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明倫匯編家范典夫婦部之1

古今圖書集成 作者:清·陳夢雷


 夫婦部總論一
易經(jīng)
  蒙卦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攸利



三以陰柔處蒙暗不中不正女之妄動者也正
 應在上不能遠從近見九二為群蒙之歸得時之
 盛故舍其正應而從之是女之見金夫也女之從
 人當由正禮乃見人之多金說而從之不能保有
 其身者也□所往而利矣


六三陰柔不中不正
 女之見金夫而不能有其身之象也占者遇之則
 其取女必得如是之人□所利矣金夫蓋以金賂
 己而挑之若魯秋胡之為者


宋子曰六三說勿
 用取女者大率陰爻又不中不正合是一般□主
 宰底女人金夫不必解做剛夫 云峰胡氏曰諸
 爻皆說蒙此爻別發(fā)一義昧其所適見利忘身蒙
 不足以盡之女一失身且如此士而失身于所從
 用之何利焉 隆山李氏曰屯之六二近初九之
 陽而正應在五然震之性動而趨上舍初而歸五
 故曰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此女子之屯者也蒙
 之六三近九二之陽而正應在上然坎之性陷而
 趨下舍上而從二故曰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
 此女子之蒙者也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



女之如此其行邪僻不順不可取也


順當作
 慎蓋順慎古字通用荀子順墨作慎墨且行不慎
 于經(jīng)意尤親切今當從之
  小畜卦
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



三以陽爻居不得中而密比于四陰陽之情相
 求也又昵比而不中為陰畜制者也故不能前進
 猶車輿說去輪輻言不能行也夫妻反目陰制于
 陽者也今反制陽如夫妻之反目也反目謂怒目
 相視不順其夫而反制之也婦人為夫?qū)櫥蠹榷?br /> 遂反制其夫未有夫不失道而妻能制之者也故
 說輻反目三自為也


九三亦欲上進然剛而不
 中迫近于陰而又非正應但以陰陽相說而為所
 系畜不能自進故有輿說輻之象然以志剛故又
 不能平而與之爭故又為夫妻反目之象戒占者
 如是則不得進而有所爭也


龜山楊氏曰輿說
 輻不能有行也重剛不中切比于四為陰所畜則
 道不行于妻子矣 平庵項氏曰九三反目稱妻
 言相敵也上九既雨稱婦言相順也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夫妻反目蓋由不能正其室家也三自處不以
 道故四得制之不使進猶夫不能正其室家故致
 反目也


程子曰說輻反目三自為也


建安丘
 氏曰三雖陽剛乃昵于六四不正之陰為其系畜
 而不能進至于反目皆三有以自取之也夫制于
 妻則其正家之道蓋可知矣孔子曰大車□輗小
 車□軏其何以行之哉此之謂也
  又
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



九以巽順之極居卦之上處畜之終從畜而止
 者也為四所止也既雨和也既處止也陰之畜陽
 不和則不能止既和而止畜之道成矣大畜畜之
 大故極而散小畜畜之小故極而成尚德載四用
 柔巽之德積滿而至于成也陰柔之畜剛非一朝
 一夕能成由積累而至可不戒乎載積滿也詩云
 厥聲載路婦貞厲婦謂陰以陰而畜陽以柔而制
 剛婦若貞固守此危厲之道也安有婦制其夫臣
 制其君而能安者乎
月幾望君子征兇



月望則與日敵矣幾望言其盛將敵也陰已能
 畜陽而云幾望何也此以柔巽畜其志也非力能
 制也然不已則將盛于陽而兇矣于幾望而為之
 戒曰婦將敵矣君子動則兇也君子謂陽征動也
 幾望將盈之時若已望則陽已消矣尚何戒乎



 畜極而成陰陽和矣故為既雨既處之象蓋尊尚
 陰德至于積滿而然也陰加于陽故雖正亦厲然
 陰既盛而抗陽則君子亦不可以有行矣其占如
 此為戒深矣
象曰既雨既處德積載也君子征兇有所疑也
  大過卦
九二枯楊生梯老夫得其女妻□不利



陽之大過比陰則合故二與五皆有生象九二
 當大過之初得中而居柔與初密比而相與初既
 切比于二二復□應于上其相與可知是剛過之
 人而能以中自處用柔相濟者也過剛則不能有
 所為九三是也得中用柔則能成大過之功九二
 是也楊者陽氣易感之物陽過則枯矣楊枯槁而
 復生梯陽過而未至于極也九二陽過而與初老
 夫得女妻之象老夫而得女妻則能成生育之功
 二得中居柔而與初故能復生梯而□過極之失
 □所不利也在大過陽爻居陰則善二與四是也
 二不言吉方言□所不利未遽至吉也梯根也劉
 琨勸進表云生繁華于枯荑謂枯根也鄭元易亦
 作荑字


陽過之始而比初陰故其象占如此梯
 根也榮于下者也榮于下則生于上矣夫雖老而
 得女妻猶能成生育之功也
象曰老夫女妻過以相與也



老夫之說少女少女之順老夫其相與過于常
 分謂九二初六陰陽相與之和過于常也
  又
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元咎□譽



九五當大過之時本以中正居尊位然下□應
 助固不能成大過之功而上比過極之陰其所相
 濟者如枯楊之生華枯楊下生根梯則能復生如
 大過之陽興成事功也上生華秀雖有所發(fā)□益
 于枯也上六過極之陰老婦也五雖非少比老婦
 則為壯矣于五□所賴也故反稱婦得過極之陰
 得陽之相濟不為□益也以士夫而得老婦雖□
 罪咎殊非美也故云□咎□譽象復言其可丑也



九五陽過之極又比過極之陰故其象占皆與
 二反


厚齋馮氏曰合二五兩爻象觀之九二枯
 楊老夫之象也初六生梯女妻之象也則九五當
 為楊而今以上六為枯楊老婦九五反為生華士
 夫何也易之意蓋以枯象老在陽爻則為夫在陰
 爻則為婦而楊者不拘于陰陽之爻也又曰圣人
 立象以盡意天下事物之變□不備考老夫之得
 女妻再娶女之夫也老婦之得士夫婦再嫁而夫
 未娶也凡人倫之變備見于象矣 兼山郭氏曰
 老夫女妻剛為主而柔輔之大過之得也故□不
 利老婦士夫則柔為主而剛輔之大過之失也故
 □譽
象曰枯楊生華何可久也老婦士夫亦可丑也



枯楊不生根而生華旋復枯矣安能久乎老婦
 而得士夫豈能成生育之功亦為可丑也
  咸卦



咸序卦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
 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
 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
 禮義有所錯天地萬物之本夫婦人倫之始所以
 上經(jīng)首乾坤下經(jīng)首咸繼以恒也天地二物故二
 卦分為天地之道男女交合而成夫婦故咸與恒
 皆二體合為夫婦之義咸感也以說為主恒常也
 以正為本而說之道自有正也正之道固有說焉
 巽而動剛?cè)峤詰f也咸之為卦兌上艮下少女
 少男也男女相感之深莫如少者故二少為咸也
 艮體篤實止為誠□之義男志篤實以下交女心
 說而上應男感之先也男先以誠感則女說而應
 也


建安丘氏曰咸二少相交者夫婦之始也所
 以論一時交感之情故以男下女為象男先下于
 女婚姻之道成矣恒二長相承者夫婦之終也所
 以論萬世處家之道故以男尊女卑為象女下于
 男居室之倫正矣或曰卦以二少二長相重者不
 有損益乎曰損雖二少而男不下女咸感之義微
 矣益雖二長而女居男上恒久之義悖矣此下經(jīng)
 所以不首損益而首咸恒也
咸亨利貞取女吉



咸感也不曰感者咸有皆義男女交相感也物
 之相感莫如男女而少復甚焉凡君臣上下以至
 萬物皆有相感之道物之相感則有亨通之理君
 臣能相感則君臣之道通上下能相感則上下之
 志通以至父子夫婦親戚朋友皆情意相感則和
 順而亨通事物皆然故咸有亨之理也利貞相感
 之道利在于正也不以正則入于惡矣如夫婦之
 以淫姣君臣之以媚說上下之以邪僻皆相感之
 不以正也取女吉以卦才言也卦有柔上剛下二
 氣感應相與止而說男下女之義以此義取女則
 得正而吉也


咸交感也兌柔在上艮剛在下而
 交相感應又艮止則感之專兌說則應之至又艮
 以少男下于兌之少女男先于女得男女之正婚
 姻之時故其卦為咸其占亨而利貞取女則吉蓋
 感有必通之理然不以貞則失其亨而所為皆兇
 矣
彖曰咸感也



釋卦名義
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
亨利貞取女吉也



咸之義感也在卦則柔爻上而剛爻下柔上變
 剛而成兌剛下變?nèi)岫婶揸庩栂嘟粸槟信?br /> 感之義又兌女在上艮男居下亦柔上剛下也陰
 陽二氣相感相應而和合是相與也止而說止于
 說為堅愨之意艮止于下篤誠相下也兌說于上
 和說相應也以男下女和之至也相感之道如此
 是以能亨通而得正取女如是則吉也卦才如此
 大率感道利于正也
  恒卦



恒久也咸夫婦之道夫婦終身不變者也故咸
 之后受之以恒也咸少男在少女之下以男下女
 是男女交感之義恒長男在長女之上男尊女卑
 夫婦居室之常道也論交感之情則少為親切論
 尊卑之序則長當謹正故兌艮為咸而震巽為恒
 也男在女上男動于外女順于內(nèi)人理之常故為
 恒也又剛上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cè)嵯鄳?br /> 恒之義也
六五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兇



五應于二以陰柔而應陽剛居中而所應又中
 陰柔之正也故恒久其德則為貞也夫以順從為
 恒者婦人之道在婦人則為貞故吉若丈夫而以
 順從于人為恒則失其剛陽之性乃兇也五君位
 而不以君道言者如六五之義在丈夫猶兇況人
 君之道乎在它卦六居君位而應剛未為失也在
 恒故不可耳君道豈可以柔順為恒也


以柔中
 而應剛中常久不易正而固矣然乃婦人之道非
 夫子之宜也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夫子制義從婦兇也



如五之從二在婦人則為正而吉婦人以從為
 正以順為德當終守于從一夫子則以義制者也
 從婦人之道則為兇也
  家人卦
六二□攸遂在中饋貞吉



人之處家在骨肉父子之間大率以情勝禮以
 恩奪義唯剛立之人則能不以私愛失其正理故
 家人卦大要以剛為善初三上是也六二以陰柔
 之才而居柔不能治于家者也故□攸遂□所為
 而可也夫以英雄之才尚有溺情愛而不能自守
 者況柔弱之人其能勝妻子之情乎如二之才若
 為婦人之道則其正也以柔順處中正婦人之道
 也故在中饋則得其正而吉也婦人居中而主饋
 者也故云中饋


六二柔順中正女之正位乎內(nèi)
 者也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六二之吉順以巽也



