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經濟匯編食貨典戶口部之2

古今圖書集成 作者:清·陳夢雷


岳州戶九萬七千七百九十一口一十二萬八千四
百五十
歸州戶二萬一千五十八口五萬二千一百四十七
辰州戶一萬七百三十口二萬三千三百五十
沅州戶九千六百五十九口一萬九千一百五十七
靖州戶一萬八千六百九十二口闕
潭州戶四十三萬九千九百八十八口九十六萬二
千八百五十三
衡州戶一十六萬八千九十五口三十萬八千二百
五十三
道州戶四萬一千五百三十五口八萬六千五百五
十三
永州戶八萬九千三百八十七口二十四萬三千三
百二十二
郴州戶三萬九千三百九十二口一十三萬八千五
百九十九
寶慶府戶九萬八千八百六十一口二十一萬八千
一百六十
全州戶三萬四千六百六十三口一十萬六千四百
三十二
桂陽軍戶四萬四百七十六口一十一萬五千九百
福州長樂郡戶二十一萬一千五百五十二
建寧府建安郡戶一十九萬六千五百六十六
泉州清源郡戶二十萬一千四百六
南劍州劍浦郡戶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六十一
漳州漳浦郡戶一十萬四百六十九
汀州臨汀郡戶八萬一千四百五十四
邵武軍戶八萬七千五百九十四
興化軍戶六萬三千一百五十七
成都府戶一十八萬二千九十口五十八萬九千九
百三十
眉州通義郡戶七萬二千八百九口一十九萬二千
三百八十四
崇慶府戶六萬七千八百三十五口二十七萬三千
五十
彭州蒙陽郡戶五萬七千五百二十四
綿州巴西郡戶一十二萬二千九百一十五口二十
三萬四百九
漢州德陽郡戶一十二萬九百口五十二萬七千二
百五十二
嘉定府戶七萬一千六百五十二口二十一萬四百
七十二
邛州臨邛郡戶七萬九千三百七十九口一十九萬
三千三十二
簡州陽安郡戶四萬一千八百八十八口九萬五千
六百一十九
黎州漢源郡戶二千七百二十二口九千八十
雅州盧山郡戶二萬七千四百六十四口六萬二千
三百七十八
茂州通化郡戶五百六十八口一千三百七十七
威州維川郡戶二千二十口三千一十三
仙井監(jiān)戶三萬二千八百五十三口一十萬四千五
百四十五
潼川府戶一十萬九千六百九口四十四萬七千五
百六十五
遂寧府戶四萬九千一百三十二口一十萬二千五
百五十五
順慶府戶五萬五千四百九十三口一十三萬三百
一十三
資州資陽郡戶三萬二千二百八十七口四萬七千
二百一十九
普州安岳郡戶三萬二千一百一十八口七萬三千
二百二十一
昌州昌元郡戶三萬六千四百五十六口九萬二千
五十五
敘州南溪郡戶一萬六千四百四十八口三萬六千
六百六十八
瀘州瀘川郡戶四萬四千六百一十一口九萬五千
四百一十
合州巴川郡戶四萬八千二百七十七口八萬四千
四百八十四
榮州和義郡戶一萬六千六百六十七口五萬二千
八十七
渠州鄰山郡戶三萬二千八百七十七口六萬三千
八百三十
懷安軍戶二萬九千六百二十五口一十七萬四千
九百八十五
寧西軍戶四萬七千五十七口一十一萬一千七百
五十四
富順監(jiān)戶一萬一千二百四十一口二萬三千七百
一十六
興元府戶六萬二百八十四口一十二萬三千五百
四十
利州益川郡戶二萬五千三百七十三口五萬一千
五百三十九
洋州洋川郡戶四萬五千四百九十口九萬八千五
百六十七
閬州閬中郡戶四萬三千九百三十六口一十萬九
百七
隆慶府戶三萬五千二十三口一十萬七千五百七
十三
巴州清化郡戶二萬三千三百三十七口四萬一千
五百一十六
文州陰平郡戶一萬二千五百三十一口二萬二千
七十八
沔州順政郡戶一萬二千四百三十口一萬九千六
百七十三
蓬州咸安郡戶二萬七千八百二十七口五萬一千
四百七十二
政州江油郡戶三千五百二十三口九千二百九十

按地理志注崇寧元年戶二千二十六萬四千三百
七口四千五百三十二萬四千一百五十四各府州
下戶口與總數少異姑兩存之
按文獻通考崇寧元年天下主客戶共升戶三十萬
三千四百九十五口四十萬九千一百六十三增入
元符元數計戶二千零一萬九千五十口四千三百
八十二萬七百六十九
大觀四年天下有戶二千八十八萬有奇口四千六
百七十三萬有奇
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 按地理志大觀四年天下
有戶二千八十八萬二千二百五十八口四千六百
七十三萬四千七百八十四視西漢盛時蓋有加焉
隋唐疆理雖廣而戶口皆有所不及
政和三年詳定九域戶口實數
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政和三年詳
定九域圖志蔡攸何志同言本所取會天下戶口數
類多不實且以河北二州言之德州主客戶五萬二
千五百九十九而口纔六萬九千三百八十五霸州
主客戶二萬二千四百七十七而口纔三萬四千七
百一十六通二州之數率三戶四口則戶版刻隱不
待校而知之乞詔有司申嚴法令務在核實從之八
月淮南轉運副使徐閎中言九域志在元豐間主客
戶共一千六百余萬大觀初已二千九十一萬乞詔
諸路應奏戶口歲終再令提刑提舉司參考同保從

政和六年戶部議準令佐任內增戶升次從之
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六年戶部言
淮南轉運司申政和格知通令佐任內增收漏戶一
千至二千戶常格一縣戶口多者止及三萬脫漏難
及千戶少得應賞之人繇此不盡心推括看詳令佐
任內增收漏戶八百戶升半年名次一千五百戶免
試三千戶減磨勘一年七千戶減二年一萬二千戶
減三年知通隨所管縣通理比令佐加倍從之
高宗紹興五年平湖湘得戶二萬七千詔殘破州縣
親民官計戶口考殿最
按宋史高宗本紀紹興五年六月丁巳湖賊黃誠斬
楊太首挾鍾子儀周倫詣都督府降湖湘悉平得戶
二萬七千悉遣歸業(yè)秋七月甲午詔殘破州縣親民
官計到罷之日戶口考殿最
紹興八年劉大中奏乞守令滿日以生齒增減為殿
最又詔貧戶支常平錢養(yǎng)贍男女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八年禮部尚
書劉大中奏自中原陷沒東南之民死于兵火疫癘
水旱以至為兵為緇黃及去為盜賊余民之存者十
無二三奸臣虐用其民誅求過數丁鹽紬絹最為疾
苦愚民寧殺子而不愿輸生女者又多不舉乞守令
滿日以生齒增減為殿最又詔應州縣鄉(xiāng)村五等坊
郭七等以下戶及無等第貧乏之家生男女不能養(yǎng)
贍者于常平錢內人支四貫文省仍委守令勸諭父
老若奉行如法所活數多監(jiān)司保明推賞
紹興十三年九月已巳詔淮東京西監(jiān)司歲終上州
縣所增戶口為守令殿最
按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紹興二十六年夏四月命湖北路以增戶墾田為守
令殿最
按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紹興三十年天下主客戶一千一百三十七萬五千
七百三十三口一千九百二十二萬九千八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云云
紹興三十二年蒙縣民倪震率丁口來歸諸路上戶
口之數
按宋史高宗本紀三十二年夏四月癸酉蒙縣民倪
震率丁口數千來歸 按地理志兩浙路紹興三十
二年戶二百二十四萬三千五百四十八口四百三
十二萬七千三百二十二
東路戶一十一萬八百九十七口二十七萬八千九
百五十四
江南東西路戶九十六萬六千四百二十八口一百
七十二萬四千一百三十七
西路戶一百八十九萬一千三百九十二口三百二
十二萬一千五百三十八
北路戶二十五萬四千一百一口四十四萬五千八
百四十四
南路戶九十六萬八千九百三十口二百一十三萬
六千七百六十七
福建路戶一百三十九萬五百六十五口二百八十
二萬八千八百五十二
潼川府路戶八十萬五千三百六十四口二百六十
三萬六千四百七十六
利州路戶三十七萬一千九十七口七十六萬九千
八百五十二
夔州路戶三十八萬六千九百七十八口一百一十
三萬四千三百九十八
廣南東路戶五十一萬三千七百一十一口七十八
萬四千七百七十四
廣南西路戶四十八萬八千六百五十五口一百三
十四萬一千五百七十二
孝宗干道二年諸路主客戶一千二百三十三萬五
千四百五十口二千五百三十七萬八千六百八十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云云
干道八年六月壬寅蠲兩淮歸正人撮收課子淮東
巡尉有縱逸歸正戶口過淮者奪官有差
按宋史孝宗本紀云云
淳熙二年成都府路戶二百五十八萬口七百四十
二萬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地理志云云
光宗紹熙四年諸路主客戶一千二百三十萬二千
八百七十三口二千七百八十四萬五千八十五
按宋史光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云云
寧宗嘉定二年五月癸卯詔兩淮荊襄守令以戶口
多寡為殿最
按宋史寧宗本紀云云
嘉定十一年戶一千三百六十六萬有奇
按宋史寧宗本紀不載 按地理志高宗倉皇渡江
駐蹕吳會中原陜右盡入于金東畫長淮西割商秦
之半以散關為界其所存者兩浙兩淮江東西湖南
北西蜀福建廣東廣西十五路而已有戶一千三百
六十六萬九千六百八十四
 此寧宗嘉定十一年數
嘉定十六年諸路戶口之數
按宋史寧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十六年諸路
主客戶一千二百六十七萬八百一口二千八百三
十二萬八十五
兩浙路戶二百二十二萬三百二十一口四百二萬
九千九百八十九
江南東路戶一百四萬六千二百七十二口二百四
十萬二千三十八
江南西路戶二百二十六萬七千九百八十三口四
百九十五萬八千二百九十一
淮南東路戶一十二萬七千三百六十九口四十萬
四千二百六十一
淮南西路戶二十一萬八千二百五十口七十七萬
九千六百一十二
廣南東路戶四十四萬五千九百六口七十七萬五
千六百二十八
廣南西路戶五十二萬八千二百二十口一百三十
二萬一千二百七
荊湖南路戶一百二十五萬一千二百二口二百八
十八萬一千五百六
荊湖北路戶三十六萬九千八百二十口九十萬八
千九百三十四
福建路戶一百五十九萬九千二百一十四口三百
二十三萬五百七十八
京西路戶六千二百五十二口一萬七千二百二十

成都府路戶一百一十三萬九千七百九十口三百
一十七萬一千三
利州路戶四十萬一千一百七十四口一百一萬六
千一百一十一
潼川府路戶八十四萬一千一百二十九口二百一
十四萬三千七百二十八
夔州路戶二十萬七千九百九十九口二十七萬九
千九百八十九
 右國朝會要所載戶口南渡前無各路數目故以
 中書備對所書元封各路數編入而南渡后莫盛
 于寧宗嘉定之時故備書之
理宗寶慶元年上兩浙福建戶口之數
按宋史理宗本紀寶慶元年兩浙路戶一百九十七
萬五千九百九十六口二百八十二萬二千三十二
福建路戶一百七十萬四千一百八十六口二百五
十五萬三千七十九
景定五年諸路戶口之數
按宋史理宗本紀不載 按度宗本紀景定五年十
月理宗崩受遺詔即皇帝位是歲兩浙江東西湖南
北廣東西福建成都京西潼川夔利路戶五百六十
九萬六千九百八十九口一千三百二萬六千五百
三十二

戶口部匯考六

金建置五京十四府領十九路戶口
按金史地理志金襲遼制建五京置十四總管府是
為十九路
上京路府一領節(jié)鎮(zhèn)四防御一縣六鎮(zhèn)一
會寧府縣三戶三萬一千二百七十
肇州縣一戶五千三百七十五
隆州縣一戶一萬一百八十
信州縣一戶七千三百五十九
咸平路府一領刺郡一縣十
咸平府縣八戶五萬六千四百四
韓州縣二戶一萬五千四百一十二
東京路府一領節(jié)鎮(zhèn)一刺郡四縣十七鎮(zhèn)五
遼陽府縣四戶四萬六百四
澄州縣二戶一萬一千九百三十五
瀋州縣五戶三萬六千八百九十二
貴德州縣二戶二萬八百九十六
蓋州縣四戶一萬八千四百五十六
復州縣二戶一萬三千九百五十
北京路府四領節(jié)鎮(zhèn)七刺郡三縣四十二鎮(zhèn)七寨一
堡五十六
大定府縣十一戶六萬四千四十七
利州縣二戶二萬一千二百九十六
義州縣三戶三萬二百三十三
錦州縣三戶三萬九千一百二十三
瑞州縣三戶一萬九千九百五十三
廣寧府縣三戶四萬三千一百六十一
懿州縣二戶四萬二千三百五十一
興中府縣四戶四萬九百二十七
建州縣一戶一萬一千四百三十九
全州縣一戶九千三百一十九
臨潢府縣五戶六萬七千九百七
慶州縣一戶二千七
興州縣二戶一萬五千九百七十
泰州縣一戶三千五百四
西京路府二領節(jié)鎮(zhèn)七刺郡八縣四十鎮(zhèn)九
大同府縣七戶九萬八千四百四十四
豐州縣一戶二萬二千六百八十三
弘州縣二戶二萬二千二
凈州縣一戶五千九百三十八
桓州縣一戶五百七十八
撫州縣四戶一萬一千三百八十
德興府縣六戶八萬八百六十八
昌州縣一戶一千二百四十一
宣德州縣二戶三萬二千一百四十七
朔州縣二戶四萬四千八百九十
武州縣一戶一萬三千八百五十一
應州縣三戶三萬二千九百七十七
蔚州縣五戶五萬六千六百七十四
云內州縣二戶二萬四千八百六十八
寧邊州縣一戶六千七十二
東勝州縣一戶三千五百三十一
中都路府一領節(jié)鎮(zhèn)三刺郡九縣四十九鎮(zhèn)七
大興府縣十戶二十二萬五千五百九十二
通州縣二戶三萬五千九十九
薊州縣五戶六萬九千一十五
易州縣二戶四萬一千五百七十七
涿州縣五戶一十一萬四千九百一十二
順州縣一戶三萬三千四百三十三
平州縣五戶四萬一千七百四十八
灤州縣四戶六萬九千八百六
雄州縣三戶二萬四百一十一
霸州縣四戶四萬一千二百七十六
保州縣二戶九萬三千二十一
安州縣三戶三萬五百三十二
遂州縣一戶一萬一千一百七十四
安肅州縣一戶一萬二千九百八十
南京路府三領節(jié)鎮(zhèn)三防御八刺史郡八縣一百八
鎮(zhèn)九十八
開封府縣十五戶百七十四萬六千二百一十
睢州縣三戶四萬六千三百六十
歸德府縣六戶七萬六千三百八十九
單州縣四戶六萬五千五百四十五
壽州縣二戶八千六百七十七
陜州縣四戶四萬一千一十
鄧州縣三戶二萬四千九百八十九
唐州縣四戶一萬一千三十一
裕州縣三戶八千三百
河南府縣九戶五萬五千六百三十五
嵩州縣四戶二萬六千六百四十九
汝州縣四戶三萬五千二百五十四
許州縣五戶四萬五千五百八十七
鈞州縣二戶一萬八千五百一十
亳州縣六戶六萬五百三十五
陳州縣五戶二萬六千一百四十五
蔡州縣六戶三萬六千九十三
息州縣四戶九千六百八十五
鄭州縣七戶四萬五千六百五十七
潁州縣四戶一萬六千七百一十四
宿州縣四戶五萬五千五十八
泗州縣四戶八千九十二
河北東路府一節(jié)鎮(zhèn)二防御一刺郡五縣三十鎮(zhèn)三
十八
河間府縣二戶三萬一千六百九十一
蠡州縣一戶二萬九千七百九十七
莫州縣一戶二萬二千九百三十三
獻州縣二戶五萬六百三十二
冀州縣五戶三千六百七十
深州縣五戶五萬六千三百四十
清州縣三戶四萬七千八百七十五
滄州縣五戶一十萬四千七百七十四
景州縣六戶六萬五千八百二十八
河北西路府三節(jié)鎮(zhèn)二防御二刺郡五縣六十一鎮(zhèn)
三十三
真定府縣九戶一十三萬七千一百三十七
威州縣一戶八千三百一十
沃州縣七戶三萬八千一百八十五
邢州縣八戶八萬二百九十二
洺州縣九戶七萬三千七十
彰德府縣五戶七萬七千二百七十六
磁州縣三戶六萬三千四百一十七
中山府縣七戶八萬三千四百九十
祁州縣三戶二萬三千三百八十二
浚州縣二戶二萬九千三百一十九
衛(wèi)州縣五戶九萬一百一十二
滑州縣二戶二萬二千五百七十
山東東路府二節(jié)鎮(zhèn)二防御二刺郡七縣五十三鎮(zhèn)
八十三
益都府縣七戶一十一萬八千七百一十八
濰州縣三戶三萬九百八十九
濱州縣四戶一十一萬八千五百八十九
沂州縣二戶二萬四千三十五
密州縣四戶一萬一千八十二
海州縣五戶三萬六百九十一
莒州縣三戶四萬五千二百四十
棣州縣三戶八萬二千三百三
濟南府縣七戶三十萬八千四百六十九
淄州縣四戶一十二萬八千六百二十二
萊州縣五戶八萬六千六百七十五
登州縣四戶五萬五千九百一十三
寧海州縣二戶六萬一千九百三十三
山東西路府一領節(jié)鎮(zhèn)二防御二刺郡五縣二十七
鎮(zhèn)四十八
東平府縣六戶一十一萬八千四十六
濟州縣四戶四萬四百八十四
徐州縣三戶四萬四千六百八十九
邳州縣三戶二萬七千二百三十二
滕州縣三戶四萬九千九
博州縣五戶八萬八千四十六
兗州縣四戶五萬九十九
泰安州縣三戶三萬一千四百三十五
德州縣三戶一萬五千五十三
曹州縣三戶一萬二千六百七十七
大名府路府一領刺郡三縣二十鎮(zhèn)二十二
大名府縣十戶三十萬八千五百一十一
恩州縣四戶九萬九千一百一十九
濮州縣二戶五萬二千九百四十八
開州縣四戶三萬三千八百三十六
河東北路府一領節(jié)鎮(zhèn)三刺郡九縣三十九鎮(zhèn)四十
堡十寨八
太原府縣十一戶一十六萬五千八百六十二
忻州縣二戶三萬二千三百四十一
平定州縣二戶一萬八千二百九十六
汾州縣五戶八萬七千二百二十七
石州縣六戶三萬六千五百二十八
葭州寨八堡九戶八千八百六十四
代州縣五戶五萬七千六百九十
隩州縣一戶七千五百九十二
寧化州縣一戶六千一百
嵐州縣三戶一萬七千五百五十七
岢嵐州縣一戶五千八百五十一
保德州縣一戶三千一百九十一
管州縣一戶五千八百八十一
河東南路府二節(jié)鎮(zhèn)三防御一刺郡六縣六十九鎮(zhèn)
三十關六
平陽府縣十戶一十三萬六千九百三十六
隰州縣六戶二萬五千四百四十五
吉州縣二戶一萬三千三百二十四
河中府縣七戶十萬六千五百三十九
絳州縣八戶一十三萬一千五百一十
解州縣六戶七萬一千二百三十二
澤州縣六戶五萬九千四百一十六
潞州縣八戶七萬九千二百三十二
遼州縣四戶一萬五千八百五十
沁州縣四戶一萬八千五十九
懷州縣四戶八萬六千七百五十六
孟州縣四戶四萬一千六百四十九
京兆府路府一領節(jié)鎮(zhèn)一防御一刺郡四縣三十六
鎮(zhèn)三十七
京兆府縣十二戶九萬八千一百七十七
商州縣二戶三千九百九十九
虢州縣三戶一萬二十二
干州縣四戶二萬六千八百五十六
同州縣六戶三萬五千五百六十一
耀州縣四戶五萬二百一十一
華州縣五戶五萬三千八百
鳳翔路府二防御二刺郡二縣三十三城一堡四寨
十六鎮(zhèn)十六
鳳翔府縣九戶六萬二千三百二
德順州縣六戶三萬五千四百四十九
平涼州縣五戶三萬一千三十三
鎮(zhèn)戎州縣二戶一萬四百四十七
秦州縣八戶四萬四百四十八
隴州縣三戶一萬六千四百四十二
鄜延路府一領節(jié)鎮(zhèn)一刺郡四縣十六鎮(zhèn)五城二堡
四寨十八關二
延安府縣七戶八萬八千九百九十四
丹州縣一戶一萬三千七十八
保安州縣一戶七千三百四十
綏德州縣一戶一萬二千七百二十
鄜州縣四戶六萬二千九百三十一
坊州縣二戶二萬七百四十六
慶原路府一領節(jié)鎮(zhèn)二刺郡三縣十九鎮(zhèn)二十三城
二堡四寨十六邊將營八
慶陽府縣三戶四萬六千一百七十一
環(huán)州縣一戶九千五百四
寧州縣四戶三萬四千七百五十七
邠州縣五戶四萬七千二百九十一
原州縣二戶一萬七千八百
涇州縣四戶二萬六千二百九十
邊將第二將營戶三千七百一十六
次西第四將營戶一千二百三十二
次西第三將營戶二千一百五
次西第八將營戶一千二百二十二
次西第七將營戶八百五十
次西第九將營戶七百二十七
次西第六將營戶九百八十九
次西第五將營戶三百六十四
臨洮路府一領節(jié)鎮(zhèn)一防御一刺郡四縣一十五鎮(zhèn)
六城七堡十二寨九關二
臨洮府縣三戶一萬九千七百二十一
積石州縣一戶五千一百八十五
洮州堡二戶一萬一千三百三十七
蘭州縣三戶一萬一千三百六十
鞏州縣五戶三萬六千三百一
會州縣一戶八千九百一十八
河州縣二戶一萬四千九百四十二
太祖收國二年詔民以歲兇陷為奴者以兩人贖一
為良元約以一人者聽
按金史太祖本紀收國二年二月己巳詔曰比以歲
兇庶民艱食多依附豪族因為奴隸及有犯法征償
莫辦折身為奴者或私約立限以人對贖過期則為
奴者并德以兩人贖一為良若元約以一人贖者即
從元約
天輔二年通祺等州戶來歸命擇膏腴地處之又詔
匹里水路六謀克貧民具數以聞
按金史太祖本紀天輔二年六月甲戌遼通祺雙遼
等州八百余戶來歸命分置諸部擇膏腴之地處之
七月癸未詔曰匹里水路完顏朮里古渤海大家奴
等六謀克貧乏之民昔嘗給以官糧置之漁獵之地
今歷日已久不知登耗可具其數以聞
天輔三年詔索女直戶于遼
按金史太祖本紀三年五月壬戌詔咸州路都統(tǒng)司
曰兵興以前曷蘇館回怕里與系遼籍不系遼籍女
直戶民有犯罪流竄邊境或亡入于遼者本皆吾民
遠在異境朕甚憫之今既議和當行理索可明諭諸
路千戶謀克遍與詢訪其官稱名氏地里具錄以上
天輔五年分諸猛安謀克中民戶萬余屯種于泰州
按金史太祖本紀五年二月遣昱及宗雄分諸路猛
安謀克之民萬戶屯泰州以婆盧火統(tǒng)之 按食貨
志五年以境土既拓而舊部多瘠鹵將私其民于泰
州乃遣皇弟昱及族子宗雄按視其地昱等苴其土
以進言可種植遂摘諸猛安謀克中民戶萬余使宗
人婆盧火統(tǒng)之屯種于泰州婆盧火舊居阿注滸水
至是遷焉其居寧江州者遣拾得查端阿里徒歡奚
撻罕等四謀克挈家屬耕具徙于泰州仍賜婆盧火
耕牛五十
天輔六年詔移民實內地命護送諸降人于渾河路
從便以居又命習古乃通閱戶口具籍以上
按金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六年既定山西
諸州以上京為內地則移其民實之又命耶律佛頂
以兵護送諸降人于渾河路以皇弟昂監(jiān)之命從便
以居 按習古乃傳習古乃領咸州煙火事天輔六
年完顏慎思所部及其余未置猛安謀克戶口命習
古乃通閱具籍以上
天輔七年徙山西諸部族于嶺東以猛安歸附之民
還東京又盡徙六州民于內地
按金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七年以山西諸
部族近西北二邊且遼主未獲恐陰相結誘復命皇
弟昂與孛堇稍喝等以兵四千護迭處之嶺東惟西
京民安堵如故且命昂鎮(zhèn)守上京路既而上聞昂已
過上京而降人復苦其侵擾多叛亡者遂命孛堇出
里底往戒諭之比至而諸部已叛去又以猛安詳穩(wěn)
留住所領歸附之民還東京命有司常撫慰且貸一
歲之糧其親屬被虜者皆令聚居及七年取燕京路
二月盡徙六州氏族富強工技之民于內地
太宗天會年命宗翰取諸路戶籍按籍索之
按金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宗翰傳太祖將歸京師
以宗翰為都統(tǒng)斡魯副之太宗即位斡魯奏宋不遣
歲幣戶口事且將渝盟不可不備太宗命宗翰取諸
路戶籍按籍索之
天會元年給戶口賦米又詔贖新遷戶之鬻子及同
姓之自鬻者
按金史太宗本紀天會元年詔諸猛安賦米給戶口
在內地匱乏者十二月甲午詔曰比聞民間乏食至
有鬻其子者其聽以丁力等者贖之 按食貨志天
會元年以舊徙潤隰等四州之民于瀋州之境以新
遷之戶艱苦不能自存詔曰比聞民乏食至鬻子者
聽以丁力等者贖之又詔孛堇阿實賚曰先皇帝以
同姓之人昔有自鬻及典質其身者命官為贖今聞
尚有未復者其悉閱贖之又命以官粟贖上京路新
遷置寧江州戶口貧而賣身者六百余人
天會二年詔贖自鬻諸民
按金史太宗本紀二年四月乙亥詔贖上京路新遷
寧江州戶口賣身者六百余人 按食貨志二年民
有自鬻為奴者詔以丁力等者易之
天會三年禁權勢家買貧民為奴
按金史太宗本紀三年七月壬申禁內外官宗室毋
私役百姓己卯詔權勢之家毋買貧民為奴其脅買
者一人償十五人詐買者一人償二人皆杖一百
天會七年詔良人被略者聽贖
按金史太宗本紀七年三月壬寅詔軍興以來良人
被略為驅者聽其父母夫妻子贖之
熙宗皇統(tǒng)四年詔蒲解汝蔡等州百姓為驅者官贖

按金史熙宗本紀皇統(tǒng)四年十一月甲辰詔陜西蒲
解汝蔡等處因歲饑流民典雇為奴婢者官給絹贖
為良放還其鄉(xiāng) 按食貨志皇統(tǒng)四年詔陜西蒲解
汝蔡等州歲饑百姓流落典雇為驅者官以絹贖為
良丁男三疋婦人幼小二疋
世宗大定二年詔免二稅戶為民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大定二年詔免
二稅戶為民初遼人佛尤甚多以良民賜諸寺分
其稅一半輸官一半輸寺故謂之二稅戶遼亡僧多
匿其實抑為賤有援左證以告者有司各執(zhí)以聞上
素知其事故特免之 按李晏傳晏以翰林侍講學
士兼御史中丞初錦州龍宮寺遼主撥賜戶民俾輸
稅于寺歲久皆以為奴有欲訴者害之島中晏乃具
奏在律僧不殺生況人命乎遼以良民為二稅戶此
不道之甚也今幸遇圣朝乞盡釋為良世宗納其言
于是獲免者六百余人
大定三年十二月丁丑詔流民未復業(yè)增限招誘
按金史世宗本紀云云
大定四年始行諸路通檢之法詔規(guī)措北邊艱食戶

