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八、事類

文心雕龍譯注 作者:陸侃如,牟世金


  《事類》是《文心雕龍》的第三十八篇,論述詩文中引用有關(guān)事類的問題。所謂“事類”,包括故實或典故在內(nèi),但劉勰在本篇所講“事類”,有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文學(xué)作品中引用前人有關(guān)事例或史實,一是引證前人或古書中的言辭。這比通常所說“典故”的范圍要大得多。  本篇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講“事類”的含義、作用以及古來運用事類的概貌。劉勰認(rèn)為運用事類的主要意義,在于“援古證今”、“明理”、“征義”。  第二部分由才與學(xué)的關(guān)系進而論述廣博學(xué)識的必要。對才與學(xué)兩個方面,劉勰除強調(diào)二者必須“表里相資”、“主佐合德”外,更提出“將贍才力,務(wù)在博見”,這是很值得注意的觀點。他認(rèn)為文學(xué)創(chuàng)作是“才為盟主,學(xué)為輔佐”,這種說法似近于天才論,特別是“文章由學(xué),能在天資”之論,更是如此。但劉勰并非天才決定論者,而強調(diào)才與學(xué)必須“表里相資”才能發(fā)揮作用;更不認(rèn)為作者的才力是天生不變的,只要堅持學(xué)習(xí),廣聞博見,就可豐富其才力。所以,這部分正以論述必須有廣博的學(xué)識為主。最后提出運用事類的基本要求是:學(xué)識要博,取用應(yīng)約,選擇必精,道理須核:事類要用在文章的關(guān)鍵地方,而不要用于無關(guān)緊要的閑散之處。

  第三部分主要是舉前人用事之誤,以說明用典引文必須準(zhǔn)確得當(dāng)而如自出其口。

  從古到今,善于運用事類的作者,曾為作品增色不少。劉勰對這問題的論述,如要求精約準(zhǔn)確,“用人若己”等,基本觀點是對的。但劉勰所處的,正是作者大量堆砌典故而使“文章殆同書鈔”(《詩品》)的時期,略晚于劉勰的鐘嶸尚對此進行猛烈地批評,本篇卻是繼續(xù)強調(diào)事類的好處,提倡運用事類的技巧,而對劉勰之前已用得過甚過濫的傾向不置一辭,這就是劉勰不及鐘嶸的地方了。  ?。ㄒ唬?br />
  事類者,蓋文章之外,據(jù)事以類義1,援古以證今者也2。昔文王繇《易》3,剖判爻位4,《既濟》九三5,遠(yuǎn)引高宗之伐6;《明夷》六五7,近書箕子之貞8:斯略舉人事,以征義者也9。至若《胤征》羲和10,陳《政典》之訓(xùn)11;《盤庚》誥民12,敘遲任之言13:此全引成辭,以明理者也。然則明理引乎成辭,征義舉乎人事,乃圣賢之鴻謨14,經(jīng)籍之通矩也15?!洞笮蟆分断蟆?6,“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17,亦有包于文矣18。觀夫屈、宋屬篇19,號依《詩》人20,雖引古事而莫取舊辭。唯賈誼《鵩賦》21,始用《鹖冠》之說22;相如《上林》23,撮引李斯之《書》24:此萬分之一會也25。及揚雄《百官箴》26,頗酌于《詩》、《書》27;劉歆《遂初賦》28,歷敘于紀(jì)傳29:漸漸綜采矣。至于崔、班、張、蔡30,遂捃摭經(jīng)史31,華實布濩32;因書立功,皆后人之范式也?!  沧g文〕