二以陰柔居中正能順從而卑巽者也故為婦
 人之貞吉也
  漸卦
漸女歸吉利貞



以卦才兼漸義而言也乾坤之變?yōu)橘泗拶泗?br /> 重而為漸在漸體而言中二爻交也由二爻之交
 然后男女各得正位初終二爻雖不當位亦陽上
 陰下得尊卑之正男女各得其正亦得位也與歸
 妹正相對女之歸能如是之正則吉也天下之事
 進必以漸者莫如女歸臣之進于朝人之進于事
 固當有序不以其序則陵節(jié)犯義兇咎隨之然以
 義之輕重廉恥之道女之從人最為大也故以女
 歸為義且男女萬事之先也言女歸之所以吉利
 于如此貞正也蓋其固有非設戒也漸之義宜能
 亨而不云亨者蓋亨者通達之義非漸進之義也



漸漸進也為卦止于下而巽于上為不遽進之
 義有女歸之象焉又自二至五皆得正故其占為
 女歸吉而又戒以利貞也


中溪張氏曰漸者進
 以序而不迫之義女巽也適人為歸故曰女歸以
 二體言艮男下于巽女亦為女歸之義故圣人取
 女歸以明漸進之象所以為吉然女歸固以漸為
 吉而其利尤在于得正也以中四爻而觀雖陰陽
 皆當位而三四相比非正應也唯二五相應為正
 故曰利貞 漢上朱氏曰女謂嫁曰歸自內(nèi)而外
 也漸專以女婦為義蓋禮義廉恥之重天下國家
 之本□若女之歸也 白云郭氏曰女歸不以漸
 則奔也漸則為歸故女歸以漸為吉 臨川吳氏
 曰巽女在外將入而來歸艮男在內(nèi)方止而未往
 迎有女歸以漸之象聘則為妻奔則為妾自納采
 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禮備而后成婚女歸
 之以漸如此 云峰胡氏曰咸取女吉取者之占
 也漸女歸吉嫁者之占也然皆以貞艮為主艮止
 也止而說則其感也以正是為取女之吉止而巽
 則其進也以正是為女歸之吉
彖曰漸之進也女歸吉也



如漸之義而進乃女歸之吉也謂正而有漸也
 女歸為大耳他進亦然


之字疑衍或是漸字
  又
九三鴻漸于陸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兇利御寇



夫陽也夫謂三三若不守正而與四合是知征
 而不知復征行也復反也不復謂不反顧義理婦
 謂四若以不正而合則雖孕而不育蓋非其道也
 如是則兇也三之所利在御寇非理而至者寇也
 守正以閑邪所謂御寇也不能御寇則自失而兇
 矣


進齋徐氏曰夫謂三婦謂四與小畜同義三
 四位皆不中相比而□應相比則相親而易合□
 應則□適而相求征往也孕得陽也 鄭氏剛中
 曰三上□應而親四四下□應而奔三三務進而
 妄動故征則不可還四失守而私交故孕則不敢
 育 雙湖胡氏曰嘗合卦爻辭觀之卦辭女歸吉
 者以三四兩爻也爻辭夫婦兇者亦三四兩爻也
 卦以兩體論巽女有歸艮男之象爻以應否論當
 相應之位者為正不當相應之位者為邪四女□
 歸三男之理也特相比而相得為私情之相合耳
 此卦但言女歸不言取女不得與咸例論其謹始
 之意已可見于言外矣


朱子曰漸九三爻雖不
 好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卻利御寇今行家擇日利
 婚姻底日不宜用兵利相戰(zhàn)底日不宜婚姻正是
 此意蓋用兵則要相殺相勝婚姻則要和合故用
 有不同也 云峰胡氏曰夫征不復者三悅四之
 陰往不以事也婦孕不育者四從三之陽合不以
 正也其兇也宜矣爻因彖言女歸之吉故又以此
 發(fā)明為夫婦之所以兇者以為戒也然以九三之
 剛而比六四之柔則為夫婦不正之象九三倘能
 以其剛而遏六四之柔則又自有御寇之象也或
 曰雁群不亂止則相保亦有御寇象
象曰夫征不復離群丑也婦孕不育失其道也



夫征不復則失漸之正從欲而失正離叛其群
 類為可丑也卦之諸爻皆□不善若獨失正是離
 其群類婦孕不由其道所以不育也
  又
九五鴻漸于陵婦三歲不孕終莫之勝吉



中溪張氏曰鴻漸于陵陵為高阜下視于盤于
 陸則于陵為最高此人君處九五位之象也況五
 與二為正應則二乃五之婦二漸進以歸于五也
 雖三欲塞之四欲間之歷三歲而不孕然二五以
 中正之道相應必得遂其室家之愿彼不中不正
 者終莫能奪而勝之宜其吉也卦以巽為女艮為
 男而爻以五為夫二為婦者蓋以二五陰陽相應
 而言服義不同此其所以為變易也 建安丘氏
 曰漸卦以女歸為義故中四爻有夫婦之象五與
 二應夫婦之正配也故以婦三歲不孕終莫之勝
 為象三與四比夫婦之邪匹也故以婦孕不育失
 其道也為象蓋夫婦之交亦當以漸夫茍患正配
 之難合而樂邪匹之易從則亦失漸之義矣
  歸妹卦



歸妹序卦漸者進也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
 妹進則必有所至故漸有歸義歸妹所以繼漸也
 歸妹者女之歸也妹少女之稱為卦震上兌下以
 少女從長男也男動而女說又以說而動皆男說
 女女從男之義卦有男女配合之義者四咸恒漸
 歸妹也咸男女之相感也男下女二氣感應止而
 說男女之情相感之象恒常也男上女下巽順而
 動陰陽皆相應是男女居室夫婦唱隨之常道漸
 女歸之得其正也男下女而各得正位止靜而巽
 順其進有漸男女配合得其道也歸妹女之嫁歸
 也男上女下女從男也而有說少之義以說而動
 動以說則不得其正矣故位皆不當初與上雖當
 陰陽之位而陽在下陰在上亦不當位也與漸正
 相對咸恒夫婦之道漸歸妹女歸之義咸與歸妹
 男女之情也咸止而說歸妹動于說皆以說也恒
 與漸夫婦之義也恒巽而動漸止而巽皆以巽順
 也男女之道夫婦之義備于是矣歸妹為卦澤上
 有雷雷震而澤動從之象也物之隨動莫如水男
 動于上而女從之嫁歸從男之象震長男兌少女
 少女從長男以說而動動而相說也人之所說者
 少女故云妹為女歸之象又有長男說少女之義
 故為歸妹也
歸妹征兇□攸利



以說而動動而不當故兇不當位不當也征兇
 動則兇也如卦之義不獨女歸□所往而利也



 婦人謂嫁曰歸妹少女也兌以少女而從震之長
 男而其情又為以說而動皆非正也故卦為歸妹
 而卦之諸爻自二至五皆不得正三五又皆以柔
 乘剛故其征兇而□所利也


丹陽都氏曰男
 女之相從正則吉而中爻之才剛?cè)犭s居非所謂
 正如是而有行非禮法之所容也故征兇夫婦之
 相與順則利而六爻之才柔上剛下非所謂順如
 是而有為非室家之宜也故□攸利
彖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



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交感男女配合天地之
 常理也歸妹女歸于男也故云天地之大義也男
 在女上陰從陽動故為女歸之象
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



天地不交則萬物何從而生女之歸男乃生生
 相續(xù)之道男女交而后有生息有生息而后其終
 不窮前者有終而后者有始相續(xù)不窮是人之終
 始也


釋卦名義也歸者女之終生育者人之始
說以動所歸妹也征兇位不當也



以二體釋歸妹之義男女相感說而動者少女
 之事故以說而動所歸者妹也所以征則兇者以
 諸爻皆不當位也所處皆不正何動而不兇大率
 以說而動安有不失正者
□攸利柔乘剛也



不唯位不當也又有乘剛之過三五皆乘剛男
 女有尊卑之序夫婦有唱隨之禮此常理也如恒
 是也茍不由常正之道徇情肆欲唯說是動則夫
 婦瀆亂男牽欲而失其剛婦狃說而忘其順如歸
 妹之乘剛是也所以兇□所往而利也夫陰陽之
 配合男女之交媾理之常也然從欲而流放不由
 義理則淫邪□所不至傷身敗德豈人理哉歸妹
 之所以兇也
象曰澤上有雷歸妹君子以永終知敝



雷震于上澤隨而動陽動于上陰說而從女從
 男之象也故為歸妹君子觀男女配合生息相續(xù)
 之象而以永其終知有敝也永終謂生息嗣續(xù)永
 久其傳也知敝謂知物有敝壞而為相繼之道也
 女歸則有生息故有永終之義又夫婦之道當常
 永有終必知其有敝壞之理而戒慎之敝壞謂離
 隙歸妹說以動者也異乎恒之巽而動漸之止而
 巽也少女之說情之感動動則失正非夫婦正而
 可常之道久必敝壞知其必敝則當思永其終也
 天下之反目者皆不能永終者也不獨夫婦之道
 天下之事莫不有終有敝莫不有可繼可久之道
 觀歸妹則當思永終之戒也


雷動澤隨歸妹之
 象君子觀其合之不正知其終之有敝也推之事
 物莫不皆然
初九歸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女之歸居下而□正應娣之象也剛陽在婦人
 為賢貞之德而處卑順娣之賢正者也處說居下
 為順義娣之卑下雖賢何所能為不過自善其身
 以承助其君而已如跛之能履言不能及遠也然
 在其分為善故以是而行則吉也


初九居下而
 □正應故為娣象然陽剛在女子為賢正之德但
 為娣之賤僅能承助其君而已故又為跛能履之
 象而其占則征吉也
象曰歸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歸妹之義以說而動非夫婦能常之道九乃剛
 陽有賢貞之德雖娣之微乃能以常者也雖在下
 不能有所為如跛者之能履然征而吉者以其能
 相承助也能助其君娣之吉也


恒謂有常久之
 德
九二眇能視利幽人之貞



九二陽剛而得中女之賢正者也上有正應而
 反陰柔之質(zhì)動于說者也乃女賢而配不良故二
 雖賢不能自遂以成其內(nèi)助之功適可以善其身
 而小施之如眇者之能視而已言不能及遠也男
 女之際當以正禮五雖不正二自守其幽靜貞正
 乃所利也二有剛正之德幽靜之人也二之才如
 是而言利貞者利言宜于如是之貞非不足而為
 之戒也


眇能視承上爻而言九二陽剛得中女
 之賢也上有正應而反陰柔不正乃女賢而配不
 良不能大成內(nèi)助之功故為眇能視之象而其占
 則利幽人之貞也幽人亦抱道守正而不偶者也
象曰利幽人之貞未變常也



守其幽貞未失夫婦常正之道也世人以媟狎
 為常故以貞靜為變常不知乃常久之道也



 安丘氏曰娣之從嫡必當如跛者之履而不足以
 與行則□僭上之疑而嫡妾之分明妻之從夫必
 當如眇者之視而不足以有明則□反目之嫌而
 夫婦之倫正是妾婦之常道也釋象于初曰以恒
 于二曰未變常唯各安其常此初之所以吉二之
 之所以利歟
六三歸妹以須反歸以娣



三居下之上本非賤者以失德而□正應故為
 欲有歸而未得其歸須待也待者未有所適也六
 居三不當位德不正也柔而尚剛行不順也為說
 之主以說求歸動非禮也上□應□受之者也□
 所適故須也女子之處如是人誰取之不可以為
 人配矣當反歸而求為娣媵則可也以不正而失
 其所也