按金史世宗本紀四年十月己卯命泰寧軍節(jié)度使
張弘信等二十四人分路通檢諸路物力 按食貨
志通檢推排通檢即周禮大司徒三年一大比各登
其鄉(xiāng)之眾寡六畜車輦辨物行征之制也金自國初
占籍之后至大定四年承正隆師旅之余民之貧富
變更賦役不均世宗下詔曰粵自國初有司常行大
比于今四十年矣正隆時兵役并興調發(fā)無度富者
今貧不能自存版籍所無者今為富室而猶幸免是
用遣信臣泰寧軍節(jié)度使張弘信等十三人分路通
檢天下物力而差定之以革前弊俾元元無不均之
嘆以稱朕意凡規(guī)措條理命尚書省畫一以行又命
凡監(jiān)戶事產除官所撥賜之外余凡置到百姓有稅
田宅皆在通檢之數時諸使往往以苛酷多得物力
為功弘信檢山東州縣尤為酷暴棣州防御使完顏
永元面責之曰朝廷以正隆后差調不均故命使者
均之今乃殘暴妄加民產業(yè)數倍一有來申訴者則
血肉淋漓甚者即殞杖下此何理也弘信不能對故
惟棣州稍平 按阿勒根彥忠傳彥忠大定四年為
刑部尚書詔規(guī)措北邊艱食戶口
大定五年又定通檢之法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五年有司奏諸
路通檢不均詔再以戶口多寡富貴輕重適中定之
既而又定通檢地土等第稅法
大定十五年上以賦調不均遣濟南尹排推之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十五年九月上
以天下物力自通檢以來十余年貧富變易賦調輕
重不均遣濟南尹梁肅等二十六人分路排推
大定十七年省奏移典部乞厘正戶籍詔從之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十七年五月省
奏咸平府路一千六百余戶自陳皆長白山星顯禪
春河女直人遼時簽為獵戶移居于此號移典部遂
附契丹籍本朝義兵之興首詣軍降仍居本部今乞
厘正詔從之
大定二十年詔禁女直人戶自賣其奴婢令猛安謀
克人戶各隨所分土與漢人錯居保聚相助又定科
差之法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二十年以上京
路女直人戶規(guī)避物力自賣其奴婢致耕田者少遂
以貧乏詔定制禁之又謂宰臣曰猛安謀克人戶兄
弟親屬若各隨所分土與漢人錯居每四五十戶結
為保聚農作時令相助濟此亦勸相之道也 又按
志二十年四月上謂宰臣曰猛安謀克戶富貧差發(fā)
不均皆自謀克內科之暗者惟胥吏之言是從輕重
不一自窩斡叛后貧富反復今當籍其夾戶推其家
貲儻有軍役庶可均出詔集百官議右丞相克寧平
章政事安禮樞密副使宗尹言女直人除猛安謀克
仆從差使余無差役今不推奴婢孳畜地土數目止
驗產業(yè)科差為便左丞相守道等言止驗財產多寡
分為四等置籍以科差庶得均也左丞通右丞道都
點檢襄言括其奴婢之數則貧富自見緩急有事科
差與一例科差者不同請俟農隙拘括地土牛具之
數各以所見上聞上曰一謀克戶之貧富謀克豈不
知一猛安所領八謀克一例科差設如一謀克內有
奴婢二三百口者有奴婢一二人者科差與同豈得
平均正隆興兵時朕之奴婢萬數孳畜數千而不差
一人一馬豈可謂平朕于庶事未嘗專行與卿謀之
往年散置契丹戶安禮極言恐擾動朕決行之果得
安業(yè)安禮雖盡忠未審長策其從左丞通等所見拘
括推排之十二月上謂宰臣曰猛安謀克多新強舊
弱差役不均其令推排當自中都路始
大定二十一年徙銀山側民又定避役逃戶同罪之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二十一年六月
徙銀山側民于臨潢又命避役之戶舉家逃于他所
者元貫及所寓司縣官同罪為定制
大定二十二年詔驗土地牛具奴婢之數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二十二年八月
始詔令集耆老推貧富驗土地牛具奴婢之數分為
上中下三等以同知大興府事完顏烏里也先推中
都路續(xù)遣戶部主事按帶等十四人與外官同分路
推排九月詔毋令富者匿隱畜產貧戶或有不敢養(yǎng)
馬者昔海陵時拘括馬畜絕無等級富者幸免貧者
盡拘入官大為不均今并核實貧富造籍有急即按
籍取之庶幾無不均之弊張汝弼梁肅奏天下民戶
通檢既定設有產物移易自應隨業(yè)輸納至于浮財
須有增耗貧者自貧富者自富似不必屢推排也上
曰宰執(zhí)家多有新富者故皆不愿也肅對曰如臣者
能推排中都物力臣以嘗為南使先自添物力錢至
六十余貫視其它奉使無如臣多者但小民無知法
出奸生數動搖則易駭如唐宋及遼時或三二十年
不測通比則有之頻歲推排似為難爾
按續(xù)文獻通考世宗大定時屢遣使推排物力大抵
驗各戶土地牛具奴婢之數分為上中下三等務使
貧富適均
大定二十三年定女直奴婢婚聘良人制是年奏戶
口墾地牛具之數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二十三年定制
女直奴婢如有得力本主許令婚聘者須取問房親
及村老給據方許聘于良人是年七月奏猛安謀克
戶口墾地牛具之數猛安二百二謀克千八百七十
八戶六十一萬五千六百二十四口六百一十五萬
八千六百三十六
 內正口四百八十一萬二千六百六十九奴婢口
 一百三十四萬五千九百六十七
墾田一百六十九萬三百八十頃有奇牛具二十八
萬四千七百七十一在都宗室將軍司戶一百七十
口二萬八千七百九十
 內正口九百八十二奴婢口二萬七千八百八
墾田三千六百八十三頃七十五畝牛具三百四迭
剌唐古二部五乣戶五千五百八十五口十二萬七
千五百四十四乣字字典無此字
 內正口十萬九千四百六十二奴婢口一萬八千
 八十一
墾田萬六千二十四頃一十七畝牛具五千六十六
大定二十五年命宰臣禁有祿人一子及農民避課
役為僧道者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云云
大定二十七年天下戶口之數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大定初天下戶
纔三百余萬至二十七年天下戶六百七十八萬九
千四百四十九口四千四百七十萬五千八十六
大定二十九年章宗即位遣官分括二稅戶有憑驗
者悉放為良
按金史章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二十九年十一
月上封事者言乞放二稅戶為良省臣欲取公牒可
憑者為準參知政事移剌履謂憑驗真?zhèn)坞y明凡契
丹奴婢今后所生者悉為良見有者則不得典賣如
此則三十年后奴皆為良而民且不病焉上以履言
未當令再議省奏謂不拘括則訟終不絕遂遣大興
府治中烏古孫仲和侍御史范楫分括北路及中都
路二稅戶凡無憑驗其主自言之者及因通檢而知
之者其稅半輸官半輸主而有憑驗者悉放為良
按丞相襄傳章宗初即政議罷僧道奴婢太尉克寧
奏曰此蓋成俗日久若遽更之于人情不安陛下如
惡其數多宜嚴立格法以防濫度則自少矣襄曰出
家之人安用仆隸乞不問從初如何所得悉放為良
若寺觀物力元系奴婢之數推定者并合除免詔從
襄言由是二稅戶多為良者
章宗明昌元年禁自披剃為僧道者是歲奏天下戶
口及所免二稅戶之數
按金史章宗本紀明昌元年春正月戊辰制禁自披
剃為僧道者 按食貨志明昌元年正月上封事者
言自古以農桑為本今商賈之外又有佛老與他游
食浮費百倍農歲不登流殍相望此末作傷農者多
故也上乃下令禁自披剃為僧道者是歲奏天下戶
六百九十三萬九千口四千五百四十四萬七千九
百而粟止五千二百二十六萬一千余石除官兵二
年之費余驗口計之口月食五斗可為四十四日之
食上曰蓄積不多是力農者少故也其集百官議所
以使民務本廣儲之道以聞六月奏北京等路所免
二稅戶凡一千七百余戶萬三千九百余口此后為
良為驅皆從已斷為定
明昌六年奏天下女直契丹漢戶口之數
按金史章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六年二月上謂
宰臣曰凡言女直進士不須稱女直字卿等誤作回
避女直契丹語非也今如分別戶民則女直言本戶
漢戶及契丹余謂之雜戶明昌六年十二月奏天下
女直契丹漢戶七百二十二萬三千四百口四千八
百四十九萬四百物力錢二百六十萬四千七百四
十二貫
承安二年敕令推排戶籍
按金史章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承安二年冬十
月敕令議通檢宰臣奏曰大定二十七年通檢后距
今已十年舊戶貧弱者眾儻遲更定恐致流亡遂定
制已典賣物業(yè)止隨物推收析戶異居者許令別籍
戶絕及困弱者減免新強者詳審增之止當從實不
必敷足元數邊城被寇之地皆不必推排于是令吏
部尚書賈執(zhí)剛吏部侍郎高汝礪先推排在都兩警
巡院示為諸路法每路差官一員命提刑司官一員
副之
承安三年奏十三路籍定推排物力錢數
按金史章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三年九月奏十
三路籍定推排物力錢二百五十八萬六千七百二
貫四百九十文舊額三百二萬二千七百十八貫九
百二十二文以貧乏除免六十三萬八千一百一十
一貫除上京北京西京路無新強增者余路計收二
十萬二千九十五貫
泰和元年申明猛安謀克人戶闕乏決罰之法命戶
絕者田宅以二分之一付其女及女孫又詔推排人
戶物力
按金史章宗本紀泰和元年六月己亥用尚書省言
申明舊制猛安謀克戶每田四十畝其田多污萊人
戶闕乏并坐所臨長吏按察司以時勸督有故慢者
量決罰之仍減牛頭稅三之一八月庚辰初命戶絕
者田宅以二分之一付其女及女孫壬寅詔推排西
北京遼東三路人戶物力
按續(xù)文獻通考泰和元年十二月定人戶物力隨時
推收法
泰和二年定人戶物力隨時推收法
按金史章宗本紀云云 按食貨志二年閏十二月
上以推排時既問人戶浮財物力而又勘當比次期
迫事繁難得其實敕尚書省定人戶物力隨時推收
法令自今典賣事產者隨業(yè)推收別置標簿臨時止
拘浮財物力以增減之
泰和四年定典賣實業(yè)逐時推收法
按金史章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四年十二月上
以職官仕于遠方其家物力有應除而不除者遂定
典賣實業(yè)逐時推收若無浮財營運應除免者令本
家陳告集坊村人戶推唱驗實免之造籍后如無人
告一月內以本官文牒推唱定標附于籍
泰和五年制逃軍陷敗戶口罪令人戶告詣推收
按金史章宗本紀五年六月己酉制鎮(zhèn)防軍逃亡致
邊事失錯陷敗戶口者罪 按食貨志五年以西京
北京邊地常罹兵荒遣使推排之舊大定二十六年
所定三十五萬三千余貫遂減為二十八萬七千余
貫五年六月僉南京按察司事李革言近制令人戶
推收物力置簿標題至通推時止增新強銷舊弱庶
得其實今有司奉行滅裂恐臨時冗并卒難詳審可
定期限立罪以督之遂令自今年十一月一日令人
戶告詣推收標附至次年二月一日畢違期不言者
坐罪且令諸處稅務具稅訖房地每半月具數申報
所屬違者坐以怠慢輕事之罪仍勑物力既隨業(yè)通
推時止令定浮財
泰和六年更定保伍法
按金史章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戶口金制男女
二歲以下為黃十五以下為小十六為中十七為丁
六十為老無夫為寡妻妾諸篤廢疾不為丁戶主推
其長充內有物力者為課役戶無者為不課役戶令
民以五家為保泰和六年上以舊定保伍法有司滅
裂不行其令結保有匿奸細盜賊者連坐宰臣謂舊
以五家為??秩艘诪橛嫎嫸y覺察遂令從唐制
五家為鄰五鄰為保以相檢察京府州縣郭下則置
坊正村社則隨戶眾寡為鄉(xiāng)置里正以按比戶口催
督賦役勸課農桑村社三百戶以上則設主首四人
二百以上三人五十戶以上二人以下一人以佐里
正禁察非違置壯丁以佐主首巡警盜賊猛安謀克
部村寨五十戶以上設寨使一人掌同主首寺觀則
設綱首凡坊正里正以其戶十分內取三分富民均
出雇錢募強干有抵保者充人不得過百貫役不得
過一年凡戶口計帳三年一籍自正月初州縣以里
正主首猛安謀克則以寨使詣編戶家責手實具男
女老幼年與姓名生者增之死者除之正月二十日
以實數報縣二月二十日申州以十日內達上司無
遠近皆以四月二十日到部呈省凡漢人渤海人不
得充猛安謀克戶猛安謀克之奴婢免為良者止隸
本部為正戶凡沒入官良人隸宮籍監(jiān)為監(jiān)戶沒入
官奴婢隸太府監(jiān)為官戶
 大定二十九年章宗嘗欲罷坊里正復以主首遠
 入城應代妨農不便乃以有物力謹愿者二年一
 更代
泰和七年奏天下戶口之數
按金史章宗本紀七年秋七月乙未詔核西夏人口
盡贖放還敢有藏匿者以違制論 按食貨志七年
六月勑中物力戶有役則多逃避有司令以次戶代
之事畢則復業(yè)以致大損不逃之戶令省臣詳議宰
臣奏舊制太輕遂命課役全戶逃者徒二年賞告者
錢五萬先逃者以百日內自首免罪如實銷乏者內
從御史臺外從按察司體究免之十二月奏天下戶
七百六十八萬四千四百三十八口四千五百八十
一萬六千七十九此金版籍之極盛也(戶增于大定二十七年一
百六十二萬三千七百一十五口增八百八十二萬七千六十五)
泰和八年推排諸路
按金史章宗本紀八年九月甲子遣吏部尚書賈守
謙等一十三人與各路按察司官推排民戶物力
按食貨志八年九月以吏部尚書賈守謙知濟南府
事蒲察張家奴莒州刺史完顏百嘉南京路轉運使
宋元吉等十三員分路同本路按察司官一員推排
諸路上召至香合親諭之曰朕選卿等隨路推排除
推收外其新強消乏戶雖集眾推唱然消乏者勿銷
不盡如一戶物力元三百貫今蠲免二百五十貫猶
有未當者新強勿添盡量存其力如一戶可添三百
貫而止添二百貫之類卿等各宜盡心一推之后十
年利害所關茍不副所任罪當不輕也
宣宗興定元年命招逃亡戶口
按金史宣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衛(wèi)紹王之時軍
旅不息宣宗立而南遷死徙之余所在為虛戾戶口
日耗軍費日急賦斂繁重皆仰給于河南民不堪命
率棄廬田相繼亡去乃屢降詔招復業(yè)者免其歲之
租然以國用乏竭逃者之租皆令居者代出以故多
不敢還興定元年十二月宣宗欲懸賞募人捕亡已
而復慮騷動遂命依已降詔書已免債逋更招一月
違而不來者然后捕獲治罪而以所遺地賜人
興定四年省臣奏招亡戶
按金史宣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四年省臣奏河
南以歲饑而賦役不息所亡戶令有司招之至明年
三月不復業(yè)者論如律時河壖為疆烽鞞屢警故集
慶軍節(jié)度使溫迪罕達言亳州戶舊六萬自南遷以
來不勝調發(fā)相繼逃去所存者曾無十一碭山下邑
野無居民矣

戶口部匯考七

太祖十五年東平嚴實籍所部諸州戶三十萬來歸
按元史太祖本紀十五年夏五月東平嚴實籍彰德
大名磁洺恩博滑浚等州戶三十萬來歸 按嚴實
傳宋以實為濟南治中庚辰三月金河南軍攻彰德
實知宋不足恃七月謁太師木華黎于軍門挈所部
彰德大名磁洺恩博滑浚等州戶三十萬來歸木華
黎承制拜實金紫光祿大夫行尚書省事
二十一年詔封功臣戶口為食邑
按元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孛魯傳丙戌夏詔封功
臣戶口為食邑曰十投下孛魯居其首
太宗元年始定算賦河北漢民以戶西域人以丁
按元史太宗本紀元年八月己未命河北漢民以戶
計出賦調耶律楚材主之西域人以丁計出賦調麻
合沒的滑剌西迷主之
按續(xù)文獻通考元年始定算賦中原以戶西域以丁
五年括中州戶得戶七十三萬余
按元史太宗本紀五年秋八月以阿同葛等充宣差
勘事官括中州戶得戶七十三萬余
七年詔籍民戶
按元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譚澄傳澄為交城令歲
乙未籍民戶有司多以浮客占籍及征賦逃竄殆盡
官為稱貸積息數倍民無以償澄入覲因中書耶律
楚材面陳其害太宗惻然為免其逋其私負者年雖
多息取倍而止亡民能歸者復三年詔下公私便之
按續(xù)文獻通考七年乙未下詔籍民自燕京順天等
三十六路戶八十七萬三千七百八十一口四百七
十五萬四千九百七十五
八年復括中州戶口得續(xù)戶一百一十余萬詔以民
戶奉太后并分賜諸王貴戚又令諸路驗民戶成丁
之數
按元史太宗本紀八年丙申夏六月復括中州戶口
得續(xù)戶一百一十余萬秋七月詔以真定民戶奉太
后湯沐中原諸州民戶分賜諸王貴戚
按續(xù)文獻通考丙申年令諸路驗民戶成丁之數無
丁歲科粟一石驅丁五升新戶丁驅各半之老幼不

定宗二年八月詔蒙古人戶每百以一名充拔都魯
冬十月括人戶
按元史定宗本紀云云
憲宗元年夏六月命皇弟忽必烈領治蒙古漢地民
戶又詔諸王不得擅招民戶
按元史憲宗本紀云云
二年籍漢地民戶凡業(yè)儒者即不同編戶著為令
按元史憲宗本紀二年壬子籍漢地民戶 按張德
輝傳德輝冀寧交城人金亡北渡史天澤開府真定
辟為經歷官歲壬子德輝與元裕北覲因啟累朝有
旨蠲儒戶兵賦乞令有司遵行從之
按續(xù)文獻通考憲宗壬子歲料民丁夫中原凡業(yè)儒
者試通一經即不同編戶著為令儒人免丁此馬正
卿始之也 時朝廷初料民令敢隱實者誅籍其家
董文炳為藁城令使民聚而為居少為戶數由是賦
斂大減
三年春正月遣必阇別兒哥括斡羅思戶口
按元史憲宗本紀云云
八年二月遣參知政事劉太平括興元戶口
按元史憲宗本紀云云
世祖年料戶口總數
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 按續(xù)文獻通考世祖時總
戶口數戶一千一百六十三萬三千二百八十一口
五千三百六十五萬四千三百三十七
中統(tǒng)二年括漏籍戶核實新增戶口命劉整招懷民
戶又以種田戶隸兵籍是歲天下戶一百四十一萬
有奇
按元史世祖本紀中統(tǒng)二年六月癸巳括漏籍老幼
等戶協(xié)濟編戶賦稅秋七月癸亥招河南漏籍戶五
百命付之有司八月己酉核實新增戶口措置諸路
轉輸法命劉整招懷夔府嘉定等處民戶冬十月庚
寅朔詔鳳翔府種田戶隸平陽兵籍是歲天下戶一
百四十一萬八千四百九十有九 按劉整傳整先
世京兆樊川人徙鄧州金亂入宋知瀘州軍州事中
統(tǒng)二年夏整籍瀘州十五郡戶三十萬入附世祖嘉
其來授夔府行省兼安撫使
中統(tǒng)三年命銀冶戶屯田戶輸賦州縣匠戶仍為軍
又括諸路戶丁為兵詔核實逃戶以定賞罰是歲天
下戶一百四十七萬有奇
按元史世祖本紀三年春正月庚午命銀冶戶七百
河南屯田戶一百四十賦稅輸之州縣命匠戶為軍
者仍為軍三月己未括木速蠻畏吾兒也里可溫荅
失蠻等戶丁為兵庚申招北京鷹坊等戶丁為兵五
月甲申詔核實逃戶輸納絲銀稅租戶口增者賞之
隱匿者罪之逃民茍免差稅重加之罪是歲天下戶
一百四十七萬六千一百四十六
中統(tǒng)四年以漏籍戶起冶
按元史世祖本紀四年夏四月庚戌朔以漏籍戶一
萬一千八百附籍戶四千三百于各處起冶歲課鐵
四百八十萬七千斤是歲天下戶一百五十七萬九
千一百一十
至元元年戶一百五十八萬有奇攸忙兀帶坐匿戶
罷職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元年戶一百五十八萬八千
一百九十五
按續(xù)文獻通考至元元年太原路總管攸忙兀帶坐
匿戶罷職為民
至元二年三月設諸路行省改并州郡戶口是歲戶
一百五十九萬有奇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年五月丁卯詔諸路州府若自
古名郡戶數繁庶且當沖要者不須改并其戶不滿
千者可并則并之各投下者并入所隸州城其散府
州郡戶少者不須更設錄事司及司候司附郭縣止
令州府官兼領括諸路未占籍戶任差職者以聞是
歲戶一百五十九萬七千六百一
至元三年令避亂民與新民還本籍及歸州縣又立
窵戶逃戶納稅之法是歲天下戶一百六十萬有奇
按元史世祖本紀三年秋七月己未詔令西夏避亂
之民還本籍成都新民為豪家所庇者皆歸之州縣
是歲天下戶一百六十萬九千九百三
按續(xù)文獻通考三年詔窵戶種田他所者其丁稅于
附籍之郡驗丁而科漫散之戶逃于河南等路者依
見居民戶納稅
至元四年以戶丁多寡派出為軍又發(fā)未占籍戶修
治棧道是歲天下戶一百六十四萬有奇
按元史世祖本紀四年春正月癸丑僉蒙古軍戶二
丁三丁者出一人為軍四丁五丁者二人六丁七丁
者三人秋七月戊戌發(fā)鞏昌鳳翔京兆等處未占籍
戶一千修治四川山路橋梁棧道是歲天下戶一百
六十四萬四千三十
至元五年以屯田戶充軍漏籍戶淘金是歲天下戶
一百六十五萬有奇
按元史世祖本紀五年閏月戊午以陳亳潁蔡等處
屯田戶充軍令益都漏籍戶四千淘金登州棲霞縣
每戶輸金歲四錢是歲天下戶一百六十五萬二百
八十六
至元六年免單丁貧乏軍士為民是歲天下戶一百
六十八萬有奇
按元史世祖本紀六年二月丁酉免單丁貧乏軍士
一千九百余戶為民六月壬午免益都新簽軍單丁
者千六百二十一入為民是歲天下戶一百六十八
萬四千一百五十七
至元七年括戶口閱實諸路炮手戶敕僧道占籍為
民徙懷孟新民居河西又詔籍民增戶是歲天下戶
一百九十二萬有奇
按元史世祖本紀七年五月丙辰括天下戶秋七月
乙丑閱實諸路炮手戶九月庚子敕僧道也里可溫
有家室不持戒律者占籍為民丙寅括河西戶口十
二月戊戌徙懷孟新民千八百余戶居河西是歲天
下戶一百九十二萬九千四百四十九 按阿合馬
傳七年正月立尚書省以阿合馬平章尚書省事五
月尚書省奏括天下戶口既而御史臺言所在捕蝗
百姓勞擾括戶事宜少緩遂止
按續(xù)文獻通考七年詔籍民增戶三十余萬
至元八年命閱實戶口
按元史世祖本紀八年春正月己卯中書省臣言前
有旨令臣與樞密院御史臺議河南行省阿里伯等
所置南陽等處屯田臣等以為凡屯田人戶皆內地
中產之民遠徙失業(yè)宜還之本籍其南京南陽歸德
等民賦自今悉折輸米糧貯于便近地以給襄陽軍
食前所屯田阿里伯自以無效引伏宜令州郡募民
耕佃從之又敕前筑都城徙居民三百八十二戶計
其直償之三月己丑命尚書省閱實天下戶口頒條
畫諭天下是歲天下戶一百九十四萬六千二百七
十 按阿合馬傳八年尚書省再以閱實戶口事奏
條畫詔諭天下
至元九年拘括諸路漏籍戶以東平府民復為東平
路禁罷拘括逃民高麗界又分閱諸處探馬赤奴戶
名籍是歲天下戶一百九十五萬有奇
按元史世祖本紀九年秋七月丁巳拘括開元東京
等路諸漏籍戶十二月丁亥以東平府民五萬余戶
復為東平路辛丑諸王忽剌出拘括逃民高麗界中
高麗達魯花赤上其事詔高麗之民猶未安集禁罷
之是歲天下戶一百九十五萬五千八百八十
按續(xù)文獻通考九年詔分閱大都京兆等處探馬赤
奴戶名籍
至元十年罷括諸色戶
按元史世祖本紀十年十二月壬戌大司農司請罷
西夏世官括諸色戶從之是歲天下戶一百九十六
萬二千七百九十五
至元十一年天下戶一百九十六萬七千八百九十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至元十二年徙置新民括闌遺人口宋諸州府使俱
率眾來降是歲天下戶四百七十六萬有奇
按元史世祖本紀十二年春正月乙亥徙襄陽新民
七百戶于河北二月乙丑宋福州團練使知特摩道
事農士貴率知那寡州農天成知阿吉州農昌成知
上林州農道賢州縣三十有七戶十萬詣云南行中
書省請降三月庚辰宋知寧國府顏紹卿以城降江
東路得府二州五軍二縣四十三戶八十三萬一千
八百五十二口一百九十一萬九千一百六甲申于
中興路置懷遠靈武二縣分處新民四千八百余戶
丙申側布蕃官稅昔確州蕃官莊寮男車甲等率四
十三族戶五千一百六十詣四川行樞密院來附夏
四月丁卯括諸寺闌遺人口五月辛巳宋知辰州呂
文興黃仙洞行隋州事傅安國仙人寨行均州事徐
鼎知沅州文用圭知靖州康玉知房州李鑒等皆以
城降荊南湖北路凡得府三州十一軍四縣五十七
戶八十萬三千四百一十五口一百一十四萬三千
八百六十十一月己卯宋江西轉運使知府劉盤以
城降都元帥府檄諭江西諸郡相繼歸附得府州六
軍四縣五十六戶一百五萬一千八百二十九口二
百七萬六千四百是歲天下戶四百七十六萬四千
七十七
至元十三年諸州郡降附戶口之數詔按閱版圖盡
仰收拾又聽流寓民還家籍有藝業(yè)者為工匠戶
按元史世祖本紀十三年春正月湖南州郡相繼悉
降得府一州六軍二縣四十戶五十六萬一千一百
一十二口百五十三萬七千七百四十己丑中書省
臣言賦民舊籍已有定額至元七年新括協(xié)濟合并
戶為數凡二十萬五十一百八十二月辛丑兩浙路
得府八州六軍一縣八十一戶二百九十八萬三千
六百七十二口五百六十九萬二千六百五十丁未
詔宋奉表降附戶口版籍盡仰收拾戊午淮西路得
府二州六軍四縣三十四戶五十一萬三千八百二
十七口一百二萬一千三百四十九秋七月丙申淮
安寶應民流寓邳州者萬余口聽還其家丙辰淮東
路得州十六縣三十三戶五十四萬二千六百二十
四口一百八萬三千二百一十七九月辛酉江淮及
浙東西湖南北等路得府三十七州一百二十八關
一監(jiān)一縣七百三十三戶九百三十七萬四百七十
二口千九百七十二萬一千一十五 按張惠傳惠
遷中書左丞進右丞十三年春宋降伯顏命惠與參
知政事阿剌罕等入城按閱府庫版籍籍江南民為
工匠凡三十萬戶惠選有藝業(yè)者僅十余萬戶余悉
奏還為民
按續(xù)文獻通考十三年平宋全有版圖
至元十四年宋農士貴李惟屏岑從毅等及西番長
阿立丁寗占等俱以所屬戶來附
按元史世祖本紀十四年夏四月甲子宋特摩道將
軍農士貴知安平州李惟屏知來安州岑從毅等以
所屬州縣溪洞百四十七戶二十五萬六千來附五
月癸卯西番長阿立丁寗占等三十一族來附得戶
四萬七百
至元十六年以諸州新附戶于溆州等處治道立驛
以所招諸寨籍戶定賦租立站遞設衛(wèi)送軍又拘括
戶數得西南八番羅氏等國來附戶十萬有奇
按元史世祖本紀十六年六月癸巳詔以高州荺連
州騰川縣新附戶于溆州等處治道立驛云南都元
帥愛魯納速剌丁招降西南諸國愛魯將兵分定亦
乞不薛納速剌丁將大理軍抵金齒蒲驃曲蠟緬國
界內招忙木巨木禿等寨三百籍戶十一萬二百詔
定賦租立站遞設衛(wèi)送軍庚子拘括河西西番闌遺
戶秋七月癸酉西南八番羅氏等國來附洞寨凡千
六百二十有六戶凡十萬一千一百六十有八十一
月戊辰詔諭四川宣慰司括軍民戶數
至元十七年括戶丁割軍民戶耕種及隸新置司謫
杖蕭簡等擅招闌遺戶又增置站戶并敕竄名匠戶
及軍戶貧乏者復還民籍
按元史世祖本紀十七年五月癸丑括沙州戶丁定
常賦其富戶余田令所戍漢軍耕種秋七月丁卯割
建康民二萬戶種稻歲輸釀米三萬石官為運至京
師八月庚午朔蕭簡等十人歷河南五路擅招闌遺
戶事覺謫其為首者從軍自效余皆杖之冬十月辛
巳立營田提舉司從五品俾置司柳林割諸色戶千
三百五十五隸之官給牛種農具十二月甲申甘州
增置站戶詔于諸王戶籍內簽之乙酉敕民避役竄
名匠戶者復為民
按續(xù)文獻通考十七年三月敕軍戶貧乏者還民籍
至元十八年括戶口放乞赤所招獵戶為民賜貴赤
合八兒禿所招戶俾自領之又籍西川戶并賜塔剌
海籍沒戶
按元史世祖本紀十八年五月壬戌詔括契丹戶六
月丁亥放乞赤所招獵戶七千為民秋七月庚戌賜
貴赤合八兒禿所招和真滁等戶二千八百二十俾
自領之閏月丁巳括江南戶口壬戌括不闌奚人口
冬十月庚申籍西川戶十二月乙卯賜塔剌海籍沒
戶五十
至元十九年撥信州民戶隸柏木兒賜諸塔剌海籍
沒戶收晃兀兒塔海民匠戶入官籍福建戶及云南
新附戶又以四川民戶少令議減所設官府
按元史世祖本紀十九年春正月丁卯撥信州民四
百八戶隸諸王柏木兒二月庚子賜諸王塔剌海籍
沒五十戶愿受十二戶壬寅收晃兀兒塔海民匠九
百五十三戶入官戊午籍福建戶數九月己巳籍云
南新附戶自兀良合帶鎮(zhèn)云南凡八籍民戶四籍民
田民以為病至是令已籍者勿動新附者籍之冬十
月庚戌以四川民僅十二萬戶所設官府二百五十
余令四川行省議減之
至元二十年賜阿禿民千戶以所罷淮南淘金司戶
還民籍諸王只必帖木兒請括民戶不許又令民戶
復業(yè)免其五年科役并禁沒人口為奴及黥其面者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年二月戊子賜駙馬阿禿江
南民千戶秋七月丁卯罷淮南淘金司以其戶還民
籍冬十月癸卯諸王只必帖木兒請括閱常德府分
地民戶不許十一月戊辰徙甘肅沙州民戶復業(yè)戊
寅禁沒人口為奴及黥其面者 按崔彧傳彧字文
卿至元二十年以刑部尚書上疏言時政十八事十
一曰內地百姓流移江南避賦役者已十五萬戶去
家就旅豈人之情賦重政繁驅之致此乞特降詔旨
招集復業(yè)免其后來五年科役其余積欠并蠲事產
即日給還民官滿替以戶口增耗為黜陟其徙江南
不歸者與土著一例當役疏奏即日命中書行其數
事余命與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兒議行之
至元二十一年縱令匠戶無藝業(yè)者為民括四川民
戶又八忽帶征黃華回進人口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一年五月乙丑阿魯忽奴言
曩于江南民戶中撥匠戶三十萬其無藝業(yè)者多今
已選定諸色工匠余十九萬九百余戶宜縱令為民
從之閏月己卯命總帥汪惟正括四川民戶壬午蒙
古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八忽帶征黃華回進人口百
七十一
至元二十二年得諸州盜及酋長降戶以民戶撥賜
嘗從征者及皇太子與駙馬又以所籍戶歸有司為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二年二月辛亥廣東宣慰使
月的迷失討潮惠二州盜郭逄貴等四十五寨皆平
降民萬余戶軍三千六百一十人壬戌賜合剌失都
兒新附民五千戶合剌赤阿速阿塔赤昔寶赤貴由
赤等嘗從征者亦皆賜之以民八十戶賜皇太子己
巳撥民二萬七千戶與駙馬唆郎哥九月癸巳降西
崖門酋長阿者等百余戶十一月己丑籍重慶府不
花家人百二十三戶為民 按張立道傳立道為臨
安廣西道宣撫使兼管軍招討使二十二年籍兩江
農士貴岑從毅利瓦伊屏所部戶二十五萬有奇以其
籍歸有司
至元二十三年六月庚申甘肅新招貧民百一十八
戶敕廩給之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至元二十四年五月壬寅括江南諸路匠戶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至元二十五年罷淘金戶復罷陸運夫為民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五年九月乙未罷檀州淘金
戶冬十月庚午陸運夫萬三千戶復罷為民
至元二十六年籍戶口括無籍民及人奴為良戶又
得諸洞蠻歸附戶四千七百余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六年二月辛亥朔詔籍江南
戶口凡北方諸色人寓居者亦就籍之五月己亥尚
書省臣言括大同平陽太原無籍民及人奴為良戶
略見成效益都濟南諸道亦宜如之六月甲戌西南
夷中下爛土等處洞長忽帶等以洞三百寨百一十
來歸得戶三千余秋七月甲申四川山齊蠻民四寨
五百五十戶內附閏十月丙戌西南夷生番心等
八族計千二百六十戶內附庚寅詔籍江南及四川
戶口
至元二十七年令高麗民還籍括河閑戶口及天下
陰陽戶口又諸蠻洞以戶內附是歲籍民得戶一千
一百八十四萬有奇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七年春正月丁卯高麗國王
王睶言臣昔宿衛(wèi)京師遭林衍之叛國內大亂高麗
民居大同者皆籍之臣愿復以還高麗為民從之二
月辛巳括河閑昔寶赤戶口五月庚午括天下陰陽
戶口六月甲戌桑州總管黃布蓬那州長羅光寨安
郡州長閉光過率蠻民萬余戶內附冬十月乙酉門
答占自行御史臺入覲梁洞梁宮朝吳曲洞吳湯暖
等凡二十洞以二千余戶內附
按續(xù)文獻通考二十七年詔籍民得戶一千一百八
十四萬八百有奇于是南北之戶總書于策者一千
三百一十九萬六千二百有六口五千八百八十三
萬四千七百一十有一而山澤溪洞之民不與焉
至元二十八年戶部上天下戶口數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八年十二月辛卯戶部上天
下戶數內郡百九十九萬九千四百四十四江淮四
川一千一百四十三萬八百七十八口五千九百八
十四萬八千九百六十四游食者四十二萬九千一
百一十八
至元二十九年詔以招附諸蠻民洞寨及無籍民戶
各就所隸安集復業(yè)又令諸路戶口種粟麥及備車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九年春正月丙辰播州洞蠻
因籍戶懷疑竄匿降詔招集之二月庚午斡羅思招
附桑州生貓羅甸國古州等峒酋長三十一所部民
十二萬九千三百二十六戶詣闕貢獻庚辰牙亦迷
失招無籍民千四百三十六戶請隸東宮詔命之耕
田辛巳從樞密院臣暗伯等請就襄陽給曲先塔林
合剌魯六百三十七戶田器種粟俾耕而食六月壬
申鐵旗城后察昔折乙烈率其族類部曲三千余戶
來附壬午敕以海南新附四州洞寨五百一十九民
二萬余戶置會同定安二縣隸瓊州九月癸酉寧夏
戶口繁多而土田半藝紅花詔令盡種谷麥以補民
食冬十月己酉樞密院臣言六衛(wèi)內領漢軍萬戶見
存者六千戶撥分為三力足以備車馬者二千五百
戶每甲令備馬十五匹牛車二輛力足以備車者五
百戶每甲令備牛車三輛其三千戶惟習戰(zhàn)斗不他
役之六千戶外則供他役庶能各勤乃事而兵亦精
銳詔施行之
按續(xù)文獻通考二十九年正月初江南福建諸路連
歲盜起居民多入山谷自保時群賊以次就平江南
左高興言乞招諭復業(yè)詔從之八月江淮行省言近
朝廷遣白絜矩來與沙不丁議令發(fā)兼并戶偕宋宗
族赴京人心必至動搖江南之民方患增課料民括
馬之苦宜俟他日行之從之
至元三十年令放良漏籍等戶屯田增立總管府給
戶口之為長者是歲天下戶一千四百萬有奇
按元史世祖本紀三十年八月丙戌令放良漏籍等
戶屯田十一月戊辰以金齒木朵甸戶口增立下路
總管府給其為長者是歲天下戶一千四百萬二千
七百六十
至元三十一年成宗即位核實八番新附戶減所設
官員
按元史成宗本紀三十一年夏四月甲午即皇帝位
秋七月戊辰減八番等處所設官二百一十六員八
番稱新附九十萬戶設官四百二十四員及遣官核
實止十六萬五千余戶故減之
成宗元貞元年升降州縣以戶為差又徙御匠戶罷
淘金戶及檢劾富強避役之戶
按元史成宗本紀元貞元年五月庚辰升江南平陽
等縣為州以戶為差戶至四萬五萬者為下州五萬
至十萬者為中州下州官五員中州六員凡為中州
者二十八下州者十五又以戶不及額降連州路為
連州秋七月乙亥徙甘涼御匠五百余戶于襄陽九
月乙卯罷四川淘金戶四千還其元籍十一月戊戌
詔江淛行省括隱漏官田及檢劾富強避役之戶
元貞二年括漸丁以充行伍命札剌而忽都虎所部
戶與民均役又詔亦都護括流散戶
按元史成宗本紀二年二月丙午括蒙古戶漸丁以
充行伍庚申命札剌而忽都虎所部戶居于奉圣云
州者與民均供徭役三月壬辰詔駙馬亦都護括流
散畏吾而戶
大德元年十二月壬申徙乃顏民戶于內地
按元史成宗本紀云云
大德十一年武宗即位蠲儒戶差役出伯乞拘屯田
逋戶隸所部勿從罪各部避役冒匿之人禁止冒占
編氓招誘流移人戶又敕僧戶從軍輸稅
按元史武宗本紀十一年五月甲申皇帝即位于上
都蠲儒戶差役秋七月癸亥朔諸王出伯言瓜州沙
州屯田逋戶漸成丁者乞拘隸所部中書省臣言瓜
州雖諸王分地其民役于驛傳出伯言宜勿從辛卯
詔唐兀禿魯花戶籍已定其入諸王駙馬各部避役
之人及冒匿者皆有罪十一月乙亥中書省臣言大
都路供億浩繁概于屬郡取之其軍站鷹坊控鶴等
戶恃其雜徭無與冒占編氓請降璽書依祖宗舊制
悉令均當或輒奏請者亦宜禁止制可十二月庚申
招誘流移人戶
按續(xù)文獻通考十一年敕河西僧戶準先朝定制從
軍輸稅一與民同
武宗至大元年罷括諸王散失人戶又給北來貧民
戶鈔帛罷其廩給
按元史武宗本紀至大元年三月庚申朔中書省臣
言鄃王拙忽難人戶散失詔有司括索臣等議昔阿
只吉括索所失人戶成宗慮其為例不許今若括索
未免擾民且諸王必多援例乞寢其事從之又莊圣
皇后及諸王忽禿禿人戶散入他郡阿都赤脫歡降
璽書俾括索陜西行省及真定等路言百姓均在國
家版籍今所遣使輒奪軍驛編民等戶非宜中書省
臣以聞帝曰彼奏誤也卿等速追以還乙丑以北來
貧民八十六萬八千戶仰食于官非久計給鈔百五
十萬錠幣帛準鈔五十萬錠命太師月赤察兒太傅
哈剌哈孫分給之罷其廩給
仁宗皇慶元年三月戊戌敕諸王脫脫所招戶其未
籍者俾隸有司
按元史仁宗本紀云云
延佑二年五月戊申朔貴赤張小廝等招戶六千勒
還民籍
按元史仁宗本紀云云
延佑七年春正月仁宗崩二月英宗詔籍江南冒為
白云僧者為民
按元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英宗本紀云云
英宗至治二年括僧有妻者為民收養(yǎng)蒙古子女
按元史英宗本紀至治二年十一月己亥括江南僧
有妻者為民
按續(xù)文獻通考至治二年置營于永平收養(yǎng)蒙古子
女遣使諭四方匿者罪之
文宗至順元年戶部上錢糧戶數
按元史文宗本紀不載 按地理志路一百八十五
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軍四安撫司十五縣一千
一百二十七文宗至順元年戶部錢糧戶數一千三
百四十萬六百九十九
中書省為路二十九州島八屬府三屬州九十一屬縣
三百四十六
大都路總管府領院二縣六州十州領縣十六戶一
十四萬七千五百九十口四十萬一千三百五十
上都路領院一縣一府一州四州領縣三府領縣三
州二州領縣六戶四萬一千六十二口一十一萬八
千一百九十一
興和路領縣四州一戶八千九百七十三口三萬九
千四百九十五
永平路領司一縣四州一州領縣二戶一萬三千五
百一十九口三萬五千三百
保定路領司一縣八州七州領縣十一戶七萬五千
一百八十二口一十三萬九百四十
真定路領司一縣九府一州五府領縣三州領縣十
八戶一十三萬四千九百八十六口二十四萬六百
七十
順德路領司一縣九戶三萬五百一口一十二萬四
千四百六十五
廣平路領司一縣五州二州領縣六戶四萬一千四
百四十六口六萬九千八十二
彰德路領司一縣三州一戶三萬五千二百四十六
口八萬八千二百六
大名路領司一縣五州三州領縣六戶六萬八千六
百三十九口一十六萬三百六十九
懷慶路領司一縣三州一州領縣三戶三萬四千九
百九十三口一十七萬九百二十六
衛(wèi)輝路領司一縣四州二戶二萬二千一百一十九
口一十二萬七千二百四十七
河間路領司一縣六州六州領縣十七戶七萬九千
二百六十六口一十六萬八千五百三十六
東平路領司一縣六戶四萬四千七百三十一口五
萬一百四十七
東昌路領司一縣六戶三萬三千一百二口一十二
萬五千四百六
濟寧路領司一縣七州三州領縣九戶一萬五百四
十五口五萬九千八百一十八
曹州領縣五戶三萬七千一百五十三口一十九萬
五千三百三十五
濮州領縣六戶一萬七千三百一十六口六萬四千
二百九十三
高唐州領縣三戶一萬九千一百四口二萬三千一
百二十一
泰安州領縣四戶九千五百四十口一萬七百九十

