得觀天文無靈臺但有時臺囿臺管子云武王有靈臺之復而賢者進也文王服事何得僭天子制或孟子托以諷梁也
  填
  趙岐孟子注填鼓音也集注從之宋孫奭疏云填塞也又滿也言鼓音之充塞洋洋而盈滿也
  五畝之宅
  趙氏曰古二畝半當今一畝十步則五畝止當今二畝二十步尉繚子曰天子宅千畝諸侯百畝大夫以下里舎九畝則民宅五畝僅得大夫士之半也周制以漸而降蓋如此
  頒白不負戴
  趙注壯者代老心各安之一安字最形容得王民皥皥氣象出【按前漢地理志云周公封魯瀕洙泗之水其民涉渡少者扶老而代其任俗既益薄長老不自安與幼少相讓至龂龂如可與趙注參看】
  餓莩
  趙注莩零落也言餓死者零落于道路也【廣韻殍注草木枯落也】
  作俑
  孔子惡作俑者象人而用謂其殆于用人也用人殉葬始宋文公【見春秋成二年傳】至秦武公死殉者六十六人繆公之葬殉者一百七十七人三良在其中【見史記】其流毒至此故惡其不仁且謂其無后
  易耨
  趙注易耨蕓苗令簡易也閻百詩云即立苗欲疏意
  孟子見梁襄王章
  通鑒慎靚王二年壬寅惠王卒孟子去魏適齊是一見襄王后即去也故有不似人君之言蓋君子居是邦不非其大夫使仍在梁必無議襄王語
  釁鐘
  釁祭名集注失訓鄭司農(nóng)周禮注云血祭曰釁趙注新鑄鐘殺牲以血涂其釁郄因以祭之曰釁
  術(shù)
  説文術(shù)邑中之道余楚金説文通釋云術(shù)方術(shù)也謂一方之道纂箋云此為得制字之本意
  寡妻
  趙注寡少也嫡妻惟一故曰寡
  鼓樂
  趙注鼓樂者樂以鼓為節(jié)也
  文王之囿
  后漢楊賜傳樂松曰文王之囿百里人以為小齊宣囿五里人以為大此與孟子異或別有所本
  郊闗
  四郊皆有闗鄭氏注闗境上門也
  入國問禁
  禮入國問俗入境問禁集注云禮入國而問禁疑國字是境字之誤
  轉(zhuǎn)附朝儛
  集注云轉(zhuǎn)附朝儛皆山名金仁山云海旁之山潮至如儛【儛與舞通】故名孟子雜記云朝如朝夕之朝衞有朝歌齊有朝儛皆以俗好嬉游故名其地按轉(zhuǎn)附必海旁之山言其宛轉(zhuǎn)依附于海也【景公傳云轉(zhuǎn)附乃太公之墓朝儛乃桓公之墓二公皆齊之先王欲觀已隱有法二公意】
  鰥寡孤獨
  禮記集説中山成氏曰孟子王制禮運所言鰥寡孤獨此通言耳四十無妻不為鰥三十無夫不為寡有室無父不為孤壯而無子不為獨 按四者鰥與獨一類孤與寡一類鰥本魚名獨本獸名鰥性單獨性特皆借義凡無夫曰寡此云老所謂五十無夫曰寡也【大戴禮】長無父亦曰孤此云幼所謂子不見父則呱呱啼也蓋舉其最無告者言之
  囊橐
  孫奭孟子疏小曰橐大曰囊與今集注異
  爰方啟行毛注
  孟子正義引毛注云公劉張其弓矢乗其干戈戚揚以方開道路去之蓋諸侯之從者十有八國焉十有八國未詳
  太王屬耆老
  鄭漁仲通志獯鬻來攻古公事之以皮幣犬馬珠玉菽粟貨財皆不得免復欲其土地與民古公曰與之耆老曰君不為社稷乎曰社稷所以為民也不可以所為亡民也耆老曰君不為宗廟乎曰宗廟吾私也不可以私害民也按為社稷為宗廟即下節(jié)世守勿去意
  從之者如歸市
  通志古公率其私屬去豳舉國扶老攜幼從之者二千乗一止而成三千戶之邑【按諸侯從者十八國舉國從者二千乘皆與如歸市合罕見引用】
  嬖人
  杜預曰賤而得幸曰嬖
  三鼎五鼎
  張晏五鼎注牛羊豕魚麋也雙峰饒氏謂五鼎為羊豕魚臘膚三鼎為豕魚臘并誤按儀禮鼎數(shù)圖一鼎特豚無配三鼎特豚而以魚臘配之五鼎皆用羊豕而魚臘配之蓋禮以鼎之三五為隆殺不以實鼎之物計三五也饒氏蓋不知魚臘為配鼎而誤張晏注牛麋尤非大夫所用
  公孫丒
  公孫丒有政事之才見趙岐公孫丒章句注
  置郵
  馬遞曰置步遞曰郵今集句驛與驲音義同皆傳遞馬【楊升庵云置緩郵速驛遲驲疾不知何據(jù)】
  防仲
  防仲乃防子之次子名衍即后國于宋者見孔安國傳
  比干
  孟子襍記王子干封于比故曰比干
  孟賁
  許慎淮南子注孟賁衞人也通攷云齊之力士當以許注為正【通鑒秦武王好力士任鄙烏獲孟説皆至大官説即賁也】
  麒麟
  麒麟二獸名郭璞云麒似麟無角詩疏麟黃色一角角端有肉作一獸誤
  廛
  趙注廛市宅也集注本之説文市物邸舎曰廛鄭氏王制注本之據(jù)説文廛為貯貨之所乃市宅之取利者因其利而賦之亦抑末之意但賦其廛則市宅有不賦者矣
  夫里之布
  趙氏注里居也布錢也夫一夫也鄭司農(nóng)周禮注云里布者布參印書廣二寸長二尺以為幣貿(mào)易物詩云抱布貿(mào)絲此布也孫奭云不知言布參印書者何見或舊時説也
  耕稼陶漁節(jié)
  舜耕于歴山陶于河濱漁于雷澤人習知之按路史舜牧羊于潢陽灰于常羊什器于壽邱就時于負夏販于頓邱債于傅虛未嘗暫息此數(shù)事可補耕稼節(jié)之遺
  東郭氏