六三陰柔而不中正又為說之主女之
 不正人莫之取者也故為未得所適而反歸為娣
 之象或曰須女之賤者
象曰歸妹以須未當也



未當者其處其德其求歸之道皆不當故□取
 之者所以須也
九四歸妹愆期遲歸有時



九以陽居四四上體地之高也陽剛在女子為
 正德賢明者也□正應未得其歸也過時未歸故
 云愆期女子居貴高之地有賢明之資人情所愿
 娶故其愆期乃為有時蓋自有待非不售也待得
 佳配而后行也九居四雖不當位而處柔乃婦人
 之道以□應故為愆期之義而圣人推理以女賢
 而愆期蓋有待也


九四以陽居上體而□正應
 賢女不輕從人而愆期以待所歸之象正與六三
 相反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所以愆期者由己而不由彼賢女人所愿娶所
 以愆期乃其志欲有所待待得佳配而后行也
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




六五居尊位妹之貴高者也下應于二為下嫁
 之象王姬下嫁自古而然至帝乙而后正婚姻之
 禮明男女之分雖至貴之女不得失柔巽之道有
 貴驕之志故易中陰尊而謙降者則曰帝乙歸妹
 泰六五是也貴女之歸唯謙降以從禮乃尊高之
 德也不事容飾以說于人也娣媵者以容飾為事
 者也衣袂所以為容飾也六五尊貴之女尚禮而
 不尚飾故其袂不及其娣之袂良也良美好也月
 望陰之盈也盈則敵陽矣幾望未至于盈也五之
 貴高常不至于盈極則不亢其夫乃為吉也女之
 處尊貴之道也


六五柔中居尊下應九二尚德
 而不貴飾故為帝女下嫁而服不盛之象然女德
 之盛□以加此故又為月幾望之象而占者如之
 則吉也
象曰帝乙歸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貴
行也



以帝乙歸妹之道言其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尚
 禮而不尚飾也五以柔中在尊高之位以尊貴而
 行中道也柔順降屈尚禮而不尚飾乃中道也



 以其有中德之貴而行故不尚飾
上六女承筐□實士刲羊□血□攸利



上六女歸之終而□應女歸之□終者也婦者
 所以承先祖奉祭祀不能奉祭祀則不可以為婦
 矣筐篚之實婦職所供也古者房中之俎葅歜之
 類后夫人職之諸侯之祭親割牲卿大夫皆然割
 取血以祭禮云血祭盛氣也女當承事筐篚而□
 實□實則□以祭謂不能奉祭祀也夫婦共承宗
 廟婦不能奉祭祀乃夫不能承祭祀也故刲羊而
 無血亦□以祭也謂不可以承祭祀也婦不能奉
 祭祀則當離絕矣是夫婦之□終者也何所往而
 利哉


上六以陰柔居歸妹之終而□應約婚而
 不終者也故其象如此而于占為□所利也



 山李氏曰三上二爻皆陰不能相合為夫婦故止
 以士女稱之古者婦助祭必以箱篚實蘋藻之類
 而諸侯卿大夫躬割牲所以重宗廟之祀盡繼承
 之道今三上□應承筐□實刲羊□血是夫婦之
 禮不成而祭祀□主矣
象曰上六□實承虛筐也



筐□實是空筐也空筐可以祭乎言不可以奉
 祭祀也女不可以奉祭祀則離絕而已是女歸之
 □終者也
  序卦傳
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
書經(jīng)
  堯典
帝曰我其試哉女于時觀厥刑于二女



女以女與人也時是刑法也二女堯二女娥皇
 女英也此堯言其將試舜之意也莊子所謂二女
 事之以觀其內(nèi)是也蓋夫婦之間隱微之際正始
 之道所系尤重故觀人者于此為尤切也


孫氏
 曰刑謂以身儀之與詩刑于寡妻之刑同 周子
 曰家難而天下易家親而天下疏也家人離必起
 于婦人故暌次家人以二女同居而志不同行也
 堯所以厘降二女于溈汭舜可禪乎吾茲試矣是
 治天下觀乎家治家觀身而已矣 陳氏大猷曰
 舜自處頑嚚傲之間而盡其道固難使二女處焉
 而亦盡其道尤難使非化二女與己同德安能如
 此
  牧誓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索蕭也牝雞而晨則陰陽反常是為妖孽而家
 道索矣
經(jīng)

林氏曰牝雞無鳴晨之理使牝雞而鳴
 晨則其反常而妖孽家有此不祥則將索然而盡
 亦猶婦人而與于政事是亦不祥而喪國之道也

 夫婦部總論二
禮記
  曲禮
外言不入于捆內(nèi)言不出于捆



捆門限也內(nèi)外有限故男不言內(nèi)女不言外
  又
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幣不交不親



行媒謂媒氏之往來也名謂男女之名也受幣
 然后親交之禮分定
故日月以告君齋戒以告鬼神為酒食以召鄉(xiāng)黨僚
友以厚其別也



日月娶婦之期也媒氏書之以告于君厚其別
 者重慎男女之倫也


馬氏曰禮者以為民坊也
 非行媒不相知名所以遠嫌也非受幣不交不親
 所以致敬也遠嫌致敬則安有桑中之奔溱洧之
 亂乎明而尊者莫如君書日月以詔之幽而嚴者
 莫如鬼神致齋戒以告之近而親者莫如鄉(xiāng)黨僚
 友為飲食以命之所以備禮而厚其別也
取妻不取同姓故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



鄭氏曰為其近禽獸
  又
馂余不祭夫不祭妻



尸馂鬼神之余臣馂君之余賤馂貴之余下馂
 上之余皆馂也此謂助祭執(zhí)事或為尸而所得馂
 之余肉以歸則不可以祭其夫之尊亦不以祭其
 妻以食余之物也一說此祭是每食必祭之祭
 食人之余及妻進饌于夫皆不祭而食蓋敬主人
 之饌故祭而后食食人之余而祭則施于卑者
 則非尊者之道
  檀弓
帷殯非古也自敬姜之哭穆伯始也



禮朝夕哭殯之時必褰開其帷敬姜哭其夫穆
 伯之殯乃以避嫌而不復褰帷自此以后人皆效
 之故記者云非古也穆伯魯大夫季悼子之子公
 甫靖也


張子曰敬姜早寡晝哭以避嫌帷殯或
 亦避嫌表夫之遠色也
  又
穆伯之喪敬姜晝哭文伯之喪晝夜哭孔子曰知禮




哭夫以禮哭子以情中節(jié)矣故孔子美之



 陵方氏曰經(jīng)曰寡婦不夜哭蓋其遠嫌之道不得
 不然耳穆伯之于敬姜夫也故居其喪止于晝哭
 而不嫌于薄文伯之于敬姜子也故居其喪晝夜
 哭而不嫌于厚此孔子所以謂之知禮也
  曾子問
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取婦之家
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三月而廟見稱來婦也擇日
而祭于禰成婦之義也



思相離則不能寢寐故不滅燭思嗣親則不無
 感傷故不舉樂此昏禮所以不賀也成昏而舅姑
 存者明日婦見舅姑若舅姑已歿則成昏三月乃
 見于廟祝辭告神曰某氏來婦來婦言來為婦也
 蓋選擇吉日而行此禮廟見祭禰即是一事非見
 廟之后更擇日而祭也成婦之義者成盥饋之禮
 之義也
曾子問曰女未廟見而死則如之何孔子曰不遷于
祖不祔于皇姑婿不杖不菲不次歸葬于氏之黨示
未成婦也



不遷于祖不遷柩而朝于婿之祖廟也不祔于
 皇姑以未廟見故主不得祔姑之廟也婿齊衰期
 但不杖不草屨不別處哀次耳女之父母自降服
 大功
曾子問曰取女有吉日而女死如之何孔子曰婿齊
衰而吊既葬而除之夫死亦如之



若夫死女以斬衰往吊既葬而除也
  禮器
君在阼夫人在房此陰陽之分夫婦之位也
  郊特牲
天地合而后萬物興焉夫昏禮萬世之始也取于異
姓所以附遠厚別也幣必誠辭無不腆告之以直信
信事人也信婦德也壹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




附遠附猶托也托于遠嫌之義也厚別重其有
 別之禮也幣誠辭腆是欲告戒為婦者以正直誠
 信之行信其能盡事人之道信其能有為婦之德
 也


鄭氏曰齊謂共牢而食同尊卑也
男子親迎男先于女剛?cè)嶂x也天先乎地君先乎
臣其義一也執(zhí)摯以相見敬章別也男女有別然后
父子親父子親然后義生義生然后禮作禮作然后
萬物安無別無義禽獸之道也



先謂倡道之也執(zhí)摯奠雁也行敬以明其有別
 故云敬章別也有別則一本而父子親親親之殺
 則義生禮作而萬物各得其所矣禽獸知有母而
 不知有父無別故也
婿親御授綏親之也親之也者親之也敬而親之先
王之所以得天下也出乎大門而先男帥女女從男
夫婦之義由此始也婦人從人者也幼從父兄嫁從
夫夫死從子夫也者夫也夫也者以知帥人者也



親御婦車而授之綏是親愛之義也親之乃可
 使之親己故曰親之也者親之也太王爰及姜女
 文王親迎于渭皆是敬而親之之道以至于有天
 下故曰先王之所以得天下也大門女家之門也
 先婿車在前也女從男婦車隨之也夫也者丈夫
 也丈夫者以才智帥人者也


馬氏曰夫主于義
 故有所帥無所從婦主于聽故有所從無所帥夫
 婦之道其大概不出于此故出乎大門而先男帥
 女女從男夫婦之端基之于此也婦者恒其德者
 也有三從之義無一違之禮故幼從父兄嫁從夫
 夫死從子夫者制義者也制人而不制于人故曰
 知帥人者也知帥人則非所謂不恒其德而從婦
 兇也
  又
共牢而食同尊卑也故婦人無爵從夫之爵坐以夫
之齒器用陶匏尚禮然也三王作牢用陶匏



牢俎也尚禮然謂古來所尚之禮如此共牢之
 禮雖三王所作而俎之外器用皆如古者之用陶
 匏重夫婦之始也
  又
昏禮不賀人之序也



人之序謂相承代之次序也
  內(nèi)則
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說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
事我子行夫婦之禮焉沒身不衰
  又
禮始于謹夫婦為宮室辨外內(nèi)男子居外女子居內(nèi)
深宮固門閽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



夫婦為人倫之始不謹則亂其倫類故禮始于
 謹夫婦也


長樂劉氏曰凡禮者為人倫而設也
 人倫之禮始于謹夫婦焉易稱家人女正位乎內(nèi)
 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家人有嚴君
 焉父母之謂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
 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此所以必為宮室先辨
 內(nèi)外男子居外女子居內(nèi)各正其德業(yè)也宮不深
 則內(nèi)外之聲可通門不固則出入之禁可逾閽寺
 守之不嫌于處內(nèi)也故男非其時不入女非其禮
 不出皆所以為天下之內(nèi)則也 嚴陵方氏曰天
 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故禮始于謹夫婦易基
 乾坤詩首關雎皆始于謹夫婦之意也謹夫婦故
 為宮室以居之辨外內(nèi)以防之男子居外女子居
 內(nèi)陰陽之分也深宮則外人不得而入固門則強
 者不得而啟
男女不同椸枷不敢縣于夫之楎椸不敢藏于夫之
篋笥不敢共湢浴夫不在斂枕篋簟席襡器而藏之
少事長賤事貴咸如之