德州領縣五戶二萬四千四百二十四口一十五萬
六千九百五十二
恩州戶一萬五百四十五口三萬七千四百七十九
冠州戶五千六百九十七口二萬三千四十
益都路領司一縣六州八州領縣十五戶七萬七千
一百六十四口二十一萬二千五百二
濟南路領司一縣四州二州領縣七戶六萬三千二
百八十九口一十六萬四千八百八十五
般陽府路領司一縣四州二州領縣八戶二萬一千
五百三十口一十二萬三千一百八十五
寧海州領縣二戶五千七百一十三口一萬五千七
百四十三
大同路領司一縣五州八州領縣四戶四萬五千九
百四十五口一十二萬八千四百九十六
冀寧路領司一縣十州十四州領縣九戶七萬五千
四百四口一十五萬五千三百二十一
晉寧路領司一縣六府一州九府領縣六州領縣四
十戶一十二萬六百二十口二十七萬一百二十一
遼陽等處行中書省為路七府一屬州十二屬縣十
遼陽路領縣一州二戶三千七百八口萬三千二百
三十一
大寧路領司一縣七州九戶四萬六千六口四十四
萬八千一百九十三
沈陽路戶二千四百二十五
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為路十二府七州一屬州
三十四屬縣一百八十二
汴梁路領司一縣十七州五州領縣二十一戶三萬
一十八口一十八萬四千三百六十七
河南府路領司一縣八州一州領縣四戶九千五百
二口六萬五千七百五十一
南陽府領縣二州五州領縣十一戶六百九十二口
四千八百九十三
汝寧府領縣五州四州領縣十抄籍戶口闕至順錢
糧戶數七千七十五
信陽州領縣二戶三千四百一十四口三萬三千七
百五十一
歸德府領縣四州四州領縣八抄籍戶數闕至順錢
糧戶數二萬三千三百一十七
襄陽路領司一縣六州二州領縣四抄籍戶口數闕
至順錢糧戶數五千九十
蘄州路領司一縣五戶三萬九千一百九十口二十
四萬九千三百二十一
黃州路領司一縣三戶一萬四千八百七十八口三
萬六千八百七十九
廬州路領司一縣三州三州領縣八戶三萬一千七
百四十六口二十二萬九千四百五十七
安豐路領司一縣五州一州領縣三戶一萬七千九
百九十二口九萬七千六百一十一
安慶路領司一縣六戶三萬五千一百六口二十一
萬九千四百九十
揚州路領司一縣二州五州領縣九戶二十四萬九
千四百六十六口一百四十七萬一千一百九十四
淮安路領司一縣四州三州領縣八戶九萬一千二
十二口五十四萬七千三百七十七
中興路領司一縣七戶一十七萬六百八十二口五
十九萬九千二百二十四
峽州路領縣四戶三萬七千二百九十一口九萬三
千九百四十七
安陸府領縣二戶一萬四千六百六十五口三萬三
千五百五十四
沔陽府領縣二戶一萬七千七百六十六口三萬九
百五十五
荊門州領縣二戶二萬九千四百七十一口一十六
萬五千四百三十五
德安府領縣四州一州領縣二戶一萬九百二十三
口三萬六千二百一十八
隨州領縣二戶一萬五千九百六十六口五萬二千
六十四
陜西等處行中書省為路四府五州二十七屬州十
二屬縣八十八
奉元路領司一縣十一州五州領縣十五戶三萬三
千九百三十五口二十七萬一千三百九十九
延安路領縣八州三州領縣八戶六千五百三十九
口九萬四千六百四十一
興元路領縣四州三戶二千一百四十九口一萬九
千三百七十八
鳳翔府領縣五戶二千八十一口一萬四千九百八
鞏昌府領司一縣五戶四萬五千一百三十五口三
十六萬九千二百七十二
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為路九府三屬府二屬州三十
六軍一屬縣八十一
成都路領司一縣九州島七州領縣十一戶三萬二千
九百一十二口二十一萬五千八百八十八
廣元路領縣二府一州四府領縣三州領縣七戶一
萬六千四百四十二口九萬六千四百六
順慶路領司一縣二府一州二府領縣二州領縣五
戶二千八百二十一口九萬五千一百五十六
重慶路領司一縣三州四州領縣十戶二萬二千三
百九十五口九萬三千五百三十五
紹慶府領縣二戶三千九百四十四口一萬五千一
百八十九
夔路領司一縣二州七州領縣五戶二萬二十四口
九萬九千五百九十八
甘肅等處行中書省為路七州二屬州五
甘州路戶一千五百五十口二萬三千九百八十七
肅州路戶一千二百六十二口八千六百七十九
江浙等處行中書省為路三十府一州二屬州二十
六屬縣一百四十三
杭州路領司二縣八州一戶三十六萬八百五十口
一百八十三萬四千七百一十
湖州路領司一縣五州一戶二十五萬四千三百四
十五
嘉興路領司一縣一州二戶四十二萬六千六百五
十六口二百二十四萬五千七百四十二
平江路領司一縣二州四戶四十六萬六千一百五
十八口二百四十三萬三千七百
常州路領司一縣二州二戶二十萬九千七百三十
二口一百二萬一十一
鎮(zhèn)江路領司一縣三戶一十萬三千三百一十五口
六十二萬三千六百四十四
建德路領司一縣六戶一十萬三千四百八十一口
五十萬四千二百六十四
松江府領縣二戶一十六萬三千九百三十一
江陰州戶五萬三千八百二十一口三十萬一百七
十七
慶元路領司一縣四州二戶二十四萬一千四百五
十七口五十一萬一千一百一十三
衢州路領司一縣五戶一十萬八千五百六十七口
五十四萬三千六百六十
婺州路領司一縣六州一戶二十二萬一千一百一
十八口一百七萬七千五百四十
紹興路領司一縣六州二戶一十五萬一千二百三
十四口五十二萬一千五百八十八
溫州路領司一縣二州二戶一十八萬七千四百三
口四十九萬七千八百四十八
臺州路領司一縣四州一戶一十九萬六千四百一
十五口一百萬三千八百三十三
處州路領司一縣七戶一十三萬二千七百五十四
口四十九萬三千六百九十二
寧國路領司一縣六戶二十三萬二千五百三十八
口一百一十六萬二千六百九十
徽州路領司一縣五州一戶一十五萬七千四百七
十一口八十二萬四千三百四
饒州路領司一縣三州三戶六十八萬二百三十五
口四百三萬六千五百七十
集慶路領司一縣三州二戶二十一萬四千五百三
十八口一百七萬二千六百九十
太平路領司一縣三戶七萬六千二百二口四十四
萬六千三百七十一
池州路領司一縣六戶六萬八千五百四十七口三
十六萬六千五百六十七
信州路領司一縣五戶一十三萬二千二百九十口
六十六萬二千二百五十八
廣德路領司一縣二戶五萬六千五百一十三口三
十三萬九千七百八十
鉛山州戶二萬六千三十五
福州路領司一縣九州島二州領縣二戶七十九萬九
千六百九十四口三百八十七萬五千一百二十七
建寧路領司一縣七戶一十二萬七千二百五十四
口五十萬六千九百二十六
泉州路領司一縣七戶八萬九千六十口四十五萬
五千五百四十五
興化路領司一縣三戶六萬七千七百三十九口三
十五萬二千五百三十四
邵武路領司一縣四戶六萬四千一百二十七口二
十四萬八千七百六十一
延平路領司一縣五戶八萬九千八百二十五口四
十三萬五千八百六十九
汀州路領司一縣六戶四萬一千四百二十三口二
十三萬八千一百二十七
漳州路領司一縣五戶二萬一千六百九十五口一
十萬一千三百六
江西等處行中書省為路一十八州九屬州十三屬
縣七十八
龍興路領司一縣六州二戶三十七萬一千四百三
十六口一百四十八萬五千七百四十四
吉安路領司一縣五州四戶四十四萬四千八十三
口二百二十二萬四百一十五
瑞州路領司一縣二州一戶一十四萬四千五百七
十二口七十二萬二千三百二
袁州路領司一縣三州一戶一十九萬八千五百六
十三口九十九萬二千八百一十五
臨江路領司一縣一州二戶一十五萬八千三百四
十八口七十九萬一千七百四十
撫州路領司一縣五戶二十一萬八千四百五十五
口一百九萬二千二百七十五
江州路領司一縣五戶八萬三千九百七十七口五
十萬三千八百五十二
南康路領司一縣二州一戶九萬五千六百七十八
口四十七萬八千三百九十
贛州路領司一縣五州二州領縣三戶七萬一千二
百八十七口二十八萬五千一百四十八
建昌路領司一縣三戶九萬二千二百二十三口五
十五萬三千三百三十八
南安路領縣三戶五萬六百一十一口三十萬三千
六百六十六
南豐州戶二萬五千七十八口一十二萬八千九百
廣州路領司一縣七戶一十七萬二百一十六口一
百二萬一千二百九十六
韶州路領司一縣四戶一萬九千五百八十四口一
十七萬六千二百五十六
惠州路領縣四戶一萬九千八百三口九萬九千一
十五
南雄路領縣二戶一萬七百九十二口五萬三千九
百六十
潮州路領司一縣三戶六萬三千六百五十口四十
四萬五千五百五十
德慶路領縣二戶一萬二千七百五口三萬二千九
百九十七
肇慶路領縣二戶三萬三千三百三十八口五萬五
千四百二十九
梅州領縣一戶二千四百七十八口一萬四千八百
六十五
南恩州領縣二戶一萬九千三百七十三口九萬六
千八百六十五
封州領縣二戶二千七十七口一萬七百四十三
新州領縣一戶一萬一千三百一十六口六萬七千
八百九十六
桂陽州領縣一戶六千三百五十六口二萬五千六
百五十五
連州領縣一戶四千一百五十四口七千一百四十

循州領縣三戶一千六百五十八口八千二百九十
湖廣等處行中書省為路三十州十三府三安撫司
十五軍三屬府三屬州十七屬縣一百五十管番民
總管一
武昌路領司一縣七戶一十一萬四千六百三十二
口六十一萬七千一百一十八
岳州路領司一縣三州一戶一十三萬七千五百八
口七十八萬七千七百四十三
常德路領司一縣一州二州領縣一戶二十萬六千
四百二十五口一百二萬六千四十二
灃州路領司一縣三州二戶一十萬九千九百八十
九口一百一十一萬一千五百四十三
辰州路領縣四戶八萬三千二百二十三口一十一
萬五千九百四十五
沅州路領縣三戶四萬八千六百三十二口七萬九
千五百四十五
興國路領司一縣三戶五萬九百五十二口四十萬
七千六百一十六
漢陽府領縣二戶一萬四千四百八十六口四萬八
百六十六
歸州領縣三戶七千四百九十二口一萬九百六十

靖州路領縣三戶二萬六千五百九十四口六萬五
千九百五十五
天臨路領司一縣五州七戶六十萬三千五百一口
一百八萬一千一十
衡州路領司一縣三戶一十一萬三千三百七十三
口二十萬七千五百二十三
道州路領司一縣四戶七萬八千一十八口一十萬
九百八十九
永州路領司一縣三戶五萬五千六百六十六口一
十萬五千八百六十四
郴州路領司一縣六戶六萬一千二百五十九口九
萬五千一百一十九
全州路領司一縣二戶四萬一千六百四十五口二
十四萬五百一十九
寶慶路領司一縣二戶七萬二千三百九口一十二
萬六千一百五
武岡路領司一縣三戶七萬七千二百七口三十五
萬六千八百六十三
桂陽路戶六萬五千五十七口一十萬二千二百四
茶陵州戶三萬六千六百四十二口一十七萬七千
二百二
耒陽州戶二萬五千三百一十一口一十一萬一十
常寧州戶一萬八千四百三十一口六萬九千四百

靜江路領司一縣十戶二十一萬八百五十二口一
百三十五萬二千六百七十八
南寧路領司一縣二戶一萬五百四十二口二萬四
千五百二十
梧州路領縣一戶五千二百口一萬九百一十
潯州路領縣二戶九千二百四十八口三萬八十九
柳州路領縣三戶一萬九千一百四十三口三萬六
百九十四
慶遠南丹溪洞等處軍民安撫司領縣五戶二萬六
千五百三十七口五萬二百五十三
平樂府領縣四戶七千六十七口三萬三千八百二

郁林州領縣三戶九千五十三口五萬一千五百二
十八
容州路領縣三戶二千九百九十九口七千八百五
十四
象州領縣三戶一萬九千五百五十八口九萬二千
一百二十六
賓州領縣三戶六千一百四十八口三萬八千八百
七十九
橫州領縣二戶四千九十八口三萬一千四百七十

融州領縣二戶二萬一千三百九十三口三萬九千
三百三十四
藤州領縣二戶四千二百九十五口一萬一千二百
一十八
賀州領縣四戶八千六百七十六口三萬九千二百
三十五
貴州戶八千八百九十一口二萬八百一十一
思明路戶四千二百二十九口一萬八千五百一十
太平路戶五千三百一十九口二萬二千一百八十

田州路軍民總管府戶二千九百九十一口一萬八
千九百一
雷州路領縣三戶八萬九千五百三十五口一十二
萬五千三百一十
化州路領縣三戶一萬九千七百四十九口五萬二
千三百一十七
高州路領縣三戶一萬四千六百七十五口四萬三
千四百九十三
欽州路領縣二戶一萬三千五百五十九口六萬一
千三百九十三
廉州路領縣二戶五千九百九十八口一萬一千六
百八十六
干寧軍民安撫司領縣七戶七萬五千八百三十七
口一十二萬八千一百八十四
南寧軍領縣三戶九千六百二十七口二萬三千六
百五十二
萬安軍領縣二戶五千三百四十一口八千六百八
十六
吉陽軍領縣一戶一千四百三十九口五千七百三
十五

戶口部匯考八
太祖洪武二年令漏口脫戶之人許赴官司立戶凡
軍民等諸戶各以原籍為定又立分戶繼嗣及婦人
夫亡戶絕生女并父祖在子孫分析財產之法
按明會典洪武二年令凡各處漏口脫戶之人許赴
所在官司立戶與免本罪收籍當差
凡軍民醫(yī)匠陰陽諸色戶許各以原報抄籍為定不
許妄行變亂違者治罪仍從原籍
凡分戶繼嗣洪武二年令嫡庶子男除有官蔭襲先
盡嫡長子孫其分析家財田產不問妻妾婢生止依
子數均分奸生之子依子數量與半分如別無子立
應繼之人為嗣與奸生子均分無應繼之人方許承
紹全分
凡無子者許令同宗昭穆相當之侄承繼先盡同父
周親次及大功小功緦麻如俱無方許擇立遠房及
同姓為嗣若立嗣之后卻生親子其家產與原立子
均分并不許乞養(yǎng)異姓為嗣以亂宗族立同姓者亦
不得尊卑失序以亂昭穆
凡婦人夫亡無子守志者合承夫分須憑族長擇昭
穆相當之人繼嗣其改嫁者夫家財產及原有奩
并聽前夫之家為主
凡戶絕財產果無同宗應繼者所生親女承分無女
者入官
凡祖父母父母在者子孫不許分財異居其父祖許
令分析者聽
洪武三年諭天下軍民未占籍而不應役者許自首
又籍天下戶口
按明會典三年令戶部榜諭天下軍民凡有未占籍
而不應役者許自首軍發(fā)衛(wèi)所民歸有司匠隸工部
又詔戶部籍天下戶口及置戶帖各書戶之鄉(xiāng)貫丁
口名歲以字號編為勘合用半印鈐記籍藏于部帖
給于民令有司點閘比對
洪武十四年詔定戶口黃冊
按明會典國初令中書省臣凡行郊祀禮以天下戶
口賦籍陳于臺下祭畢收入內庫藏之其重如此后
著為成式每歲類報總數十年攢造黃冊以定賦役
核隱漏清逃亡法例甚詳洪武十四年詔天下府州
縣編賦役黃冊以一百一十戶為里推丁多者十人
為長余百戶為十甲甲凡十人歲役里長一人管攝
一里之事城中曰坊近城曰廂鄉(xiāng)都曰里凡十年一
周先后則各以丁數多寡為次每里編為一冊冊首
總為一圖鰥寡孤獨不任役者則帶管于百一十戶
之外而列于圖后名曰畸零冊成一本進戶部布政
司及府州縣各存一本
洪武十八年令有司第民戶為賦役冊
按明會典十八年令有司第民戶上中下三等為賦
役冊貯于廳事凡遇徭役取驗以革吏弊
洪武十九年詔令民成丁者各守本業(yè)
按明會典十九年令各處民凡成丁者務各守本業(yè)
出入鄰里必欲互知其有游民及稱商賈雖有引若
錢不盈萬文鈔不及十貫俱送所在官司遷發(fā)化外
洪武二十一年令稅課司局巡欄止取市民殷實戶
應當
按明會典二十一年令稅課司局巡欄止取市民殷
實戶應當不許僉點農民
洪武二十三年令審知逃戶押赴原籍
按明會典二十三年令監(jiān)生同各府州縣官拘集各
里甲人等審知逃戶該縣移文差親鄰里甲于各處
起取其各里甲下或有他郡流移者實時送縣官給
行糧押赴原籍州縣復業(yè)
洪武二十四年令取富民充實京師奏準攢造黃冊
格式并免造地方又令寄莊人戶應役及市民養(yǎng)馬
按明會典二十四年令選取各處富民充實京師
又按會典二十四年奏準攢造黃冊格式有司先將
一戶定式謄刻印板給與坊長廂長里長并各甲首
令人戶自將本戶人丁事產依式開寫付該管甲首
其甲首將本戶并十戶造到文冊送各該坊廂里長
坊廂里長各將甲首所造文冊攢造一處送赴本縣
本縣官吏將冊比照先次原造黃冊查筭如人口有
增即為作數其田地等項買者從其增添賣者準令
過割務不失原額排年里長仍照黃冊內原定人戶
應當設有消乏許于一百戶內選丁糧近上者補充
圖內有事故戶絕者于畸零內補輳如無畸零方許
于鄰圖人戶內撥補其上中下三等人戶亦照原定
編排不許更改果有消乏事故有司驗其丁產從公
定奪仍于各文冊前面本縣照依式樣類總填圖所
在有司官吏里甲敢有團局造冊科斂害民或將各
處寫到如式無差文冊故行改抹刁蹬不收者許老
人指實連冊綁縳害民吏典赴京具奏犯人處斬若
頑民贓誣排陷者抵罪若官吏里甲通同人戶隱瞞
作弊及將原報在官田地不行明白推收過割一概
影射減除糧額者一體處死隱瞞人戶家長處死人
口遷發(fā)化外
凡編排里長務不出本都且如一都有六百戶將五
百五十戶編為五里剩下五十戶分派本都附各里
長名下帶管當差不許將別都人口補輳其畸零人
戶許將年老殘疾并幼小十歲以下及寡婦外郡寄
莊人戶編排若十歲以上者編入正管且如編在先
次十歲者今已該二十歲其十歲以上者各將年分
遠近編排候長一體充當甲首其有全種官田人戶
亦編入圖內輪當
凡冊式內定到田地山塘房屋車船各項款目所在
官司有者依式開寫無者不許虛開若類縣總都總
收除項下止許開寫人丁事產總數不必備開花戶
其州縣將各里文冊類總填圖完備仍依定式將各
里人丁事產攢造一處另造類冊一本于內分豁各
鄉(xiāng)都人丁事產總數正官首領官吏躬親磨筭查對
相同于各里并本州島縣總冊后書名畫字用印解赴
本府其提調正官首領官吏于各州縣造到文冊躬
親檢閱磨筭相同本府依定式另造總冊一本于內
分豁各州縣人丁事產總數并州縣造到各項冊后
一體開寫年月書名畫字用印直隸府州本府委官
一員率各州縣提調造冊官吏親赍其布政司所轄
府州仍申解布政司本司官吏躬親檢閱磨筭相同
依式類造總冊一本于內分豁各府州人丁事產總
數于各府州造到總冊后填寫年月書名畫字用印
委官一員率各府州縣官吏親赍俱限年終進呈
凡庵觀寺院已給度牒僧道如有田糧者編入黃冊
與里甲納糧當差于戶下開寫一戶某寺院庵觀某
僧某道當幾年里長甲首無田糧者編入帶管畸零
下作數
凡黃冊字樣皆細書大小行款高低照坐去式樣面
上鄉(xiāng)都保分等項照式刊印不許用紙浮貼其各州
縣每里造冊二本進呈冊用黃紙面布政司府州縣
冊用青紙面
凡免造地方洪武二十四年奏準凡云南各府攢造
黃冊除流官及土官馴熟府分依式攢造外其土官
用事邊遠頑野之處里甲不拘定式聽從實編造貴
州宣慰司不造播州宣慰司附近通漢語者編造其
余夷民不造
又按會典二十四年令寄莊人戶除里甲原籍排定
應役其雜泛差役皆隨田糧應當 又令在外布政
司按察司及府州縣官俱給官錢買馬市民輪流看
養(yǎng)
按續(xù)文獻通考二十四年令各處布政司及直隸府
州縣并各土官衙門所造黃冊俱送戶部轉送后湖
收架委監(jiān)察御史二員戶科給事中一員戶部主事
四員監(jiān)生一千二百名以舊冊比對清查如有戶口
田糧埋沒差錯等項造冊徑奏取旨
洪武二十六年造冊總計戶口又定攢造黃冊之法
按明會典二十六年造冊戶口數目人戶總計一千
六十五萬二千八百七十戶人口總計六千五十四
萬五千八百一十二口
浙江布政司人戶二百一十三萬八千二百二十五
戶人口一千四十八萬七千五百六十七口
江西布政司人戶一百五十五萬三千九百二十三
戶人口八百九十八萬三千四百八十一口
湖廣布政司人戶七十七萬五千八百五十一戶人
口四百七十萬二千六百六十口
福建布政司人戶八十一萬五千五百二十七戶人
口三百九十一萬六千八百六口
北平布政司人戶三十三萬四千七百九十二戶人
口一百九十二萬六千五百九十五口
山東布政司人戶七十五萬三千八百九十四戶人
口五百二十五萬五千八百七十六口
山西布政司人戶五十九萬五千四百四十四戶人
口四百七萬二千一百二十七口
河南布政司人戶三十一萬五千六百一十七戶人
口一百九十一萬二千五百四十二口
陜西布政司人戶二十九萬四千五百二十六戶人
口二百三十一萬六千五百六十九口
四川布政司人戶二十一萬五千七百一十九戶人
口一百四十六萬六千七百七十八口
廣東布政司人戶六十七萬五千五百九十九戶人
口三百萬七千九百三十二口
廣西布政司人戶二十一萬一千二百六十三戶人
口一百四十八萬二千六百七十一口
云南布政司人戶五萬九千五百七十六戶人口二
十五萬九千二百七十口
應天府人戶一十六萬三千九百一十五戶人口一
百一十九萬三千六百二十口
蘇州府人戶四十九萬一千五百一十四戶人口二
百三十五萬五千三十口
松江府人戶二十四萬九千九百五十戶人口一百
二十一萬九千九百三十七口
常州府人戶一十五萬二千一百六十四戶人口七
十七萬五千五百一十三口
鎮(zhèn)江府人戶八萬七千三百六十四戶人口五十二
萬二千三百八十三口
廬州府人戶四萬八千七百二十戶人口三十六萬
七千二百口
鳳陽府人戶七萬九千一百七戶人口四十二萬七
千三百三口
淮安府人戶八萬六百八十九戶人口六十三萬二
千五百四十一口
揚州府人戶一十二萬三千九十七戶人口七十三
萬六千一百六十五口
徽州府人戶一十二萬五千五百四十八戶人口五
十九萬二千三百六十四口
寧國府人戶九萬九千七百三十二戶人口五十三
萬二千二百五十九口
池州府人戶三萬五千八百二十六戶人口一十九
萬八千五百七十四口
太平府人戶三萬九千二百九十戶人口二十五萬
九千九百三十七口
安慶府人戶五萬五千五百七十三戶人口四十二
萬二千八百四口
廣德州人戶四萬四千二百六十七戶人口二十四
萬七千九百七十九口
徐州人戶二萬二千六百八十三戶人口一十八萬
八百二十一口
滁州人戶三千九百四十四戶人口二萬四千七百
九十七口
和州人戶九千五百三十一戶人口六萬六千七百
一十一口
又按會典二十六年定凡各處戶口每歲取勘明白
分豁舊管新收開除實在總數縣報于州州類總報
之于府府類總報之于布政司布政司類總徑達戶
部立案以憑稽考仍每十年戶部具奏行移各布政
司府州縣攢造黃冊編排里甲分豁上中下三等人
戶遇有差役以憑點差若有逃移者所在有司必須
窮究所逃去處移文勾取赴官依律問罪仍令復業(yè)
又按會典二十六年定凡各處有司十年一造黃冊
分豁上中下三等人戶仍開軍民匠等籍除排年
里甲依次充當外其大小雜泛差役各照所分上中
下三等人戶點差
成祖永樂元年令選各處殷實大戶充北京富戶
按明會典永樂元年令選浙江江西湖廣福建四川
廣東廣西陜西河南及直隸蘇松常鎮(zhèn)揚州淮安廬
州太平寧國安慶徽州等府無田糧并有田糧不及
五石殷實大戶充北京富戶附順天府籍優(yōu)免差役
五年
永樂十九年令覆審逃戶準于所在官司收籍
按明會典十九年令原籍有司覆審逃戶如戶有稅
糧無人辦納及無人聽繼軍役者發(fā)回其余準于所
在官司收籍撥地耕種納糧當差其后仍發(fā)回原籍
有不回者勒于北京為民種田
宣宗宣德三年令應當富戶之家再免二丁雜役以
備供送
按明會典宣德三年令應當富戶之家所在官司再
免二丁雜泛差役以備供送
宣德五年奏準逃戶已成產業(yè)許告官寄籍其余逃
民及窩家俱發(fā)充軍容隱者照例坐罪
按明會典五年奏準逃戶已成產業(yè)每丁種有成熟
田地五十畝以上者許告官寄籍見當軍民匠等
差及有百里之內開種田地或百里之外有文憑分
房趁田耕種不悞原籍糧差或遠年迷失鄉(xiāng)貫見住
深山曠野未經附籍者許所在官司取勘見數造冊
送部查考其余不回原籍逃民及窩家俱發(fā)所在衛(wèi)
所充軍照例撥與田地耕種辦納子粒若軍衛(wèi)屯所
容隱者逃民收充本衛(wèi)所屯軍窩家并余人等照隱
藏逃軍榜例發(fā)邊衛(wèi)充軍該管軍衛(wèi)有司官吏旗軍
鄰里容隱者照例坐罪若逃軍詐作逃民許限內自
首各還原衛(wèi)所著役限外不首者逃軍并窩家亦照
榜例問斷
宣德六年定富戶在京入籍逃回原籍罪
按明會典六年令富戶在京入籍逃回原籍或躲避
他處順天應天府官查出申部令所在官司實時挨
究解發(fā)若親鄰里老知者許于官司出首免罪本人
能自首赴京者亦免罪若知而不首及有司占恡不
發(fā)即便究問正犯發(fā)口外充軍事故死絕等項各該
官司照數僉補
英宗正統(tǒng)元年令犯死罪官吏收籍順天府又令各
處府州縣造逃戶周知文冊送巡撫并清軍御史處
督令復業(yè)
按明會典正統(tǒng)元年令刑部都察院所犯死罪官吏
及糧長大戶免運收籍順天府其原僉富戶有病
故者免僉補
凡逃戶正統(tǒng)元年令山西河南山東湖廣陜西南北
直隸保定等府州縣造逃戶周知文冊備開逃民鄉(xiāng)
里姓名男婦口數軍民匠等籍及遺下田地稅糧
若干原籍有無人丁應承糧差若系軍籍則開某衛(wèi)
軍役及有無缺伍送各處巡撫并清軍御史處督令
復業(yè)其已成家業(yè)愿入冊者給與戶由執(zhí)照仍令照
數納糧若本戶原有丁多稅糧十石以上今止存一
二丁者認種地五十畝原籍有人辦糧者每人認種
地四十畝俱照輕租民田例每畝起科五升三合五
勺原系軍匠籍者仍作軍匠附籍該衛(wèi)缺人則發(fā)遣
一丁補役該輪班匠則發(fā)遣一丁當匠原籍民籍
者俱作民籍戶免鹽課量加稅糧如仍不首雖
首而所報人口不盡或展轉逃移及窩家不舉首者
俱發(fā)甘肅衛(wèi)所充軍
正統(tǒng)二年令挨勘流民名籍
按明會典二年令各處有司委官挨勘流民名籍男
婦大小丁口排門粉壁十家編為一甲互相保識分
屬當地里長帶管若團住山林湖濼或投托官豪勢
要之家藏躲抗拒官司不服招撫者正犯處死戶下
編發(fā)邊衛(wèi)充軍里老窩家知而不首及占恡不發(fā)者
罪同
正統(tǒng)三年令四川官員取勘各姓合為一戶者另為
立戶
按明會典三年令四川清軍官員取勘各府州縣人
戶有三姓五姓十姓合為一戶者俱各另為立戶應
當糧差不許合戶附籍
正統(tǒng)四年添設各處佐貳官撫治流民
按明會典四年添設山東山西河南陜西湖廣布政
司所屬并順天等府州佐貳官各一員撫治流民事
簡地方革罷
正統(tǒng)五年令貧難戶止聽輕役
按明會典五年令各府州縣每歲查見在人戶凡有
糧而產去及有丁而家貧者為貧難戶止輕役
正統(tǒng)七年詔免年七十以上丁戶仍于本州島縣人戶
內僉補逃者問罪全家充軍
按明會典七年詔免年七十以上無依單丁無力富
戶仍照數于本州島縣殷實人戶內僉補逃者本身問
罪全家起發(fā)永遠充軍
正統(tǒng)八年令逃軍人等自首免罪罪重者量與寬減
不服招撫者戶長充軍不首者發(fā)邊衛(wèi)充軍
按明會典八年令逃軍逃匠逃囚人等自首免罪各
發(fā)著役罪重者從實開奏量與寬減其逃民不報籍
復業(yè)團聚非為抗拒官府不服招撫者戶長照南北
地方發(fā)缺軍衛(wèi)所充軍家口隨住逃軍逃匠逃囚人
等不首者發(fā)邊衛(wèi)充軍
正統(tǒng)十一年令順天府每十年一次審勘富戶
按明會典十一年令順天府每十年一次委官審勘
富戶若有年老消乏等項行移原籍官司僉補
正統(tǒng)十二年奏準查造各處黃冊
按明會典凡查造委官十二年奏準南京戶部清查
各處黃冊于國子監(jiān)取監(jiān)生四十名戶部委官一員
提督另謄查對發(fā)各該司府州縣對款改造差吏徑
送南京戶部仍類造改過總冊一本送部查考差錯
官吏人等查提問罪
正統(tǒng)十三年奏準老疾致仕事故等官離原籍千里
之外不能還鄉(xiāng)者許令收附
按明會典凡附籍人戶十三年奏準天下諸司衙門
老疾致仕事故等項官員離原籍千里之外不能還
鄉(xiāng)者許各所在官司行原籍官司照勘原系軍民匠
籍照舊收附如遇缺伍失班即送壯丁補役如原籍
無人辦納稅糧于附近州縣照數撥與地畝承種納
糧抵補原籍該納之數若附近原籍不及千里者仍
發(fā)回納糧當差
代宗景泰元年令里長甲首戶下人丁當差又令各
處市民養(yǎng)馬
按明會典景泰元年令里長戶下空閑人丁與甲首
戶下人丁一體當差若隱占者許甲首首告 又令
各處有司馬夫二十丁買馬十丁養(yǎng)馬俱于市民僉