  所謂“事類”,就是在文章本身的寫作之外,利用有關(guān)故實來表明意義,引用古事以證明今事。從前周文王作解釋《易經(jīng)》的卦爻辭,辨析卦爻的位置,在《既濟》卦陽爻的第三位,遠(yuǎn)的引到殷高宗討伐鬼方的事;在《明夷》卦陰爻的第五位,近的寫到殷末箕子的貞操:這只是簡要地舉出古人的事跡,用以證明意義的例子。至如《尚書·胤征》所載胤君征討羲和時,舉出夏代《政典》中的教訓(xùn);《尚書·盤庚》所載殷王盤庚告誡國人之辭,講到上古賢人遲任的話:這就是完整地引用前人的成辭,用以說明道理的例子。由此可見,引用前人現(xiàn)成的話來說明道理,列舉古人有關(guān)事跡來證明意義,這是圣賢對重大問題的議論,更是經(jīng)典中運用的通則。《易經(jīng)·大畜》的《象辭》中說,“君子應(yīng)多多記住前人的言論和行事”,這也有助于文章的豐富??疾榍?、宋玉的作品,據(jù)說是依照《詩經(jīng)》的作者而寫的,其中雖講到不少古代的事,卻不采用原來的辭句。到漢初賈誼的《鵩鳥賦》,才開始引用《鹖冠子》中的話;司馬相如的《上林賦》,引用了李斯的《諫逐客書》:這也只是偶然引用罷了。到揚雄寫《百官箴》,就采取《詩經(jīng)》、《尚書》中的話頗多了;劉歆寫《遂初賦》,更歷述了不少周晉史實:這就逐漸錯綜引用各種古書了。及至東漢的崔骃、班固、張衡、蔡邕等,便搜集種種經(jīng)書史書,把文章寫得華實滿布;憑借古書以獲得成就,這方面他們都是后人的典范?!  沧⑨尅场 ? 據(jù)事以類義:即據(jù)事類以明義。事類:指類似的、有關(guān)的故實或言辭。
  2 援:引用。
  3 文王:周文王。繇(zhòu宙)《易》:制作《易經(jīng)》中的《繇辭》(即《卦辭》和《爻辭》)。《原道》篇曾說:“文王患憂,《繇辭》炳曜?!濒恚撼椋赋槌黾獌础?br />  4 剖判:分析,辨別。爻(yáo搖):《易經(jīng)》有六十四卦,每卦六爻。說明每卦的文字叫《卦辭》,說明每爻的文字叫《爻辭》。相傳“《卦辭》、《爻辭》并是文王所作”(孔穎達《周易正義·論卦辭爻辭誰作》)。
  5 《既濟》:卦名,六十四卦之一,象征“初吉終亂”。九三:爻位的標(biāo)志。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分陽爻、陰爻兩種,以“九”表示陽爻,“六”表示陰爻。陽爻有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陰爻有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熬湃北硎娟栘车谌?。
  6 高宗之伐:“九三”的爻辭是:“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笨追f達疏:“高宗者,殷王武丁之號也。九三處‘既濟’之時,居文明之終,履得其位,是居衰未而能濟者也。高宗伐鬼方以中興殷道,事同此爻,故取譬焉。”鬼方:古族名,殷周時活動于今陜西西北地區(qū)。
  7 《明夷》:卦名。六五:見注5。
  8 箕子之貞:“六五”的《象辭》是:“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笨资瑁骸跋ⅲ瑴缫??!断蟆贩Q明不可滅者,明箕子能保其貞,卒以全身為武王師也。”箕子:殷紂王諸父。紂無道,箕子諫不聽,便佯狂為奴,以保全其貞。
  9 征:證驗。
  10 《胤(yìn印)征》:《尚書》中的篇名(是后人偽造的)。羲和:羲氏、和氏,古代的歷法官。偽《胤征》中說:“羲和湎淫,廢時亂日。胤往征之,作《胤征》?!必罚汗艊R螋撕蜕蜾嫌诰?,荒誤農(nóng)時,胤君奉命征討羲和。