臨川吳氏曰既言外內(nèi)不共湢浴男女不同椸
 枷又言非特外內(nèi)男女為然雖夫婦得相親者亦
 然不但不共楎椸亦不共篋笥夫婦且如此則非
 夫婦者其明微厚別又當何如
夫婦之禮唯及七十同藏無間故妾雖老年未滿五
十必與五日之御將御者齊漱澣慎衣服櫛縰笄□
角拂髦衿纓綦屨雖婢妾衣服飲食必后長者妻不
在妾御莫敢當夕



天子之御妻八十一人當九夕世婦二十七人
 當三夕九嬪九人當一夕三夫人當一夕后當一
 夕凡十五日而遍五日之御諸侯制也諸侯一娶
 九女夫人及二媵各有侄娣此六人當三夕次二
 媵當一夕次夫人專一夕凡五日而遍也當夕當
 妻之夕也


長樂劉氏曰夫婦雖未七十同藏未
 有可嫌者圣人制禮以為天下之內(nèi)則夫婦必如
 此者以為男女內(nèi)外之禮敬則為先焉夫婦身先
 于上而男女力行于下以無嫌正有嫌也用有情
 之難行正人情之易制也 嚴陵方氏曰將御者
 必齊漱澣者則所以致潔敬也婢妾衣服飲食必
 后長者蓋不以賤廢尊卑上下之道故也妻不在
 妾御莫敢當夕者所以避上僭之嫌也
妻將生子及月辰居側(cè)室夫使人日再問之作而自
問之妻不敢見使姆衣服而對至于子生夫復使人
日再問之夫齊則不敢入側(cè)室之門



正寢在前燕寢在后側(cè)室者燕寢之旁室也作
 動作之時也姆女師


慶源輔氏曰當產(chǎn)而辟燕
 寢居側(cè)室其自斂戢者至矣豈復有驕其夫之意
 哉夫使人日再問之者愛而不失于狎敬而不失
 于疏妻不敢見雖病不敢忘禮使姆衣服而對雖
 病不敢失禮
  喪服
其妻為大夫而卒而后其夫不為大夫而祔于其妻
則不易牲妻卒而后夫為大夫而祔于其妻則以大
夫牲



妻卒時夫為大夫卒后夫黜退遂死以無祖廟
 故祔于妻之禮止得依夫今所得用之牲不得易
 用昔大夫之牲也若妻死時夫未為大夫死后夫
 乃為大夫而死今祔祭其妻則得用大夫牲矣疏
 曰此謂始來仕而無廟者若有廟則死者當?shù)y于
 祖不得祔于妻也惟宗子去他國以廟從
  雜記
為妻父母在不杖不稽顙



此謂適子妻死而父母俱存故其禮如此然大
 夫主適婦之喪故其夫不杖若父沒母存母不主
 喪則子可以杖但不稽顙耳此并言之讀者不以
 辭害意可也全山陰陸氏曰適子為妻如此則庶
 子父雖在以杖即位可也
  又
諸侯出夫人夫人比至于其國以夫人之禮行至以
夫人入使者將命曰寡君不敏不能從而事社稷宗
廟使使臣某敢告于執(zhí)事主人對曰寡君固前辭不
教矣寡君敢不敬須以俟命有司官陳器皿主人有
司亦官受之
妻出夫使人致之曰某不敏不能從而共粢盛使某
也敢告于侍者主人對曰某之子不肖不敢辟誅敢
不敬須以俟命使者退主人拜送之如舅在則稱舅
舅沒則稱兄無兄則稱夫主人之辭曰某之子不肖
如姑姊妹亦皆稱之



遣妻必命由尊者故稱舅稱兄兄謂夫之兄也
 此但言夫致之之辭未聞舅與兄致之之辭也上
 文已有主人對辭下文因姑姊妹故重言對言某
 之姑不肖或某之姊不肖或某之妹不肖故云亦
 皆稱之也


夫婦之道合則納之以禮不合則出
 之以義人倫之際有所不免也故先王亦存其辭
 焉
  祭統(tǒng)
君卷冕立于阼夫人副袆立于東房夫人薦豆執(zhí)校
執(zhí)醴受之執(zhí)鐙尸酢夫人執(zhí)柄夫人受尸執(zhí)足夫婦
相授受不相襲處酢必易爵明夫婦之別也



校豆中央直者執(zhí)醴執(zhí)醴齊之人也此人兼掌
 授豆鐙豆之下跗也爵形如雀柄則尾也襲處謂
 因其處


長樂陳氏曰禮器言夫人在房而東酌
 罍尊則在房者西房也而此言副袆立于東房何
 耶蓋婦人貴于從夫又貴于辨位從夫則立之東
 所以待其將有事辨位則即于西所以動而行事
 也至于夫婦相授受不相襲處則異其所立酢必
 易爵則易其所執(zhí)故曰明夫婦之別
  經(jīng)解
昏姻之禮所以明男女之別也故昏姻之禮廢則夫
婦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
  哀公問
孔子侍坐于哀公哀公曰敢問人道誰為大孔子愀
然作色而對曰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固臣敢
無辭而對人道政為大公曰敢問何謂為政孔子對
曰政者正也君為政則百姓從政矣君之所為百姓
之所從也君所不為百姓何從公曰敢問為政如之
何孔子對曰夫婦別父子親君臣嚴三者正則庶物
從之矣公曰寡人雖無似也愿聞所以行三者之道
可得聞乎孔子對曰古之為政愛人為大所以治愛
人禮為大所以治禮敬為大敬之至矣大昏為大大
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親迎親之也親之也者親之
也是故君子興敬為親舍敬是遺親也弗愛不親弗
敬不正愛與敬其政之本與公曰寡人愿有言然冕
而親迎不已重乎孔子愀然作色而對曰合二姓之
好以繼先圣之后以為天地宗廟社稷之主君何謂
已重乎公曰寡人固不固焉得聞此言也寡人欲問
不得其辭請少進孔子曰天地不合萬物不生大昏
萬世之嗣也君何謂已重焉孔子遂言曰內(nèi)以治宗
廟之禮足以配天地之神明出以治直言之禮足以
立上下之敬物恥足以振之國恥足以興之為政先
禮禮其政之本與孔子遂言曰昔三代明王之政必
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親之主也敢不敬與子也
者親之后也敢不敬與君子無不敬也敬身為大身
也者親之枝也敢不敬與不能敬其身是傷其親傷
其親是傷其本傷其本枝從而亡三者百姓之象也
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行此三者則愾乎
天下矣大王之道也如此則國家順矣
  坊記
子云夫禮坊民所淫章民之別使民無嫌以為民紀
者也故男女無媒不交無幣不相見恐男女之無別
也詩云伐柯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
得蓺麻如之何橫從其畝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以
此坊民民猶有自獻其身



章明也無嫌無可嫌之行也詩齊風南山之篇
 今詩作析薪如之何而豳風伐柯篇言伐柯如何
 匪斧不克克能也橫從其畝言從橫耕治其田畝
 也自獻其身謂女自進其身于男子也以此坊民
 以下十一字舊本在詩云之上今以類推之當在
 所引詩下


嚴陵方氏曰恐民之或淫故禮坊之
 使有限恐民之無別故禮章之使自明若是則天
 下之情無可嫌者足以為之紀矣禮器曰君子之
 行禮不可不慎也眾之紀也紀散而眾亂非謂是
 歟媒所以通相交之情幣所以將相見之禮自獻
 其身則無俟乎媒幣矣
子云取妻不取同姓以厚別也故買妾不知其姓則
卜之以此坊民魯春秋猶去夫人之姓曰吳其死曰
孟子卒



厚別厚其有別之禮也卜之卜其吉兇也吳泰
 伯之后魯同姓也昭公取吳女又見論語
子云禮非祭男女不交爵以此坊民陽侯猶殺繆侯
而竊其夫人故大饗廢夫人之禮



陽侯繆侯兩君之謚也鄭云其國未聞


方氏
 曰大饗者兩君相見之饗也因陽侯之事而廢夫
 人之禮則陽侯以前夫人固與乎大饗而有交爵
 之禮矣乃云非祭不交爵者先儒謂同姓則親獻
 異姓則使人攝此云不交爵謂饗異姓國君耳
  又
子云昏禮婿親迎見于舅姑舅姑承子以授婿恐事
之違也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



舅姑女之父母也承進也子女也論語注云送
 與之也儀禮父戒女曰夙夜無違命母戒女曰無
 違宮事皆恐事之違也末世禮壞故有男行而女
 不隨者亦有親迎而女不至者成氏曰婦人謂夫
 之父母曰舅姑男子亦謂妻之父母曰舅姑但加
 外字耳夫婦齊體父母互相敬也
  昏義
敬慎重正而后親之禮之大體而所以成男女之別
而立夫婦之義也男女有別而后夫婦有義夫婦有
義而后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
禮者禮之本也夫禮始于冠本于昏重于喪祭尊于
朝聘和于鄉(xiāng)射此禮之大體也



父子親而后君臣正者資于事父以事君而敬
 同也


馬氏曰男女者夫婦之始夫婦者男女之
 終始則成男女之別終則能立夫婦之義也由男
 女有別以至君臣有正其序如易所謂有男女然
 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以至于有君臣然
 后禮義有所錯同 藍田呂氏曰禮始于冠者童
 子所以成人也本于昏者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
 父子然后有君臣也重于喪祭者人道之所終也
 尊于朝聘者所以明君臣之義也和于鄉(xiāng)射者所
 以合人情之歡也八者備然后禮備故曰禮之體
 也
  又
成婦禮明婦順又申之以著代所以重責婦順焉也
婦順者順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當于夫以成絲麻
布帛之事以審守委積蓋藏是故婦順備而后內(nèi)和
理內(nèi)和理而后家可長久也故圣王重之



方氏曰于舅姑言順于室人言和者蓋上下相
 從謂之順順則不逆可否相濟謂之和和則不同
 舅姑之禮至隆也故可順而不可逆室人之禮相
 敵也故雖和而不必同茲其別歟


馬氏曰責婦
 順以順舅姑為至重順舅姑而不能和于室人則
 不順乎舅姑矣和于室人而不能當于夫則不和
 于室人矣當于夫而不能審積蓋藏則不當于夫
 矣數(shù)者無不備然后可以盡婦順之道也和于室
 人如詩所謂宜其家人者是也當于夫者如孟子
 所謂無違夫子是也以成絲麻布帛可以無寒也
 以審守委積蓋藏則在中饋可以無饑也不惟可
 以不饑不寒而大可以供祭祀之羞服矣婦順備
 而后內(nèi)和理和則有禮理則有義有禮義則家可
 長久圣人重之者重其有禮義也
是以古者婦人先嫁三月祖廟未毀教于公宮祖廟
既毀教于宗室教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教成祭之
牲用魚芼之以蘋藻所以成婦順也