景泰二年奏準分戶寄籍并攢造黃冊之法
按明會典二年奏準凡各圖人戶有父母俱亡而兄
弟多年各爨者有父母存而兄弟近年各爨者有先
因子幼而招婿今子長成而婿歸宗另爨者有先無
子而乞養(yǎng)異姓子承繼今有親子而乞養(yǎng)子歸宗另
爨者俱準另籍當差其兄弟各爨者查照各人戶內
如果別無軍匠等項役占規(guī)避窒礙自愿分戶者聽
如人丁數少及有軍匠等項役占窒礙仍照舊不許
分居
凡各里舊額人戶除故絕并全戶充軍不及一里者
許歸并一里當差余剩人戶發(fā)附近外里輳圖編造
不許寄莊若有詭立姓名者許首告改正其有自愿
賣與本處人民為業(yè)除豁寄莊戶籍者聽若違例寄
莊者所在有司拘問田地入官其軍衛(wèi)官下家人旗
軍下老幼余丁曾置附近州縣田地愿將人丁事產
于所在州縣附籍納糧當差者聽
凡各處招撫外郡人民在境居住及軍民官員事故
改調等項遺下家人弟男子侄置有田地已成家業(yè)
者許令寄籍將戶內人丁事產報官編入圖甲納糧
當差仍于戶下注寫原籍貫址軍民匠等戶及今
收籍緣由不許止作寄籍名色如違所在官司解京
發(fā)口外充軍田產入官
凡攢造黃冊如有奸民豪戶通同書手或詭寄田地
飛走稅糧或瞞隱丁口脫免差徭或改換戶籍埋沒
軍伍匠役者或將里甲那移前后應當者許自首改
正入籍免本罪其各司府州縣委官并當該官吏提
督書算從實攢造仍先以提調委官并書算姓名貫
址造冊一本繳部如有似前作弊者事發(fā)問罪充軍
景泰三年令官員遺下子弟有畏避原籍軍匠役
報作民籍寄住者押發(fā)原籍收管聽繼攢造黃冊官
吏里書人等作弊者并發(fā)口外
按明會典三年令文職改調事故等項官員遺下家
人子弟如有畏避原籍軍匠役朦朧報作民籍寄
住以致原籍缺役者不分年月久近已未附籍押發(fā)
原籍官司收管聽繼 又按會典三年令各處攢造
黃冊官吏里書人等捏甲作乙以有為無以無為有
者事發(fā)所在官司解京并發(fā)口外為民
景泰六年奏準四川極邊州縣免造黃冊
按明會典六年奏準四川威州并保縣極邊番夷黃
冊免造
英宗天順五年奏準流移人等為業(yè)已久者造入黃
冊納糧當差
按明會典天順五年奏準各處流移人戶及軍民官
員事故遺下家人先年編成里甲開墾荒地為業(yè)已
久者各府委官丈量俱照輕則每畝起科秋糧米二
升三合草一斤造入黃冊納糧當差如仍寄籍及不
附籍者解原籍復業(yè)田產入官凡各司府州縣總冊
各委官吏親赍進呈其各里文冊另差官徑送南京
戶部
天順八年令在營官軍戶丁舍余不許附近寄籍又
詔富戶有故不必僉補又添設湖廣參議撫治流民
按明會典八年令在營官軍戶丁舍余不許附近寄
籍如原籍丁盡許摘丁發(fā)回
凡富戶天順八年詔在京富戶今后如有事故不必
僉補
凡流民天順八年添設湖廣布政司參議一員于荊
襄漢陽等府撫治流民
憲宗成化元年添設陜西按察司副使撫治漢中府
流民
按明會典成化元年添設陜西按察司副使一員于
漢中府撫治流民
成化二年定軍職漏報戶下舍人罪
按明會典二年令在京軍職漏報戶下舍人者發(fā)邊
方立功三年
成化六年奏準流民歸籍之例又令軍戶不許將子
弟過房
按明會典六年奏準流民愿歸原籍者有司給與印
信文憑沿途軍衛(wèi)有司每口給口糧三升其原籍無
房者有司設法起蓋草房四間仍不分男婦每大口
給與口糧三斗小口一斗五升每戶給牛二只量給
種子審驗原業(yè)田地給與耕種優(yōu)免糧差五年仍給
下帖執(zhí)照 又令軍戶不許將弟男子侄過房與人
脫免軍伍
成化七年令問流民潛住山場為非之罪
按明會典七年令荊襄南陽等處深山窮谷系舊禁
山場若不附籍流民潛住團聚為非者許軍衛(wèi)有司
巡捕官兵里老人等拘送各該官司問刑衙門問發(fā)
邊遠充軍窩藏之家罪同若不系禁約山場止于余
外平地州縣軍屯官莊藏住不報籍者遞發(fā)原籍當
差逃囚軍匠人等不分山內山外俱發(fā)邊衛(wèi)充軍
成化十四年令查勘在逃富戶
按明會典十四年令順天府查勘在逃富戶應清勾
者造冊送部發(fā)各該司府州縣拘解補役
成化十六年令清理富戶籍冊
按明會典十六年令各府委官清理原造富戶籍冊
不得違例僉補勾丁及以應放免者重役其富戶為
事抵充在廂病故者免勾補逃亡病故者仍勾一丁
終身除豁
成化十七年添設四川按察司副使撫治流民
按明會典十七年添設四川按察司副使一員于重
夔保順四府撫治流民
成化十八年令各衛(wèi)所附籍軍丁盡發(fā)原衛(wèi)其有籍
名產業(yè)者準留一丁頂補附籍
按續(xù)文獻通考十八年令各衛(wèi)所附籍軍丁無糧草
者盡發(fā)原衛(wèi)當差有疑有闕者戶留一丁頂補其原無
籍名有產欲報者亦準一丁附籍
成化二十三年詔山陜河南等處軍民先因饑荒典
賣妻妾子女者許首告給價贖取
按明會典二十三年詔陜西山西河南等處軍民先
因饑荒逃移將妻妾子女典賣與人者許典買之家
首告準給原價贖取歸宗其無主及愿留者聽隱匿
者罪同
孝宗弘治元年令各處該年均徭人戶止編本等差
役不許分外加增又令在京事故校尉人等照回當

按明會典弘治元年令各處審編均徭查照歲額差
使于該年均徭人戶丁糧有力之家止編本等差役
不許分外加增余剩銀兩貧難下戶并逃亡之數聽
其空閑不許征銀及額外濫設聽差等項科差違者
聽撫按等官糾察問罪奏請改調不舉者坐罪鎮(zhèn)守
衙門不許干預均徭 又令在京事故校尉力士幼
軍廚役隨住人口照回當差其有在京潛住冒頂軍
匠者遞回
弘治三年奏準造冊委官之法
按明會典三年奏準各處大造黃冊俱責成分巡分
守知府正官其州縣監(jiān)造官不拘正佐但推選行止
端莊年力精銳干辦明敏者專管仍先令里書抄寫
原本舊管交監(jiān)造官即拘排年里甲親供似冊供詞
細開人口正耗稅糧出入戶籍緣由其有舊本宿弊
許自首改正免罪監(jiān)造官參詳考訂攢造冊稿然后
別選諳曉書手依稿謄寫定限二三月完送本府知
府親自磨對仍拘原供排年里甲覆審明白申送分
巡分守處辯驗印封類解如經該官吏不用心查對
里書故將原冊改抹致有丁口增減田糧飛走戶籍
錯亂者本犯發(fā)附近衛(wèi)所充軍里書發(fā)口外為民若
干礙監(jiān)造官員亦治以枉法重罪其黃冊字俱照題
本字樣真楷書寫字事選委司府官員率領各屬經
該官吏定限年終到部送后湖查考中閑查有洗改
字樣過違限期先將差來人問罪若事干軍伍稅糧
重情一體查究照例處治其黃冊俱用厚紙背面如
法裝釘仍于冊內鄉(xiāng)都圖里之上書寫某府州縣里
保軍民匠等籍易于查究
弘治四年造冊戶口數目又奏準造冊之法
按明會典四年造冊戶口數目人戶總計九百一十
一萬三千四百四十六戶人口總計五千三百二十
八萬一千一百五十八口
浙江布政司人戶一百五十萬三千一百二十四戶
人口五百三十萬五千八百四十三口
江西布政司人戶一百三十六萬三千六百二十九
戶人口六百五十四萬九千八百口
湖廣布政司人戶五十萬四千八百七十戶人口三
百七十八萬一千七百一十四口
福建布政司人戶五十萬六千三十九戶人口二百
一十萬六千六十口
山東布政司人戶七十七萬五百五十五戶人口六
百七十五萬九千六百七十五口
山西布政司人戶五十七萬五千二百四十九戶人
口四百三十六萬四百七十六口
河南布政司人戶四十三萬六千八百四十三戶人
口二百六十一萬四千三百九十八口
陜西布政司人戶三十萬六千六百四十四戶人口
三百九十一萬二千三百七十口
四川布政司人戶二十五萬三千八百三戶人口二
百五十九萬八千四百六十口
廣東布政司人戶四十六萬七千三百九十戶人口
一百八十一萬七千三百八十四口
廣西布政司人戶四十五萬九千六百四十戶人口
一百六十七萬六千二百七十四口
云南布政司人戶一萬五千九百五十戶人口一十
二萬五千九百五十五口
貴州布政司人戶四萬三千三百六十七戶人口二
十五萬八千六百九十三口
順天府人戶一十萬五百一十八戶人口六十六萬
九千三十三口
永平府人戶二萬三千五百三十九戶人口二十二
萬八千九百四十四口
保定府人戶五萬六百三十九戶人口五十八萬二
千四百八十二口
河間府人戶四萬二千五百四十八戶人口三十七
萬八千六百五十八口
真定府人戶五萬九千四百三十九戶人口五十九
萬七千六百七十三口
順德府人戶二萬一千六百一十四戶人口一十八
萬一千八百二十五口
廣平府人戶二萬七千七百六十四戶人口二十一
萬二千八百四十六口
大名府人戶六萬六千二百七戶人口五十七萬四
千九百七十二口
延慶州舊為隆慶人戶一千七百八十七戶人口二
千五百四十四口
保安州人戶四百四十五戶人口一千五百六十口
應天府人戶一十四萬四千三百六十八戶人口七
十一萬一千三口
蘇州府人戶五十三萬五千四百九戶人口二百四
萬八千九十七口
松江府人戶二十萬五百二十戶人口六十二萬七
千三百一十三口
常州府人戶五萬一百二十一戶人口二十二萬八
千三百六十三口
鎮(zhèn)江府人戶六萬八千三百四十四戶人口一十七
萬一千五百八口
廬州府人戶三萬六千五百四十八戶人口四十八
萬六千五百四十九口
鳳陽府人戶九萬五千一十戶人口九十三萬一千
一百八口
淮安府人戶二萬七千九百七十八戶人口二十三
萬七千五百二十七口
揚州府人戶一十萬四千一百四戶人口六十五萬
六千五百四十七口
徽州府人戶七千二百五十一戶人口六萬五千八
百六十一口
寧國府人戶六萬三百六十四戶人口三十七萬一
千五百四十三口
池州府人戶一萬四千九十一戶人口六萬九千四
百七十八口
太平府人戶二萬九千四百六十六戶人口一十七
萬三千六百九十九口
安慶府人戶四萬六千五十戶人口六十萬六千八
十九口
廣德州人戶四萬五千四十三戶人口一十二萬七
千七百九十五口
徐州人戶三萬四千八百八十六戶人口三十五萬
四千三百一十一口
滁州人戶四千八百四十戶人口四萬九千七百一
十二口
和州人戶七千四百五十戶人口六萬七千一十六

又按會典四年奏準先年造冊之時有將丁口漏報
或稅糧詭寄戶籍那移者許先行備開緣由自首本
管州縣申詳合于司府查對相同明白改正免罪其
官吏里書人等如有通同作弊照例問罪造冊完日
州縣各計人戶若干填寫帖文各一紙后開年月并
填委官里書人役姓名用印鈐蓋申達司府知會給
發(fā)各戶親領執(zhí)照使知本戶舊管新收開除實在丁
糧各若干憑此納糧當差下次造冊各戶抄謄正本
開報州縣以為憑據
弘治五年題準順天府在逃富戶每戶每年征銀三
兩幫貼廂長當差又令順天府所屬人民私自投充
陵海等戶者其戶下人丁照舊納糧當差
按明會典五年題準順天府在逃富戶各省不必起
解每戶每年征銀三兩總類進表官順赍到部轉發(fā)
宛大二縣幫貼見在廂長當差 又按會典五年令
順天府所屬人民有私自投充陵戶海戶及勇士校
尉軍廚躲避糧差者除本役外其戶下人丁照舊納
糧當差
弘治八年添設河南布政司參政撫治流民
按明會典八年添設河南布政司參政一員于南陽
府撫治流民
弘治九年令分巡汝南道兼理撫民
按明會典九年令河南分巡汝南道僉事兼理撫民
聽撫治鄖陽都御史節(jié)制
弘治十三年奏準軍戶子孫畏役開戶者問罪凡繼
子不得于所后之親聽其別立又令攢造黃冊備開
軍戶以便查考
按明會典十三年奏準軍戶子孫畏懼軍役另開戶
籍或于別府州縣入贅寄籍等項及至原衛(wèi)發(fā)冊清
勾買囑原籍官吏里書人等捏作丁盡戶絕回申者
俱問罪正犯發(fā)煙瘴地面里書人等發(fā)附近衛(wèi)所充
軍官吏參究治罪 又奏準凡無子立嗣除依律令
外若繼子不得于所后之親聽其告官別立其或擇
賢能及所親愛者不許宗族指以次序告爭并官司
受理若義男女婿為所后之親喜悅者聽其相為依
倚不許繼子并本生父母用計逼逐仍依大明令分
給財產若無子家貧聽其賣產自贍 又令攢造黃
冊系軍戶者務備開某戶某人及于某年月日為某
事發(fā)充某衛(wèi)所軍其有事故等項亦備細開具以便
查考
弘治十五年黃冊民數
按圖書編黃冊民數弘治十五年南北直隸府州并
十三布政司戶總計九百六十九萬一千五百四十
八口總計六千一百四十一萬六千三百七十五
南直隸戶一百九十萬九千二百二十七口一千一
十七萬九千二百五十三
北直隸戶四十二萬七千一百四十四口四百二十
萬五千三百四十七
浙江布政司戶一百五十萬一千三百四口五百二
十七萬七千八百六十二
四川布政司戶二十五萬七千三百五十七口二百
六十六萬八千七百九十一
廣西布政司戶一十八萬二千四百二十二口一百
萬五千四十二
江西布政司戶一百三十八萬五千一百三十八口
六百八十九萬五千二百九十三
湖廣布政司戶五十一萬七千六百七十四口四百
一十七萬三千二百八十五
山東布政司戶八十五萬八千五百五十七口七百
六十二萬一千二百一十
陜西布政司戶三十六萬二千五十一口三百九十
三萬四千一百七十六
山西布政司戶五十八萬八千九百六十二口四百
八十七萬九百六十五
福建布政司戶五十萬八千六百四十九口二百六
萬二千六百八十三
廣東布政司戶四十七萬一千八百六十二口一百
八十五萬八千二百五十七
河南布政司戶五十五萬九百七十三口四百九十
八萬九千三百二十
云南布政司戶一十二萬六千八百七十四口一百
四十一萬九十四
貴州布政司戶四萬三千三百五十四口二十六萬
四千七百九十八
弘治十七年令清查地方流民
按明會典十七年令撫按官嚴督所屬清查地方流
民久住成家不愿回還者就令附籍優(yōu)免糧差三年
如只身無產并新近逃來軍匠等籍遞回原籍仍從
實具奏稽考
武宗正德六年議準官吏人等子弟寄住年久成家
許編入正圖甲首納糧當差又奏準排年編冊之法
按明會典正德六年議準各文武官員吏典人等有
因升降改調死亡等事故遺下家人弟男子侄寄住
年久成家看守墳塋除已經附籍不許紛更外中閑
若有遺漏人丁并有遺下地土文職官吏務要移文
原籍官司武職官員亦要行移升降改調衛(wèi)所照勘
別無詐冒許將丁產盡數報官編入正圖甲首納糧
當差仍于戶下注寫原籍原任貫址及今收籍緣由
如仍作寄籍見任當差隨住田產入官若先前漏報
今續(xù)有遺下愿回原籍愿去見任者所在官司仍移
文前去知會 又按會典正德六年奏準排年里長
僧道有田糧者編入黃冊同里甲納糧當差無糧者
編入帶管畸零世家大族規(guī)避重差花分小戶者許
令首改歸并
正德十五年議準攢造里甲之法
按明會典十五年議準今后攢造里甲止據人戶丁
產見在官第其等則如或本里人戶不敷十甲之數
就于附近里內人戶撥補完足若分析戶籍不問本
里他圖本圖果有消乏亦許還并
世宗嘉靖六年詔流民復業(yè)并告種荒田者俱免糧
役三年又詔查審京師附住年久者責令附籍
按明會典嘉靖六年詔今后流民有復業(yè)者除免三
年糧役不許勾擾其荒白田地有司出給告示曉諭
許諸人告種亦免糧役三年三年后如果成熟量納
輕糧如有不遵官吏里甲人等一體治罪各州縣官
有設法招撫流民復業(yè)及招人開墾承種荒白田地
數多者俱作賢能官保薦擢用
凡附籍人戶嘉靖六年詔巡城御史嚴督各該兵馬
司官查審京師附住各處軍民人等除浮居客商外
其居住年久置立產業(yè)房屋鋪面者責令附籍宛大
二縣一體當差仍暫免三年以示存恤若有冒假衛(wèi)
所籍貫者行勘發(fā)遣
嘉靖九年令查勘流民寄住年久者準令附籍又題
準歸并里甲查造委官及行各該撫按官查軍民匠
一體分戶之法
按明會典九年令各省乘大造之年查勘各屬流民
置有產業(yè)住種年久者準令附籍當差其余俱各省
令回籍生理如或曾經為盜為非事露改易姓名越
境潛住者許地方里老舉首拏問若富豪大戶容留
及知而不舉者查照律例從重問擬又令撫按官招
撫流民令各還鄉(xiāng)查將本處倉庫堪動錢糧并近開
事例銀兩量給牛具種子使各安生業(yè)毋致失所
凡附籍人戶九年題準今后大造之年各該州縣如
有流民在彼寄住年久置有田產家業(yè)不愿還鄉(xiāng)者
查照流民事例行文原籍查勘明白許令收造該州
縣冊內填入格眼照例當差納糧不許捏為畸零等
項名色及破調容隱作為貼戶查出依律治罪其不
愿入籍者就令還鄉(xiāng)仍行該州縣安輯得所免其雜
泛差役三年
又按會典九年題準各處州縣查審消乏里分不成
甲者驗其丁產歸并務使一十一戶為一甲
凡查造委官九年題準吏部將浙江等十三布政司
官每司各推一員疏名上請及行南北直隸撫按官
會推所屬佐貳官每府州各一員疏名上聞各提調
督理大造黃冊不許別項差占仍降勑各該委官以
便行事若有紙張粉飾差錯稽遲等弊俱聽后湖管
冊官指名參究不分已未升遷俱照例以罷軟黜退
按圖書編軍匠開戶嘉靖九年十月內戶部題該學
士桂奏為授時任民事臣考近來有工匠不許開戶
之例蓋為軍匠逃亡事故而設邇來軍戶有原不同
戶而求告合戶者又有串令近軍同姓之人投告而
合戶者匠籍亦然于是軍匠有人及數千丁地及數
千頃輒假例不分戶為辭于是里長甲首人丁事產
不及軍匠人戶百分之一其法止當不分軍民匠
等籍限田限丁將州縣人戶事產通融總筭一體分
戶等因該本部查得大明會典內一款凡軍戶子孫
畏懼軍役另開戶籍或于別府州縣入贅寄籍等項
及至原衛(wèi)發(fā)冊清勾買囑原籍官吏里書人等捏作
丁盡戶絕回申者俱問罪正犯發(fā)煙瘴地面里書人
等捏作丁盡戶絕發(fā)附近衛(wèi)所俱充軍官吏參究治
罪今本官奏要將州縣人戶通融總算一體分戶蓋
欲同籍則承軍伍之役分戶則應里甲之差今如湖
廣之垛籍山東之分開審差是矣合行各該撫按官
查照施行
嘉靖十年令今次黃冊照依舊式穿甲攢造
按明會典十年令巡按御史備行布政司及南北兩
直隸府州縣今次黃冊照依舊式穿甲攢造違者聽
后湖管冊官查究
嘉靖二十一年黃冊民數
按圖書編黃冊民數嘉靖二十一年南北直隸并浙
江等十三布政司戶總計九百九十七萬二千二百
二十九口總計六千二百五十三萬一百九十五
南直隸戶二百一萬五千六百四十六口一千四十
萬二千一百九十八
北直隸戶四十四萬八千六十一口四百五十六萬
八千二百五十九
浙江布政司戶一百五十二萬八千一百五十七口
五百一十萬八千八百五十五
江西布政司戶一百三十五萬七千四十八口六百
九萬八千九百三十一
湖廣布政司戶五十四萬二千九百一十五口四百
四十三萬六千二百五十五
山東布政司戶八十三萬七千三百四十二口七百
七十一萬八千二百二
山西布政司戶五十九萬二千八百九十口五百六
萬九千五百一十五
河南布政司戶六十萬三千八百七十一口五百二
十七萬八千二百七十五
福建布政司戶五十一萬九千八百七十八口二百
一十一萬一千二十七
四川布政司戶二十六萬八百八十五口二百八十
萬九千一百七十
陜西布政司戶三十九萬五千六百七口四百八萬
六千五百五十八
廣東布政司戶四十九萬二千九百六十一口二百
五萬一千二百四十三
廣西布政司戶二十萬九千一百六十四口一百九
萬三千七百七十
云南布政司戶一十二萬三千五百三十七口一百
四十三萬一千一十七
貴州布政司戶四萬四千二百五十七口二十六萬
六千九百二十
嘉靖二十四年議準海州疲憊停其原額富戶
按明會典二十四年議準直隸海州地方疲憊其原
額富戶俱停革
嘉靖二十九年題準減富戶銀兩
按明會典二十九年題準將原收富戶銀內動支四
百兩給宛大二縣廂長代役仍行各原籍查各富戶
果系逃亡節(jié)年累徭戶幫僉者自本年為始每名減
銀一兩止征二兩解部如前收給立法稽考如本戶
尚有丁者于本戶征銀不許累及別甲其二十八年
以前全征在官者立限解部轉發(fā)濟邊
嘉靖四十一年令遼東饑民流移者給文遣歸又令
大造黃冊
按明會典四十一年令遼東饑民流入永平河間海
傍住居及航海渡登萊者給文遣歸勢家占恡不發(fā)
者以隱匿逃軍論 又按會典四十一年令大造黃
冊完解后湖之日管冊官即會大數繕寫首列祖宗
以來戶口田土稅糧總數繼開今日總數務期簡核
進獻御覽在湖庫匠舊止一百一十名各庫冊雖及
二年難以曬晾一周今后每一大造庫房三十間量
加四十二名聽將查冊書手分派每書手二名領匠
八名將庫冊清曬周而復始永為定規(guī)有作弊毀裂
冊籍等項比棄毀制書律論
按續(xù)文獻通考四十一年題準吏部將浙江等十三
布政司官每司各推一員疏名上請及行南北直隸
撫按官會推所屬佐貳官每府州各一員疏名上聞
各提調督理大造黃冊不許別項差占仍降勅各該
委官以便行事若有紙張粉飾差錯稽遲等弊俱聽
后湖管冊官指名參究不分己未升遷俱照例以罷
軟黜退