  11 《政典》之訓(xùn):偽《胤征》:“《政典》曰:‘先時者殺無赦,不及時者殺無赦?!眰慰讉鳎骸啊墩洹罚骸暮鬄檎浼簟吨芄佟妨渲蔚??!?br />  12 《盤庚》:《尚書》中的篇名,有上、中、下三篇,是殷王盤庚告諭國人的文誥。誥:告,告誡。
  13 遲任之言:《盤庚上》:“遲任有言曰:‘人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边t任:傳為上古賢人。
  14 鴻謨:大的議謀。
  15 矩:法度。
  16 《大畜》:《易經(jīng)》中的卦名?!断蟆罚褐附忉尨素缘摹断筠o》。
  17 識(zhì志):記住。
  18 包:通“苞”,豐富的意思?!渡袝び碡暋罚骸安菽緷u包?!笨讉鳎骸鞍瑓采?。”
  19 屈、宋:屈原、宋玉。屬:綴輯,指寫作。
  20 《詩》人:《詩經(jīng)》的作者,王逸《楚辭章句序》:“屈原履忠被譖,憂悲愁思,獨依《詩》人之義而作《離騷》?!笔菫閯③乃尽?br />  21 賈誼:漢初文學(xué)家。《鵩(fǔ扶)鳥》:賈誼的《鵩鳥賦》,載《文選》卷十三。
  22 《鹖(hé曷)冠》:傳為戰(zhàn)國時期楚人鹖冠子的《鹖冠子》。今存《鹖冠子》十九篇多疑為后人偽托,據(jù)李善《文選·鵩鳥賦》注,《鵩鳥賦》中用《鹖冠子》的話甚多。如“憂喜聚門兮,吉兇同域”,“越棲會稽兮,句踐霸世”等,均為《鹖冠子》中的原話。
  23 相如:指司馬相如。《上林》:《上林賦》,載《文選》卷八。
  24 撮(cuō搓):取。李斯:秦代政治家,秦始皇的丞相?!稌罚褐咐钏沟摹吨G逐客書》,《文選》卷三十九題作《上書秦始皇》。《上林賦》中的“建翠華之旗,樹靈鼉(tuó陀)之鼓”,即取《諫逐客書》中的“建翠鳳之旗,樹靈鱓之鼓”。
  25 萬分之一會:偶然的會合。
  26 揚雄:字子云,西漢末年文學(xué)家?!栋俟袤稹罚褐笓P雄為多種官吏所寫箴文。范文瀾注:“揚雄作《十二州》、《二十五官箴》,不得云‘揚雄《百官箴》’。(《百官箴》之名,起自胡廣)百疑是州之誤。”按:劉勰在《銘箴》篇曾說:“至揚雄稽古,始范《虞箴》,作卿尹、州牧二十五篇。及崔(崔骃父子)、胡(廣)補綴,總稱《百官》?!笨梢妱③恼J(rèn)為《百官箴》是崔、胡等人補充揚雄之作而成。這個說法也與史實相符。《后漢書·胡廣傳》說:“初,揚雄依《虞箴》作《十二州》、《二十五官箴》,其九箴亡闕,后涿郡崔骃及子瑗,又臨邑侯劉騊駼增補十六篇,廣復(fù)繼作四篇,文甚典美,乃悉撰次首目,為之解釋,名曰《百官箴》,凡四十八篇?!睋?jù)此,所謂“百官”并非實數(shù),總數(shù)四十八篇又以揚雄的最多。所以,《古文苑》卷十五,就以揚雄的《光祿勛箴》等,總名為《百官箴》??梢姶颂幬幢赜姓`。
  27 酌:擇善而取?!对姟?、《書》:《詩經(jīng)》、《尚書》。
  28 劉歆:字子駿,西漢文人?!端斐踬x》:載《古文苑》卷五。
  29 歷敘于紀(jì)傳:《遂初賦序》中說,劉歆“徙五原太守,……經(jīng)歷故晉之域,感今思古,遂作斯賦以嘆往事而寄己意”。紀(jì)傳:泛指史書。本書《諧隱》篇說的“隱語之用,被于紀(jì)傳”,與此同意?!端斐踬x》中講到周晉史事甚多。
  30 崔、班、張、蔡:崔骃(yīn因)、班固、張衡、蔡邕,均東漢文學(xué)家。
  31 捃摭(jùnzhí郡直):摘取,搜集。
  32 布濩(hù戶):散布?!段倪x·東京賦》:“聲教布濩,盈溢天區(qū)。”薛綜注:“布濩,猶散被也?!?br />
  (二)