祖廟未毀者言此女猶于此祖有服也則于君
 為親故使女師教之于公宮公宮祖廟也既毀謂
 無服也則于君為疏故教之于宗子之家德貞順
 也言辭令也容則婉娩功則絲麻祭之者祭所出
 之祖也魚與蘋藻皆水物陰類也芼之為羹也



 張子曰古者婦人亦須有教教于公宮宗室是也
 故知夙興夜寐臨祭祀事賓客承尊長又曰祖廟
 未毀教于公宮則知諸侯于有服族人亦引而親
 之如家人焉
古者天子后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
一御妻以聽天下之內(nèi)治以明章婦順故天下內(nèi)和
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
元士以聽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
而國治故曰天子聽男教后聽女順天子理陽道后
治陰德天子聽外治后聽內(nèi)職教順成俗外內(nèi)和順
國家理治此之謂盛德



方氏曰六官天地四時之官也有六卿而又有
 九卿者兼三公數(shù)之則謂之九卿由公至士其數(shù)
 三而倍之止于九者陽成于三而窮于九以其理
 陽道故其數(shù)如此后治陰德而其數(shù)亦如之者婦
 人從夫故也六宮謂大寢一小寢五也先言六宮
 而后言六官者欲治其國先齊其家之意也



 田呂氏曰此章因講明昏禮之義推而上之至干
 天子后聽天下之外治內(nèi)治則男女之義盡矣立
 六官之職公卿大夫元士分治之以佐天子聽天
 下之外治立六宮之職夫人嬪世婦御妻分治之
 以佐后聽天下之內(nèi)治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內(nèi)
 男女正天下之大義也有家者夫聽家之外治妻
 聽家之內(nèi)治天子與后有天下者也則不得不聽
 天下之內(nèi)外治也外治者明章男教也司徒之所
 教皆是也內(nèi)治者明章婦順也婦順之法德言容
 功皆是也陽道者男所以正其室也陰德者婦人
 所以宜其家也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則正室之道
 天子所理也嘒彼小星三五在東肅肅宵征夙夜
 在公實命不同則宜家之道后所治也鄭氏謂內(nèi)
 治之道婦道之法陰德謂主陰事陰令其義然也
 凡天子所聽皆外治后所聽皆內(nèi)治至于教順成
 俗外內(nèi)和順國家理治必如周南召南盛德之化
 然后可致也
儀禮
  喪服
妻為夫傳曰夫至尊也


釋曰案曲禮云天子曰后諸侯曰夫人大夫曰
 孺人士曰婦人庶人曰妻后以下皆以義稱士庶
 人得其總名妻者齊也婦人無爵從夫之爵坐以
 夫之齒是言妻之尊卑與夫齊者也若然此經(jīng)云
 妻為夫者上從天子下至庶人皆同為夫斬衰也
 傳言夫至尊者雖是體敵齊等夫者猶是妻之尊
 敬以其在家天父出則天夫又婦人有三從之義
 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是其男尊女卑之
 義故云夫至尊同之于君父也
  又
妻傳曰為妻何以期也妻至親也


適子父在則為妻不杖以父為之主也服問曰
 君所主夫人妻大子適婦父在子為妻以杖即位
 謂庶子

釋曰妻卑于母故次之夫為妻年月禫
 杖亦與母同故同章也以其出嫁天夫為夫斬故
 夫為之亦與父在為母同傳曰何以期也者傳意
 以妻疑母母是血屬得期怪妻義合亦期故發(fā)此
 之傳也此問異于常例上問母直云何以期今云
 為妻乃云何以期者雷氏云妻卑以擬同于母故
 問深于常也云妻至親也者答以妻至親故同于
 母言妻至親者妻既移天齊體與己同奉宗廟為
 萬世之主故云至親也 釋曰云適子父在則為
 妻不杖以父為之主也者不杖章之文也又引服
 問者鄭彼注云言妻見大夫已下亦為此三人為
 喪主也若士卑為此三人為喪主可知若然至此
 經(jīng)為妻非直是庶子為妻欲見兼有適子父沒為
 妻在其中云父在子為妻以杖即位謂庶子者案
 喪服小記云父在子為妻以杖即位可知也引之
 者證經(jīng)云是天子以下至士庶人父皆不為庶子
 之妻為喪主故夫皆為妻杖得伸也
  又
大夫之適子為妻


釋曰云大夫之適子為妻在此不杖章則上杖
 章為妻者是庶子為妻父沒后適子亦為妻杖亦
 在彼章也
傳曰何以期也父之所不降子亦不敢降也何以不
杖也父在則為妻不杖


大夫不以尊降適婦者重適也凡不降者謂如
 其親服服之降有四品君大夫以尊降公子大夫
 之子以厭降公之昆弟以旁尊降為人后者女子
 子嫁者以出降
春秋四傳
  伯姬歸紀
春秋隱公二年秋九月紀履緰來逆女冬十月伯姬
歸于紀
左傳卿為君逆也
公羊傳紀履緰者何紀大夫也何以不稱使昏禮不
稱主人然則曷稱稱諸父兄師友宋公使公孫受來
納幣則其稱主人何辭窮也辭窮者何無母也然則
紀有母乎曰有有則何以不稱母母不通也外逆女
不書此何以書譏何譏爾譏始不親迎也始不親迎
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則曷為始乎此托始焉爾曷
為托始焉爾春秋之始也女曷為或稱女或稱婦或
稱夫人女在其國稱女在涂稱婦入國稱夫人伯姬
者何內(nèi)女也其言歸何婦人謂嫁曰歸
谷梁傳逆女親者也使大夫非正也以國氏者為其
來交接于我故君子進之也禮婦人謂嫁曰歸反曰
來歸從人者也婦人在家制于父既嫁制于夫夫死
從長子婦人不專行必有從也伯姬歸于紀此其如
專行之辭何也曰非專行也吾伯姬歸于紀故志之
也其不言使何也逆之道微無足道焉爾
胡傳按谷梁子逆女親者也使大夫非正也魯哀公
問冕而親迎不已重乎孔子對曰合二姓之好以為
宗廟社稷主君何謂已重乎文定厥祥親迎于渭造
舟為梁不顯其光則世子而親迎也韓侯娶妻蹶父
之子韓侯迎止于蹶之里則諸侯而親迎也有夫婦
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夫婦人倫之本也
逆女必親使大夫非正也入春秋之始名宰咺歸赗
以譏亂法書履緰逆女以志變常眾妾之分定矣大
昏之禮嚴矣
  夫人子氏薨
春秋隱公二年冬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公羊傳夫人子氏者何隱公之母也何以不書葬成
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子將不終為君故母亦不終
為夫人也
谷梁傳夫人薨不地夫人者隱之妻也卒而不書葬
夫人之義從君者也
胡傳按谷梁子曰夫人子氏者隱之妻也卒而不書
葬夫人之義從君者也邦君之妻國人稱之曰小君
卒則書薨以明齊也先卒則不書葬以明順也有夫
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夫婦人倫之大
本也春秋之始于子氏書薨不書葬明示大倫茍知
其義則夫夫婦婦而家道正矣



程子曰隱公夫人也薨上墜之聲諸侯國內(nèi)稱
 之小君同婦人從夫者也公在故不書葬于此見
 夫婦之義矣 陳氏曰隱桓之母俱不得為夫人
 則嫡庶之義明隱妻得為夫人則君臣之分定
  公娶夫人姜氏
春秋桓公三年秋七月公子翚如齊逆女九月齊侯
送姜氏于歡公會齊侯于歡夫人姜氏至自齊
左傳修先君之好故曰公子齊侯送姜氏非禮也凡
公女嫁于敵國娣妹則上卿送之以禮于先君公子
則下卿送之于大國雖公子亦上卿送之于天子則
諸卿皆行公不自送于小國則上大夫送之
公羊傳何以書譏何譏爾諸侯越境送女非禮也此
入國矣何以不稱夫人自我言齊父母之于子雖為
鄰國夫人猶曰吾姜氏翚何以不致得見乎公矣
谷梁傳逆女親者也使大夫非正也禮送女父不下
堂母不出祭門諸母兄弟不出闕門文戒之曰謹慎
從爾舅之言母戒之曰謹慎從爾姑之言諸母復申
之曰謹慎從爾父母之言送女逾竟非禮也無譏乎
曰為禮也齊侯來也公之逆而會之可也其不言翚
之以來何也公親受之于齊侯也子貢曰冕而親迎
不已重乎孔子曰合二姓之好以繼萬世之后何謂
已重乎
胡傳娶妻必親迎禮之正也若夫邦君以爵則有尊
卑以國則有小大以道途則有遠邇或迎之于其國
或迎之于境上或迎之于所館禮之節(jié)也紀侯于魯
以小大言則親之者也而使履緰來魯侯于齊以遠
邇言則親之者也而使公子翚往是不重大昏之禮
失其節(jié)矣故書古者昏禮必親迎則授受明后世親
迎之禮廢于是有父母兄弟越境而送其女者以公
子翚往逆則既輕矣為齊侯來乃逆而會之于歡是
公之行其重在齊侯而不在姜氏豈禮也哉不言以
至者既得見乎公也不能防閑于是乎在敝笱之刺
兆矣禮者所以別嫌明微制治于未亂不可不謹也
娶夫人國之大事故詳



薛氏曰齊侯送女于外公以會禮接之非親迎
 且兩失之也夫婦大倫也不正之于其始桓之夫
 婦是不為夫婦矣張氏曰齊僖愛其女之過至
 于越境而送之遂使魯桓之出不為親迎而為齊
 侯在歡特往會之僖之送桓之會皆非也春秋謹
 而書之所以重大昏而正人倫之始也 孫氏曰
 此齊侯送姜氏公受之于歡也受之于歡不以歡
 至者不與公受于歡也故書至自齊以正其義
 薛氏曰書至不與公俱至也桓公夫婦之道終始
 乎不正也
  公與姜氏如齊
春秋桓公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會齊侯于濼公與
夫人姜氏遂如齊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齊
左傳公將有行遂與姜氏如齊申繻曰女有家男有
室無相瀆也謂之有禮易此必敗公會齊侯于濼遂
及文姜如齊齊侯通焉公謫之以告夏四月丙子享
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車魯人告于齊曰寡君
畏君之威不敢寧居來修舊好禮成而不反無所歸
咎惡于諸侯請以彭生除之齊人殺彭生
公羊傳公何以不言及夫人夫人外也夫人外者何
內(nèi)辭也其實夫人外公也
谷梁傳濼之會不言及夫人何也以夫人之伉弗稱
數(shù)也
胡傳與者許可之詞曰與者罪在公也按齊詩惡魯
桓微弱不能防閑文姜使至淫亂為二國患而其詞
曰敝笱在梁其魚唯唯齊子歸止其從如水言公于
齊姜委曲順從若水從地無所不可故為亂者文姜
而春秋罪桓公治其本也易曰夫夫婦婦而家道正
夫不夫則婦不婦矣干者夫道也以乘御為才坤者
婦道也以順承為事易著于乾坤述其理春秋施于
桓公見其用