戶口部匯考九
明二
神宗萬歷六年上戶口總數
按明會典萬歷六年戶口數目人戶總計一千六十
二萬一千四百三十六戶人口總計六千六十九萬
二千八百五十六口
浙江布政司人戶一百五十四萬二千四百八戶人
口五百一十五萬三千五口
江西布政司人戶一百三十四萬一千五戶人口五
百八十五萬九千二十六口
湖廣布政司人戶五十四萬一千三百一十戶人口
四百三十九萬八千七百八十五口
福建布政司人戶五十一萬五千三百七戶人口一
百七十三萬八千七百九十三口
山東布政司人戶一百三十七萬二千二百六戶人
口五百六十六萬四千九十九口
山西布政司人戶五十九萬六千九十七戶人口五
百三十一萬九千三百五十九口
河南布政司人戶六十三萬三千六十七戶人口五
百一十九萬三千六百二口
陜西布政司人戶三十九萬四千四百二十三戶人
口四百五十萬二千六十七口
四川布政司人戶二十六萬二千六百九十四戶人
口三百一十萬二千七十三口
廣東布政司人戶五十三萬七百一十二戶人口二
百四萬六百五十五口
廣西布政司人戶二十一萬八千七百一十二戶人
口一百一十八萬六千一百七十九口
云南布政司人戶一十三萬五千五百六十戶人口
一百四十七萬六千六百九十二口
貴州布政司人戶四萬三千四百五戶人口二十九
萬九百七十二口
順天府人戶一十萬一千一百三十四戶人口七十
萬六千八百六十一口
永平府人戶二萬五千九十四戶人口二十五萬五
千六百四十六口
保定府人戶四萬五千七百一十三戶人口五十二
萬五千八十三口
河閑府人戶四萬五千二十四戶人口四十一萬九
千一百五十二口
真定府人戶七萬四千七百三十八戶人口一百九
萬三千五百三十一口
順德府人戶二萬七千六百三十三戶人口二十八
萬一千九百五十七口
廣平府人戶三萬一千四百二十戶人口二十六萬
四千八百九十八口
大名府人戶七萬一千一百八十戶人口六十九萬
二千五十八口
延慶州人戶二千七百五十五戶人口一萬九千二
百六十七口
保安州人戶七百七十二戶人口六千四百四十五

應天府人戶一十四萬三千五百九十七戶人口七
十九萬五百一十三口
蘇州府人戶六十萬七百五十五戶人口二百一萬
一千九百八十五口
松江府人戶二十一萬八千三百五十九戶人口四
十八萬四千四百一十四口
常州府人戶二十五萬四千四百六十戶人口一百
萬二千七百七十九口
鎮(zhèn)江府人戶六萬九千三十九戶人口一十六萬五
千五百八十九口
廬州府人戶四萬七千三百七十三戶人口六十二
萬二千六百九十八口
鳳陽府人戶一十一萬一千七十戶人口一百二十
萬三千三百四十九口
淮安府人戶一十萬九千二百五戶人口九十萬六
千三十三口
揚州府人戶一十四萬七千二百一十六戶人口八
十一萬七千八百五十六口
徽州府人戶一十一萬八千九百四十三戶人口五
十六萬六千九百四十八口
寧國府人戶五萬二千一百四十八戶人口三十八
萬七千一十九口
池州府人戶一萬八千三百七十七戶人口八萬四
千八百五十一口
太平府人戶三萬三千二百六十二戶人口一十七
萬六千八十五口
安慶府人戶四萬六千六百九戶人口五十四萬三
千四百七十六口
廣德州人戶四萬五千二百九十六戶人口二十二
萬一千五十三口
徐州人戶三萬七千八百四十一戶人口三十四萬
五千七百六十六口
滁州人戶六千七百一十七戶人口六萬七千二百
七十七口
和州人戶八千八百戶人口一十萬四千九百六十

皇清
國初戶口定制
大清會典八旗壯丁歲有增益立法編審最為詳密
  其投充買賣人口漸為限制具有成規(guī)備列于
  后
 國初定每壯丁三百名編為一佐領 又
諭編審各旗壯丁時令各該佐領稽察已成丁者增
  入丁冊其老弱幼丁不應入冊系沈陽者赴瀋
  陽勘驗系東京者赴鞍山勘驗有隱匿者壯丁
  入官伊主及該佐領撥什庫各罰責有差 又
  定置買人丁及新成幼丁許令編入本佐領誤
  編入別佐領下者退回 又
諭八旗新添壯丁每旗編佐領三十有逃亡缺少者
  于諸王貝勒貝子等府壯丁內撥補足額仍將
  該佐領治罪嗣后每三年編審一次 又定每
  佐領編壯丁二百名 又定凡旗下人遠離本
  佐領居住者人口財物入官該佐領撥什庫罰
  責有差 又定旗員子侄俟十八歲登記部檔
  后方許分居如未及歲數擅分居者議罰 又
  定首先登城壯丁準其開戶并將胞兄弟嫡伯
  叔帶出仍償原主身價 又定新滿洲壯丁令
  酌撥舊丁內編成佐領
  凡撫養(yǎng)承嗣
 國初定無嗣人撫養(yǎng)他人之子許報明該旗王貝
  勒都統(tǒng)送部注籍增入本佐領壯丁數內若私
  自撫養(yǎng)者斷回原主
  凡買賣人口
 國初定旗下買賣人口赴各該旗市交易若越至
  他旗市被執(zhí)者身價二分入官一分給拏獲之
  人 又定滿洲壯丁越旗賣出被首者身價二
  分入官一分給首告之人買主無罪該管佐領
  知情者治罪壯丁撤回撥給本旗不知情者壯
  丁撤回撥給本佐領下貧人 又定有將人父
  子兄弟夫婦分賣者所賣之族俱入官 又題
  準陣獲人口有將夫婦分賣者仍令給還完聚
  不入官賣主鞭責
天聰五年
大清會典戶律凡私刱庵院及私度僧道天聰五年
  題準凡違法擅為喇嘛及私建寺廟者治罪若
已經呈明禮部者酌議準行
崇德八年
大清會典戶律凡私刱庵院及私度僧道崇德八年
  二月二十六日欽奉
太宗文皇帝諭旨除部冊紀載寺廟外有不遵禁約新
  行刱建修整者治以重罪其該管佐領撥什庫
  亦罪之欽此
順治元年
大清會典編審八旗壯丁順治元年題準王貝勒等
  府壯丁每二名令一名披甲
  凡投充人口順治元年定凡旗下漢人有父母
  兄弟妻子情愿入旗同居者地方官給文赴部
  入冊不許帶田地投獻
  順治二年
大清會典凡投充人口順治二年題準畿輔管莊人
  等強壓愚民及工匠勒令投充者在內許赴戶
  部五城御史順天府在外赴道府州縣告理審
  實釋放 又題準有假借投充冒名奴仆混托
  廝養(yǎng)或悍奴欺壓故主部民凌厲本官及慢侮
  縉紳傾陷富室占騙人口財物者事發(fā)治以重
  罪
  順治三年
大清會典凡投充人口順治三年題準自次年為始
  漢人投充旗下永行禁止
  順治四年
大清會典凡編審直省人丁原無定期或三年一次
  或五年一次或十年一次現(xiàn)行例五年編審一
  次其流民附籍及招民復業(yè)各有事例詳載于
  后順治四年題準編審人丁凡年老殘疾并逃
  亡故絕者悉行豁免
  順治五年
大清會典凡編審直省人丁順治五年題準三年一
  次編審責成州縣印官察照舊例造冊年六十
  以上開除十六以上添注
  凡買賣人口順治五年覆準投充人即系奴仆
  本主愿賣者聽
  順治六年
大清會典凡買賣人口順治六年題準漢人不許帶
  出口外如口外人有來
 盛京購買馬匹乘機買人口者不準放出
  順治七年
大清會典凡投充人口順治七年題準投充人置買
  民間房地者房地并價銀入官兩主從重治罪
  順治八年
大清會典編審八旗壯丁順治八年令原在
 盛京編審另分戶人有告稱系伊奴仆者不準歸
  并系戶籍內人有告稱非系伊家奴仆亦不準
  凡投充人口順治八年題準旗下漢人欲回籍
  探視親戚者該主定限放歸該佐領報部給票
  前往如無部票即系私逃許地方官執(zhí)解 又
諭投充人生事害民本主該佐領知情者連坐前此
  有司責治旗人問罪以致投充人益加橫肆今
  后地方官遇投充人犯罪與屬民一體究治戶
  部刊示曉諭
  凡買賣人口順治八年題準朝鮮貢使隱匿人
  口帶往者鞭責計日罰銀若本地人隱匿逃往
  者正法
  順治九年
大清會典編審八旗壯丁順治九年議準
 內府及諸王府官員有勞績素著者特選數員令
  其開出府佐領各歸所屬佐領其父子兄弟閑
  散者準其帶出現(xiàn)有職任者不準帶出其撥出
  官員不必頂替
  凡贖取人口順治九年題準陣獲人口準令贖
  回凡有贖人者令嫡親家屬領歸其身價兩家
  各取其平
  順治十年
大清會典凡買賣人口順治十年題準八旗買賣人
  口俱令該撥什庫記冊備查其民人令親鄰中
  證立契赴本管衙門掛號鈐印俱不必輸稅如
  不記冊無印契者即治以私買私賣之罪
  順治十一年
大清會典凡編審直省人丁順治十一年覆準每三
  年編審之期逐里逐甲審察均平詳載原額開
  除新收實在每名征銀若干造冊送部如有隱
  匿捏報依律治罪 又覆準編審戶口以順治
  十二年為始直隸責成守道各省責成布政司
  至編審之期或三年或五年仍照舊例
  凡流民附籍順治十一年題準凡外省流民附
  籍年久者與土著之民一體當差新附籍者五
  年后當差 又覆準各旗官員及富戶有能捐
  貲安插窮丁者報部題請敘錄
  順治十二年
大清會典凡流民附籍順治十二年覆準州縣官安
  插流民一千名至五千名者準與紀錄督撫總
  計通省名數議敘
  順治十三年
大清會典凡編審直省人丁順治十三年覆準每五
  年編審一次 又議準江西福建廣東三省全
  書內有婦女鹽鈔銀按口征派不等余省無婦
  女名色其鹽鈔銀均派地丁內仍照舊行不必
  更張
  順治十四年
大清會典凡編審直省人丁順治十四年題準編審
  戶口州縣官增丁至二千名以上各予紀錄
  順治十五年
大清會典凡編審直省人丁順治十五年議準各省
  編審人丁五年一次造冊具題令于編審次年
  八月內到部如不照限題報者經管各官俱照
  違限例議處府州縣官編審年分借名造冊科
  派小民者從重處分督撫不行究參者一并議
  處
  順治十六年
大清會典戶律順治十六年覆準凡無籍棍徒游手
  好閑之人不許容留在京令八旗都統(tǒng)五城御
  史嚴飭各該管官逐戶挨查驅逐回籍有違法
  者該管官即拏送部嚴審定罪如或徇情容隱
  被人拿首即將該管都統(tǒng)以下?lián)苁矌煲陨戏?br />  別議處
  順治十七年
大清會典凡編審直省人丁順治十七年覆準直省
  每歲終各將丁徭賦籍匯報總數觀戶口消長
  以定州縣考成
  凡招民復業(yè)順治十七年覆準四川全定流民
  思返故土令貴州督撫飭沿江州縣隘口不得
  攔阻聽其樂歸
  凡編審八旗壯丁順治十七年題準凡官員子
  弟有職任者不拘定限歲數準其分戶
  凡投充人口順治十七年題準投充人誣稱不
  系投充者審出鞭一百如果不系投充欺壓良
  民者亦鞭一百 又題準有將另戶人告稱系
  伊奴仆者鞭八十其投充人先未在地方納糧
  后將房地納糧輒稱不系投充者審出枷號一
  個月鞭一百地方官混報者以抗違論經承責
  三十板其民人住種滿洲房地年久告稱系自
  己房地者責三十板 又覆準各莊俱設屯撥
  什庫責成清察如有指稱投充欺詐百姓者真
  則解部究審如系假冒地方官依律究擬
  順治十八年
大清會典戶口總數順治十八年總計直省人丁共
  二千一百六萬八千六百九丁
  直隸順天府人丁一十萬四千三百九十二丁
  永平府人丁九萬三千五百九十一丁
  保定府人丁四十一萬七千八百二丁
  河間府人丁二十一萬九千七百五丁
  真定府人丁一百八萬六千二百九十九丁
  順德府人丁一十七萬九千四百三十七丁
  廣平府人丁二十七萬六千一十丁
  大名府人丁四十六萬七千二百四十二丁
  延慶州人丁七千七百九丁
  保安州人丁五千五百五丁
  奉天府人丁三千九百五十二丁
  錦州府人丁一千六百五丁
  江南布政司人丁三百四十五萬三千五百二
  十四丁
  浙江布政司人丁二百七十二萬九十一丁
  江西布政司人丁一百九十四萬五千五百八
  十六丁
  湖廣布政司人丁七十五萬九千六百四丁
  福建布政司人丁一百四十五萬五千八百八
  丁
  山東布政司人丁一百七十五萬九千七百三
  十七丁
  山西布政司人丁一百五十二萬七千六百三
  十二丁
  河南布政司人丁九十一萬八千六十丁
  陜西布政司人丁二百四十萬一千三百六十
  四丁
  四川布政司人丁一萬六千九十六丁
  廣東布政司人丁一百萬七百一十五丁
  廣西布政司人丁一十一萬五千七百二十二
  丁
  云南布政司人丁一十一萬七千五百八十二
  丁
  貴州布政司人丁一萬三千八百三十九丁
  凡流民附籍順治十八年
詔江南浙江福建廣東瀕海居民遷移內地者令該
  督撫確察速給田房安插得所仍須親身料理
  不得徒委屬員
  凡撫養(yǎng)承嗣順治十八年題準凡無嗣人存日
  撫養(yǎng)兄弟族人之子準承受家產若撫養(yǎng)他人
  及奴仆之子不準承受若存日未曾立嗣故后
  準近房承受如本族無人存日保結撫養(yǎng)異姓
  之子亦準承受若無族人又無撫養(yǎng)異姓人其
  家產本佐領從公撥給
  凡買賣人口順治十八年覆準旗下赴市買人
  記冊時該翼查明給以印照
康熙二年
大清會典凡編審直省人丁康熙二年題準州縣編
  審人丁增至二千名以上者經管官及督撫布
  政司俱準紀錄
  凡投充人口康熙二年覆準凡投充人父兄伯
  叔住種滿洲房地子弟侄看守故土墳塋或子
  弟侄住種滿洲房地父兄伯叔看守故土墳塋
  者行地方官查其輸糧在先紅冊載名者即斷
  為民如投充后輸糧者仍斷與滿洲
  凡買賣人口康熙二年題準八旗買賣人口兩
  家赴市納稅記冊令撥什庫保結列名若系漢
  人令五城司坊官查有該管官印票準買永著
  為例
  康熙三年
大清會典凡招民復業(yè)康熙三年議準四川寄寓外
  省流民各督撫造冊移送川撫撥給口糧舟車
  差官護令復籍
  凡贖取人口康熙三年題準已撥給山海關外
  叛逆人犯妻子家仆有私行偷賣贖去者賣主
  系官革職系民杖一百流三千里系旗人枷號
  兩個月鞭一百專管各官俱降二級調用如偷
  賣贖軍流等犯妻子家仆者亦照此例議處
  康熙四年
大清會典凡流民附籍康熙四年覆準罷職官員本
  身寄居各省者照例勒令回籍若本官既歿子
  孫有田土丁糧已入版圖者回籍附籍聽其自
  便
  凡編審八旗壯丁康熙四年題準滿洲蒙古有
  一佐領余丁多至百名以上愿分作兩佐領者
  聽
  康熙五年
大清會典凡流民附籍康熙五年題準地方官招集
  流民一百名者紀錄一次
  又戶律康熙五年覆準五城司坊及巡捕三營
  官查各該管地方有無業(yè)游手來歷不明之人
  即送該城釘回原籍仍查明犯事離籍情由擬
  罪如該管官不行拿送別經查出者聽該部議
  處總甲等并容留居住之房主俱責三十板各
  都統(tǒng)并步兵總尉嚴飭各該旗下佐領并各府
  佐領責令驍騎校包衣大撥什庫詳查佐領下
  人有將房屋招人賃住者查明來歷并有保人
  方許居住若有惡棍不務本業(yè)生事行詐者查
  出送部審實依光棍定例治罪該地方官役不
  行拿送別經發(fā)覺者照例分別議處
  康熙六年
大清會典戶律凡私刱庵院及私度僧道康熙六年
  議準凡喇嘛將家人及私收人為班第并隱留
  部冊無名之喇嘛者喇嘛處絞家產籍沒總管
  大喇嘛罰牲三九扎薩克喇嘛罰牲二九得木
  齊等罰牲一九入官俱革所管之職旗下官員
  人等隱留私自行走之喇嘛班第及將家人送
  與喇嘛為班第者系官議革系平人處死該管
  都統(tǒng)副都統(tǒng)參領罰俸一年佐領驍騎校革任
  撥什庫鞭一百罰本犯銀五十兩給出首之人
  家人出首者準其離主班第入官蒙古部落人
  等隱留私自行走之喇嘛班第及將家人與屬
  下人送與喇嘛為班第者王貝勒各罰馬一百
  匹貝子公各罰馬七十匹臺吉他布囊各罰馬
  五十匹都統(tǒng)罰牲三九副都統(tǒng)罰牲二九參領
  罰牲一九佐領驍騎校革職系平人處死其該
  管之王貝勒各罰馬七十匹貝子公各罰馬五
  十匹臺吉他布囊各罰馬三十匹都統(tǒng)副都統(tǒng)
  各罰牲三九參領佐領各罰牲二九驍騎校罰
  牲一九革任撥什庫鞭一百革去撥什庫十家
  長鞭一百家產籍沒以其半入官半給出首之
  人如家人及所屬之人出首者準其離主班第
  入官民人隱留私自行走之喇嘛班第阿木道
  等處喇嘛班第及將子弟家人送與喇嘛為班
  第者本犯枷號三個月責四十板罰銀五十兩
  給出首之人十家長及兩鄰知而不舉者責四
  十板該城御史及順天府府尹罰俸一年該管
  知縣并兵馬司指揮革職寺廟之僧道尼姑有
  留隱喇嘛班第并阿木道等處喇嘛班第者住
  持之僧道枷號三個月責四十板勒令為民住
  持之尼姑與所住之喇嘛俱處絞同住之僧道
  尼姑知而不舉者責四十板為民罰住持之僧
  道與同住之尼姑銀五十兩給出首之人該管
  之僧道錄司罰銀一百兩入官如空寺廟中有
  喇嘛班第及阿木道等處喇嘛班第居住被人
  拏首者該管僧道錄司及專管僧道罰銀一百
  兩以其半入官半給出首之人
  康熙七年
大清會典凡招民復業(yè)康熙七年覆準見任文武大
  小各官有能捐貲遷移四川流民歸籍每一百
  家以上者紀錄一次四百家以上者加一級五
  百家以上者加二級六百家以上者加三級七
  百家以上者不論俸滿即升招回之民責令地
  方官安插得所
  凡撫養(yǎng)承嗣康熙七年覆準凡撫養(yǎng)他人子為
  嗣歿后其子本生父母年老乏嗣仍令歸宗
  又題準凡無嗣人家產親兄弟承受者不議若
  伯叔及兄弟之子承受有親生女者給家產三
  分之一若疎族人承受其女給家產五分之二
  若應歸佐領撥給者其女給家產之半若數少
  難分及分撥余剩者俱給承受之人凡分給女
  子無論人數止于應給分內分撥
  凡贖取人口康熙七年覆準私贖叛逆家屬照
  例治罪人口身價俱入官
  康熙八年
大清會典凡編審八旗壯丁康熙八年題準凡調補
  管別佐領者止準帶本家壯丁若將伊兄弟族
  中壯丁帶往者俱令償還
  凡投充人口康熙八年
詔投充人生事害民者本主及該管佐領連坐本犯
  正法妻孥家產入官罪不至死者本犯及妻孥
  入官嗣后地方有司遇投充人犯罪與屬民一
  體責治
  凡買賣人口康熙八年題準旗下買民令本管
  官用印若隔屬官用印照拏解良民例議處所
  買之人釋放為民兩主各鞭責有差 又題準
  有將定例后所買之人捏作定例前年月用印
  者事發(fā)用印官及買者賣者俱加等治罪 又
詔差遣官員并督撫提鎮(zhèn)大小各官不許買良民為
  奴及轉相饋送永行禁飭違者照略買良民例
  治罪
  康熙九年
大清會典凡投充人口康熙九年題準凡官員將投
  充人稱為納糧之民并改糧冊年月移送者革
  職轉申上司降一級調用巡撫罰俸一年如先
  稱不系投充后報投充者地方官降一級調用
  該管上司罰俸一年巡撫罰俸六個月
  康熙十年
大清會典戶律凡私刱庵院及私度僧道康熙十年
  議準凡隱留阿木道等處喇嘛班第者都統(tǒng)副
  都統(tǒng)參領罰俸一年佐領驍騎校革職撥什庫
  鞭一百隱留之人系有職任官革任無職任官
  革職系平人枷號一個月鞭一百 又覆準凡
  無業(yè)之人在街道打手鼓踢石球者拏送到部
  系旗下人鞭五十系民責二十板
  康熙十一年
大清會典凡編審直省人丁康熙十一年覆準賦役
  全書內浙江等省婦女小口徭銀改為食鹽鈔
  銀直隸流寓及山西久流近流人丁改為實在
  人丁幼丁改為新編人丁
  凡買賣人口康熙十一年議準凡在順治十年
  以前買人未用印信審時中證明白者斷與原
  主或無中證文契本人自稱賣身是實者亦斷
  與買主自順治十一年以后買人雖有中保未
  曾用印者斷出為民
  康熙十二年
大清會典凡編審直省人丁康熙十二年覆準直省
  編審概令繕疏具題
  凡買賣人口康熙十二年題準旗下買民查系
  白契斷出為民者即遞解原籍令地方官具文
  報部并督撫備照
  凡收養(yǎng)孤老康熙十二年題準赤子關系人命
  拋殘有戾天和凡旗下民人有貧窮不能撫養(yǎng)
  其子者許送育養(yǎng)嬰兒之處聽其撫養(yǎng)如有輕
  棄道涂致傷生命及家主逼勒奴仆拋棄嬰兒
  者責令八旗佐領五城御史嚴行禁飭
  康熙十三年
大清會典凡編審直省人丁康熙十三年議準江南
  有隱占詭寄包攬諸弊皆因賦役不均宜通計
  該州縣田地總額與里甲之數均分辦糧當差
  不許豪戶多占隱役苦累小民其推收編審悉
  照均田均役聽民自相配搭
  凡招民復業(yè)康熙十三年覆準凡招回原籍之
  民照招徠外省流民例議敘
  凡編審八旗壯丁康熙十三年覆準八旗每佐
  領編壯丁一百三四十名余丁匯集另編佐領
  或所余丁僅百名以上不足定額者該旗王貝
  勒貝子公等并都統(tǒng)副都統(tǒng)佐領酌驗無誤披
  甲當差出結移送到部亦準編作佐領
  康熙十四年
大清會典凡招民復業(yè)康熙十四年覆準招回原籍
  流民止議敘州縣官其司道等官不得議敘
  康熙十五年
大清會典凡投充人口康熙十五年題準嗣后有以
  投充滿洲之人稱為納糧之民者地方官降一
  級調用轉申上司罰俸一年巡撫罰俸六個月
  先稱不系投充后報投充者地方官罰俸一年
  該管上司罰俸六個月巡撫罰俸三個月
  凡買賣人口康熙十五年題準旗下買民令正
  印官用印準買若在地方犯罪逃出賣身者保
  人系民枷號三個月責四十板系旗人枷號三
  個月鞭一百原價追還給主賣身人遞解本地
  方官枷號三個月責四十板仍照所犯罪依律
  究治其旗人詭稱民人賣身者枷號三個月鞭
  一百保人系旗人枷號三個月鞭一百系民責
  四十板流徙尚陽堡若系逃人照常鞭刺又賣
  身人謊寫他人姓名者照光棍為首例保人照
  光棍為從例治罪又賣身人假捏籍貫姓名不
  從實開寫者枷號兩個月鞭一百仍斷與買主
  保人系民枷號一個月責四十板系旗人枷號
  一個月鞭一百
  康熙十七年
大清會典凡編審直省人丁康熙十七年覆準直隸
  山東山西河南陜西及江蘇等處歸并衛(wèi)所屯
  丁向俱照州縣例編審征銀今安徽等處及浙
  江江西湖廣福建廣東歸并衛(wèi)所屯丁亦令照
  州縣人丁例一體編征
  凡買賣人口康熙十七年覆準滿洲蒙古人口
  不許賣與漢軍民人亦不許給送違者將所賣
  人并價入官買主賣主系官革職系護軍撥什
  庫披甲當差閑散旗人枷號兩個月鞭一百系
  民枷號兩個月責四十板該管佐領驍騎校知
  情者革職撥什庫鞭一百收稅官亦革職其喀
  爾喀厄魯忒人亦不許賣與漢軍民人違者亦
  照此例治罪
  凡贖取人口康熙十七年議準滿洲蒙古家人
  其主愿令贖身在本佐領及本旗下者聽若違
  禁放出為漢軍民人者照買賣例治罪
  康熙十八年
  七月二十八日
上諭大學士明珠李霨尚書宋德宜左都御史魏象
  樞學士佛倫地震示警災及軍民朕居高御物
  勤恤民隱遇茲變異惻怛彌殷其摧塌房屋壓
  傷人口惟恐五城御史不能逐戶細察止憑司
  坊官員總甲人等開報未盡詳確不得均沾實
  惠應分遣不在五城滿漢御史詳加稽察著都
  察院遵行
上諭大學士明珠地震傾倒民居朕心憫念至于窮
  苦兵丁出征在外房屋毀壞妻子露處無力修
  葺更堪惻然可勅該部行令八旗各佐領下官
  員殷實者共相存恤出貲修助俾貧困之家早
  獲寧居該旗都統(tǒng)副都統(tǒng)參領親行詳察毋致
  遺漏使窮苦之人妻子無棲息之所朕亦時加
  訪問若有玩忽該旗都統(tǒng)副都統(tǒng)參領佐領驍
  騎校小撥什庫俱從重治罪
上諭大學士明珠茲因地震五城地方房屋傾頹貧
  苦小民不能補葺朕心特為軫念兩鄰十家戶
  有互相存恤之義可協(xié)助修理如官紳富民愿
  捐貲為貧民修理房屋者該管官酌量獎勵其
  令都察院行五城御史遵行
  八月十八日
上諭戶部侍郎薩木哈通州三河等處地震災變壓
  傷人口無人收瘞殊為可憫戶工二部會同將
  旗下及民人房屋并各寺廟內有見被壓埋者
  作何察明數目其速議具奏
大清會典凡買賣人口康熙十八年題準凡旗人買
  民用印衙門呈送戶部轉行該撫令地方官曉
  諭里甲如用印官十日內不將買人緣由報部
  者罰俸一年竟不報者降一級
  康熙二十一年
大清會典凡買賣人口康熙二十一年題準直省駐
  防各官及提鎮(zhèn)以下等官概不許買本省之民
  違者降二級調用若縱令家仆買者照本官買
  人例議處該管官失察降一級留任其駐防甲
  兵量許少買民人令賣身人親至地方官處取
  具口供存案立契寫情愿字樣用印若未經取
  供文契雖有情愿字樣實系勒賣者買主枷號
  一個月鞭一百若本官囑托兵丁買者照本官
  買人例議處如本主在京家仆披甲在外駐防
  者準買其在外駐防官之家仆披甲者不準買
   又題準地方各官不遵定例妄用印信及非
  正印官擅用印信者降一級調用
  凡贖取人口康熙二十一年覆準旗下用印所
  買之人及舊奴仆內有年老疾病各主情愿準
  贖者呈明都統(tǒng)移送戶部令其贖出為民若將
  年壯舊人借稱贖出者照買賣例治罪
  康熙二十二年
大清會典凡買賣人口康熙二十二年議準滿洲蒙
  古家人違禁賣與漢軍民人者買賣之人系官
  罰俸一年系旗下人鞭一百系民責四十板如
  佐領驍騎校包衣大及收稅官知情者罰俸九
  個月?lián)苁矌毂薨耸I之人并價俱入官其
  喀爾喀厄魯忒人不許漢軍民人買違者系官
  降一級調用旗下人鞭一百系民責四十板所
  買之人入官 又題準本年十月以前有白契
  賣身之人審供情愿中證明白者仍斷與買主
  凡私刱庵院及私度僧道康熙二十二年議準
  喇嘛班第私建寺廟者照律治罪
  康熙二十三年
  十月十六日
上諭大學士明珠三冬時令嚴寒窮苦小民恐其無
  以資生餬口故于五城地方各支銀米設廠煮
  粥散給貧窮戶口原系朝廷撫恤小民之意今
  奉行日久經管各官視為具文虛應故事以致
  貧民嗷嗷待哺罔獲宿飽其令部院即嚴飭巡
  城御史及司坊官員必令親視散給毋得假手
  胥役侵漁虛冒務俾小民均沾實惠部院堂官
  仍不時稽察如有故違者題參治罪以副朕愛
  養(yǎng)窮黎至意其令戶部都察院實心奉行
大清會典凡編審八旗壯丁康熙二十三年
諭編審八旗佐領事宜令戶兵二部會同一次具題
  又
諭八旗滿洲蒙古每旗均設佐領一百員
  康熙二十四年
大清會典戶口總數康熙二十四年總計直省人丁
  共二千三百四十一萬七千四百四十八丁口
  直隸順天府人丁一十三萬五千一百三十一
  丁
  永平府人丁九萬六千四百九十丁
  保定府人丁四十五萬四千三百八十二丁
  河間府人丁二十三萬七千一百六十三丁
  真定府人丁一百一十七萬一千七百九十丁
  順德府人丁一十八萬八千八十丁內匠役六
  百六丁
  廣平府人丁三十一萬二千二百七十丁
  大名府人丁五十八萬八千六百五十八丁內
  匠役七百一丁
  延慶州人丁七千四百一十八丁
  保安州人丁五千四百八十四丁
  奉天府人丁一萬三千一百七十一丁
  錦州府人丁一萬三千五十六丁
  江南江蘇布政司人丁二百六十五萬七千七
  百五十丁
  安徽布政司人丁一百三十一萬四千四百三
  十一丁口
  浙江布政司人丁二百七十五萬一百七十五
  丁口
  江西布政司人丁二百一十二萬六千四百七
  丁口內食鹽課八十四萬七千九百五十九口
  湖北布政司人丁四十四萬三千四十丁
  湖南布政司人丁三十萬九千八百一十二丁
  福建布政司人丁一百三十九萬五千一百二
  丁口內食鹽課七十一萬六千八百八十九口
  山東布政司人丁二百一十一萬九百七十三
  丁
  山西布政司人丁一百六十四萬九千六百六
  十六丁
  河南布政司人丁一百四十三萬二千三百七
  十六丁
  陜西西安布政司人丁二百二十四萬一千七
  百一十四丁
  鞏昌布政司人丁二十七萬三千二百九十二
  丁
  四川布政司人丁一萬八千五百九丁
  廣東布政司人丁一百一十一萬九千四百丁
  口內婦女五十一萬五千一百七十五口
  廣西布政司人丁一十七萬九千四百五十四
  丁
  云南布政司人丁一十五萬八千五百五十七
  丁
  貴州布政司人丁一萬三千六百九十七丁
  凡編審八旗壯丁康熙二十四年議準旗下人
  家產原在一佐領者后雖隨旗分撥仍令伊親
  族承受不拘旗分
  康熙二十五年
大清會典凡編審直省人丁康熙二十五年覆準直
  省編審人丁俱以一年為限歲終造冊具題
  凡流民附籍康熙二十五年覆準五城棲流所
  令該御史酌量修理以恤孤貧
  康熙三十二年
  二月初一日
上諭內閣日者盛京招民有議敘之例今西安等處
  流民尚有未歸本業(yè)者茲西安等處流民招復
  幾戶復歸本業(yè)助給牛種等物令之耕種收獲
  一季者其宜議敘吏戶二部察例以聞
  康熙三十四年
  四月二十五日
上諭戶部頃緣山西巡撫噶爾圖同太原總兵周復
  興奏報平陽府地震房屋倒塌人民損傷隨經
  特遣司官星馳前往察勘情形比復傳問往來
  經過及本籍人員具述屋宇盡皆傾毀人口多
  被傷斃受災甚重朕心深切軫恤應作何恩恤
  著速詳議具奏爾部即遵諭行特諭
  康熙四十六年
  十一月十一日
上諭內閣福建內地之民住居臺灣者甚多比來洊
  罹災祲米榖不登在土著之人猶可采補為生
  內地人民糧食匱乏在彼地既難以自存欲回
  故土又遠隔大洋前來無力如此情事誠為可
  憫著行文該地方官察明情愿復歸鄉(xiāng)土者或
  遇兵丁換班之船或遇公務奉差之船令其附
  載帶回原籍
  十一月十九日
上諭內閣拐賣人口者從重治罪于理極當但買主
  不治重罪則人何由知警拐賣之事亦何由止
  息嗣后有買主審實知情者或并妻子解京或
  充發(fā)遠省則買人者知所畏懼必細察來歷始
  買而拐賣之事亦決少矣可令該部定例通行
  康熙五十一年
  戶部則例康熙五十一年四月戶部為欽奉
上諭事會議得直隸各省四十五年編審冊舊管人
  丁共二千四百九十八萬五千四十丁應征銀
  三百二十九萬五千一百六兩零米豆二萬三
  千七百六十六石零今河南山東山西浙江江
  西廣西貴州云南等省五十年編審除抵補開
  除外增丁七萬三千六百四丁應增銀五千五
  百七十五兩零米豆八百六十七石零今該督
  撫等已經造入征課冊內具題應行令各該督
  撫等將所題過五十年新舊丁數永為定額征
  收錢糧嗣后所生人丁免其加征直隸江南陜
  西湖廣福建廣東四川等省五十年編審尚未
  具題應行該督撫等作速確查明白具題之日
  亦照河南山東等省五十年編審數目永為定
  額嗣后所生人丁免其加征應行文直隸等省
  督撫將
皇上愛恤黎元不行加增錢糧之
圣諭通行曉諭交與各府州縣官令除五十年編審
  交納錢糧人丁外將不納錢糧滋生人丁實數
  再行挨戶逐一查明另造清冊該督撫出具保
  結于今年十月內奏 聞嗣后遇編審之年將
  滋生人丁數目仍陸續(xù)增于五十年編審冊內
  具題如額定征收錢糧丁數若有虧缺即將各
  所屬鄉(xiāng)圖之內所增人丁補足如該督撫各官
  將滋生人丁實數隱匿不報或于定額之外新
  增人丁私派錢糧等弊該督撫即行嚴查題參
  如該督撫仍庇不行查參或被科道查參或被
  傍人首告將該府州縣各官并該督撫等一并
  交與該部從重議處可也