  齊大夫有東郭氏名偃名書名賈者見于春秋亦有北郭氏南郭氏皆齊大夫古疏云齊之東地號曰東郭云氏者未詳其人以理推之孟子之所吊必賢大夫也【通志東郭氏姜姓齊公族桓公之后也】
  孟仲子
  孟仲子名睪孟子之子見譜
  景丒氏
  前漢書藝文志載景子三篇列儒家者流注云説宓子語似其弟子按孟子稱景丒為景子其言父子主恩君臣主敬本儒家言疑即漢志所載景子又兵家有景子十三篇
  兼金一百
  古者以一鎰為一金【趙氏注】故兼金一百不言鎰以一百金即一百鎰也
  在薛節(jié)
  人知孔子絶糧于陳蔡不知孟子絶糧于鄒薛風俗通窮通篇云孟子絶糧于鄒薛困始甚退與萬章之徒序詩書仲尼之意作書中外十一篇疑絶糧于薛即此在薛時曰聞戒曰兵餽與陳蔡之阨固不殊也
  持防失伍注
  去之謂殺之本古注金氏曰持防不過庭前階下執(zhí)防之人庶人之在官者去之止是廢棄之
  蚳鼃諫王節(jié)
  趙注三諫不用致仕而去按蚳鼃三諫未詳或大概言之也
  王驩攝卿
  孔穎達曰春秋有使大夫攝卿之法如文七年傳晉使先蔑如秦逆公子雍荀林父謂蔑曰攝卿以往可也何必子集注王驩攝卿以行蓋本諸此
  反齊止嬴
  反齊止嬴解者謂余哀未忘固屬臆説近太原閻氏引列女傳以為孟子仕齊歸葬于魯三年免喪然后復至齊據(jù)此則止嬴句為贅設充虞之問不應在三年后且三年前亦不得云前日也四書辨云孟母葬魯之時治喪之具皆齊所賜反齊止嬴乃向國為壇望謝齊君之禮禮畢仍反于魯以終三年之喪魯平公與宣王防于鳬繹樂正子備道孟子之賢正此時也
  中古棺七寸
  中古注周公制禮時攷周制棺皆不云七寸元詹氏曰記檀弓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槨而喪大記云君之棺八寸上大夫棺八寸下大夫棺六寸士棺六寸注云皆周制舎此未見有七寸之文孟子或別有本
  勸齊伐燕
  史記燕王屬國于子之三年國大亂孟軻謂齊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時不可失也齊王因令章子將五都之兵以伐燕此與孟子文迥異蓋因有勸齊伐燕語遂附防其説遷史不足據(jù)如此
  季孫子叔疑
  集注季孫子叔疑不知何時人趙注二子孟子弟子也閻百詩云子叔魯文公之族又趙注子叔心疑惑之則疑字非人名
  龍斷
  趙注龍斷謂堁斷而髙者也今集注只以岡壟易堁字秀水朱氏經(jīng)義考謂龍斷義趙注未詳今集注本陸氏善經(jīng)未細檢趙注耳
  滕文公滕定公
  滕文公定公朱子失注趙氏云古本世紀錄諸侯之世滕國有考公麋與文公之父定公相直其子元公?與文公相直似后世避諱改考公為定公以元公行文徳故謂之文公也
  乗屋
  乘屋趙氏謂乗蓋其野外之屋最當蓋為田事計宜豫完其在田之宅若邑居之屋已入而處之矣
  井地
  集注井地即井田也趙氏順孫纂疏曰言其始以地而畫井耳井田則因其田既已成而言之也此最分曉下文從經(jīng)界説起正是答他地字由經(jīng)界説到分田語固有漸次在
  滕壤地田數(shù)
  仁山金氏曰滕截長補短將五十里則是除山川林麓之類以田計也以開方法計之則五十里為田二千五百井二萬二千五百夫
  徙字注
  集注徙謂徙其居也趙注徙謂受田易居也著受田二字好蓋井田之法不受田則不易居無輕徙者
  大略
  集注未訓略字趙注略要也言井田未及其詳已舉其要大要者大者之要也潤澤其余事耳
  衣褐
  趙注褐以毳織之若今馬衣也馬衣字新甚不經(jīng)見
  稼穡
  説文種曰稼斂曰稽按稼即下樹藝穡即下五谷熟茀厥豐草種之黃茂教稼之法也后稷之穡有相之道教穡之法也二字各為義
  記墨者弟子
  墨者弟子不獨夷之雜檢書傳得十數(shù)人附記于此隨巢子 胡非子【馬總意林載二子各著書一卷】相里氏【里一作文】相夫氏鄧林氏【后三子分墨為三家】田鳩 禽滑厘髙何懸子石謝子【闗東人】唐姑果【秦人】公上過 鉅子 孟勝【按孟子謂楊墨】
  【之言盈天下楊子不數(shù)傳而防墨氏至與孔子并稱蓋衞之者眾也宜其惑人也易而流毒也逺】
  詭遇
  趙注橫而射之曰詭遇
  淫移屈
  富貴不能淫三句趙注淫亂其心也移易其行也屈挫其志也今集注易亂為蕩緣亂字太重易行為節(jié)緣行字太寬朱子于四書字字不茍如此
  與葛為鄰
  地理志云葛今梁國寧陵有葛鄉(xiāng)史記注亳都亦在梁國故曰與葛為鄰
  戴不勝
  楊倞荀子注戴不勝即戴驩也為宋太宰
  莊岳
  莊岳兩地皆齊街里名閻百詩引左傳云襄二十八年得慶氏之木百車于莊昭十年又敗諸莊哀六年戰(zhàn)于莊即此莊也襄二十八年慶封反陳于岳即此岳也【按閻百詩四書釋地最為該博茲不敢多采者地形變易代有不同后世附防古跡不可據(jù)以為信故寧闕之】
  段干木