陸氏曰婦人從夫者也何夫人之伉公失為夫
 之道也 劉氏曰不言及而言與猶匹夫匹婦之
 相與云爾 永嘉呂氏曰古人制禮尺寸不敢逾
 毫厘不敢越者夫豈強拂人之情性而以繁文末
 節(jié)為尚哉經(jīng)國家定禍亂而杜未然也泉水載衛(wèi)
 女思歸而不可得載馳許穆夫人欲歸唁其兄而
 義不可夫人之適其國父母在則有歸寧既終則
 大夫行聘問而已古人之制禮也嚴矣違此者未
 有不敗公之與夫人如齊是夫而不能夫也夫者
 以知帥人者也知不足以帥人而可謂之夫乎
 張氏曰濼之會不言夫人者夫人不與行會禮也
 如齊不言及而言與者夫人伉也以見夫不夫婦
 不婦進退制于夫人也凡事之異于常者禍之所
 從起觀公與夫人如齊之書則見其違男女之常
 經(jīng)而禍亂之所從生圣人謹禮于微慮患于早之
 意不可不察也 臨川吳氏曰此行公往會齊侯
 耳夫人欲同往公不能制濼會禮畢夫人又欲從
 齊侯至齊夫婦既同出公不可獨反國故遂與之
 同如齊也 汪氏曰與之為言乃黨與匹敵之義
 而不相屬之辭也故以尊及卑曰及以此及彼曰
 及皆及者為主桓公及夫人姜氏會齊侯于陽谷
 以公及夫人夫人不敢專行也傳稱王奪子禽祝
 跪與詹父田又曰陳公子完與顓孫奔齊曰與則
 匹敵而無彼此尊卑之別也桓公與夫人姜氏如
 齊若曰夫人專行而公從之也易曰夫子制義從
 婦兇也桓公不能制義而從文姜以往其咎可知
 矣春秋以一字為褒貶豈不信哉
  王姬歸齊
春秋莊公十有一年冬王姬歸于齊
左傳齊侯來逆共姬
公羊傳何以書過我也
谷梁傳其志過我也
胡傳按周制王姬嫁于諸侯車服不系其夫下王后
一等禮亦隆矣春秋之義尊君抑臣其書王姬下嫁
曷為與列國之女同辭而不異乎曰陽倡而陰和夫
先而婦從天理也述天理訓后世則雖以王姬之貴
其當執(zhí)婦道與公侯大夫士庶人之女何以異哉故
舜為匹夫妻帝二女而其書曰嬪于虞西周王姬嫁
于齊侯亦執(zhí)婦道成肅雍之德其詩曰曷不肅雍王
姬之車自秦而后尤欲尊君抑臣為治而不得其道
至謂列侯尚公主使男事女夫屈于婦逆陰陽之位
故王陽條奏世務指此為失而長樂王回亦以其弊
至父母不敢畜其子舅姑不敢畜其婦原其意雖欲
尊君抑臣為治而使人倫悖于上風俗壞于下又豈
所以為治也其流至此然后知春秋書王姬侯女同
詞而不異垂訓之義大矣



張氏曰王姬即齊侯之夫人王姬是也魯于齊
 為讎然已易世故齊侯之來逆不書止書王姬之
 歸而已王女下嫁無異于諸侯之女適人者蓋夫
 婦之道乃三綱之所系不可不早正故因其始嫁
 而一之于諸侯女歸之辭焉若曰往之女家必敬
 必戒常禮不可紊也 汪氏曰后世公主出嫁無
 王姬執(zhí)婦道之風莫不庸奴其夫雖尚主者極有
 才名而勢屈于崇貴吞悲茹氣無所逃訴故晉人
 有無事取官府之說至六朝其失尤甚江尚臨
 海公主讓婚表有云制勒甚于仆隸則其敝可知
 矣春秋書王姬之歸與詩相表里實萬世之法也
  紀叔姬歸酅
春秋莊公十有二年春王三月紀叔姬歸于酅
公羊傳其言歸于酅何隱之也何隱爾其國亡矣徒
歸于叔爾也
谷梁傳國而曰歸此邑也其曰歸何也吾女也失國
喜得其所故言歸焉爾
胡傳莊公四年紀侯去國叔姬至此始歸于酅者紀
侯方卒故叔姬至此然后歸爾歸者順詞以宗廟在
酅歸奉其祀也魯為宗國婦人有來歸之義紀既亡
矣不歸于魯所謂全節(jié)守義不以亡故而虧婦道者
也魯人高其節(jié)義恩禮有加焉是故其歸于酅其卒
其葬史冊悉書夫子修經(jīng)存而弗削使與衛(wèi)之共姜
同垂不朽為后世勸若夏侯令女曹爽之弟婦也寡
居守志父母欲奪而嫁之誓而勿許而曰曹氏全盛
之時尚欲保終況今衰亡何忍棄之聞者為之感動
其聞叔姬之風而興起者乎



汪氏曰叔姬雖伯姬之娣然諸侯夫人既卒則
 次妃攝治內(nèi)事故叔姬雖媵妾當奉紀之祭祀
 家氏曰夫死無子而終于父母家者非正也終于
 夫家正也 杜氏曰叔姬全守節(jié)義以終婦道故
 系之紀賢之 也張氏曰叔姬伯姬之娣隱七年
 歸于紀者伯姬既死叔姬實攝內(nèi)事而能不以國
 之存亡貳其事君子之心不以身之榮悴變其奉
 宗廟之志故必歸于酅以終其身易曰眇能視利
 幽人之貞于叔姬見之矣春秋可不錄其本末以
 示婦道之正乎 劉氏曰邑何故不得言歸乎酅
 者紀之別也紀者叔姬之家也人歸其家可不曰
 歸乎以謂喜得其所乃言歸何哉谷梁之說非也
 家氏曰公羊謂歸于酅者歸于其叔叔其可歸乎
 蓋紀之宗廟在焉義當歸也 汪氏曰或謂叔姬
 歸于叔非其所歸亂也夫叔姬歸于酅酅乃紀五
 廟之所在叔姬之歸以奉祭祀而非歸于紀季也
 夏侯令女之依爽與叔姬正同豈可亦責之依其
 伯乎春秋書內(nèi)女惟紀叔姬宋伯姬錄其本末甚
 詳非賢而得若是乎
  公逆夫人姜氏
春秋莊公二十有四年夏公如齊逆女秋公至自齊
八月丁丑夫人姜氏入戊寅大夫宗婦覿用幣
左傳哀姜至公使宗婦覿用幣非禮也御孫曰男贄
大者玉帛小者禽鳥以章物也女贄不過榛栗棗修
以告虔也今男女同贄是無別也男女之別國之大
節(jié)也而由夫人亂之無乃不可乎
公羊傳何以書親迎禮也其言入何難也其言日何
難也其難奈何夫人不僂不可使入與公有所約然
后入宗婦者何大夫之妻也覿者何見也用者何用
者不宜用也見用幣非禮也然則曷用棗栗云乎
修云乎
谷梁傳親迎恒事也不志此其志何也不正其親迎
于齊也迎者行見諸舍見諸先至非正也入者內(nèi)弗
受也曰入惡入者也何用不受也以宗廟弗受也其
以宗廟弗受何也娶仇人子弟以薦舍于前其義不
可受也
胡傳谷梁子曰親迎常事也不志此其志何也不正
其親迎于齊也或曰常事不志歲事之常也親迎可
以常乎則其說誤矣所謂常者其事非一有月事之
常則視朔是也有時事之常則搜狩是也有歲事之
常則郊社雩祭之類是也有合禮之常則婚姻納幣
逆女至歸之類是也凡此類合禮之常則不志矣其
志則于禮不合將以為戒者也若夫崩薨卒葬即位
之類不以禮之合否而皆書此人道始終之大變也
其于親迎異矣何以不致不可見乎宗廟也姜氏齊
襄公之女入者不順之詞以宗廟為弗受也□義以
正始為先而公不與夫人皆至姜氏不從公而入已
失夫婦之正弒閔孫邾之亂兆矣莊公不勝其母越
禮逾時俟仇人之女薦舍于宗廟以成好合卒使宗
嗣不立弒逆相仍幾至亡國故春秋詳書其事以著
莊公不孝之罪為后戒也



啖氏曰凡婚姻合禮者皆不書如魯往他國親
 迎皆常事不書他國來亦如之凡書者皆譏也
 孫氏曰公親迎于齊不俟夫人而至失夫之道也
 婦人從夫者也夫人不從公而入失婦之道也夫
 不夫婦不婦何以為國不亂何待故入以惡之
 張氏曰妻者齊也書八月丁丑入見后公而至之
 日多也 高氏曰夫婦人倫之本所以成孝敬也
 孝敬備然后夫人之職舉桓公見殺于齊而莊公
 乃以齊女為夫人欲責其孝則彼嘗賊我臣子之
 所疾也欲責其敬則我方仇彼鬼神之所棄也是
 不可以奉祭祀不可以當夫人之職矣
  杞伯姬與子來朝
春秋僖公五年春杞伯姬來朝其子
公羊傳其言來朝其子何內(nèi)辭也與其子俱來朝也
谷梁傳婦人既嫁不逾竟逾竟非正也諸侯相見曰
朝伯姬為志乎朝其子也伯姬為志乎朝其子則是
杞伯失夫之道矣諸侯相見曰朝以待人父之道待
人之子非正也故曰杞伯姬來朝其子參譏也



范氏曰譏伯姬杞伯魯侯也 薛氏曰無父歸
 寧猶曰不可況非禮之朝乎 張氏曰朝者人君
 相見于宗廟朝廷之上父在而使其子行之又使
 婦人參之皆失正也 臨川吳氏曰曹伯有疾遣
 其世子射姑代父朝魯春秋譏之杞惠公疑亦有
 疾伯姬以其子為魯之甥故挾之至魯就令攝父
 行朝禮是年杞惠公卒成公嗣位蓋伯姬預欲托
 其子于魯也杞伯失君道失夫道失父道伯姬失
 妻道失母道其子失子道而魯僖受其朝皆非禮
 也
  禘用致夫人
春秋僖公八年秋七月禘于太廟用致夫人
左傳秋禘而致哀姜焉非禮也凡夫人不薨于寢不
殯于廟不赴于同不祔于姑則弗致也
公羊傳用者何用者不宜用也致者何致者不宜致
也禘用致夫人非禮也夫人何以不稱姜氏貶曷為
貶譏以妾為妻也其言以妾為妻奈何蓋脅于齊媵
女之先至者也
谷梁傳用者不宜用者也致者不宜致者也言夫人
必以其氏姓言夫人而不以氏姓非夫人也立妾之
辭也非正也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夫人卒葬
之我可以不卒葬之乎一則以宗廟臨之而后貶焉
一則以外之弗夫人而見正焉
  公與夫人會齊侯
春秋僖公十有一年夏公及夫人姜氏會齊侯于陽

胡傳襄陵許翰曰先乎陽谷之會為大雨雪后乎陽
谷之會為大雩僖公賢君不能禮佐齊桓儆其怠忽
而更與之俱肆于寵樂是以見戒于天如此以公夫
人陽谷之會觀之齊桓伯業(yè)怠矣故楚人伐黃不能
救凡此類屬詞比事直書于策而義自見者也