  夫姜桂同地1,辛在本性;文章由學(xué),能在天資。才自內(nèi)發(fā),學(xué)以外成;有學(xué)飽而才餒2,有才富而學(xué)貧。學(xué)貧者,迍邅于事義3;才餒者,劬勞于辭情4:此內(nèi)外之殊分也。是以屬意立文,心與筆謀,才為盟主5,學(xué)為輔佐6。主佐合德,文采必霸7;才學(xué)褊狹8,雖美少功。夫以子云之才,而自奏不學(xué)9,及觀書石室10,乃成鴻采:表里相資11,古今一也。故魏武稱12:“張子之文為拙13,然學(xué)問膚淺,所見不博,專拾掇崔、杜小文14;所作不可悉難15,難便不知所出16?!彼箘t寡聞之病也。夫經(jīng)典沈深,載籍浩瀚17,實群言之奧區(qū)18,而才思之神皋也19。揚、班以下20,莫不取資21:任力耕耨22,縱意漁獵,操刀能割23,必列膏腴24。是以將贍才力25,務(wù)在博見。狐腋非一皮能溫26,雞蹠必數(shù)千而飽矣27。是以綜學(xué)在博,取事貴約,校練務(wù)精28,捃理須核:眾美輻輳29,表里發(fā)揮。劉劭《趙都賦》云30:“公子之客31,叱勁楚令歃盟32;管庫隸臣33,呵強秦使鼓缶34?!庇檬氯缢梗煞Q理得而義要矣。故事得其要,雖小成績,譬寸轄制輪35,尺樞運關(guān)也36?;蛭⒀悦朗?7,置于閑散38,是綴金翠于足脛39,靚粉黛于胸臆也40?!  沧g文〕