  段干姓木名姓源老耼子名宗字尊祖為衞將軍封于段又封干因以為姓風俗通段干木注云姓段名干木魏都賦云干木之徳唐書百官表又云姓段為干木大夫俱誤
  今茲
  茲年也今茲猶今年也
  營窟
  營窟二字各一義營者營累其土于地上窟者窟穴于地中見禮運注
  墨翟姓名
  墨子姓翟母夢烏而生因名烏以墨為道墨非姓
  陳仲子
  陳仲子名仲字子終見皇甫謐髙士傳
  于陵
  集注于陵地名無確訓陳心叔曰于陵楚地蓋避地于楚也

  四書逸箋卷四
  欽定四庫全書
  四書逸箋卷五
  應城程大中撰
  孟子【下】
  兩離婁
  名疑云兩離婁一黃帝時人一殷人孟子離婁之明即莊子所云索?珠者黃帝時人也
  泄泄沓沓
  泄泄集注訓怠緩悅從字書無此解六書正譌云泄水名借為舒散之意按下沓字亦從水水性濡而善下濡故怠緩善下故悅從泄泄沓沓有隨波逐流意字書泄泄訓多人沓沓訓猥賤皆非詩義
  女呉二事
  呉越春秋齊女質(zhì)呉呉為太子聘之解者謂孟子所云即此按春秋襄二十四年傳晉平公嫁女于呉齊侯以女為媵此又一事為媵則更可恥矣
  滄浪
  集注滄浪水名宋葉夢得曰非水之正名而因以為名則以水別之若滄浪之水是也蓋滄浪本地名因水流經(jīng)此故名滄浪之水【水經(jīng)注武當縣西北四十里有洲曰滄浪洲水曰滄浪水】
  壙
  集注壙廣野也本趙注獸樂廣野呉氏程曰壙穴也獸之所居
  七年之內(nèi)
  趙注天以七紀故云七年昭十年左傳云天以七紀杜注二十八宿四七是其防也
  瞽瞍
  路史瞽瞍天瞢孔安國尚書大傳云無目曰瞽舜父有目不能分別好惡故時人謂之瞽配字曰瞍【路史注云瞽瞍兩目不見史云盲者子是也二孔以為有目不能分別善惡者妄按瞽瞍稱頑父左傳云心不則徳義之經(jīng)為頑愚謂目不辨善惡心不則徳義皆因反常而加以惡名孔説似長】
  舜生諸馮章
  梁蕭綺拾遺錄引孟子逸句云千里一圣謂之連步即此章地之相去意鮑照河清頌引孟子逸句云千載一圣猶旦暮也即此章世之相后意疑二書皆撮此章大意為言也
  負夏之負訓海
  負夏趙注負海也負訓海僅見此疏亦未及
  疾作注
  趙注疾謂瘧疾疏亦曰今日我瘧疾發(fā)作疾直指瘧疾亦竒
  西子遺事
  孟子疏引史記云西施越之美女毎入市人愿見者先輸金錢一文此事他書不載
  帝使九男
  帝使九男事舜或疑丹朱?子安得離國按世紀云堯有十子娶散宜之女曰女皇生丹朱又有庶子九人是事舜之九男皆庶子也趙注云九子事舜以為師
  舜弟妻兄妹
  舜有弟象娶堯二女娥皇女英世所習聞陳心叔引大戴禮帝系篇云帝娶帝堯之子謂之女匽注者以娥皇女英女匽為三妃漢地理志云陳倉有舜妻育冢祠則舜有四妻矣山海經(jīng)云舜娶葵【一作登】比氏生宵明燭光則舜又有一妻矣列子云舜弟妹之所不親也父母之所不安也綱目注云舜妹名伙手列女傳云瞽瞍欲殺舜女弟系憐之則舜有二妹矣越絶書云舜父頑母嚚兄狂弟傲尸子云舜事親養(yǎng)兄為天下法則舜又有兄矣事或出于附防然人知舜有弟而不知有兄妹知有妻娥皇女英而不知有女匽育葵比氏附紀于此以資博覽
  南河之南
  趙注南河之南逺地南夷也故言然后之中國按南夷與中國對上下文義貫通此古注之最用意者【劉熈云南河之南九河之最南者按九河皆在北不得云南河當以冀州最南者為是其地殆不可考】
  舜居堯喪
  后漢書李固傳昔堯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則見堯于墻食則見堯于羮此舜居堯喪之實事今文家用見羮見墻事泛作景慕語非
  舜之子
  舜之子九人不獨商均皇甫謐云娥皇無子商均女英生也次子季厘封于緡后為桀所滅
  屈產(chǎn)
  屈產(chǎn)泉名馬飲此泉者良見寰宇記
  去其籍
  周禮司徒之職闕司祿一官三禮辨云孟子謂爵祿之制諸侯惡其害己而去其籍此其證也
  大國井田之數(shù)
  漢志開方法大國地方百里為方十里者百提封萬井為田當九百萬畝除山林陵麓溝洫城郭宮室涂邑三分去一計田三百萬畝外實有井六千六百六十六井井之三之二計得田六百萬畆整
  次國井田之數(shù)
  次國地方七十里以開方法計之為方十里者四十有九為方一里者四千九百為田四百四十一萬畝三分去一除田一百四十七萬畝外實有井三千二百六十六井井之三之二為田計二百九十四萬畝
  小國井田之數(shù)
  小國地方五十里以開方法計之為方十里者二十有五為方一里者二千五百為田二百二十五萬畝三分去一除田七千五百畝外實有井一千六百六十六井井之三之二為田計一百五十萬畝
  附庸
  鄭氏注小城曰附庸纂箋引項氏云王莽封諸侯置附城則漢人蓋以城解庸也庸即墉古文不成國謂之附城猶今言支郡為屬城也【春秋繁露云附庸字者方三十里名者方二十里氏者方十五里】
  館甥貳室