杜氏曰婦人送逆不出門見兄弟不逾閾與公
 俱會齊侯非禮 薛氏曰夫人齊侯之女也歸寧
 可也為會而從夫于外非歸寧之禮也 高氏曰
 公之娶夫人之歸皆不書者合禮故也此會于陽
 谷則非禮矣公稔聞桓莊之失而不改其轍齊侯
 親見兩國之事亦循其跡以兩君相會而使婦人
 □于其閑何以示侍衛(wèi)仆從之臣乎 家氏曰桓
 公之始伯憤齊女之無度以哀姜為首戮諸夏肅
 然知中國所以異于夷狄實在于是齊襄衛(wèi)宣污
 染之習為之一掃庶乎古方伯之遺烈矣及其暮
 年志得而驕乃復與聲姜為陽谷與卞之會伯業(yè)
 其衰矣乎 汪氏曰書及以會所以別男女也桓
 公如齊稱公與姜氏此稱及則僖公猶能防制云
 耳魯頌稱聲姜為令妻則聲姜必無文姜之行矣
  季姬歸鄫子
春秋僖公十有四年夏六月季姬及鄫子遇于防使
鄫子來朝十有五年秋九月季姬歸于鄫
左傳鄫季姬來寧公怒止之以鄫子之不朝也夏遇
于防而使來朝
公羊傳鄫子曷為使乎季姬來朝內(nèi)辭也非使來朝
使來請己也
谷梁傳遇者同謀也來朝者來請己也朝不言使言
使非正也以病鄫子也
胡傳春秋內(nèi)女適人者明有所從則系諸國若杞伯
姬是也其未適人者欲有所別則書其字若子叔姬
是也季姬書字而未系諸國其女而非婦亦明矣及
者內(nèi)為志內(nèi)女而外與諸侯遇譏魯也朝不言使言
使非正鄫子國君而季姬使之朝病鄫也魯秉周禮
男女之際豈其若是之甚乎蓋魯公鐘愛其女使自
擇配故得與鄫子遇于防而遂以季姬歸之耳有孟
光之德有伯之賢變而不失禮之正則猶可矣不
然非所以為愛而厚其別也故稱及稱遇稱使罪魯
與鄫以正男女之禮為后世戒也



孫氏曰季姬上無歸鄫之文則是未嫁者此年
 遇防明年九月歸鄫是季姬先與鄫子遇而后嫁
 也此季姬之行不正可知矣 何氏曰禮男不親
 求女不親許魯不防正其女乃使要遮鄫子淫泆
 使來請己與禽獸無異故卑鄫子使于季姬以賤
 之 張氏曰僖公愛女而使自擇配鄫子聽其使
 而朝魯請之夫婦之始不正如此書之所以譏僖
 公之不父鄫子之不夫季姬之不子且不婦也
 臨川吳氏曰未嫁之女而與鄫子私相邂逅是淫
 奔也姬既私遇之后使鄫子朝魯而請□姬不足
 責也僖公不能正家如此何以居人上乎 汪氏
 曰鄭徐吾犯之妹美使之自擇所配至于兄弟相
 殘以亂鄭國之政魯秉周禮而季姬與鄫子道淫
 如此僖公正始之道亦可愧矣 啖氏曰左氏謂
 季姬鄫子之夫人公怒鄫子不朝季姬使之朝按
 稱季姬明魯未嫁女也若是鄫夫人不當與鄫子
 遇又明年歸于鄫明此時鄫子請娶之若言魯之
 處女不當與諸侯會則文姜哀姜淫泆至甚 劉
 氏曰若實來寧何故再書其歸乎杞伯姬來何以
 不書歸乎 吳氏曰鄫子請娶季姬僖公許之至
 是始歸也
  鄫季姬卒
春秋僖公十有六年夏四月丙申鄫季姬卒
胡傳內(nèi)女嫁于諸侯則尊同尊同則記其卒記其卒
則必記其葬然而有不記者此筆削之旨非可以例
求者也宋伯姬在家為淑女既嫁為賢婦死于義而
不回此行之超絕卓異者既書其葬又載其謚僖公
鐘愛季姬使自擇配季姬不能自克以禮恃愛而行
雖書其卒因奪其葬所以謹夫婦之道正人倫之統(tǒng)
明王教之始也以此防民猶有嫁殤立廟舉朝素衣
親臨祖載如魏明帝之厚其女者



汪氏曰內(nèi)女為諸侯夫人者七惟紀伯姬宋共
 姬書卒葬杞叔姬以出不書葬郯伯姬齊子叔姬
 亦出并不書卒杞伯姬歸杞四十余年不書卒葬
 疑必有故鄫季姬違禮故卒而不葬紀叔姬非夫
 人以賢而卒葬之
 姜氏會齊侯
春秋僖公十有七年夏滅項秋夫人姜氏會齊侯于
卞九月公至自會
左傳師滅項淮之會公有諸侯之事未歸而取項齊
人以為討而止公秋聲姜以公故會齊侯于卞九月
公至書曰至自會猶有諸侯之事焉且諱之也



張氏曰人臣滅項而止僖公刑已頗矣又遠會
 婦人于魯?shù)卮斯苤偌韧龌腹净闹病∨R
 川吳氏曰此蓋會淮之后諸侯各歸其國齊獨止
 公將執(zhí)之以歸夫人齊女也聞公見止要齊侯于
 路而會之非齊侯已歸而再出會姜氏也婦人無
 外事魯之諸夫人聲姜頗為賢婦詩人以令妻頌
 之而猶有此失蓋稔于見聞之非盲于禮義之正
 是以好成人之美者惜焉 高氏曰論其情則可
 矣而禮則不可也小白入魯?shù)囟鴷暯軣o嫌
 乎
  公逆婦姜
春秋文公四年夏逆婦姜于齊
左傳卿不行非禮也君子是以知出姜之不允于魯
也曰貴聘而賤逆之君而卑之立而廢之棄信而壞
其主在國必亂在家必亡不允宜哉詩曰畏天之威
于時保之敬主之謂也
公羊傳其謂之逆婦姜于齊何略之也高子曰娶乎
大夫者略之也
谷梁傳其曰婦姜為其禮成乎齊也其逆者誰也親
逆而稱婦或者公與何其速婦之也曰公也其不言
公何也非成禮于齊也曰婦有姑之辭也其不言氏
何也貶之也何為貶之也夫人與有貶也
胡傳逆皆稱女以未成婦而女者在父母家之所稱
也往逆而稱婦入國不書至何哉此春秋誅意之效
也禫制未終思念娶事是不志哀而居約矣方逆也
而已成為婦未至也而如在國中原其意而誅之也
不稱夫人姜氏者亦與有貶焉婦人不專行何以與
有貶父母與有罪也文公不知敬其伉儷違禮而行
使國亂子弒齊人不能微知著冒禮而往使其女
不允于魯皆失于不正其始之過也夫婦之際人倫
之首禮不可不謹也故交貶之以為后



納幣在喪中與喪婚同也稱婦姜已成婦也不
 稱夫人不可為小君奉宗廟也不書逆者雖卿亦
 失其職也 劉氏曰夫婦之際人倫之首文公暗
 弱惰慢不能率禮而行以謂茍若而可何禮之守
 故夫人不安其位終卒至于禍又非獨文公之罪
 雖夫人預有罪矣夫人不能早避喪娶之辱冒大
 禮以往國人皆賤之遂無所據(jù)依以危其身而亡
 其子由本不正故也殆而呼天不亦晚乎文公之
 不能保其后嗣者由無以刑其妻夫人之不能安
 其位由無以謹于禮也 張氏曰圣人嚴吉兇之
 辨蓋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正以有父子之親而
 三年之喪哀戚之至也國君為風教之首而納幣
 于喪中春秋變逆女為逆婦姜不成其夫人之禮
 以見人倫之本已失何以正是國人為后嗣之基
 乎 趙氏曰公自逆常事不書以成禮于齊所以
 變文云逆婦以譏之
  子叔姬來
春秋宣公五年秋九月齊高固來逆子叔姬冬齊高
固及子叔姬來
左傳齊高固來逆女自為也故書曰逆叔姬卿自逆
也冬來反馬也
公羊傳何言乎高固之來言叔姬之來而不言高固
之來則不可子公羊子曰其諸為其雙雙而俱至者

谷梁傳諸侯之嫁女于大夫主大夫以與之來者接
內(nèi)也不正其接內(nèi)故不與夫婦之稱也及者及吾子
叔姬也為使來者不使得歸之意也
胡傳左氏曰反馬也禮嫁女留其送馬不敢自安及
廟見成婦遣使反馬則高固親來非禮也又禮女子
有行遠父母者歲一歸寧今見逆逾時未易歲也而
叔姬亟來亦非禮也故書及書來以著齊罪也大夫
適他國必有君命與公事否則禮法之所禁而可犯
乎惠公許其臣越禮恣行而莫遏高固委其君逾境
自如而不忌則人欲已肆矣凡婚姻常事不書而書
此者則以為非常為后世戒也



孔氏曰天子諸侯嫁女留其乘車高固反馬則
 大夫亦留其車留車妻之道也反馬婿之義也婦
 至質(zhì)明見于舅姑若舅姑既沒則婦入三月乃祭
 因以三月為反馬之節(jié)舅姑存者亦當以三月反
 馬也法當遣使不合親行故經(jīng)傳具見其事以示
 譏 啖氏曰大夫非公事與妻出境非禮也 薛
 氏曰舍公事而從婦歸寧且非度高固之無忌憚
 也 高氏曰歸寧常事不書反馬亦常事不書
 高氏曰子叔姬不冠夫氏者承上高固及之也
 家氏曰反馬不躬至歸寧無并行高固列國之卿
 而挾婦俱來前日以臣抗君猶以為未足更挾婦
 以要魯宣館甥之禮宣固無所嫌而魯之宗廟朝
 廷實重為之辱矣
  郯伯姬來歸
春秋宣公十有六年秋郯伯姬來歸
左傳出也
胡傳按左氏郯伯姬來歸出也內(nèi)女出書之策者男
女居室人之大倫也婚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苦淫
辟之罪多矣復相棄背喪其配耦氓之詩所以刺衛(wèi)
日以衰薄室家相棄中谷有蓷所以閔周易敘咸恒
為下經(jīng)首春秋內(nèi)女出夫人歸凡男女之際評書于
策所以正人倫之本也其旨微矣