  姜和桂都從地上生長,它們的辛辣卻是其本性決定的;寫好文章要通過學(xué)識,創(chuàng)作的才能在于作者的天資。才能由作家內(nèi)部產(chǎn)生,學(xué)識則是從外部積累而成;有的人學(xué)識豐富但才力不足,有的人才力較強但學(xué)識貧乏。學(xué)識貧乏的作者,在引事明義方面比較困難;才力不足的作者,在遣辭達情方面相當(dāng)吃力:這就是內(nèi)才外學(xué)的區(qū)分。所以,命意為文,在心和筆共同謀劃之中,作者的才力起著主要作用,學(xué)識則起著輔助作用。如果才力和學(xué)識兼善并美,就必然在創(chuàng)作上取得突出成就;如果才力和學(xué)識都欠缺,雖有小巧也很難有大的成效。像揚雄那樣有才華的作者,還上奏書說自己學(xué)識不足,到他在石渠閣閱讀大量圖書之后,便寫成了優(yōu)美的文學(xué)作品。內(nèi)才外學(xué)相輔而成,古往今來的作者無不如此。所以魏武帝曹操說:“張子的文章其所以拙劣,就由于他學(xué)問膚淺,見聞不博,只知拾取崔骃、杜篤的小文章;因此,他的作品不能完全追究,追究起來便不知源頭何在?!边@就是孤陋寡聞的毛病了。儒家經(jīng)典內(nèi)容既深厚,書籍也十分豐富,的確是各種言辭的淵藪,啟迪才思的寶庫。從漢代揚雄、班固以后的作者,無不從中各取所需:憑自己的努力去學(xué)習(xí),任自己的心意去采?。恢灰朴谖∪寮医?jīng)典,就必能從中獲得豐富的營養(yǎng)。所以,要充實作者的才力,必須首先博見廣聞。一張狐皮不能制成皮襖,少量的雞掌也不能吃飽。因此,綜聚學(xué)識須要廣博,采用事例則應(yīng)簡約,考校選擇必須精確,吸取的道理應(yīng)該核實:這些優(yōu)點集中起來,就使才力和學(xué)識相互發(fā)揮。三國時劉劭在《趙都賦》中說:“平原君的門客毛遂,呵叱強勁的楚王,迫使他同意訂盟;趙國的小臣藺相如,斥責(zé)強盛的秦王,迫使他擊缶為樂?!蹦軌蛳襁@樣運用故實,就可算是抓住道理而又意義重要了。所以,用事如能抓住要害,雖然事小也能有所成就,這就如像小小的銅鍵能夠控制車輪,門戶的轉(zhuǎn)軸可以承運開關(guān)。如果把精微的言辭、美妙的故實,用在無關(guān)宏旨的地方,就如像把金玉珠寶掛在腳上,把脂粉黛墨抹在胸前了。