戶口部總論
魏徐干中論
 民數
治平在庶功興庶功興在事役均事役均在民數周
民數周為國之本也故先王周知其萬民眾寡之數
乃分九職焉九職既分則劬勞者可見怠惰者可聞
也然而事役不均者未之有也事役既均故民盡其
力而人竭其力然而庶功不興者未之有也庶功既
興故國家殷富大小不匱百姓休和下無怨疚焉然
而治不平者未之有也故曰水有源治有本道者審
乎本而已矣周禮孟冬司寇獻民數于王王拜而受
之登于天府內史司會冢宰貳之其重之如是也今
之為政者未知恤已矣譬由無田而欲樹藝也雖有
良農安所措其強力乎是以先王制六鄉(xiāng)六遂之法
所以維持其民而為之綱目也使其鄰比相保相愛
刑罰慶賞相延相及故出入存亡臧否順逆可得而
知矣如是奸無所竄罪人斯得迨及亂君之為政也
戶口漏于國版夫家脫于聯(lián)五避役者有之棄捐者
有之浮食者有之于是奸心競生偽端并作矣小則
盜竊大則攻嚴刑峻法不能救也故民數者庶事
之所自出也莫不取正焉以分田里以令貢賦以造
器用以制祿食以起田役以作軍旅國以之建典家
以之立度五禮用修九刑用措者其惟審民數乎
山堂肆考
  天運遞盛
三代以上天運主于西北故戶口莫盛于西北舜禹
分天下為十二州淮漢以北居其九淮漢以南居其
三周公分天下為九州島淮漢以北居其七淮漢以南
居其二三代以下天運主于東南故戶口莫盛于東
南西漢元始當天下十之一東漢建安當天下十之
二西晉太康當天下十之三唐開元當天下十之四
宋元豐當天下十之五
地理通釋
  歷代戶口
周仲山甫曰古者司民協(xié)孤終司商協(xié)名姓司徒協(xié)
旅司寇協(xié)奸牧協(xié)職工協(xié)革場協(xié)入廩協(xié)出是則少
多死生出入往來皆可知也于是又審之以事王治
農于籍搜于農隙耨獲亦于籍狝于既烝狩于畢時
是皆習民數者也帝王世紀禹平水土還為九州島民
口千三百五十五萬三千九百二十三人周公相成
王致治刑措民口千三百七十一萬四千九百二十
三人多禹十六萬一千人周之極盛也莊王之十三
年齊桓公二年五千里內非天王之御自世子公侯
以下至于庶民凡千一百八十四萬七千人定受田
者九百萬四千人
 杜佑曰當時天下列國恐其數未詳
至于戰(zhàn)國蘇張之說計秦及山東六國戎卒尚踰五
百余萬推民口數當千余萬
 秦獻公十年初為戶籍相伍始皇十六年初令男
 子書年
漢平帝元始二年民戶千二百二十三萬三千六十
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萬四千九百七十八漢極盛
矣后漢光武中元二年戶四百二十七萬九千六百
三十四口二千一百萬七千八百二十桓帝永壽二
年戶千六百七萬九百六口五千六萬六千八百五
十六魏武據中原戶六十六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
四百四十三萬二千八百八十一
 蜀后主為魏所滅得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帶
 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吳赤烏中有戶五十二
 萬口二百三十萬及皓滅有戶五十三萬口二百
 三十萬兵二十三萬大小吏三萬二千
三國鼎立之時通計戶百四十七萬三千四百三十
三口七百六十七萬二千八百八十一晉武帝太康
初平吳天下戶二百四十五萬九千八百四十口一
千六百一十六萬三千八百六十三晉之極盛也
 魏志注案晉太康三年地記晉戶有三百七十七
 萬
宋孝武大明八年戶九十萬六千八百七十口四百
六十八萬五千五百一陳宣帝時有戶六十萬至后
主滅有戶五十萬口二百萬后魏明帝正光以前有
戶五百余萬東魏靜帝武定中有戶百一十八萬一
百一十二口四百四十八萬八千七百六十
 通計西魏州郡也
北齊為周所滅得戶三百三萬二千五百二十八口
二千萬六千八百八十后周大象中戶三百五十九
萬口九百萬九千六百四隋大業(yè)中戶八百九十萬
七千五百三十六口四千六百一萬九千九百五十
六唐武德初二百余萬戶永徽元年戶三百八十萬
 去大業(yè)末三十六年
天寶十四載戶八百九十一萬四千七百九口五千
二百九十一萬九千三百九唐之極盛也
 自武德初至天寶末凡百三十八年人戶纔比于
 隋氏
肅宗干元三年戶百九十三萬三千一百三十四大
歷中唯有百三十萬戶建中初命黜陟使往諸道按
比戶口得主戶百八十余萬客戶一百三十余萬共
三百一十萬
 建中元年定天下兩稅戶凡三百八十萬五千七
 十六
元和二年李吉甫等撰元和國計簿見定戶二百四
十四萬二百五十四
 十五道七十一州不申戶口數率以兩戶資一兵
 王彥威上古額圖言長慶籍戶三百五十萬而兵
 乃九十九萬率三戶資一兵
宋太祖元年戶九十六萬末年天下既定戶三百九
萬五百四真宗景德四年戶七百四十一萬七千五
百七口一千六百二十八萬二百五十四神宗元豐
六年戶一千七百二十一萬一千七百十三口二千
四百九十六萬九千三百
 慶歷三年范仲淹陳十事八曰減徭役觀西京圖
 經唐會昌中河南府有戶口十九萬四千七百余
 戶置二十縣合河南府主客七萬五千九百余戶
 仍置一十九縣鞏縣七百戶偃師一千一百戶逐
 縣三等堪役者不過百家而所供役人不下二百
 數新舊循環(huán)非鰥寡孤獨不能供役西洛之民最
 為窮困請依后漢故事遣使先往西京并省諸邑
 為十縣所廢之邑并改為鎮(zhèn)
中論曰民數為國之本也以分田里以令貢賦以造
器用以制祿食以起田役以作軍旅國以建典家以
立度五禮用修九刑用措其唯審民數乎通典曰古
之為理在周知人數乃均其事役周官有比閭族黨
鄉(xiāng)遂之制維持其政綱紀其人孟冬獻民數于王王
拜受之其敬之守之如此其重也胡氏曰庶可能也
而難于富以誅其財也富可能也而難于教以無其
道也漢孝文孝明唐太宗之世亦云庶富矣西京之
教無聞焉明帝尊師重傅臨雍拜老宗戚子弟莫不
受學唐太宗大召名儒增廣生員教亦至矣然而未
知所以教也石氏曰漢有平城之危諸呂之難七國
之反王莽之奪漢終不亡民心未去也唐有武氏之
變祿山之禍思明朱泚希烈宗權諸侯之叛唐終不
亡民心尚在也民之叛也雖以百里雖以匹夫猶能
亡國湯以七十里亡夏文王以百里亡商陳勝以匹
夫亡秦是也書曰可畏非民蘇氏曰三代之制度地
以居民民各以其夫家之眾寡而受田于官一夫而
百畝民不可以多得尺寸之地而地亦不可以多得
一介之民故其民均而地有余當成康刑措之后其
民極盛之時九州島之籍不過千三萬四千有余夫地
以十倍而民居其一故谷常有余而地力不耗均之
有術也劉氏度曰西漢之盛以戶計者至于千二百
二十三萬以口計者至于五千九百五十九萬考之
后世以隋大業(yè)之富而戶口之數終莫能及以未有
浮屠之法以耗之也唐開元之閑治固不逮漢而以
口計者四千八百十四萬自漢而降無若開元者豈
非以開元初姚崇為相一旦發(fā)僧而農者余萬二千
人磨以歲月其徒稍衰故邪李氏心傳曰西漢戶口
至盛之時率以十戶為四十八口有奇東漢戶口率
以十戶為五十二口可準周之下農夫唐人戶口至
盛之時率以十戶為五十八口有奇可準周之中次
自本朝元豐至紹興戶口率以十戶為二十一口以
一家止于兩口則無是理蓋詭名子戶漏口者眾也
昔陸宣公稱租庸調之法曰不校閱而眾寡可知自
井田什一之后其惟租庸調之法乎理道要訣曰秦
漢以降海內一家孝平元始桓帝永壽有隋大業(yè)唐
家天寶戶口殷盛三代莫儔
文獻通考
論古今戶口
按古今戶口之數三代以前姑勿論史所載西漢極
盛之數為孝平元始二年戶千一百二十三萬三千
東漢極盛之時為桓帝永壽三年戶千六十七萬七
千九百六十三國鼎峙之時合其戶數不能滿百二
十萬昔人以為纔及盛漢時南陽汝南兩郡之數蓋
戰(zhàn)爭分裂戶口虛耗十不存一固宜其然然晉太康
時九州島攸同而為戶只二百四十五萬九千八百自
是而南北分裂運祚短促者固難稽據姑指其極盛
者計之則宋文帝元嘉以后戶九十萬六千八百有
奇魏孝文遷洛之后只五百余萬則混南北言之纔
六百萬隋混一之后至大業(yè)二年戶八百九十萬七
千有奇唐天寶之初戶八百三十四萬八千有奇隋
唐土地不殊兩漢而戶口極盛之時纔及其三之二
何也蓋兩漢時戶賦輕故當時郡國所上戶口版籍
其數必實自魏晉以來戶口之賦頓重則版籍容有
隱漏不實固其勢也南北分裂之時版籍尤為不明
或稱僑寄或冐勛閥或以三五十戶為一戶茍避科
役是以戶數彌少隋唐混一之后生齒宜日富休養(yǎng)
生息莫如開皇貞觀之閑考核之詳莫如天寶而戶
數終不能大盛且天寶十四載所上戶總八百九十
一萬四千七百九而不課戶至有三百五十六萬五
千五百夫不課者鰥寡廢疾奴婢及品官有蔭者皆
是也然天下戶口豈容鰥寡廢疾品官居其三之一
有奇乎是必有說矣然則以戶口定賦非特不能均
貧富而適以長奸偽矣又按漢元始時定墾田八百
二十七萬五千三十六頃計每戶合得田六十七畝
百四十六步有奇隋開皇時墾田千九百四十萬四
千二百六十七頃計每戶合得田二頃有余夫均此
宇宙也田日加于前戶口削于舊何也蓋一定而不
可易者田也是以亂離之后容有荒蕪而頃畝猶在
可損可益者戶也是以虛耗之余并緣為弊而版籍
難憑杜氏通典以為我國家自武德初至天寶末凡
百三十八年可以比崇漢室而人戶纔比于隋氏蓋
有司不以經國馭遠為意法令不行所在隱漏之甚
其說是矣然不知庸調之征愈增則戶口之數愈減
乃魏晉以來之通病不特唐為然也漢之時戶口之
賦本輕至孝宣時又行蠲減且令流徙者復其賦故
膠東相王成遂偽上流民自占者八萬余口以徼顯
賞若如魏晉以后之戶賦則一郡豈敢偽占八萬口
以貽無窮之逋負乎
論漏口
西漢戶口至盛之時率以十戶為四十八口有奇東
漢戶口率以十戶為五十二口可準周之下農夫唐
人戶口至盛之時率以十戶為五十八口有奇可準
周之中次自本朝元豐至紹興戶口率以十戶為二
十一口以一家止于兩口則無是理蓋詭名子戶漏
口者眾也然今淛中戶口率以十戶為十五口有奇
蜀中戶口率以十戶為二十口弱蜀人生齒非盛于
東南意者蜀中無丁賦于漏口少爾昔陸宣公稱租
庸調之法曰不校閱而眾寡可知是故一丁授田決
不可令輸二丁之賦非若兩稅鄉(xiāng)司能開闔走弄于
其閑也自井田什一之后其惟租庸調之法乎
葉水心論戶口
為國之要在于得民民多則田墾而稅增役眾而兵
強田墾稅增役眾兵強則所為而必從所欲而必遂
昔者戰(zhàn)國相傾莫急于致民商鞅所以壞井田開阡
陌者誘三晉愿耕之民以實秦地也漢末天下殫殘
而三國爭利孫權搜山越之眾以為民至于帆海絕
徼俘執(zhí)島居之夷而用之諸葛亮行師號為秉義不
妄虜獲亦拔隴上家屬以還漢中蓋蜀之亡也為戶
二十四萬吳之亡也為戶五十余萬而魏不能百萬
而已舉天下之大不當全漢數郡之眾然則因民之
眾寡為國之強弱自古而然矣今天下州縣直以見
入職貢者言之除已募而為兵者數十百萬人其去
而為浮屠老子及為役而未受度者又數十萬人若
此皆不論也而戶口昌熾生齒繁衍幾及全盛之世
其眾強富大之形宜無敵于天下然而偏聚而不均
勢屬而不親無墾田之利無增稅之入役不眾兵不
強反有貧弱之實見于外民雖多而不知所以用之
直聽其自生自死而已夫前世之致民甚難待其眾
多而用之有終不得者今之欲有內外之事因眾多
已成之民率以北向夫孰敢爭者而論者曾莫以為
意此不知其本者也以臣計之有民必使之辟地辟
地則增稅故其居則可以為役出則可以為兵而今
也不然使之窮居憔悴無地以自業(yè)其駑鈍不才者
且為浮客為傭力其懷利強力者則為商賈為竊盜
茍得旦暮之食而不能為家豐年樂歲市無貴糶而
民?;挤蚨飞鬅o所從給大抵得以稅與役自
通于官者不能三之一有田者不自墾而能墾者非
其田此其所以雖昌熾蕃衍而其上不得而用之也
嗚呼亦其勢之有不得不然者矣夫吳越之地自錢
氏時獨不被兵又以四十年都邑之盛四方流徙盡
集于千里之內而衣冠貴人不知其幾族故以十五
州之眾當今天下之半計其地不足以居其半而米
粟糓帛之直三倍于舊雞豚菜茹樵薪之鬻五倍于
舊田宅之價十倍于舊其便利上腴爭取而不置者
數十百倍于舊蓋秦制萬戶為縣而宋齊之閑山陰
最大而難治然猶不過三萬而兩浙之縣以三萬戶
率者不數也夫舉天下之民未得其所猶不足為意
而此一路之生聚近在畿甸之閑十年之后將以救
之乎夫跡其民多而地不足若此則其窮而無告者
其上豈有不察者乎田無所墾而稅不得增徒相聚
搏取攘竊以為衣食使其俗貪淫詐靡而無信義忠
厚之行則將盡棄而魚肉之乎此不可不慮也漢之
末年荊楚甚盛不惟民戶繁實地著充滿而材智勇
力之士森然出于其中孫劉資之以爭天下及其更
唐五代不復振起今皆為下州小縣乃無一士生其
閑者而閩浙之盛自唐而始且獨為東南之望然則
亦古所未有也極其盛而將坐待其衰此豈智者之
為乎且其土地之廣者伏藏狐兔平野而居虎狼荒
墟林莽數千里無聚落奸人亡命之所窟宅其地氣
蒸郁而不遂而其狹者鑿山捍海擿決遺利地之生
育有限民之鋤耨無窮至于動傷陰陽侵敗五行使
其地力竭而不應天氣亢而不屬肩摩袂錯愁居戚
處不自聊賴則臣恐二者之皆病也夫分閩浙以實
荊楚去狹而就廣田益墾而稅益增其出可以為兵
其居可以為役財不理而自富此當今之急務也
大學衍義補
蕃民之生
周禮大司徒之職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人民之數
以佐王安擾邦國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島之地
域廣輪之數辨其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名物
又曰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
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鳥獸以毓草木以任土事
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種以教稼穡樹藝
 臣按天地生人止于此數天之所覆者雖無所不
 至而地之所容者則有限焉惟氣數之不齊而政
 治之異施于是乎生民有盛有衰生齒有多有寡
 焉是以為人上者必知其民之數以驗吾之政又
 必有以知其地域之廣狹長短以驗其民居之所
 容辨其土地之寒暖燥濕以識其民性之所宜察
 其民物之詳審其利害之故蕃鳥獸以為其衣食
 之資毓草木以為其室器之用別其土壤教其稼
 穡凡若此者無非以蕃民之生也民生既蕃戶口
 必增則國家之根本以固元氣以壯天下治而君
 位安矣
大司徒以保息六養(yǎng)萬民一曰慈幼二曰養(yǎng)老三曰
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
 臣按大司徒以保息養(yǎng)萬民謂之保息者保養(yǎng)而
 使其蕃息也成周盛時以此養(yǎng)其萬民所以致其
 蕃息其天地生生不息之仁乎蓋以民之生也始
 于幼而終以老其間強壯之年固皆有以自養(yǎng)而
 無賴乎人也惟其幼也不能自立必待有以慈愛
 之迨其老也不能自存必待有以贍養(yǎng)之不幸而
 窮匱焉貧乏焉疾病焉皆必待上之振之恤之寬
 之而后得以自遂也凡此五者皆因其所不足而
 養(yǎng)之惟富而有財者則又因其所有余而養(yǎng)之焉
 誠以富家巨室小民之所依賴國家所以藏富于
 民者也小人無知或以之為怨府先王以保息六
 養(yǎng)萬民而于其五者皆不以安言獨言安富者其
 意蓋可見也是則富者非獨小民賴之而國家亦
 將有賴焉彼偏隘者往往以抑富為能豈知周官
 之深意哉
小司寇及大比登民數自生齒以上登于天府內史
司會冢宰貳之以制國用
 臣按人生齒而體備男子八月生齒八歲而齔女
 子七月生齒七歲而齔皆書于版其正本登于天
 府其內史司會冢宰三官所掌者乃其副貳耳民
 數既登之后乃計其數以制國用焉始之內史以
 書其名繼之司會以計其數終之冢宰以統(tǒng)其成
 蓋因其戶口之多少年齒之長幼以會計其用度
 之盈縮以見先王之舉事無非所以為民民用既
 足然后以制國用不厲民以自適也
司民掌登萬民之數自生齒以上皆書于版辨其國
中與其都鄙及其郊野異其男女歲登下其死生及
三年大比以萬民之數詔司寇司寇及孟冬祀司民
之曰獻其數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內史司會冢
宰貳之以贊王治
 臣按孟子有言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天子之所以
 為天之子而享有天下之奉者以其有民也天生
 民而命天子一人以君之凡君之所以尊所以貴
 而為四海九州島之人愛戴之無已者非民孰致之
 故雖匹夫匹婦之賤且貧而天子必敬而愛之不
 敢以其勢位權力加之況千萬億人之名數聚于
 一書之間而敢輕忽之哉古昔帝王所以受人之
 獻民數而必拜之者此也雖然徒拜其民數之版
 而忽其蠢動之人則亦虛禮而已此人君所以貴
 乎有愛民之實也
漢惠帝六年令民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

章帝元和二年春正月詔賜民胎養(yǎng)谷著為令詔曰
諸懷姙者賜胎養(yǎng)谷人三斛復其夫勿算一歲三年
春正月詔嬰兒無親屬者及有子不能養(yǎng)者廩給之
 臣按漢之時去古未遠所以著之詔令以惠愛元
 元以蕃其生者猶有古意女子過時不嫁者有罪
 婦人懷姙者有養(yǎng)嬰兒失養(yǎng)者有給三代以下漢
 祚所以獨長既失而復得者豈不以此歟
孝景元年詔曰間者歲比不登民多乏食夭絕天年
朕甚痛之郡國或磽陿無所農桑系畜或地饒廣薦
草莽水泉利而不得徙其議民欲徙寬大地者聽之
北齊天保八年議徙冀定瀛無田之人遷于幽州寬
鄉(xiāng)以處之始立九等之法富者稅其錢貧者役其力
 臣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自
 荊湖之人觀之則荊湖之民異于江右自江右之
 人觀之則江右之民殊于荊湖自朝廷觀無分于
 荊湖江右皆王民也夫自天地開辟以來山川限
 隔時勢變遷地勢有廣狹風氣有厚薄時運有盛
 衰故人之生也不無多寡之異焉以今日言之荊
 湖之地田多而人少江右之地田少而人多江右
 之人大半僑寓于荊湖蓋江右之地力所出不足
 以給其人必資荊湖之粟以為養(yǎng)也江右之人群
 于荊湖既不供江右公家之役而荊湖之官府亦
 不得以役之焉是并失之也臣請立為通融之法
 凡江右之民寓于荊湖多歷年所置成產業(yè)者則
 名以稅戶之目其為人耕佃者則曰承佃戶專于
 販易傭作者則曰營生戶隨其所在拘之于官詢
 其所由彼情愿不歸其故鄉(xiāng)也則俾其供詞具其
 邑里定為版冊見有某人主戶見當某處軍匠明
 白詳悉必實毋隱然后遣官赍冊親詣所居供報
 既同即與開豁所在郡邑收為見戶俾與主戶錯
 居共役有產者出財無產者出力如此通融兩得
 其用江右無怨女荊湖無曠夫則戶口日以增矣
 江右有贏田荊湖無曠野而田野日以辟矣是亦
 蕃民生寬力役一視同仁之道也
漢自高祖訖于孝平民戶千二百二十三萬三千余
口五千九百五十九萬四千余漢極盛矣
 臣按此西漢戶口極盛之數
桓帝永壽二年戶千六百七萬九百口五千六萬六