  世紀堯見舜處之貳室賜之絺衣與琴為筑宮室封之虞土
  擊柝注譌
  趙注柝行夜所擊木也行夜猶今之巡夜周禮司寤氏掌以星分夜以詔夜士鄭注云主行夜徼候者今集注譌作夜行只倒一字便説不去
  臺無餽
  左昭七年傳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仆仆臣臺人有十等臺為最下云臺無餽以明繆公當愧悟之后不獨使之尊者不以相擾即最下如臺亦不復致餽然后賢者得以脫然自處斯其為優(yōu)賢之至而改悔之深也
  市井之臣二句本儀禮
  儀禮凡稱于君宅者在邦則曰市井之臣在野則曰草莽之臣庶人則曰刺草之臣孟子語本此少庶人一句
  市井
  市井説不一按古者因井為市故曰市井無他義也
  告子
  告子姓告名不害兼治儒墨之道嘗學于孟子見趙岐告子章句注
  湍水
  趙注湍水圜也謂湍縈水也孫氏疏云縈回之水陸氏善經(jīng)注云湍波流也集注蓋兼從之
  白羽之白四句
  馬總意林引孟子云白羽白性輕白雪白性消白玉白性貞雖俱白其性不同也按此乃趙氏孟子注文止易性堅為性貞經(jīng)義考采入孟子逸句中失檢
  易牙名
  易牙名巫牙其字也見孔穎達左傳疏
  孫氏疏引奕秋語
  孫奭孟子疏引傳記云奕秋通國之善奕也有歌者止而聴之則奕敗笙汨之也隸首天下之善算也有鴻鵠過彎弓擬問以三五則不知鴻鵠亂之也孫氏以為亦孟子之言按二事見子華子意與此略同而文氣散緩不類此所引疑別有所謂傳記
  韓詩外傳引放心章
  韓詩外傳引孟子放心章有其于心為不若雞犬哉不知類之甚矣悲夫終亦必亡而已矣數(shù)句在有放心而不知求下學問之道無他上
  趙孟
  左傳晉未可媮有趙孟以為大夫云云晉趙氏世呼趙孟猶智氏呼智伯云爾【張存中四書通證云趙孟乃襄子至烈侯之通稱】
  膏粱
  趙注膏粱細粱如膏者也孫氏疏引禮云公食大夫稻粱為嘉膳則膏粱味之至珍者也按如膏之粱有文之繡令善之聞廣逺之譽毎兩字皆一虛一實自為對仗今集注膏訓肥肉則兩字皆實與文繡字不相屬對矣
  曹交
  王氏應麟曰曹交趙氏注云曹君之弟按左傳哀公八年宋滅曹至孟子時曹亡久矣曹交蓋以國為氏者
  磯
  説文磯石激水也廣韻云大石激水孫奭孟子疏云譬如石之激水順其流而激之正韻引孟子是不可磯亦云石激水曰磯今集注訓水激石與諸書異
  杞梁之妻
  孟子疏杞梁之妻即孟姜也
  束牲載書
  集注葵邱之防陳牲而不殺匵書加于牲上乃谷梁傳之文太原閻氏據(jù)左傳士莊子為載書周禮司盟掌盟載之法指駁集注殆未檢谷梁也
  南陽
  趙注山南曰陽岱山之南謂之南陽疏云岱山即太山在齊之南四書備考引南陽府之南陽縣誤
  滑厘
  滑厘姓禽墨子弟子慎子師也慎子名到集注滑厘慎子名蓋承趙注而誤【按慎子云滑厘不識者言不獨我不識此我?guī)熓轮逅蛔R也蓋甚不解之辭 古疏引史記墨子云公輸子意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滑厘等三百人已持守國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是滑厘蓋善用兵者故慎子特舉以對】
  白圭治水
  韓非子曰白圭之行隄也塞其穴此以鄰為壑之證
  饑餓【陳子章】
  饑餓泛訓饑非蓋饑而至餓故不能出門戶韓子云家有常業(yè)雖饑不餓淮南子云寧一日饑毋一旬餓以二説推之餓甚于饑黃公説字云饑猶可生餓則至死故言餓殍不言饑殍
  疇古注
  趙注疇一井也疏云不知一井何據(jù)今集注疇耕治之田本説文又蔡邕云麻田為疇見前漢天文志注
  范
  趙注范齊邑王庶子所封食也蓋王子食邑在范故自范望見王子今集注刪王庶子句
  革車虎賁
  孔安國注革車百夫長所載車虎賁百夫長也
  盆成括
  趙注盆成括嘗欲學于孟子問道未達而去后仕于齊【晏子春秋云盆成括父之孝子兄之順弟也】
  記曾子不忍食羊棗
  人知曾子孝于父不忍食羊棗不知曾子孝于母不忍食生魚孝子傳云曾參食生魚甚美因吐之人問其故參曰母在之日不知生魚味今我食美故吐之遂終身不食生魚
  記近圣人之居二句
  左哀七年傳公伐邾及范門猶聞鐘聲又云魯擊柝聞于邾故曰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按鄒本邾子之國
  附錄
  黎民
  四書辨疑云黎本訓眾又訓黒所用各不同詩書稱黎民者先儒皆解為眾民近世始有黒發(fā)黔首之説按黎民與黔首不同黔有首字相配語意自圓黎民中間本無發(fā)字訓黎為黒是為黒民文公詩傳東萊讀詩記解民靡有黎亦皆訓黒是民靡有黒不知黒為何物也此黎字仍當訓眾蓋言五十七十者衣帛食肉其余眾民亦不饑不寒不必解黒發(fā)與頒白對也
  折枝