  〔注釋〕

  1 桂:木桂,也叫牡桂,味辛。同地:《太平御覽》卷五八作“因地”。《韓詩外傳》卷七:“宋玉因其友見楚襄王,襄王待之無以異,乃讓其友。其友曰:‘夫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币颍河?,從。
  2 餒(něi內(nèi)上):饑餓,這里指才弱。
  3 迍邅(zhūnzhān諄氈):困難。
  4 劬(qú渠):勞累。
  5 盟主:諸侯盟會之主,這里指作者的才性在創(chuàng)作中的主要作用。
  6 輔佐:輔助,指作者的學(xué)識在創(chuàng)作中的輔助作用。
  7 霸:諸侯之長,喻創(chuàng)作上的成就較高。
  8 褊(biǎn貶)狹:狹小。
  9 自奏不學(xué):揚雄《答劉歆書》中說:“雄為郎之歲,自奏少不得學(xué),而心好沈博絕麗之文,愿不受三歲之奉(俸),且休脫直事之繇(yáo搖),得肆心廣意以自克就。有詔可,不奪奉,令尚書賜筆墨錢六萬,得觀書于石渠。如是后一歲,作《繡補》、《靈節(jié)》、《龍骨之銘》詩三章。成帝好之,遂得盡意。”(《古文苑》卷十)
  10 石室:即石渠閣,漢代宮中藏書之所。在今西安市西北長安故城內(nèi)。
  11 表里:即上文所說內(nèi)才外學(xué)。資:憑借。
  12 魏武:魏武帝曹操。下引曹操的話,原文今不存。
  13 張子:姓張的作者,所指不詳。
  14 拾掇(duō多》:拾取。崔、杜:所指不詳。曹操之前崔、杜二姓同時文人有東漢崔骃、杜篤。
  15 悉:全,盡。難:問難,這里指追究。
  16 不知所出:指不知本源所出。
  17 載籍:書籍。浩瀚(hàn汗):廣大,繁多。
  18 奧區(qū):深奧豐富的地方,和《宗經(jīng)》篇說儒家經(jīng)典是“文章奧府”意同。
  19 神皋(gāo高):與“奧區(qū)”意近?!段倪x·西京賦》:“實為地之奧區(qū)神皋。”李善注:“《廣雅》曰:‘皋,局也。’謂神明之界局也。”
  20 揚、班:揚雄、班固。
  21 取資:猶“取給”,取以供其需用。
  22 耕耨(nōu檽):耕種,指從中學(xué)習(xí)。耨:鋤草。
  23 操刀能割:賈誼《陳政事疏》引黃帝曰:“操刀必割?!薄稘h書·賈誼傳》注引太公曰:“操刀不割,失利之期,言當(dāng)及時也。”這里有強調(diào)應(yīng)充分利用儒家著作之意。
  24 列:分割。一作“裂”。膏腴:土地肥沃,指儒家經(jīng)典中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
  25 贍(shān善):豐富,充足。
  26 “狐腋(yè夜)”句:《慎子·知忠》:“粹白之裘,蓋非一狐之皮(《意林》作“腋”)也?!敝敢粡埡げ荒艹婶谩R福焊熘C。這里指狐的腋下皮毛。狐腋純白而特暖。
  27 “雞蹠(zhí執(zhí))”句:《呂氏春秋·用眾》:“善學(xué)者,若齊王之食雞也,必食其跖(同蹠)數(shù)千而后足?!臂暎鹤阏啤R陨隙涠际潜扔鲗W(xué)習(xí)必須掌握廣博的知識。
  28 校練:考校選擇。練:同揀。
  29 輻輳(fúcòu扶湊):車輪的輻條聚集在車的軸心。
  30 劉劭(shào紹):字孔才,三國時魏國文人?!囤w都賦》:今不全,佚文見《全三國文》卷三十二。
  31 公子:戰(zhàn)國時趙國平原君趙勝。他是趙惠文王之弟,故稱公子??停洪T客,指毛遂。
  32 叱(chì翅):呵斥。勁楚:強有力的楚國。歃(shà霎)盟:訂立盟約。歃:歃血,訂盟者飲雞狗之類的血以表示誠意?!妒酚洝て皆袀鳌份d,平原君趙勝帶毛遂等人至楚訂盟,久而未決,毛遂按劍上前叱責(zé)楚王說:“今十步之內(nèi),王不得恃楚國之眾也,王之命縣(懸)于遂手!”迫使楚王同意訂立盟約。
  33 管庫隸臣:指低微小臣。管庫:《禮記·檀弓下》:“趙文子……所舉于晉國管庫之士七十有余家?!编嵶ⅲ骸肮軒熘?,府史以下,官長所置也。”
  34 鼓:擊。缶(fǒu否):古代瓦制的一種樂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載,藺相如隨趙王與秦王會于澠池(今河南澠池縣),秦王酒酣,令趙王鼓瑟。藺相如認(rèn)為這有辱于趙國,也要求秦王擊缻(即缶),秦王不許。藺相如曰:“五步之內(nèi),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秦王不得不“為一擊缻”。
  35 寸轄制輪:《淮南子·繆稱訓(xùn)》:“終年為車,無三寸之轄,不可以驅(qū)馳;匠人斫戶,無一尺之楗(jiàn件),不可以閉藏。”轄:車軸頭上的小銅鍵,用以防止車輪脫出。楗:門閂。制輪:控制車輪。
  36 樞:門的轉(zhuǎn)軸。戶樞不會長達一尺,這是借上引《淮南子》中“尺楗”之說的活用。
  37 微言:深刻精微的話。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及夫子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卒而大義乖?!?br />  38 閑散:無關(guān)緊要的敘述。
  39 綴(zhuì墜):裝飾。翠:即翡翠,綠色硬玉。脛(jìng竟):小腿。
  40 靚(jìng竟):妝飾。黛(dài代):古代婦女畫眉的青黑色顏料。臆:胸。

  (三)

  凡用舊合機1,不啻自其口出2;引事乖謬3,雖千載而為瑕4。陳思5,群才之英也,《報孔璋書》云6:“葛天氏之樂7,千人唱,萬人和,聽者因以蔑《韶》、《夏》矣8?!贝艘轮畬嵵囈病0锤鹛熘?,唱和三人而已9。相如《上林》云:“奏陶唐之舞10,聽葛天之歌,千人唱,萬人和?!背颓f人,乃相如接人11。然而濫侈《葛天》12,推“三”成“萬”者,信賦妄書,致斯謬也13。陸機《園葵》詩云14:“庇足同一智,生理合異端?!?5夫“葵能衛(wèi)足”,事譏鮑莊16;“葛藟庇根”17,辭自樂豫18。若譬“葛”為“葵”,則引事為謬19;若謂“庇”勝“衛(wèi)”,則改事失真:斯又不精之患。夫以子建明練20,士衡沈密21,而不免于謬;曹仁之謬高唐22,又曷足以嘲哉23!夫山木為良匠所度24,經(jīng)書為文士所擇,木美而定于斧斤25,事美而制于刀筆26;研思之士,無慚匠石矣27。