 臣按此東漢戶口極盛之數
隋承周得戶三百六十萬平陳又收戶五十萬洎于
大業(yè)二年干戈不用唯十八載乃至八百九十萬
 杜佑曰隋承西魏喪亂周齊分據暴君慢吏賦重
 役勤人不堪命多依豪室禁網隳廢奸偽尤滋高
 颎睹流冗之病建輸籍之法定其名輕其數使人
 知為浮客被強宗收大半之賦為編甿奉公上蒙
 輕減之征先敷其信后行其令烝庶懷惠奸無所
 容隋氏資儲逾于天下人俗康阜颎之力焉
 胡寅曰方隋之盛也郡縣民戶上版圖者八百九
 十余萬自經亂離之后十存不能一二皆獨孤后
 無關雎之法廢長立少而其禍至此也
唐天寶十三載戶九百六萬九千
 杜佑曰唐自武德初至天寶末凡百三十八年可
 以比崇漢室而人戶纔比于隋氏蓋有司不以經
 國馭遠為意法令不行所在隱漏之甚也
 胡寅曰明皇享國維久戶口雖多不待易世而身
 自毀之比禍亂稍平幾去其半徒以內有一楊太
 真外有一李林甫而致之嗚呼可不監(jiān)哉
憲宗元和時戶二百四十七萬三千
 胡寅曰天寶初戶幾一千萬元和戶僅二百四十
 七萬是十失其八也憲宗急于用兵則養(yǎng)民之政
 不得厚重以用異鏄聚斂受諸道貢獻百姓難乎
 其阜蕃矣
 臣按天下盛衰在庶民庶民多則國勢盛庶民寡
 則國勢衰蓋國之有民猶倉廩之有粟府藏之有
 財也是故為國者莫急于養(yǎng)民養(yǎng)民之政在乎去
 其害民者爾所以使民受害而戶口不得阜蕃者
 必有其根故胡寅論隋氏之耗不咎楊李而咎獨
 孤后天寶之耗不罪安史而罪楊太真李林甫元
 和之耗則又歸其獄于程異皇甫鏄之聚斂焉嗚
 呼私意行于宮禁而災禍延于閭閻小人用于廟
 堂而毒害及于黎庶人君之欲蕃民生者其尚去
 讒遠色賤貨而一于貴德也哉
徐干曰夫治平在庶功興庶功興在事役均事役均
在民數周民數周為國之本故民數者庶事之所自
出也莫不取正焉以分田里以合貢賦以造器用以
制祿食以起田役以作軍旅國以建典家以立度五
禮用修九刑用措其惟審民數乎
 臣按今制每十年一次大造黃籍民年十五為成
 丁十四以下為不成丁蓋得此意
杜佑曰古之為理也在于周知人數乃均其事役則
庶功以興國富家足教從化被風齊俗一夫然故災
沴不生悖亂不起所以周官有比閭族黨州鄉(xiāng)縣鄙
之制維持其政綱紀其人獻民數于王王拜受之其
敬之守之如此其重也及理道乖方版圖脫漏人如
鳥獸飛走莫制家以之乏國以之貧奸宄漸興傾覆
不悟斯政之大者遠者將求理平之道非無其本歟
 臣按古人有言觀民之多寡可以知其國之強弱
 臣竊以為非獨可以知其強弱則雖盛衰之故治
 亂安危之兆皆于此乎見之是以人君常于拜受
 民數之后閱其版籍稽其戶口以知其多寡之數
 今日之民較之前世多歟吾則求所以致其多之
 之由兢兢焉益思所以保養(yǎng)之寡歟必求所以致
 其寡之之故汲汲焉益求所以改革之如此則危
 者可安亂者可治而衰者可由是而盛矣
傅算之籍
司民掌登萬民之數自生齒以上皆書于版辨其國
中與其都鄙及其郊野異其男女歲登下其死生及
三年大比以萬民之數詔司寇司寇及孟冬祀司民
之日獻其數于王
 臣按所謂版者即前代之黃籍今世之黃冊也周
 時惟書男女之姓名年齒后世則凡民家之所有
 丁口事產皆書焉非但民之數而已也我朝每十
 年一大造其冊首著戶籍次書其丁口次田地房
 屋牛只凡例有四曰舊管曰開除曰新收曰實在
 今日之舊管即前造之實在也每里一百一十戶
 十戶一甲十甲一里里有長轄民戶十輪年應役
 十年而周周則更大造民以此定其籍貫官按此
 以為科差誠有如徐氏所謂庶事之所從出而取
 正焉者也版籍既定戶口之或多或寡物力之或
 有或無披閱之頃一目可盡官府遇有科差按籍
 而注之無不當而均矣然民偽日滋吏弊多端茍
 非攢造之初立法詳盡委任得人則不能禁革其
 脫漏詭寄飛走那移之弊請當大造之年戶部定
 為則例頒行天下凡所造之冊必須縣冊詳于府
 府冊詳于布政司司冊詳于進呈者其縣冊當如
 諸司職掌所載凡各州縣田土必須開具各戶若
 干及條段四至府冊止書地名司冊及進呈者則
 否如此則官府科差有所稽考得以驗其貧富民
 間爭訟有所質證得以知其虛實遇有旱潦有所
 優(yōu)免不至于混而無別矣
秦用商鞅之法月為更卒已復為正一歲屯戍一歲
力役三十倍于古漢興循而未改
 臣按更卒謂給郡縣一月而更者正卒謂給中都
 官者也
漢高祖四年初為算賦
 臣按后世戶口之賦始此蓋古者有田則有稅有
 身則有役稅出財役出力惟游惰無職事者則抑
 之俾視夫家出征稅焉非有所利之也自漢計口
 出算之后則凡為民者有身則有庸力役之外計
 口出財遂為后世定制
景帝二年男子年二十始傅
 臣按傅著也言著名籍以給公家繇役也漢制民
 年二十二始傅五十六乃免至是景帝更為異制
 令男二十始傅則是民之一生供繇役出口賦凡
 三十有六年也
齊高祖詔朝臣曰黃籍人之大紀國之理端自頃民
偽已久乃至竊注爵位盜易年月或戶存而文書已
絕或人在而反記死叛停私而去隸役身強而稱六
疾皆政之巨蠹教之深疵比年雖卻改籍書終無得
實若約之以刑則人偽已遠若綏之以德又未易可
懲諸賢并深明理體各獻嘉謀以何科筭能革斯弊
 臣按冊籍之弊古今一律國初洪武五年戶部發(fā)
 下戶由以定民籍十四年始大造自是以來每十
 年一攢造民年十五為成丁未及十五為未成丁
 官府按冊以定科差脫漏戶口者有禁變亂版籍
 者有刑凡有科征差役率驗其戶口田產立為等
 第敷役者不得差貧賣富受役者不得避重就輕
 其制度可謂詳盡矣然歲久弊生非止一端固非
 一二日禁革所能盡亦非一二人智慮所能周也
 請自今遇大造之年先期敕戶部移文天下司府
 州縣俾其詳詢博采積年病弊何在各處事宜何
 如一一條上戶部戶部臣僚將所條具者講究處
 置以聞定為則例頒行天下如齊高祖詔所謂各
 獻嘉謀以何筭而革弊焉者如此則宿弊既革版
 籍頓清非獨官府之科差適均而民間之詞訟亦
 息矣
唐令以百戶為里五里為鄉(xiāng)每里設正一人掌案比
戶口課植農桑撿察非違催驅賦役在邑居者為坊
別置坊正在田野居者為村別置村正
 臣按周禮六鄉(xiāng)有比長閭胥之屬六遂有里宰酇
 長之名唐人里正坊正村正之設蓋本諸此今制
 每一里百戶立十長長轄十戶輪年應役十年而
 周當年者謂之見役輪當者謂之排年凡其一里
 之中一年之內所有追征錢糧句攝公事與夫祭
 祀鬼神接應賓旅官府有所征求民間有所爭斗
 皆在見役者所司惟清理軍匠質證爭訟根捕逃
 亡挨究事由則通用排年里長焉此外又分為區(qū)
 以督賦稅謂之糧長蓋簽民之丁力相應者充之
 非輪年也惟糧多之處有之必須精擇其人不然
 非惟有虧于國課而又有擾于民生也
唐制凡民始生為黃四歲為小十六為中二十一為
丁六十為老
凡里有手實法歲終具民之年與地之闊陿為鄉(xiāng)帳
鄉(xiāng)成于縣縣成于州州成于戶部又有計帳具來歲
課役以報度支
凡天下戶口其資產升降定為九等三年一造戶籍
凡三本一留縣一留州一送戶部
代宗廣德二年敕天下戶口委刺史縣令據見在實
戶量貧富等第科差不得依舊帳
宣宗時詔州縣每縣據人貧富及役輕重作科差簿
送刺史撿署訖鏁于令廳每有役事委令據簿科差
 臣按天道十年一變十年之間人有死生家有興
 衰事力有消長物直有低昂蓋不能以一一齊也
 唐人戶籍三年一造廣德之詔且欲守令據見在
 實戶量貧富等第不得依舊帳籍況今十年一造
 十年之中貧者富富者貧地或易其主人或更其
 業(yè)豈能以一律齊哉今宜每年九月人民收獲之
 后里甲入役之先布政司委官一員督府州縣官
 造明年當應賦役之冊先期行縣俾令各里開具
 本里人民軍民匠其籍各若干仕宦役占其戶
 各若干其余民戶當應役者總有若干量其人丁
 事產分為九等一以黃冊為主冊中原報人丁有
 逃亡事故田地有沉斥買賣審實造冊州縣上之
 府府上之司委官親臨其地據其見在實有以田
 丁相配參錯斟酌定為九等則例隨據州縣一年
 該應之役幾何當費之財幾何某戶當某役各填
 注其下輕而易者則一力獨當重而難者則合眾
 并力貧者任其力富者資其財必盡一年之用而
 無欠無余造成三冊一留司二發(fā)府州縣俾其前
 期開示以曉民使知豫備至期據冊以召集使供
 繇役有不均者許其指告若夫非常有之事不時
 需之物則責之見役里甲云
駒陰冗記
  古今戶口
古今戶口登耗不同大抵易代之初常耗而承平日
久則登矣禹分九州島時民戶一千三百五十五萬三
千九百二十三民口三千九百二十二萬周公相成
王時民戶一千三百七十一萬四千九百二十三民
口四千九百二十三萬二千一百五十一春秋時民
口一千一百八十四萬七千漢平帝時民戶一千二
百二十三萬三千六十二民口五千九百五十九萬
四千九百七十八此漢之極盛也光武之興民戶四
百二十七萬九千六百三十四民口二千一百萬七
千八百二十桓帝時民戶一千六百七十萬九百六
民口五千六萬六千八百五十六至三國鼎立之時
通計戶一百四十七萬三千四百三十三口七百六
十七萬二千八百八十一晉武平吳天下戶二百四
十五萬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萬三千
八百六十三至隋大業(yè)中戶八百九十萬七千五百
三十六口四千六百一萬九千九百五十六至唐永
徽中戶三百八十萬天寶中戶八百九十一萬四千
七百九口五千二百九十一萬九千三百九此唐之
極盛也至大歷中戶纔一百三十萬此古今最耗者
宋太祖定天下戶三百九萬五百四至真宗時戶七
百四十一萬七千五百七口一千六百二十八萬二
百五十四神宗時戶一千七百二十一萬一千七百
一十三口二千四百九十六萬九千三百徽宗宣和
中戶二千八十八萬二千二百五十八口四千六百
七十三萬四千七百八十四此宋之極盛也元世祖
混一之初戶一千三百一十九萬六千二百六口五
千八百八十三萬四千七百一十一至其末年口五
千九百八十四萬八千九百六十四此元之極盛也
我朝洪武之興當元亂殘毀之后戶口尚耗至嘉靖
中戶九百三十五萬一千九百七口五千八百五十
五萬七千七百三十八亦可謂盛矣然今制軍匠等
戶不分析民間口之入籍者十漏六七況自茲以往
丁口盈成之運將來戶口之登豈止?jié)h唐宋元之所
謂盛者而已哉
續(xù)文獻通考
  論戶口登耗
按國家戶口登耗有絕不可信者如洪武十四年天
下承元之亂殺僇流竄不減隋氏之末而戶尚有一
千六十五萬四千三百六十二口五千九百八十七
萬三千三百五其后休養(yǎng)生息者二十余年至三十
五年而戶一千六十二萬六千七百七十九口五千
六百三十萬一千二十六計戶減二萬七千五百八
十三口減三百五十七萬二千二百七十九何也其
明年為永樂元年則戶一千一百四十一萬五千八
百二十九口六千六百五十九萬八千三百三十七
夫是時靖難之師連歲不息長淮以北鞠為草莽而
戶驟增至七十八萬九千五十余口驟增至一千二
十九萬七千三百十一又何也明年戶復為九百六
十八萬五千二十口復為五千九十五萬四百七十
比之三十五年戶卻減九十四萬一千七百五十九
口減五百三十五萬五百五十六又何也九年戶九
百五十三萬三千六百九十二口五千一百四十四
萬六千八百三十四十年戶一千九十九萬二千四
百三十六口六千五百三十七萬七千六百三十僅
一年耳而戶忽增一百四十五萬八千七百四十四
口增一千三百九十三萬七百九十六當是安南新
入版圖其戶口之數至十年始上冊籍然十一年戶
復為九百六十八萬四千九百一十六計減一百三
十萬七千五百二十口復為五千九十五萬二百四
十四計減一千四百四十二萬七千三百八十六又
大不可曉也自是休養(yǎng)生息者五十年而為天順七
年戶僅九百三十八萬五千一十二口僅五千六百
三十七萬二百五十比于舊有耗而無登者何也然
不一年而戶為九百一十萬七千二百五減二十七
萬七千八百七十二口為六千四十九萬九千三百
三十增四百十二萬九千八十其戶口登耗之相反
又何也成化中戶不甚懸絕二十二年而口至六千
五百四十四萬二千六百八十此盛之極也二十三
年而僅五千二十萬七千一百三十四一年之間而
減一千五百二十三萬五千五百四十六又何也弘
治十七年口至六千一十萬五千八百三十五十八
年戶至一千二百九十七萬二千九百七十四此又
盛也不二年而為正德元年戶僅九百一十五萬一
千七百七十三減三百八十二萬一千二百一口僅
四千六百八十萬二千五十減一千三百三十萬三
千七百八十五又何也自是而劉六等亂中原藍鄢
等亂楚蜀江廣無處不被兵而八年以后口卻增至
六千三百三十余萬又何也然則有司之造冊與戶
科戶部之稽查皆僅兒戲耳掌民部者宜亦留心經
理焉
圖書編
戶口總論
說者謂三代而上戶口盛于西北三代而下戶口盛
于東南是矣然民數之多寡系于賦役之重輕而圣
人之于民恒予之以休養(yǎng)生息之恩以致民生蕃阜
之盛有以也后世乃多為之法以征其身庸調口賦
日增月益又虐用其民而為鄉(xiāng)長里正者不勝誅求
之苦各萌逃避之意于是版圖脫漏人如鳥獸飛走
莫測而家以之乏國以之貧矣故胡寅論隋氏之耗
不咎楊李而咎獨孤后天寶之耗不罪安史而罪楊
太真李林甫元和之耗則又歸其獄于程異皇甫镈
之聚斂焉大抵田畝賦重則人爭隱漏以逃賦欲蕃
民生者惟薄賦可也李翱有言人知重賦之可以得
財而不知輕賦之得財愈多可謂知本矣丁口之徭
重則人爭隱漏以避役欲增戶口者惟輕徭可也馬
端臨有言庸調之征愈增則戶口之數愈減可謂通
論矣州縣果得人以均其賦役戶口有不蕃盛者哉
丁糧隱漏總論
淮以北土無定畝以一望為頃欺隱田糧律條未之
能行也江以南戶無實丁以系產為戶脫漏戶丁律
條未之能守也洪武初年甫脫戰(zhàn)爭人民凋殘戶一
千六十五萬有奇口六千五十四萬有奇弘治四年
承平久矣戶口宜蕃且息矣乃戶僅九百一十一萬
視初年減一百五十四萬口僅五千三百三十八萬
視初年減七百一十六萬此其故何也宜司國計者
知所以處之矣周忱戶口論曰或投倚于勢豪之門
而自幼至長無復糧差或招誘于僧道之途而化緣
財物遍游四方冒名為匠則在南京者應天府不知
其名在北京者順天府亦無其籍挈家于舟則四水
土洋莫知蹤跡冒隱買賣陶然無憂
學庵類稿
  明食貨志戶口
古者以民之少多為國之貧富故民物之數登于王
府王拜受之所以重民也明太祖籍天下戶口置戶
帖戶具書名歲居址編字為勘合州縣用印分鈐籍
帖籍上戶部而帖給之民令有司以時清核歲郊祀
中書省以戶籍陳壇下薦之天畢祭而藏之洪武十
四年詔天下編黃冊以百十戶為一里推丁糧多者
十戶為長余百戶為十甲甲凡十人歲役里長一人
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后以丁多寡為序凡
十年一周曰排年在城曰坊近城曰廂在鄉(xiāng)曰里里
為一冊冊首總為一圖其鰥寡孤獨不任役者附十
甲后為帶管畸零僧道給度牒有田者具編冊如民
科無田者入畸零冊四一上戶部布政司府州若縣
各存一以待會冊面裝青紙上戶部者裝黃紙故謂
之黃冊比十年有司頒定式坊廂里長令人戶諸丁
口事產悉以實自占上之州縣州縣官比照原冊諸
丁口登下其死生事產貿易者從增添過割務不失
額戶區(qū)上中下原定戶消乏補以近上者事故戶絕
補以畸零無則取于鄰圖冊既具州縣官檢閱更為
總冊類編填圖并各里冊上之府府上之布政司司
上之戶部遞為總冊類編填圖其土官邊遠里甲編
不以式均限年終進呈送南京后湖庋藏之后湖一
名元武湖湖之廣周遭四十里中數洲斷岸千尺
庋冊庫東西向舊設庫匠一百一十每一大造增庫
三十間量加匠四十二人典冊胥每二人領匠八人
檢暴蠹浥每五日過湖暴冊十一月十二月正月二
月天寒三月飛絮生纒不暴歲委監(jiān)察御史二人戶
科給事中一人戶部主事四人督監(jiān)生千二百人清
比違誤蓋慎重至矣戶三等曰民曰軍曰匠而內地
民有儒有醫(yī)有陰陽軍有校尉有力士弓鋪兵匠有
廚役裁縫馬船之類若瀕海有鹽寺有僧觀有道
士畢以其業(yè)著籍人戶以籍為斷民父母存若亡而
兄弟出分若贅婿乞養(yǎng)子歸宗另爨者聽異籍惟軍
匠有清勾以異籍為規(guī)避禁不聽遇役憑冊差撥逃
移者勾取復業(yè)漏口脫戶許自首禁數姓合戶附籍
蔭襲先適長分財產一適庶為后以親為次奸生子
若既立后乃生子與為后者均財產無應后者予女
后子不得于所后之親得白有司別立設老人選年
高為眾所信服者導民善平鄉(xiāng)閭爭訟其著籍人戶
避徭役私徙者為逃戶年饑乏食或避兵寇他徙者
為流民有故而出比歸籍遠難達止于外者為附籍
上所移民曰移徙又有以罪徙者國初凡逃戶移赴
本籍成祖令不回者北京為民耕宣德間許有成產
者寄籍他不回及頓者充軍所在衛(wèi)所正統(tǒng)時造逃
戶周知冊核其丁糧其流民建文帝招撫復業(yè)者英
宗令勘名籍編甲互保分屬流處里長帶管自后遞
年添設參議參政副使州縣判丞撫治流民歸原籍
者給口糧牛種其附籍正統(tǒng)時老疾致仕事故官離
原籍千里者許收附系軍匠遇缺伍失班選丁補役
系民原籍絕附近撥地補納稅糧其移徙國初嘗移
浙西蘇松嘉湖杭五郡民之無田者四千余戶往耕
臨濠給牛種舟糧以資遣之三年不征其稅徐達平
沙漠徙北平山后民三萬五千八百余戶一十九萬
七千余丁口散處衛(wèi)府籍為軍者給衣糧民給田以
耕又以沙漠遺民三萬二千八百余戶屯田北平府
管內之地凡置屯二百五十四開地一千三百四十
三頃復徙江南民十四萬于鳳陽已戶部郎中劉九
皋言古狹鄉(xiāng)之民聽遷之寬鄉(xiāng)欲地無遺利人無失
業(yè)也太祖采其議遷山西澤潞民于河北后屢徙浙
西及山西民于淮南滁和北平山東河南山東則徙
他郡之民于東昌兗州官給以鈔賜復又徙直隸浙
江諸布政司所屬民二萬戶于京師充倉腳夫成祖
核太原平陽澤潞遼沁汾七府州丁多田少及無田
之家分其丁口以實北平其罪徙者建文帝命武康
伯徐理往北平度地處之明時嚴逃民之禁顧往往
法外寬恤永樂初南陽請捕逃戶上曰人情懷土諸
郡連歲被守令不能撫綏之逃亡非得已也其勿
捕宣宗加意民瘼青州府民奏永樂中歲歉流徙棗
強三百余戶二十年乞附籍上謂夏原吉曰彼此皆
吾土也但得民安而已唐宇文融撿括流民過期不
首者謫邊州縣容庇者抵罪勞擾百姓逃竄愈多其
飭有司以此為戒嘗與群臣論歷代戶口以為其盛
也本于休息生養(yǎng)其衰也由土木兵戎又言隋文時
戶口漢以來莫及議者謂當時必有良法抑知有治
人無治法隋文勤政節(jié)儉足致富庶豈徒以其法哉
正統(tǒng)時于謙撫河南山西招撫流民奏免復業(yè)者稅
糧后荊襄寇亂流民以百萬計項忠楊璇先后為巡
撫下令逐之弗率者戍邊暍死疫斃不可稱計祭酒
周洪謨著流民說略曰東晉時廬松之民流至荊州
乃僑置松滋縣于荊江之南雍州之民流聚襄陽乃
僑置南雍州于襄水之側此曩代制置流民之道也
若聽其近者附籍遠者設州縣以撫之流者皆齊民
矣其后流民復集右都御史李賓上其說上命原杰
往蒞其事招流民十二萬三千余戶給閑田建郡縣
以統(tǒng)治之河南巡撫張瑄亦請河南山東山西北直
隸各撫輯流民制可時成化十二年也初太祖即位
設養(yǎng)濟院收無告者月給衣糧又設漏澤園葬貧民
天下府州縣則立義冢行養(yǎng)老之政富民年八十以
上賜爵復下詔優(yōu)恤經難兵民憲宗復置漏澤園于
北京崇文宣武安定東西直阜城各門外收瘞道殣
所以恤民者甚至然太祖起窮巷憤貧富不均立之
法往往右貧抑富又懲元時豪強凌侮貧弱武斷鄉(xiāng)
曲故命戶部籍浙江等九布政司應天十八府州富
戶萬四千三百四十一戶以次召見名為量才擢用
實務抑損之既移富民實京師太宗選殷實大戶附
順天籍充北京富戶凡附籍京師者仍應原籍戶丁
徭役供給目久貧乏逃逸有司移文勾攝如驅戰(zhàn)卒
攜抱幼弱奔走間關官吏需索不勝其苦天順間詔
在京富戶事故者不僉補然成化時天下解補富戶
至京多例不僉補應放免者比放歸輒乞食顛斃于
路弘治五年順天逃戶始免解每戶征銀五兩七年
減為三兩正德時南京富戶銀編入均徭人戶嘉靖
中革海州原額富戶后又察原籍富戶逃亡累徭戶
者減三兩為二兩其害沿二百余年不改夫戶口之
登耗視乎年之豐歉時之安危政刑之寬猛賦斂之
輕重大致然也然按之尺籍論其世或不盡合所謂
黃冊祗取應虛文非其實矣有司征稅編徭自為一
冊曰白冊若黃冊任里胥為之取不謬于舊冊而已
隆慶時陳堂奏照白冊攢造萬歷八年大造黃冊頒
式天下然其弊卒未能去按有明戶口之數增減不
一其可考者洪武弘治萬歷三朝為詳洪武二十六
年天下戶總一千六十五萬二千八百七十口總六
千五十四萬五千八百一十二至弘治四年戶總九
百一十一萬三千四百四十六口總五千三百二十
八萬一千一百五十八至萬歷六年戶總一千六十
二萬一千四百三十六口總六千六十九萬二千八
百五十六太祖承元亂殺僇流竄不減隋氏之末顧
戶口極盛其后休養(yǎng)生息乃反不及焉靖難兵起連
歲不息長淮以北鞠為茂草其數反增于前后乃又
遞減至天順間為最衰成化弘治繼盛正德以后又
減周忱謂投倚于豪門招誘于異教冒匠冒引舟居
四處莫知其蹤理或然也

戶口部藝文
與尚書仆射謝安書晉王羲之
 羲之為會稽時東土饑荒輒開倉賑貸朝廷賦役
 繁重吳會尤甚羲之上疏爭之又與安書
頃所陳論每蒙允納所以令下小得蘇息各安其業(yè)
若不爾此一郡久以蹈東海矣今事之大者未布漕
運是也吾意望朝廷可申下定期委之所司勿復催
下但當歲終考其殿最長史尤殿命檻車送詣天臺
三縣不舉二千石必免或可左降令在疆塞極難之
地又自吾到此從事常有四五兼以臺司及都水御
史行臺文符如雨倒錯違背不復可知吾又瞑目循
常推前取重者及綱紀輕者在五曹主者蒞事未嘗
得十日吏民趨走功費萬計卿方任其重可徐尋所
言江左平日揚州一良刺史便足統(tǒng)之況以群才而
更不理正由為法不一牽制者眾思簡而易從便足
以保守成業(yè)倉督監(jiān)耗盜官米動以萬計吾謂誅剪
一人其后便斷而時意不同近檢校諸縣無不皆爾
余姚近十萬斛重斂以資奸吏令國用空乏良可嘆
也自軍興以來征役及充運死亡叛散不反者眾虛
耗至此而補代循常所在凋困莫知所出上命所差
上道多叛則吏及叛者席卷同去又有常制輒令其
家及同伍課捕課捕不禽家及同伍尋復亡叛百姓
流亡戶口日減其源在此又有百工醫(yī)寺死亡絕滅
家戶空盡差代無所上命不絕事起或十年十五年
彈舉獲罪無懈息而無益實事何以堪之謂自今諸
死罪原輕者及五歲刑可以充此其減死者可長充
兵役五歲者可充雜工醫(yī)寺皆令移其家以實都邑
都邑既實是政之本又可絕其亡叛不移其家逃亡
之患復如初耳今除罪而充雜役盡移其家小人愚
迷或以為重于殺戮可以絕奸刑名雖輕懲肅實重
豈非適時之宜邪
孔季恭羊元保沈曇慶傳后論宋書
史臣曰江南之為國盛矣雖南包象浦西括邛山至
于外奉貢賦內充府實止于荊揚二州自漢氏以來
民戶凋耗荊楚四戰(zhàn)之地五達之郊井邑殘亡萬不
余一也自元熙十一年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
十有九載兵車勿用民不外勞役寬務簡氓庶繁息
至余糧棲畝戶不夜扃蓋東西之極盛也既揚部分
析境極江南考之漢域惟丹陽會稽而已自晉氏遷
流迄于太元之世百許年中無風塵之警區(qū)域之內
晏如也及孫恩寇亂殲亡事極自此以至大明之季
年踰六紀民戶繁育將曩時一矣地廣野豐民勤本
業(yè)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會土帶海傍湖良疇亦數
十萬頃膏腴上地畝直一金鄠杜之間不能比也荊
城跨南楚之富揚部有全吳之沃魚鹽杞梓之利充
仞八方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而田家作苦役難
利薄歲從務無或一日非農而經稅橫賦之資養(yǎng)
生送死之具莫不咸出于此穰歲糶賤糶賤則稼苦
饑年糴貴糴貴則商倍常平之議行于漢世元嘉十
三年東土潦浸民命棘矣太祖省費減用開倉廩以
振之病而不兇蓋此力也大明之末積旱成災雖敝
同往困而救非昔主所以病未半古死已倍之并命
比室口減過半若常平之計興于中年遂切扶患或
不至是若籠以平價則官民優(yōu)議屈當時蓋由于此
戶口人丁論唐杜佑
昔賢云倉廩實知禮節(jié)衣食足知榮辱夫子適衛(wèi)冉
子仆曰美哉庶矣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既富矣
又何加焉曰教之故知國足則政康家足則教從反
是而理者未之有也夫家足不在于逃稅國足不在
于重斂若逃稅則不土著而人貧重斂則多養(yǎng)羸而
國貧不其然乎三代以前井田定賦秦革周制漢因
秦法魏晉以降名數雖繁亦有良規(guī)可救時弊昔東
晉之宅江南也慕容苻姚迭居中土人無定本傷理
為深遂有庚戌土斷之令財豐俗阜實由于茲其后
法制廢弛舊弊復起義熙之際重舉而行已然之効
著在前志隋受周禪得戶三百六十萬開皇元年平
陳又收戶五十萬洎于大業(yè)二年干戈不用唯十八
載有戶八百九十萬矣其時承西魏喪亂周齊分據
暴君慢吏賦重役勤人不堪命多依豪室禁網隳紊
奸偽尤滋高颎睹流冗之病建輸籍之法于是定其
名輕其數使人知為浮客被強家收大半之賦為編
甿奉公上蒙輕減之征先敷其信后行其令烝庶懷
惠奸無所容隋氏資儲遍于天下人俗康阜颎之力
焉功侔蕭葛道亞伊呂近代以來未之有也國家貞
觀中有戶三百萬至天寶末百三十余年纔如隋氏
之數圣唐之盛邁于西漢約計天下編戶合踰元始
之間而名籍所少三百余萬直以選賢授仕多在藝
文才與職乖法因事弊隳循名責實之義闕考言詢
事之道崇秩之所至美價之所歸不無輕薄之曹浮
華之位習程典親簿領謂之淺俗務根本去枝葉因
以迂闊風流相尚奔競相驅職事委于群胥貨賄行
于公府而至此也自建中初天下編甿一百三十萬
賴分命黜陟重為按比收入公稅增倍其余遂令賦
有常規(guī)人知定制貪冒之吏莫得生奸狡猾之甿皆
被其籍誠適時之令典拯弊之良圖而使臣制置各
殊或有輕重未一仍屬多故兵革薦興浮冗之輩今
則眾矣征輸之數亦以闕矣舊額既在見人漸艱詳
今日之宜酌晉隋故事版圖可增其倍征繕自減其
半賦既均一人知稅輕免流離之患益農桑之業(yè)安
人濟用莫過于斯矣古之為理也在于周知人數乃
均其事役則庶功以興國富家足教從化被風齊俗
和夫然故災沴不生悖亂不起所以周官有比閭族
黨州鄉(xiāng)縣遂之制維持其政綱紀其人孟冬司徒獻
民數于王王拜而受之其敬之守之如此之重也及
理道乖方版圖脫漏人如鳥獸飛走莫制家以之乏
國以之貧奸宄漸興傾覆不悟斯政之大者遠者將
求理平之道非無其本歟
造帳籍判
戶部符下諸州令造帳籍州司以百姓艱辛人未歸
復請待兵散后造省司不許云人為國本賦在均平
戶若不知軍何取給
  對            宋全節(jié)
國之彝倫資于版籍儻或廢闕是長奸回頃者寰海
未寧編戶失業(yè)枌榆暫別蓬籜無歸圣朝提象握符
再造區(qū)夏矜百姓之流蕩廢三年之典故且量地出
稅據丁授田法在畫一事宜經久永言州府恤此疲
人曾無革弊之規(guī)徒徇隨時之義昔漢朝倉卒猶或
先收今歷代升平寧容后造租賦所系不可憑虛豪
右主藏須從摭實欲施小惠亂我大猷人有憚于暫
勞國遂忘于固本州島司所見頓昧通途爰扣兩端敢
申獨見
  對            蘇倩之
四海既清萬人求理在乎平均井賦議計師田條閭
里之政役辨夫家之名數是分眾寡無失重輕必當
按彼版圖稽其勞逸故三年大比國有彝倫百役小
差人其胥怨由是周官克崇于大閱蕭相先務于圖
書瞻言諸州不克致理未能洗舊污之俗開新政之
源使懷土知歸起邑如市而乃拒省司之命紊軍國
之經此而可容孰不可忍
書齒判
乙合書生齒之數遂闕法司罪云未及三歲
  對            楊成象
秋官聯(lián)職司人其位克守爾典用承天休所以辨九
土之廣輪紀萬方之眾寡生齒之日必載版圖弱冠
之年將均征賦況陰陽殊氣性有剛而有柔男女異
倫齒或七而或八以小大斯比生死必登爰稽五刑
罪也難離未及三載詞之有年
兩貫判
甲先有兩貫一延州一屬鄯州為定甲訴云先屬延