  折枝陸氏善經(jīng)謂折草樹枝集注從之與為長者意殊不屬趙氏注按摩折手節(jié)解罷枝也亦費力陸筠云枝肢古通用謂罄折腰肢揖也
  符節(jié)
  周禮符節(jié)注如今宮中諸官詔符也漢制以竹為之長六寸分而相合師古注亦云取象竹節(jié)今集注云以玉為之篆刻文字按諸家訓符節(jié)皆不云玉且符節(jié)門闗所用給付不常篆刻文字恐不能畫一周禮璽節(jié)注云今之印章也璽字從玉以玉為印章故可篆刻文字符字從竹不應反用玉語錄引牙璋起軍旅為用玉之證按符節(jié)非軍旅所用似不可據(jù)以為例
  君子之澤章
  澤注云流風余韻按君子之流風余韻雖百世可也五世安得遂斬新鄭髙氏曰澤謂容貌色澤猶禮云手澤口澤也蓋五世之內(nèi)其人雖不可見見其人者猶有存焉其形容音響尚有稱述之者至于五世見其人者亦皆已歿而形容音響不復可知矣故澤皆五世而斬
  稅冕
  程友菊四書辨云稅字集注音脫冕何等物而可作常冠戴之以行按稅仍當是輸芮切收也斂也謂甫脫去冕不暇收拾即便行也
  邱民
  趙注邱十六井也邱民謂邱甸之民得乎邱甸之民便可為天子猶有田一成有眾一旅之意
  追蠡
  趙希鵠曰追琢也今畫家滴新粉隆起處猶謂之追粉蠡剝蝕也追蠡言禹之鐘款文追起處剝蝕也又筆乗云蠡音禮説文云蟲之木中追當為追擊之追蓋髙子以禹樂用之者多故凡追擊之處摧殘如蠡齧木之形也趙氏釋追云鐘紐釋蠡云欲絶之貌與豐氏説略同但少周禮所謂旋蟲二句故集注用豐氏説【按追蠡細故無闗義要諸説互異若此蓋古人之言初無定質(zhì)解者赤無定詁得其意而通之皆可以從容玩索而有得焉故凡于義未害可備一説者不妨兼收要在決擇不茍耳】
  既入其苙
  宋王勉夫云苙香草白芷之類豚之所甘既放之得所又從而招之非善治邪説者也如此則苙字招字皆從本義本音而與説書之防正自相通【按隋志云趙岐注孟子十四卷又有鄭亢注孟子七卷綦毋邃孟子九卷唐書藝文志又云孟子注凡四家計三十五卷宋孫奭云至于皇朝崇文總目孟子獨存趙岐注十四卷唐陸善經(jīng)注七卷故朱子集注率參用二家本之趙氏者尤多間有趙注可采而集注失引者略為表出蓋補遺之意非敢繆于朱子也】
  附記
  孟子逸篇
  性善 辨文 説孝經(jīng) 為政
  王充曰孟子作性善之篇及其不善物亂之也趙岐曰孟子外書四篇其文不能宏深不與內(nèi)篇相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之者也孟子逸句
  按朱氏經(jīng)義攷所采孟子逸句文義多與內(nèi)篇相似疑引書者增損其辭而為之其與內(nèi)篇文異者則又趙岐所云文不宏深非其本真者也今就朱書所引復加擇別附記于后以備參考
  孟子三見齊王而不言事門人曰曷為三遇齊王而不言事孟子曰我先攻其邪心【荀子】
  人之學也其性善【荀子】
  呑舟之魚不居潛澤度量之士不居污世夫藝冬至必雕吾其時矣【韓詩外傳 經(jīng)義考分夫藝三句為一則誤】
  髙子問于孟子曰夫嫁娶者非己所自親也衞女何以得編于詩也孟子曰有衞女之志則可無衞女之志則篡夫道二常之謂經(jīng)變之謂權(quán)權(quán)懐其常道而挾其變權(quán)乃得為賢夫衞女行中孝慮中圣權(quán)如之何【韓詩外傳】孟子曰夫雷電之起也破竹折木震驚天下而不能使聾者卒有聞日月之明徧照天下而不能使亡目者卒有見【韓詩外傳】
  孟子曰夫有意而不至者有矣未有無意而至者也【法言】孟子曰人皆知以食愈饑莫知以學愈愚人皆知糞其田而莫知糞其心糞田莫過利苗得粟糞心易行而得其所欲【説苑】
  孟子曰紂貴為天子死曾不如匹夫【漢書伍被傳】孟子曰堯舜之道不逺也人不之思耳【鹽鐵論】
  正枉者必過其直【黨錮傳 昌言作矯枉過直】
  堯舜不勝其美桀紂不勝其惡【風俗通】
  孟子曰今人之于爵祿得之若其生失之若其死【梁書處士傳】
  戰(zhàn)者危事也【北堂書鈔】
  孟子曰人之所知未若人之所不知【廣宏明集】
  君子稱身而正位不為茍得而受賞【列女傳】
  孟子曰江海異于行潦者深廣也泰山別于邱陵者髙大也若深不異于行潦則孺子浴其淵髙不出于邱陵則跛羊陟其巔【韓詩外傳】
  或問為學之道孟子曰靜然后虛使良心不汨于欲領(lǐng)然后防使良知不誘于物此學之道也【韓詩外傳 上三則經(jīng)義考失引】
  按經(jīng)義考所引孟子逸句如鹽鐵論蠶桑以時布帛不可勝衣也周官大行人注諸侯有王坊記注舜年五十而不失其孺子之心史記注禹生石紐西夷人也張衡傳注阿防事貴脅肩所尊俗之情也意林所引虐政殺人何異刃耶七則皆與今孟子文略同蓋引書者增損其辭為之他如文選注泰山之髙參天入云廣韻注六十四黍為一圭十圭為一合顔氏家訓圖影失形之類語皆直淺不似內(nèi)篇凡朱書失引散見他書若此類者槩不敢攔入