  〔譯文〕

  大凡引用故實得當(dāng),就像自己說的話一樣;如果所引之事和自己講的內(nèi)容不吻合,就成了千年抹不掉的污點。陳思王曹植,可算是群才中的英俊了,但他在《報孔璋書》中說:“葛天氏時的音樂,千人合唱,萬人相和,聽了這種音樂的人,對古代的《韶樂》和《大夏》都有所輕視了。”這就是引用古事的謬誤。查葛天氏時所唱的歌,唱與和的一共只有三人而已。司馬相如《上林賦》中說:“演奏陶唐氏的樂舞,聽葛天氏的音樂,千人齊唱,萬人齊和?!彼^唱和千萬人,不過是司馬相如的主觀推測。其所以不真實地夸大《葛天氏之樂》,把“三”擴大為“萬”,是由于作者根據(jù)《上林賦》亂寫,以致造成這種荒謬的。又如陸機的《園葵》詩中說:“葵能蔭庇其足,只不過一點小小的智慧,但生存的道理卻有千千萬萬?!标P(guān)于“葵能保衛(wèi)其足”,原是孔子譏諷齊國鮑牽的說法;“葛藤庇護其根”,原是宋國樂豫對宋昭公說的話:這本是兩碼事。如果把“葛”比作“葵”,就是張冠李戴的錯誤;如果認(rèn)為“庇”字比“衛(wèi)”字好,則又改變事實而有失其真,這是不精確的毛病。以曹植的精明熟練、陸機的深沉細(xì)致,還難免有誤;曹洪在《與魏文帝書》中,把“河西”誤作“高唐”,又有什么可嘲笑的呢?山中樹木為良好的工匠所度量,儒家經(jīng)書被后世文人所選??;木材美好的,便用斧子加工;事義美好的,就用筆墨寫下。能如此,從事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人,也就無愧于古代善于準(zhǔn)確斫削的匠石了。