  對             闕名
版圖堤防生靈紀綱用收不道是禁奸慝為政之要
莫先此途若能守之人無散逸甲關西男子隴水游
客從沙塞之荒澤棄田園之故鄉(xiāng)先為流民近為編
戶同狡兔之三穴匪王人之一心或因官遷數奇以
建莊以班崇吟越鍾儀以幽系思楚編彼樂土歌
于歸來蘭署以鄯州臨戎人稀地曠留實邊戶公利
實多割近甸之有余助遐陬之不足依省為定又何
可疑若從訴端詐道滋蔓
  對             王翰
淳維不虞塞門多事險其走集雖稱有典當其有沖
安得無戰(zhàn)或逃或死家無康業(yè)且人戶平分文昌之
舊也邊郡以實先王之制也甲無一德遂編兩貫禮
不忘本延州密邇于京轂武以戒嚴鄯府遠鄰于河
縣詳其動靜徇欲茲深違之則苦從之則樂國有大
事在戎為急邦之榮懷阜人斯可益疑其遠也不亦
宜乎
  又
人則懷土狐乃首丘然蕩析離居罔能定極且甲義
殊三徙編貫兩鄉(xiāng)作可封之比屋名標鄯部尋本枝
之百代籍掛延州所以舊里馳誠是混新豐之犬故
鄉(xiāng)搖思不食武昌之魚想邑呻吟深嗟變橘瞻闕敬
止實慕維桑欲遣三緘終無二見仙臺制則方闡長
途匹夫之志信難可奪
  對            庾光先
國正封略甿編邑閭定要荒之制莫非王土開版圖
之職司于下人甲惟常流跡齒編庶居先零之地早
及戎風近燒當之俗久覃弘化既因流寓終是播遷
失延州之故鄉(xiāng)隸鄯部之外郡亦猶宰嚭辭宋陶朱
去越蓬飄萍轉曾何足以少留維桑及梓固不忘于
祗載省司既定誠合三緘甲且有詞須分二里至若
軍于關右地闊流沙總六部之兵馬當三邊之要害
戎羯時抄邊人屢聳事資捍御安可輒移如或身列
榮班茍非規(guī)免情有深于懷土人何系于匏瓜扣其
兩端宜不然矣
移貫判
乙移貫所由以軍府州不許訴云今不簡點
  對             闕名
桑梓必敬版圖是崇先王所以制萬國仲父所以居
四人農商不遷首尾相援乙里親走集貫實軍府已
習金鼓之聲誠堪晝夜之戰(zhàn)何得不懷吾土將樂他
鄉(xiāng)雖四海為家孰匪斯人之適然九章作律元止所
由之見縱使飛塵既靜裔土無虞猶存晁錯之實邊
有慮宣王之薄伐訴無簡點深覺詞游
戶絕判
景身死戶絕資財將沒官出嫁女請除葬外悉收之
叔復請分所由不決仰斷
  對             王說
景忝彼齊人生此王土逐什一之利既富家財服畎
畝之勤方編戶籍既而溘先朝露遂卜佳城遠日新
封已供葬備昔時余業(yè)可議官收相彼薄言將分厚
產且弟惟同氣女有從人鳳兆于飛既歸他族鴈行
以序自合保家繼絕請復于叔兮論財難專于女也
以茲丕蔽庶葉其宜
均戶口宋蘇軾
夫中國之地足以食中國之民有余也而民常病于
不足何哉地無變遷而民有聚散聚則爭于不足之
中而散則棄于有余之外是故天下常有遺利而民
用不足昔者二代之制度地以居民民各以其夫家
之眾寡而受田于官一夫而百畝民不可以多得尺
寸之地而地亦不可以多得一介之民故其民均而
地有余當周之時四海之內地方千里者九而京師
居其一有田百同而為九百萬夫之地山陵林麓川
澤溝瀆城郭宮室涂巷三分去一為六百萬夫之地
又以上中下田三等而通之以再易為率則王畿之
內足以食三百萬之眾以九州島言之則是二千七百
萬夫之地也而計之以下農夫一夫之地而食五人
則是萬有三千五百萬人可以仰給于其中當成康
刑措之后其民極盛之時九州島之籍不過千三萬四
千有余夫地以十倍而民居其一故谷常有余而地
力不耗何者均之有術也自井田廢而天下之民轉
徙無常惟其所樂則聚以成市側肩躡踵以爭尋常
挈妻負子以分升合雖有豐年而民無余蓄一遇水
旱則弱者轉于溝壑而強者聚為盜賊地非不足而
民非加多也蓋亦不得均民之術而已夫民之不均
其弊有二上之人賤農而貴末忽故而重新則民不
均夫民之為農者莫不重遷其墳墓廬舍桑麻果蔬
牛羊耒耜皆為子孫百年之計惟其百工技藝游手
游食之民然后可以懷輕資而極其所往是故上之
人賤農而貴末則農夫釋其耒耜而游于四方擇其
所利而居之其弊一也凡人之情怠于久安而謹于
新集水旱之后盜賊之余則莫不輕刑罰薄稅斂省
力役以懷逋逃之民而其久安而無變者則不肯無
故而加恤是故上之人忽故而重新則其民稍稍引
去聚于其所重之地以至于眾多而不能容其弊二
也臣欲去其二弊而開其二利以均斯民昔者圣人
之興作也必因人之情故易為功必因時之勢故易
為力今欲無故而遷徙安居之民分多而益寡則怨
謗之門盜賊之端必起于此未享其利而先被其害
臣愚以為民之情莫不懷土而重去惟士大夫出身
而仕者狃于遷徙之樂而忘其鄉(xiāng)昔漢之制吏二千
石皆徙諸陵為今之計可使天下之吏仕至某者皆
徙荊襄唐鄧許汝陳蔡之間今士大夫無不樂居于
此者顧恐獨往而不能濟彼見其儕類等夷之人莫
不在焉則其去惟恐后耳此所謂因人之情夫天下
不能歲歲而豐也則必有饑饉流亡之所民方其困
急時父子且不能相顧又安知去鄉(xiāng)之為戚哉當此
之時募其樂徙者而使所過廩之費不甚厚而民樂
行此所謂因時之勢然此二者皆授其田貸其耕耘
之具而緩其租然后可以固其意夫如是天下之民
其庶乎有息肩之漸也
自劾不合致人戶逃移狀一朱熹
右熹昨蒙圣恩畀以郡紱懇辭不獲冒昧而來到官
未幾不勝吏責疾病交作殆不自支即具札子申乞
改差宮觀差遣側聽累月未蒙敷奏施行熹誠愚昧
夙夜靡寧亦欲勉悉疲駑以酬恩遇顧以山野不嫻
吏道重以凋郡財匱民貧去年上供綱運起發(fā)至今
粗及其半官吏相承但知竭力催科以給公上庶逃
罪責不意屬縣今秋有旱傷處不惟失于檢放加以
程督過嚴遂致人戶流移怨謗蠭起雖已遣官慰諭
尚恐未能安帖熹竊自惟平生章句腐儒之學雖不
適于世用然區(qū)區(qū)之志亦未嘗不以愛人利物為功
今乃以是上負使令下負所學積此慚懼疾病侵加
誠無心顏可食俸祿欲望鈞慈特與敷奏早賜罷免
以為遠近牧守不勤撫字之戒而熹亦得以杜門省
身益求其學之所未至庶幾后効以贖前愆不勝幸
甚謹具狀申尚書省伏候鈞旨
  自劾不合致人戶逃移狀二
右熹昨緣本軍管內今秋有荒旱處不知及早檢放
而催理舊欠過于嚴急遂致人戶愁怨相率逃移已
于十月內具狀自劾申尚書省乞賜罷黜以為州縣
之戒惕息俟命至今兩月未奉處分憂懼日積疾病
有加職事之間益以荒廢謹具狀申尚書省乞賜檢
會前狀早賜敷奏施行謹狀
按知臺州唐仲友第一狀前人
 外封
奏為本路諸州人戶間有流移去處奏聞事
 內封
奏為臺州催稅緊急戶口流移知臺州唐仲友別有
不公不法事件臣一面前去審究虛實奏聞事
 貼黃
臣竊見本人近蒙進擢而臣蹤跡方此孤危較權量
力實犯不韙顧以疎賤蒙被誤恩實當一路耳目之
寄不敢緘默以負使令伏惟眷照力賜主張免致復
為小人陰有中害不勝幸甚
具位臣朱 熹
臣今月十六日起離紹興府白塔院道間遇見臺州
流民兩輩通計四十七人扶老攜幼狼狽道途臣問
其故皆云本州島旱傷至重官司催稅緊急不免拋離
鄉(xiāng)里前去逐食臣即量給錢物喻令復業(yè)竟不能回
各已迤邐西去臣因詢究得本州島日前似此流移戶
口已多目今方是初秋已致如此竊恐向后愈見數
多除已行下本州島約朿令其存撫見在人戶毋致復
有流移外臣續(xù)訪聞知臺州唐仲友催督稅租委是
刻急多差官吏在縣追呼屬邑奉承轉相促迫急于
星火民不聊生又聞本官在任多有不公不法事件
眾口讙嘩殊駭聞聽臣今一面躬親前去審究虛實
別具聞奏乞賜究治外所有上項事理須至先次奏
聞者
右謹錄奏聞伏候勅旨
與趙帥書前人
竊見使司行下委兩鄰附籍事官司嘗已施行但此
事初議只委鄉(xiāng)官勸諭人戶自來附籍蓋不欲使吏
與其間恐有煩擾雖有不愿請米者亦不之強但欲
請米者非已附籍不給即其人利害切已附與不附
皆須自任其責行之既久人漸相信今忽有此指揮
即自此之后生子得米之人可以安坐不問而歸其
責于鄰人鄰人不得米者顧乃代之任責而又無罪
賞以督其后又況一甲之內除懷孕家外尚有四家
今卻只取兩家為鄰若在街市人家齊整去處猶可
責之兩畔切鄰不容推托若在鄉(xiāng)村人煙星散去處
即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或疎或密必是互相推托不
肯為任此責其生子得米之人既不干預卻使無利
害之人任無罪賞之事而四家之中又無正定主名
萬一無人及時申附直至生子之后其家或欲殺棄
即通同蓋庇不復申舉或欲請米即須論訴鄰人以
為不申附之罪鄉(xiāng)官既難受理根究其勢必煩有司
追證搔擾其害不細不知及今尚可回否若得且令
鄉(xiāng)官依舊勸諭人戶自行附籍而委措置官者察附
籍者之殿最取其尤怠慢者申縣改差而稍加沮辱
以警其余亦足以革舊弊廣恩意如其不然即須嚴
立罪賞而使甲內四家同任其責如有懷孕五月之
家即四鄰先取本家申乞附籍文狀仍說愿與不愿
請米四鄰連名簽押狀內公共指定專委兩鄰某人
某人傳送取附籍鄉(xiāng)官批回付本家收照候生子訖
再取四鄰保明繳連元批赴收支鄉(xiāng)官請米其不愿
請米人亦須四鄰具狀繳連元批保明不曾殺棄關
報注籍如此乃可關防推托遺滯詞訴搔擾之弊然
既如此即事體規(guī)模頓異前日而將來亦恐終不免
于煩擾更乞詳酌其宜計其利害之實而行之也大
抵此事從初商量非不知如此措置決是不能周遍
然所恃者既無煩擾之弊而勸諭恩意有以感動之
則賑給之惠雖不能周而陰受生活之賜者自將不
勝其眾耳若以此為不廣而欲其速得周遍則決非
勸諭之所可及勢須一切以文法禁令驅迫然后可
成如此非不美觀然恐官司徒有文移而無事實民
間徒被搔擾而無恩惠非前日所為思慮措畫之本
意也不審高明以為如何熹上覆
 近日倉司所行全是文具委官散牓編排甲戶置
 立粉壁處處紛然而實無一文一粒及于生子之
 家愚意此可以為戒而不可學也
曉諭逃移民戶前人
檢會趙知軍任內訪聞本軍三縣貧民年糓稍不登
熟往往舍墳墓離鄉(xiāng)井轉移之他者非其本心逃移
未出境而豪右請佃之狀已至縣司其弊多端或止
押狀而無戶帖或逃移因而冒耕者或計會鄉(xiāng)司作
逃移多年而免科例者或有戶帖而官無簿者或免
科例限滿而詭名冒請者或有強占而人不可誰何
者所有都分之內遞兼容蔽遂至租稅皆無稽考及
其陳狀歸業(yè)鄉(xiāng)司邀阻及上戶強占百般沮難淹留
歲月無以自明又復棄之而去深可矜恤已散榜管
下縣分元給曉諭切慮文榜沉匿合行再給文榜曉

右今印榜曉示逃移民戶具狀赴使軍陳訴切待追
人根究施行各令知悉

戶口部紀事
周語宣王既喪南國之師乃料民于太原仲山父諫
曰民不可料也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少多司民協(xié)
孤終司商協(xié)名姓司徒協(xié)旅司寇協(xié)奸牧協(xié)職工協(xié)
革場協(xié)入廩協(xié)出是則少多死生出入往來者皆可
知也于是乎又審之以事王治農于藉搜于農隙耨
獲亦于藉狝于既烝狩于畢時是皆習民數者也又
何料焉不謂其少而大料之是示少而惡事也臨政
示少諸侯避之治民惡事無以賦令且無故而料民
天之所惡也害于政而妨于后嗣王卒料之及幽王
乃廢滅
晉語趙簡子使尹鐸為晉陽請曰以為繭絲乎抑為
保障乎簡子曰保障哉尹鐸損其戶數
史記秦始皇紀二十八年徙黔首三萬戶瑯邪臺下
三十六年遷北河榆中三萬家
漢書高祖紀蕭何發(fā)關中老弱未傅者悉詣軍注漢
儀注云民年二十三為正一歲為衛(wèi)士一歲為材官
騎士習射御騎馳戰(zhàn)陳又曰年五十六衰老乃得免
為庶民就田里今老弱未嘗傅者皆發(fā)之未二十三
為弱過五十六為老
婁茍傳敬齊人也漢高帝賜姓劉氏封為關內侯使
往匈奴來言陛下雖都關中實少人北近胡寇東有
六國強族一日有變陛下亦未得安枕而臥也臣愿
陛下徙齊諸田楚昭屈景燕趙韓魏后及豪杰名家
且實關中無事可以備胡諸侯有變亦足率以東伐
此強本弱末之術也上曰善乃使劉敬徙所言關中
十余萬口
史記主父偃傳偃為謁者說上曰茂陵初立天下豪
杰并兼之家亂眾之民皆可徙茂陵內實京師外銷
奸猾
漢書循吏傳王成不知何郡人也為膠東相治甚有
聲宣帝最先褒之地節(jié)三年下詔曰蓋聞有功不賞
有罪不誅雖唐虞不能以化天下今膠東相成勞來
不怠流民自占八萬余口治有異等之效其賜成爵
關內侯秩中二千石未及征用會病卒官后詔使丞
相御史問郡國上計長吏守丞以政令得失或對言
前膠東相成偽自增加以蒙顯賞是后俗吏多為虛
名云
后漢書陳寔傳寔除太丘長修德清靜百姓以安鄰
縣人戶歸附者寔輒訓導譬解發(fā)遣各令還本司官
行部
循吏傳童恢除不其令比縣流人歸化徙居二萬余

三國魏志武帝紀初平三年夏追黃巾至濟北乞降
冬受降卒三十余萬男女百余萬口
冊府元龜后漢獻帝建安十六年曹公西征初自天
子西遷雒陽人民單盡其后鍾繇以侍中守司隸校
尉持節(jié)督關中諸軍繇徙關中民又招納亡叛以充
之數年間民戶稍實曹公征關中得以為資十八年
曹公恐江濱郡縣為吳所略征令內移民轉相驚自
廬江九江蘄春廣陵戶十余萬皆東渡江江西遂虛
合肥以南惟有皖城二十年曹公征張魯魯降雍州
刺史張既說曹公拔漢中民數萬戶以實長安及三

晉書宣帝紀魏太和元年邊郡新附多無戶名魏朝
欲加隱實屬帝朝于京師天子訪之于帝帝對曰賊
以密網束下故下棄之宜弘以大綱則自然安樂
劉琨傳琨為并州刺史人士奔迸者多歸于琨琨善
于懷撫而短于控御一日之中雖歸者數千去者亦
以相繼
石勒載記晉劉琨司馬溫嶠西討山胡勒將逯明要
之敗嶠于潞城勒以幽冀漸平始下州郡閱實人戶
太山太守徐龕叛降于勒石季龍及張敬張賓左右
司馬張屈六程遐文武等一百二十九人上疏請以
河內魏汲頓丘平原清河巨鹿常山中山長樂樂平
十一郡并前趙國廣平陽平章武渤海河間上黨定
襄范陽漁陽武邑燕國樂陵十三郡合二十四郡戶
二十九萬為趙國封內又石生攻劉曜河內太守尹
平于新安斬之克壘壁十余降掠五千余戶而歸自
是以右常侍霍皓為勸課大夫與典農使者朱表典
勸都尉陸充等循行州郡核定戶籍
石季龍載記季龍伐段遼戰(zhàn)于密云獲其母妻斬級
三千遼單馬竄險遣子乞特真送表及名馬季龍納
之乃遷其戶二萬余于雍司兗豫四州之地
苻堅載記堅攻鄴之入鄴宮閱其名籍凡郡百五
十七縣一千五百七十九戶二百四十五萬八千九
百六十九口九百九十八萬七千九百三十五諸州
郡牧守及六夷渠帥盡降于堅堅自鄴如枋頭徙關
東豪杰及諸雜夷十萬戶于關中徙陳留東阿萬戶
以實青州
姚萇載記萇以太元九年自稱秦王時慕容與苻
堅相攻堅先徙晉人李祥等數千戶于敷陸至是降
于萇北地新平安定羌胡降者十余萬戶太元十一
年萇僭即帝位于長安徙安定五千余戶于長安
慕容垂載記垂以太元十一年僭即位翟遼子釗攻
逼鄴城慕容農擊定之垂引師伐釗于滑臺次于黎
陽津釗妻子率數百騎北趣白鹿山農追擊盡擒
其眾釗單騎奔長子釗所統(tǒng)七郡戶三萬八千皆安
堵如故徙徐州流人七千余戶于黎陽
冊府元龜慕容眾黨率眾三萬伐高句驪襲其新城
南蘇皆克之散其積聚徙其五千余戶于遼西
宋書高祖紀高祖為晉侍中加錄尚書進太傅時民
居未一表曰臣聞先王制治九土攸序分境畫疆各
安其居在昔盛世人無遷業(yè)故井田之制三代以隆
秦革斯政漢遂不改富強兼并于是為弊然九服弗
擾所托成舊在漢西京大遷田景之族以實關中即
以三輔為鄉(xiāng)閭不復系之于齊楚自永嘉播越爰托
淮海朝有匡復之算民復思本之心經略之圖日不
暇給是以寧民綏治猶有未遑及至大司馬桓溫以
民無定本傷治為深庚戌土斷以一其業(yè)于時財阜
國豐實由于此自茲迄今彌歷年載畫一之制漸用
頹弛雜居流寓閭伍弗修王化所以未純民瘼所以
猶在臣荷重任恥責實深自非改調解張無以濟治
夫人情滯常難與慮始所謂父母之邦以為桑梓者
誠以生焉終焉敬愛所托耳今所居累世墳壟成行
敬恭之誠豈不與事而至請準庚戌土斷之科庶子
本所弘稍與事著然后率之以仁義鼓之以威武超
大江而跨黃河撫九州島而復舊土則戀本之志乃速
由于當年在始暫勤要終所以能易伏惟陛下垂矜
萬民憐其所失永懷鴻鴈之詩思隆中興之業(yè)既委
臣以國重期臣以寧濟若所啟合允請付外施行于
是依界土斷唯徐兗青三州居晉陵者不在斷例諸
流寓郡縣多被并省
文獻通考宋孝武大明中王敬弘言人值苛政豈可
稱言至今逃竄求免胎孕不育乃避罪憲實亦由茲
北齊書宋世良傳世良字符友廣平人年十五便有
膽氣應募從軍北討屢有戰(zhàn)功尋為殿中侍御史詣
河北括戶大獲浮惰還見汲郡城旁多骸骨移書州
郡令悉收瘞其夜甘雨滂沱還孝莊勞之曰知卿所
括得丁倍于本帳若官人皆如此用心便是更出一
天下也
爾朱之亂政移臣下分為東西權臣擅命戰(zhàn)爭不息
人戶流離
北齊書神武紀魏帝詔以神武為相國武定二年十
一月神武討山胡破平之俘獲一萬余戶口分配諸

隋書裴蘊傳蘊遷民部侍郎于時猶承高祖和平之
后禁網疎闊戶口多漏或年及成丁猶詐為小未至
于老已免租賦蘊歷為刺史素知其情因是條奏皆
令貌閱若一人不實則官司解職鄉(xiāng)正里長皆遠流

唐書盧承慶傳承慶擢考功員外郎累遷民部侍郎
帝問歷代戶版承慶敘夏商至周隋增損曲折引據
該詳帝嗟賞
崔善為傳善為為陜州刺史時議戶猥地狹者徙寬
鄉(xiāng)善為奏畿內戶眾而丁壯悉籍府兵若聽徙皆在
關東虛近實遠非經通計
文獻通考唐李嶠上言天下流散非一宜令御史督
察設禁令以防之垂恩德以撫之施權衡以御之為
制限以一之
唐書蘇傳徙同州刺史時十道使括天下亡戶
初不立籍人畏搜括即流入比縣旁州更相廋蔽
請罷十道使專責州縣豫立簿注天下同日閱正盡
一月止使柅奸匿歲一括實檢制租調以免勞弊
山堂肆考宇文融為勸農使奏令新附客戶免六年
賦調
唐書崔瓘傳瓘累官至澧州刺史不為煩苛人便安
之流亡還歸居二年增戶數萬
王彥威傳彥威拜平盧節(jié)度使開成初為戶部侍郎
判度支因上占頟圖言至德迄元和天下觀察者十
節(jié)度者二十有九防御者四經略者三大都通邑皆
有兵最凡八十余萬長慶籍戶三百五十萬而兵乃
九十九萬率三戶資一兵今舉天下之入歲三千五
百萬上供者三之一又三之二則衣賜仰給焉自留
州留使外余四十萬眾皆仰度支又為供軍圖上之
文獻通考唐武宗制曰百姓輸納不辦多有逃移長
吏懼在官之時破失人戶祗于見在戶中分外攤配
亦有破除逃戶桑地以充稅錢逃戶產業(yè)已無歸還
不得見戶每年加配流亡轉多
遼史耶律撻烈傳撻烈升南院大王均賦役勸耕稼
部人化之戶口豐殖
耶律仁先傳仁先字乣鄰重熙十六年遷北院大王
奏今兩院戶口殷庶乞免他部助役從之
耶律引吉傳引吉累遷北樞密院侍御改客省使時
朝廷遣使括三京隱戶不得以引吉代之得數千余

能吏傳馬人望為南京三司度支判官遷警巡使京
城獄訟填委人望處決無一冤者會檢括戶口未兩
旬而畢同知留守蕭保先怪而問之人望曰民產若
括之無遺他日必長厚斂之弊大率十得六七足矣
保先謝曰公慮遠吾不及也
宋史李防傳防授忠武軍節(jié)度推官括磁相二州逃
戶田增租賦十余萬因請均定田稅又請縣有破逃
五十戶者令佐降下考百戶殿三選二百戶停所居
官能招者旌賞之改秘書省著作佐郎通判潞州
遷秘書丞體量二浙民饑建言逃戶田宜即召人耕
種使人不敢輕去畎畝而官賦常在
丁謂傳謂為右諫議大夫權三司使上會計錄以景
德四年民賦戶口之籍較咸平六年之數具上史館
請自今以咸平籍為額歲較其數以聞詔獎之
周湛傳湛為江南西路轉運使以徭賦不均百姓巧
于避匿因條其詭名挾佃之類十二事且許民自言
凡括隱戶三十萬還為戶部判官
田京傳京知滄州轉運使京能招輯流民為之給田
除稅租凡增戶萬七千
梅詢傳詢遷給事中知審官院仁宗御邇英閣讀正
說養(yǎng)民篇覽歷代戶口登耗之數顧謂侍臣曰今天
下民籍幾何詢對曰先帝所作蓋述前代帝王恭儉
有節(jié)則戶口充羨賦斂無藝則版圖衰減炳然在目
作鑒后王自五代之季生齒雕耗太祖受命而太宗
真宗休養(yǎng)百姓天下戶口之數蓋倍于前矣因詔三
司及編修院檢閱以聞
錢彥遠傳彥遠遷起居舍人直集賢院知諫院上疏
曰農為國家急務所以順天養(yǎng)財御水旱制蠻夷之
原本也唐開元戶八百九十余萬而墾田一千四百
三十余萬頃今國家戶七百三十余萬而墾田一百
一十五萬余頃其間逃廢之田不下三十余萬是田
疇不辟而游手者多也勸課其可不興乎宜置勸農
司先以墾田頃畝及戶口數屋塘山澤溝洫桑柘著
之于籍然后設法勸課除害興利歲終農隙轉運司
考校之第其賞罰
墨莊漫錄仁宗嘗問孝肅包公拯歷代編戶多少之
數公悉考以對以謂三代雖盛其戶莫得而詳前漢
元始二年人戶千二百二十三萬三千后漢光武兵
革之后戶四百二十七萬六百三十永壽三年增至
一千六十七萬九百六十三國鼎峙版籍歲減才百
四十余萬晉武帝平吳之后戶二百四十五萬九千
八百南北朝少者不盈百萬多者不過三倍隋文帝
大業(yè)二年戶八百九十萬七千五百三十六唐初戶
不滿二百萬高宗永徽元年增至三百八十萬明皇
天寶十三年只及九百六萬九千一百五十四自安
史之亂干元已后僅滿一百二萬武宗會昌中增至
四百九十五萬五千一百五十一降及五代四方竊
據大約各有數十萬太祖建隆之初有戶九十六萬
七千三百五十三開寶九年漸加至三百九萬五百
四戶太宗至道二年增至四百五十一萬四千二百
五十七真宗天禧五年又增至八百六十七萬七千
六百七十七陛下御宇以來天圣七年戶一千一十
六萬二千六百八十九慶歷二年增至一千三十萬
七千六百四十八年又增至一千九十萬四千四百
三十四拯以謂自三代以降跨唐越漢未有若今之
盛者拯又言蚩蚩之生聚蕃息衰耗一出于時政之
所關陶化明主知其然也必薄賦斂寬力役救荒歉
三者不失然后幼有所養(yǎng)老有所終此乃陛下日慎
一日以致其盛遂與之休養(yǎng)則可封之俗不祗二帝
之盛矣宣和乙巳十二月四日夜讀公奏錄節(jié)出嗚
呼盛德之語哉
金史斡傳太祖還京師宗翰為西北西南兩路都
統(tǒng)斡魯副之宗翰朝京師詔以夏人言宋侵略新割
地以便宜決之斡魯奏曰夏人不盡歸戶口資帑又
以宋人侵賜地求援兵宋之邊臣將取所賜夏人疆
土蓋有異圖詔曰夏人屢求援兵者或不欲歸我戶
口沮吾追襲遼主事也宋人敢言自取疆土于夏誠
有異圖宜謹守備盡索在夏戶口通聞兩國事審處

宗望傳太祖定燕京斡魯為都統(tǒng)宗望副之阇母與
張覺戰(zhàn)大敗宗望就以阇母軍討張覺覺敗宵遯奔
宋詔議索張覺及逋亡戶口于宋宗望索戶口宋人
弗遣且聞童貫郭藥師治軍燕山宗望奏請伐宋
黃摑敵古本傳敵古本攻平州張覺吾春被圍于西
山敵古本引兵救之解其圍并獲糧五千斛招降戶
口甚眾
烏延吾里補傳吾里補從其父達吉補隸元帥右監(jiān)
軍麾下青州戍將覿吉補以萊州兵眾請濟于帥府
吾里補將十二謀克兵往救之遂降其四營拔其一
營得戶四千又敗賊兵五萬于恩州攻破其營降戶
五萬
曹望之傳望之改同知西京留守事上書論便宜事
其一論山東河北猛安謀克與百姓雜處民多失業(yè)
陳蔡汝潁之間土廣人稀宜徙百姓以實其處復數
年之賦以安輯之百姓亡命及避役軍中者閱實其
人使還本貫或編近縣以為客戶或留為佃戶者亦
籍其姓名州縣與猛安事干涉者無相黨匿庶幾軍
民協(xié)和盜賊弭息
蒲察通傳通除殿前都點檢大定十七年拜尚書右
丞轉左丞詔議推排猛安謀克事大臣皆以為止驗
見在產業(yè)定貧富依舊科差為便通言必須通括各
謀克人戶物力多寡則貧富自分貧富分則版籍定
如有緩急驗籍科差富者不得隱貧者不重困與一
例科差者大不侔矣上是通言
張大節(jié)傳大節(jié)擢修內司使推排東京路戶籍人服
其平
元史馬亨傳亨擢轉運司副使太保劉秉忠薦亨于
世祖召見潛邸甚器之既而籍諸路戶口以亨副八
春忙哥撫諭西京太原平陽及陜西五路俾民弗擾
月乃合傳月乃合贊卜只兒斷事官事歲壬子料民
丁于中原凡業(yè)儒者試通一經即不同編戶著為令
甲儒人免丁者實月乃合始之也
董俊傳俊擢知中山府事佩金虎符朝于行在諸將
獻戶口各增數要利吏請如眾俊曰民實少而欺以
數多他日上需求無應必重斂以承命是我獨利而
民日困也
董文炳傳文炳為稾城令朝廷初料民令敢隱實者
誅籍其家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為戶數眾以為不
可文炳曰為民獲罪吾所甘心民亦有不樂為者文
炳曰后當德我由是賦斂大減民皆富完
紐璘傳紐璘拜都元帥遣梁載立招降黎雅碉門巖
州偏林關諸蠻得漢番二萬余戶
楊大淵傳大淵兄子文安充閬州夔東路安撫使閬
州累遭兵變戶口凋耗文安乃教以耕桑鰥寡不能
自存愿相配偶者并為一戶充役民始復業(yè)
張雄飛傳雄飛遷荊湖北道宣慰使先是荊湖行省
阿里海牙以降民三千八百戶沒入為家奴自置吏
冶之歲責其租賦有司莫敢言雄飛言于阿里海牙
請歸其民于有司不從雄飛入朝奏其事詔還籍為

不忽木傳不忽木擢吏部尚書改工部遷刑部吐土
哈求欽察之為人奴者增益其軍而多取編民中書
僉省王遇驗其籍改正之吐土哈遂奏遇有不臣語
帝怒欲斬之不忽木諫曰遇始令以欽察之人奴為
兵未聞以編民也萬一他衛(wèi)皆仿此戶口耗矣若誅
遇后人豈肯為陛下盡職乎帝意解遇得不死
也先不花傳也先不花拜上柱國光祿大夫云南諸
路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時阿郎可馬丁諸種僰夷為
變討平之遂立登云等路府州縣六十余所得戶二
十余萬
脫力世官傳脫力世官進兼管軍副萬戶蠻細狗折
興等及威龍州判官阿遮皆憑險為亂脫力世官夜
入據其寨賊散走遣兵搜山谷獲阿遮于深箐斬之
籍其民五百余戶為農脫力世官入覲授三珠虎符
加懷遠大將軍羅羅斯宣慰使兼管軍萬戶既還治
括戶口立賦稅以給屯戍
察罕傳察罕改正奉大夫至大元年閱戶口江南諸
省還進太子府正加照文館大學士
劉德溫傳德溫授通議大夫永平路總管永平當天
歷兵革之余野無居民德溫為政一年而戶口增倉
廩實
梁曾傳曾除杭州路總管戶口復者五萬二千四百

明外史韓觀傳觀鎮(zhèn)廣西節(jié)制兩廣官軍桂林諸蠻
民復業(yè)者六千家惟思恩蠻千五百余戶未附而慶
遠柳潯諸蠻方熾永樂元年觀與都指揮葛森等合
擊破理定諸縣山賊禽其酋黃仲文等五十余人并
斬以徇得所掠男女悉遣還家輸其器甲于官而撫
輯其逃散者明年遣都指揮朱輝諭降宜山忻城諸
山寨復業(yè)者千余家于是荔波猺民震恐自上書言
愿為編戶帝以屬觀觀撫之八十余洞皆附籍為良

陳鋼傳鋼同時有陳綱者為高州石城知縣時猺賊
正熾民戶流亡土田荒蕪殆盡綱盡心民事勞徠安
集流亡復歸又招新民附籍給田使耕

戶口部雜錄
禮記王制將徙于諸侯三月不從政自諸侯來徙家
期不從政
管子國蓄篇以正戶籍謂之養(yǎng)贏
詩小序鴻鴈美宣王也萬民離散不安其居而能勞
來還定安集之
史記貨殖傳今有無秩祿之奉爵邑之入而樂與之
比者命曰素封封者食租稅歲率戶二百千戶之君
則二十萬朝覲聘享出其中庶民農工商賈率亦歲
萬息二千戶百萬之家則二十萬而更徭租賦出其
中衣食之欲恣所好美矣
唐六典凡天下之戶量其貲產定為丸等每三年縣
司注定州司覆之然后注籍而申之于省
后山談叢唐令民年二十為丁其下為推宋次道曰
推者稚也避高宗諱闕而為推邑縉叔曰推者椎也
獨髻為椎傳者誤爾蓋唐人不諱嫌梁氏之父茂始
以戊為武溫嗜殺人畏之并諱其嫌耳夫人少而分
髻長則合而未冠今人猶然縉叔是也
楓窗小牘國初杭粵蜀漢未入版圖總戶九十六萬
七千五百五十三至開寶末增至二百五十萬八千
六十五戶太宗拓定南北戶猶三百五十七萬四千
二百五十七此后遞增至徽廟有一千八百七十八
萬之多噫可謂盛矣及乘輿南渡江淮以北悉入北
庭今上主戶亦至一千一百七十萬五千六百有奇
生息之繁視宣和已前僅減七百萬耳
尊俎余功天下府州縣黃冊十年一造以一百一十
戶為里丁多者十戶為長余百戶為十甲城中曰坊
近城曰廂鄉(xiāng)都曰里每里編為一冊冊首總為一圖
其不任役者帶管百一十戶之外而列于圖后曰畸

日知錄常熟陳梅曰周禮五家為比比有長五比為
閭閭有胥四閭為族族有師五族為黨黨有正五黨
為州州有長五州為鄉(xiāng)鄉(xiāng)有大夫其間大小相維輕
重相制綱舉目張周詳細密無以加矣而要之自上
而下所治皆不過五人蓋于詳密之中而得易簡之
意此周家一代良法美意也后世人才遠不如古乃
欲以縣令一人之身坐理數萬戶口賦稅色目繁猥
又倍于昔時雖欲不叢脞其可得乎愚故為之說曰
以縣治鄉(xiāng)以鄉(xiāng)治保以保治甲視所謂不過五人者
而加倍焉亦自詳密亦自易簡此斟酌古今之一端
也又曰一鄉(xiāng)幾保不妨多少何也因民居也法用圓
十甲千戶不得增損何也稽成數也法用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