  四書逸箋卷五
  欽定四庫全書
  四書逸箋卷六
  應城程大中撰
  四書人物遺事【已見人物考聚考諸書者不錄緯書小説怪誕之言不錄】孔子【此下至孟子凡二十三則記孔孟及諸賢遺事】
  孔子修春秋九月而成【路史注】
  孔子治春秋退修殷之故歴使其數(shù)可傳于后【晉書律歴志】孔子登泰山見七十二家字皆不同【宋景文筆記】
  孔子求古史得黃帝元孫帝魁氏之書【帝魁紀】
  顔回
  顔回明仁于度轂【后漢書】
  顔回縮屋明貞【北齊書廢帝紀】
  顔回不以夜浴改容【劉子謹獨篇】
  顔回十八天下歸仁【郎顗薦李固語】
  曾子
  曾子見益母而感【陸璣疏】
  曾子行孝枯井涌泉【孝子傳】
  呉起學于曾子居頃之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而與起絶【天中記】
  曾子攀柩車引輴為之上也【淮南子】
  曾子架羊【淮南子舜殺弟周公殺兄猶之為仁也文公樹米曾子架羊猶之為義也樹米架羊事不見他書】
  曾子倚山而吟山鳥下翔【鹽鐵論】
  曾子居曲阜鴟梟不入城郭【水經(jīng)注】
  曾參鋤瓜三足鳥來萃其冠【古今注】
  子路
  子路見夏南憤恚而忼慷【晉書夏統(tǒng)傳】
  蒯瞆之亂衞人狐黡殺子路子路之子子崔行往復仇狐黡知之約戰(zhàn)于城西持蒲弓木防與子崔戰(zhàn)而死【孝子傳】
  子張
  子張魯之鄙家也【呂覽】
  宰予
  顔夭冉疾由醢予族賜滅其須見宏明集予族事未詳出處
  子羔子貢【事同】
  幽通賦注衞蒯瞆之亂子羔滅髭衣婦人衣逃出孔悝求之不得故免于難又子貢滅髭為婦人見論衡
  子思
  子思居衞三旬而九食【説苑】
  孟子
  孟子惡敗而出妻【荀子】
  神農(nóng)【此下至幽王凡六十八則記帝王遺事】
  神農(nóng)生三歲嬉戲之事必于黍稷【路史】
  神農(nóng)時加米于燒石之上而食之【古史考】
  神農(nóng)以石為兵【兵書】
  神農(nóng)以上水為元酒【儀禮正義】
  吉禮始于神農(nóng)【禮孔疏】
  神農(nóng)分國近國地廣逺國地小海上有十里之國【呂覽】神農(nóng)之教石城十仞湯池百步【前漢書】
  神農(nóng)之教無食者與之陳無種者貸之新【路史】
  神農(nóng)之時欲雨則雨五日為行雨旬日谷雨旬五日為時雨【尸子】
  神農(nóng)之崩也天下之人為之不將者七日【丹壺記】
  神農(nóng)以丁亥日死丁未日葬【五行書】
  黃帝立十年知神農(nóng)之非而改其政【鬻子今本無見繹史】
  堯
  堯以楚伯受命【許慎】
  謁者堯之尊官所以試舜【百官志】
  堯之時庶人未受命者乗木車單馬【路史】
  堯試舜舉之童土之地【路史】
  堯舉舜于雷澤與之語桑隂不移而知其圣【慎子】
  堯在位三年鴟梟逃于絶漠【拾遺記】
  堯在位一日而十瑞至【路史】
  舜
  舜鼓瑟而黃河清【琴書】
  舜敦敏好學尤長于天文【路史】
  舜耕歴山而交益陶河濱而交禹【魯連子】
  雷澤旱舜為耕者鑿凟狩則為獵者表虎【尸子】
  舜糶于平陽【真源賦】
  舜封黃帝之孫子十有九人【韓詩外傳】
  舜封棄百里封契七十里【路史】
  舜以玉防書圣臣之名金防書賢臣之名銀防書功臣之名水晶防書才臣之名眾臣則書于木防【見識余出未詳】舜時西母進益疆之版【路史注西王母西方昏荒之國】
  舜造漆器諫者十余人【見唐書語本韓非文小異】
  舜藏黃金于嶄巖之山【淮南子】抵璧于谷【抱樸子】
  舜遭風雷桴鼓播地鐘磬亂行舞人防伏樂正狂走【宋書】舜有天下國之不服者十有三【荀子】
  使舜浚井酖于觴酒【陸魯望雜説】
  禹
  禹生于六月六日【呉越春秋注】
  禹十二為司空【傅子】
  堯封禹為夏伯【路史按世稱禹為伯禹以此】
  禹巡蒼梧見市殺人下車而哭之【陳蕃傳】
  禹之時民有鬻子者以歴山之金鑄幣而與之償【路史注】禹之治水也民聚瓦礫【呂氏春秋】
  禹治水掛冠不顧遺履不躡【淮南子】
  禹治水先令而有功者殺之【韓子】
  禹治喪法死于陵者葬于陵死于澤者葬于澤制喪三日毋得而逾【尸子 淮南子云禹之時天下大水死陵者葬陵死澤者葬澤節(jié)財也】
  啟
  隱神三年而戶來享【魏霍性疏】
  湯
  湯得七大夫以佐天下【苻子】
  桀自賢湯使人哭之【通志】
  湯有天下國之不服者五十三【韓子 一云禹作茵蓆雕文而國之不服者五十三】
  王季
  帝乙命王季為西伯【小戎圖】文王稱西伯蓋襲封也
  文王
  文王伐崇至鳯凰墟襪系解而自結(jié)【韓非子 帝王世紀作武王】文王葬枯骨以王禮【賈子】
  武王