  〔注釋〕  1 合機:適合,得當(dāng)。
  2 不啻(chì翅):無異于?!渡袝で厥摹罚骸安秽慈糇云淇诔觥!?br />  3 乖謬:錯誤。乖:違背。
  4 瑕:玉的斑痕,這里指缺點。
  5 陳思:陳思王曹植。
  6 《報孔璋書》:此書今不存??阻埃宏惲盏淖?。他是“建安七子”之一。
  7 葛天氏:傳說中的古代帝王。
  8 蔑:輕視?!渡亍罚簜鳛樗磿r的《韶樂》?!断摹罚簜鳛橄挠頃r的《大夏》。
  9 唱和三人:此說據(jù)《呂氏春秋·古樂》:“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br />  10 陶唐:即帝堯,史稱陶唐氏?!渡狭仲x》的原文是:“奏陶唐氏之舞,聽葛天氏之歌?!?br />  11 接人:一作“推之”。譯文據(jù)“推之”。
  12 濫:不實。侈:夸大。
  13 致斯謬也:指曹植《報孔璋書》的錯誤論點。這里,劉勰不論《上林賦》之誤,而評曹植之論,當(dāng)與文學(xué)描寫與論述文不同有關(guān)。曹植的“信賦妄書”,正是忽略了這種區(qū)別。
  14 陸機:字士衡,西晉文學(xué)家。
  15 “庇足”二句:丁福保輯《全晉詩》卷三作:“庇足周一智,生理各萬端?!敝埽航K。謂能庇護其足,只是“一智”而已,但生存的道理是很多的。所以原詩下兩句說:“不若聞道易,但傷知命難?!?br />  16 事譏鮑莊:《左傳·成公十七年》:“秋七月,壬寅,刖(yuè越)鮑牽而逐高無咎?!倌嵩唬骸U莊子之知,不如葵,葵猶能衛(wèi)其足?!倍蓬A(yù)注:“葵傾葉向日,以蔽其根,言鮑牽居亂,不能危行言孫(遜)。”鮑莊:名牽,謚莊子,春秋時齊國大夫。
  17 葛藟(lěi壘):葛藤。葛:藤類植物。
  18 辭自樂豫:《左傳·文公七年》:“(宋)昭公將去群公子。樂豫曰:‘不可。公族,公室之枝葉也,若去之,則本根無所庇陰矣。葛藟猶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為比(指《詩經(jīng)·王風(fēng)·葛藟》),況國君乎!’”杜注:“葛之能藟蔓繁滋者,以本枝蔭庥(xiū休)之多?!睒吩ィ捍呵飼r宋國司馬。
  19 引事為謬:指《園葵》詩是詠葵,不應(yīng)誤用葛的典故。
  20 子建:曹植的字。明練:精明純熟于故實。
  21 沈密:深沈細(xì)密。
  22 曹仁:字子考,曹操從弟,魏文帝時官至大司馬。這里應(yīng)為曹洪,字子廉,也是曹操從弟,官至驃騎將軍。謬高唐:《文選》卷四十一有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中云:“蓋聞過高唐者,效王豹之謳?!贝说涑觥睹献印じ孀酉隆罚骸拔粽咄醣幱阡?,而河西善謳;綿駒處于高唐,而齊右善歌。”據(jù)此,“高唐”應(yīng)為“河西”。
  23 曷:何。這里意為,曹洪非文人,比之“明練”的曹植、“沈密”的陸機,就不足嘲笑了。
  24 度(duó奪):度量。《左傳·隱公十一年》:“山有木,工則度之?!?br />  25 定于斧斤:取定于斧子,意即進行加工。斤:斧。
  26 制:指寫作。刀筆:古代記事用刀刻于龜甲或竹木;后以筆寫,用刀削誤。這里泛指書寫工具。
  27 匠石:古工匠名石。《莊子·徐無鬼》:“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fēng),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眻祝èI)慢:用白土涂抹。

 ?。ㄋ模?br />
  贊曰:經(jīng)籍深富,辭理遐亙1。皓如江海2,郁若昆鄧3。文梓共采4,瓊珠交贈5。用人若己6,古來無懵7。

  〔譯文〕

  總之,儒家經(jīng)籍精深宏富,文辭和義理都具有永恒的意義。它像江海那樣廣大,像昆侖山的珠玉和鄧林那樣繁盛。優(yōu)質(zhì)的梓木都可采伐,美好的珠寶全可贈送。只要引用前人的故事如自出其口,古往今來的讀者都是歡迎的?!  沧⑨尅?br />
  1 遐:遠(yuǎn)。亙(gèn根去):延續(xù)不斷。此句指儒家經(jīng)書的文辭和內(nèi)容都具有永恒意義。
  2 皓:廣大貌。
  3 郁:草木繁茂。昆:神話中的昆侖山,相傳昆山產(chǎn)玉。鄧:神話中的鄧林?!渡胶=?jīng)·大荒北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中說夸父追日,后來“棄其杖,化為鄧林”。
  4 文梓(zǐ子):有斑文的梓木。
  5 瓊:玉之美者。交:俱,都,和上句“共”字意近。這兩句的“文梓”承上句的“鄧”,“瓊珠”承上句的“昆”。
  6 用人:采用前人的言行故事。
  7 無懵(mèng夢):不愁悶,這里指高興、歡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