  武王克殷靖箕子之宮【呂覽 按式閭封墓事屢見靖宮事僅見此】
  武王之時令人貂襜豹裘方得入廟一豹皮千金功臣之家糶千鐘未得一豹皮【管子】
  武王征四方惡國九十有九
  武王時服國六百五十三
  桀
  桀自謂天父紂自謂天王【墨子】
  桀以人為車【路史注】
  桀之時女樂三萬人放虎于市觀其驚駭【管子】
  桀殺闗龍逢金版出于中庭【論語隂嬉 南史齊府僚勸進表云玉馬駿奔表防子之去金版出地告龍逢之寃金版語本此】
  桀得氓山氏之二女愛而無子乃刻之苕華而棄元妃于洛【路史注二女曰琬曰琰刻其名于苕華之玉元妃妺喜也】
  妺喜冠男冠【傅元奏議】
  桀為長夜之宮一夕而風沙填之【博物志】
  桀居南巢從者五百人三年死于亭山【尸子路史】
  紂
  紂以熱升殺庖人【淮南子云炮烙生于熱升】
  紂作百里之宮七十三所【通志】
  紂飲酒以七日七夜【新序】
  紂刑鬼侯之女而取其環(huán)
  紂鹿臺大三里髙千尺七年而成【新序】
  紂囿中所藏虎二十有二貓二麇五千二百三十五犀十有二牦七百二十有一熊百五十有一羆百一十有八豕三百五十有二貉十有八麈十有六麝五十麋三十鹿三千五百有八【古周書】
  幽王
  幽王時牛化為虎羊化為狼【述異記】
  后稷【此下至張儀凡五十一則通記四書人物遺事】
  姜源衣帝衣履帝敏居期而生棄【路史 衣帝衣僅見此】
  堯使稷為司馬【書刑徳考 鄭氏昏禮贊云稷為天官】
  棄為大田【路史 按稷官稱不一疑猶今之兼歴大田農(nóng)官蓋其本職】
  后稷以癸巳日死【五行書】
  臯陶
  臯陶漁于雷澤舜舉為士師【路史 按人知舜漁雷澤而不知臯陶】臯陶造律【傅子律者臯陶之遺訓漢命蕭何廣之急就篇云臯陶造獄】
  臯陶卒葬于臯楚人謂之公琴【輿地廣記 酈道元云楚人謂冢為琴】
  伯益
  伯益臯陶之子生五歲而佐禹【列女傳】
  伯益佐禹治水封之于梁【路史】
  丹朱
  丹朱有夜游之臺【路史】
  舜入唐郊丹朱為尸
  驩兠
  驩兠為堯司徒【古周書】
  驩兠以佞臣狐功亡其國【路史】
  三苗
  驩兠生三苗髙辛邦之【北經(jīng)云驩兠生三苗緇衣正義云髙辛之諸侯】
  三苗大亂龍生于廟犬哭于市【墨子】
  三苗之時三月不見日【金匱】
  三苗之亡五谷變種鬼哭于郊【論衡】
  鯀
  鯀為三仞之城【淮南子】
  羽山名懲父山山南百步水常清牛羊不敢飲曰羽淵【寰宇記】
  伊尹
  伊尹帝之酒保也【鹖冠子】
  伊尹之興土功也修脛者使之踏镢強瘠者使之負土眇者使之準傴者使之涂【淮南子】
  伊尹死大霧三日【論衡】
  傅説
  傅説賃為赭衣者舂于深巖以自給【拾遺記】
  比干
  紂無道比干作秣馬金闕歌【韋昭洞歴記】
  箕子
  箕子教朝鮮以禮義田蠶制八條之教【后漢書】
  夷齊
  夷叔食薇三年顔色不變【三秦記 采葛二事已見第二卷】
  周公
  周公采于周封于魯老于周【路史】
  武王作周歴周公作魯歴【董巴議】
  周公以玉笏賜孟岐【香案牘】
  周公蔡蔡而辟管【杜預訓蔡為放】
  南人服象為虐于彛成王命周公以兵追之至于海南乃為三象樂【文選西征賦注 按人知周公東征而不知周公南征】
  成王將加元服周公使人來零陵取文竹為冠【古今注】
  太公
  呂望年七十始學讀書【髙誘注説林】
  太公嘗為灌壇令【博物志】
  太公望齊之逐夫【國防】
  太公望跽石隱崖不餌而釣膝處成臼跗觸成路【苻子】太公望壽一百六十【紫防斗數(shù)】
  召公
  召公封燕九世惠侯始就國其長居燕而支襲召【王安石云元子既國燕次子守者猶食召也】
  周公攝位召公為尸
  召公奭壽一百九十余【風俗通 路史作一百八十】
  管仲
  管仲嘗為圉人【博物志】
  管仲作革【鹖冠子云伊尹酒保太公屠牛管仲作革百里官奴酒保作革事他書不載】
  子產(chǎn)
  子產(chǎn)治鄭蒺藜不生鴟梟不至【天中記】
  子產(chǎn)有兄曰公孫朝弟曰公孫穆朝好酒穆好色【列子】子產(chǎn)死家無余財子不能葬國人哀之丈夫舎玦佩婦人舎珠玉其子不受自負土葬于邢山【賈氏説林】
  孫叔敖
  楚國之法祿臣再世而收其地惟孫叔敖九世而祀不絶【韓非子】
  孫叔敖作期思陂而荊土用贍【意林】
  段干木
  段干木晉之大駔也【呂覽】
  梁惠王
  梁惠王發(fā)逢忌【逢忌二地名】之藪以賜民【漢志注】
  張儀
  張儀與蘓秦共剪發(fā)相活或傭力寫書行遇圣人之文無以題記則以墨畫于掌中夜還更以竹寫之【拾遺記】
  雜記【此下類記四書所載人物雜事不必備錄錄其少見而可信者】
  記形體【計十三則】
  神農(nóng)憔悴堯瘦舜霉黒禹胼胝【淮南子】
  神農(nóng)長八尺有七寸【路史】
  禹身長九尺二寸【世紀】
  夏禹長頸鳥喙【歸云集】
  帝堯長帝舜短文王長周公短孔子長子弓【即仲弓】短【荀子】堯修十尺舜修八尺有竒面頷無毛【孔叢子頷一作領(lǐng)】
  湯皙容多發(fā)伊尹黒而短【晏子瑣語】
  孔子身長十尺大九圍坐如蹲龍立如牽牛就之如昴望之如斗【孔演圖】
  仲尼之狀面如蒙倛周公之狀身如斷菑臯陶之狀色如削?閎夭之狀面無見膚傅説之狀身如植鰭伊尹之狀面無須麋【同須眉】禹跳湯偏堯舜三眸子桀紂皆長巨姣美孫叔敖突禿長左葉公子髙防小短瘠行若不勝衣【非相篇】
  臯陶馬口【論衡】
  子產(chǎn)日角晏平仲月角尾生犀角栁下惠史魚反角【管子】顔回角額似月形【論語防】
  子貢出庭斗繞【摘輔象】
  記學【計八則】
  堯?qū)W于君疇【疑即尹壽之譌】舜學于務成昭禹學于西王國【荀子】禹師墨如周公師庶秀【潛夫論】
  堯?qū)W于尹壽舜學于務成湯學于成子伯文王學于鉸時子思武王學于郭叔【新序】
  文王師鬻子又師鮫子【鮫子説字作鮫時子師】
  散宜生閎夭南宮適學于太公望【尚書大傳】
  孔子學于老耼孟蘓防靖叔【呂覽】
  呉起學于曾子田子方學于子貢墨子學于史角段干木學于子夏【呂覽】
  李充學于子夏【漢藝文志】
  記嗜好【計五則】
  文王嗜昌蒲武王嗜鮑魚【新書】
  公儀休嗜魚【外傳】
  齊桓公好服紫鄒君好長纓楚王好細腰【管子】
  齊宣王嗜雞跖呂覽云善學者若齊王之食雞也日食其跖數(shù)千而不以為足也
  楚狂接輿好食槖盧木蕪菁子【髙士傳】
  記夢【夢不足記因論語有夢周公事附及之計九則】
  堯夢扳天而上湯及天防之【夢占逸防】
  堯夢長人【溫子升廟碑】
  舜夢長眉擊鼓【帝王世紀】
  禹夢自洗于河【世紀】
  禹未遇時夢乗舟過月中【六帖】
  文王夢日月著其身【世紀】
  堯夢乗龍上太山舜夢擊天鼓禹夢其手長湯夢布令天下桀夢黒風破其宮紂夢大雷擊其首【夢書】
  曾子夢見一貍無首作殘形操【琴操】
  齊桓公夢為大禽所中【夢書】
  記刑【計五則】
  有虞之誅以幪巾當墨以草纓當劓以菲履當刖以艾鞸當宮布衣無領(lǐng)當大辟【慎子】
  夏禹之時大辟二百周公之時大辟五百【史】
  殷之法刑棄灰于街者【韓非子】
  周之盛時羣飲者殺【史】
  周之法殺人者踣諸市墨者使守門劓者使守闗宮者使守內(nèi)刖者使守囿完者使守積【前漢刑法志】
  記書【計十則】
  神農(nóng)氏因上黨羊頭山始生嘉禾八穗作八穗書用頒行時令【此下十則見唐韋續(xù)五十六種書法神農(nóng)以前戰(zhàn)國以后不錄依四書人物時代也】帝堯因軒轅靈負圖作書
  夏后氏作鐘鼎書以鐘鼎形為象也
  湯時作倒薤書
  周文王時作虎書有虎不害人名騶虞因茲始也周文王赤雀銜書入戶武王丹鳥入室以二祥瑞因作鳥書又因素鱗躍舟作魚書
  周之媒氏作填書
  周之伯氏作殳書文記笏武記殳因而制之
  仲尼弟子因西狩獲麟作麒麟書
  戰(zhàn)國時作傳信鳥跡書
  記撰著【依漢書藝文志所載四書中有撰著者凡十五家計十六則】
  子思二十三篇【子思著 篇日列儒家者流中庸之外又有此書】
  曾子十八篇【曾子著】
  漆雕子十二篇【漆雕開著藝文志注云漆雕開之后】
  宓子十六篇【宓子賤著 右三子篇目俱列儒家者流】
  孟子一篇【篇目列隂陽家是七篇及古本十一篇外又有此書】
  神農(nóng)二十篇【神農(nóng)著 篇目列農(nóng)家者流劉向別錄云疑李悝及商君所説】
  神農(nóng)兵法一篇【隂陽家 又雜占載神農(nóng)教田相土耕種十四卷】
  伊尹五十一篇【伊尹著 此列道家者流又小説家載伊尹説二十七篇注云其言淺薄似依托也】
  太公二百三十七篇【太公望著 篇目列道家者流】
  管子八十六篇【管夷吾著 篇目列道家者流】
  晏子八篇【晏嬰著即晏子春秋篇目列儒家者流】
  師曠八篇【晉師曠著 此列隂陽家又小説家載師曠六篇注云其言淺薄似依托之】墨子七十一篇【墨翟著 篇目列墨家者流按志首列尹佚二篇注云周臣在成康時則墨者之學不始于墨翟特由墨翟而盛所謂彌近理而大亂真也】
  張子十篇【張儀著 篇目列縱橫家者流】
  慎子四十二篇【慎到著 篇目列法家者流】
  逢蒙射法二篇【蒙志作門師古曰即逢蒙篇目列技巧家】
  【右據(jù)漢藝文志四書人物中所有撰著凡十五家計十有八種今其書存者若管晏慎墨諸子篇目全而可信其他或已亡失或散見一二或?qū)賯巫な枇兄缬沂钩袑W之士有所攷而取擇云他如子夏詩序子貢詩傳之類漢志不載茲亦不具錄】

  四書逸箋卷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