程子曰夫婦人倫之始所以下經(jīng)首咸繼以恒
 男女交合而成夫婦故咸與恒皆二體合為夫婦
 之義 趙氏曰為婦而出著其非也 呂氏曰婦
 人既嫁而出人道之大者故書之 家氏曰女生
 而愿為有家故嫁者謂之歸人道之常也見出而
 曰來歸著其變也 汪氏曰春秋書郯伯姬杞叔
 姬來歸所以譏父母之訓育弗至致內(nèi)女之婦德
 有虧而亦書郯杞之君失齊家之道而棄其伉儷
 也然杞叔姬書卒書杞伯逆其喪歸則叔姬之出
 必有不當絕者而郯伯姬不書卒不書喪歸則出
 者與出之者其罪皆著矣
  杞叔姬來歸
春秋成公四年春三月杞伯來朝五年春王正月杞
叔姬來歸
左傳杞伯來朝歸叔姬故也
谷梁傳婦人之義嫁曰歸反曰來歸
胡傳前書杞伯來朝左氏以為歸叔姬也此書杞叔
姬來歸則出也春秋于內(nèi)女其歸其出錄之詳者男
女居室人之大倫也男子生而愿為之有室女子生
而愿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而不能為之擇
家與室則夫婦之道苦淫僻之罪多矣王法所重人
倫之本錄之詳也為世戒也
  杞叔姬喪歸
春秋成公九年春王正月杞伯來逆叔姬之喪以歸
左傳杞桓公來逆叔姬之喪請之也杞叔姬卒為杞
故也逆叔姬為我也
公羊傳杞伯曷為來逆叔姬之喪以歸內(nèi)辭也脅而
歸之也
谷梁傳傳曰夫無逆出妻之喪而為之也
胡傳凡筆于經(jīng)者皆經(jīng)邦大訓也杞叔姬一女子爾
而四書于策何也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
有父子故春秋慎男女之配重大婚之禮以是為人
倫之本也事有大于此者乎男而賢也得淑女以為
配則自家刑國可以移風俗女而賢也得君子以為
歸則承宗廟奉祭祀能化天下以婦道豈曰小補之
哉夷考杞叔姬之行雖賢不若宋共姬亦不至如鄫
季姬之越禮也杞伯初來朝魯然后出之卒而復逆
其喪以歸者豈非叔姬本不應出故魯人得以義責
之使復歸葬乎魯在春秋時內(nèi)女之歸不得其所者
有矣圣人詳錄其始卒欲為后鑒使得有終而無弊
也其經(jīng)世之慮遠矣



家氏曰夫婦天倫以義而合者也有過而出事
 之必不獲已者也叔姬之歸傳不言其故而自始
 歸至逆喪皆系之杞春秋與之歸而為之書也
  宋伯姬卒
春秋襄公三十年夏五月甲午宋災宋伯姬卒
左傳或叫于宋太廟曰嘻嘻出出鳥鳴于亳社如曰
嘻嘻甲午宋大災宋伯姬卒待姆也君子謂宋共姬
女而不婦女待人婦義事也
谷梁傳取卒之日加之災上者見以災卒也其見以
災卒奈何伯姬之舍失火左右曰夫人少辟火乎伯
姬曰婦人之義傅姆不在宵不下堂左右又曰夫人
少辟火乎伯姬曰婦人之義傅姆不在宵不下堂遂
逮乎火而死婦人以貞為行者也伯姬之婦道盡矣
詳其事賢伯姬也
胡傳谷梁子曰取卒之日加之災上者見以災卒也
伯姬之舍失火左右曰夫人少避火乎曰婦人之義
傅姆不在宵不下堂遂逮乎火而死婦人以貞為行
者也伯姬之婦道盡矣詳其事賢伯姬也易曰恒其
德貞婦人吉夫子兇而或以為共姬女而不婦非也
世衰道微暴行交作女德不貞婦道不明能全其節(jié)
守死不回見于春秋者宋伯姬耳圣人冠以夫謚書
于春秋曰葬宋共姬以著其賢行勵天下之婦道也



程子曰以順從為恒者婦人之道在婦人則為
 貞故吉若丈夫而以順從于人為恒則失其剛陽
 之正乃兇也 安定胡氏曰伯姬乃婦人中之伯
 夷也 襄陵許氏曰王化始于正家春秋撥亂謹
 禮以宋共姬為婦道之表故詳錄焉 劉氏曰使
 共姬避火而全生未足以害其貞也然而不以已
 之可以全其生之故而違天下之常義此安乎性
 命者乃能之故審乎生死之度辨乎榮辱之境知
 禮之重重于生辱之甚甚于死伯夷叔齊餓于首
 陽之下求仁得仁何以過乎左氏曰共姬女而不
 婦女待人婦義事也非也如共姬之守禮死義不
 求生以害仁亦可免矣反謂之不婦乎易曰恒其
 德貞婦人吉共姬恒之矣所謂婦也
  孟子卒
春秋哀公十有二年夏五月甲辰孟子卒
左傳昭夫人孟子卒昭公娶于吳故不書姓死不赴
故不稱夫人不反哭故不言葬小君孔子與吊適季
氏季氏不絻放绖而拜
公羊傳孟子者何昭公之夫人也其稱孟子何諱娶
同姓蓋吳女也
谷梁傳孟子者何也昭公夫人也其不言夫人何也
諱取同姓也
胡傳孟子吳女昭公之夫人其云孟子云者諱取同
姓也禮取妻不取同姓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厚男
女之別也同姓從宗合族屬異姓主名治際會名著
而男女有別矣四世而緦服之窮也五世而袒免殺
同姓也六世親屬竭矣其庶姓別于上戚單于下□
姻可以通乎綴之以姓而弗別合之以食而弗殊雖
百世而□姻不通周道然也昭公不謹于禮欲結(jié)好
強吳以去三家之權(quán)忍取同姓以混男女之別不命
于天子以弱其配不見于廟不書于策以廢其常典
禮之大本喪矣其失國也宜故陳司敗問昭公知禮
乎子曰知禮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
黨君子亦黨乎君娶于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
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茍有過人
必知之書孟子卒雖曰為君隱而實亦不可揜矣



蔡氏曰同姓不可書曰夫人姬氏薨故曰孟子
 卒 朱子曰諱之使若宋女子姓者然 何氏曰
 為同宗共祖亂人倫與禽獸無別 臨川吳氏曰
 固是以同姓而不書夫人薨亦以見魯臣不以夫
 人之禮喪之也昭公君也尚且逐出之而葬不備
 禮況其夫人乎一書卒而三義具焉 汪氏曰或
 謂舊史固書夫人孟子薨春秋不書夫人而書卒
 示天下后世娶同姓之必不可也然小君之薨必
 書夫人某氏當時既鶻突稱呼曰孟子則國史必
 不可書夫人孟子薨春秋因魯史之文而非禮之
實已見矣按傳襄二十三年晉嫁女于吳則同姓
之婚非自昭公始春秋于孟子以隱辭書之所以
深責秉禮之魯歟

 夫婦部總論三
家語
  本命解
魯哀公問于孔子曰人之命與性何謂也孔子對曰
分于道謂之命形于一謂之性化于陰陽象形而發(fā)
謂之生化窮數(shù)盡謂之死故命者性之始也死者生
之終也有始則必有終矣人始生而有不具者五焉
目無見不能食不能行不能言不能化及生三月而
微煦然后有見八月生齒然后能食□而生臏然后
能行三年□合然后能言十有六而精通然后能化
陰窮反陽故陰以陽變陽窮反陰故陽以陰化是以
男子八月生齒八歲而齔二八而化女子七月生齒
七歲而齔二七而化一陽一陰奇偶相配然后道合
化成性命之端形于此也公曰男子十六精通女子
十四而化是則可以生民矣而禮男子三十而有室
女子二十而有夫也豈不晚哉孔子曰夫禮言其極
不是過也男子二十而冠有為人父之端女子十五
許嫁有適人之道于此而往則自婚矣群生閉藏乎
陰而為化育之始故圣人因時以合偶男子窮天數(shù)
也極霜降而婦功成嫁娶者行焉冰泮而農(nóng)桑起婚
禮而殺于此男子者任天道而長萬物者也知可為
知不可為知可言知不可言知可行知不可行者是
故審其倫而明其別謂之知所以效匹夫之德也女
子者順男子之教而長其理者也是故無專制之義
而有三從之道幼從父兄既嫁從夫夫死從子言無
再醮之端教令不出于閨門事在供酒食而已無閫
外之非儀也不越境而奔喪事無擅為行無獨成參
知而后動可驗而后言晝不游庭夜行以火所以效
匹婦之德也孔子遂言曰女子五不取逆家子者亂
家子者世有刑人子者有惡疾子者喪父長子婦有
七出三不去七出者不順父母者無子者淫僻者嫉
妒者惡疾者多口舌者盜竊者三不去者謂有所取
無所歸與共更三年之喪先貧賤后富貴凡此圣人
所以順男女之際重婚姻之始也
荀子
  君道篇
請問為人夫曰致功而不流致臨而有辨請問為人
妻曰夫有禮則柔從聽侍夫無禮則恐懼而自竦
漢班固白虎通
  嫁娶
人道所以有嫁娶何以為性情之大莫若男女男女
之交人情之始莫若夫婦易曰天地氤氳萬物化淳
男女構(gòu)精萬物化生人承天地施陰陽故設嫁娶之
禮者重人倫廣繼嗣也禮保傅記曰謹為子嫁娶必
擇世有仁義者禮男娶女嫁何陰卑不得自專就陽
而成之故傳曰陽倡陰和男行女隨男不自專娶女
不自專嫁必由父母須媒妁何遠恥防淫泆也詩云
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又曰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陽數(shù)奇陰數(shù)偶男長女幼
者陽舒陰促男三十筋骨堅強任為人父女二十肌
膚充盛任為人母合為五十應大衍之數(shù)生萬物也
故禮內(nèi)則曰男三十壯有室女二十壯而嫁七歲之
陽也八歲之陰也七八十五陰陽之數(shù)備有相偶之
志故禮記曰女子十五許嫁笄而字禮之稱字陰系
于陽所以專一之節(jié)也陽尊無所系二十五系者就
陰節(jié)也陽舒而陰促三十數(shù)三終奇陽節(jié)也二十數(shù)
再終偶陰節(jié)也陽小成于陰大成于陽故二十而冠
三十而娶陰小成于陽大成于陰故十五而笄二十
而嫁也一說春秋谷梁傳曰男二十五系女十五許
嫁感陰陽也陽數(shù)七陰數(shù)八男八歲毀齒女七歲毀
齒陽數(shù)奇三三八二十四加一為五而系心也陰數(shù)
偶再成十四四加一為五故十五許嫁也加各一者
明專一系心所以系心者何防其淫泆也禮曰女子
十五許嫁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以雁贄納征曰
元纁故不用雁贄用雁者取其隨時南北不失其節(jié)
明不奪女子之時也又取飛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
之禮長幼有序不相逾越也又婚禮贄不用死雉故
用雁也納征元纁束帛離皮元三法天纁二法地也
陽奇陰偶明陽道之大也離皮者兩皮也以為庭實
庭實偶也禮昏經(jīng)曰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皆用
雁納征朿帛離皮納征辭曰吾子有加命貺室某也
有先人之禮離皮束帛使某請納征上某者婿名也
下次某者使人名也女之父曰吾子順先典貺某重
禮某不敢辭敢不承命納采辭曰吾子有惠貺貺室
某某有先人之禮使某也請納采對曰某之子惷愚
又不能教吾子命之某不敢辭天子下至士必親迎
授綏者何以陽下陰也欲得其歡心示親之心也必
親迎輪三周下車曲顧者防淫泆也詩云文定厥祥
親迎于渭造舟為梁不顯其光禮昏經(jīng)曰賓升北面
奠雁再拜拜手稽首降出婦從房中也從降自西階
婿御婦車授綏遣女于禰廟者重先人之遺支體也
不敢自專故告禰也父母親男女何親親之至也父
曰誡之敬之夙夜無違命女必有端繡衣若笄之母
施襟結(jié)帨曰勉之敬之夙夜無違宮事父誡于阼階
母誡于西階庶母及門內(nèi)施鞶祭紳以母之命命曰
敬恭聽爾父母言夙夜無愆視衿鞶祭去不辭誡不
誥者蓋恥之重去也禮曰嫁女之家不絕火三日思
相離也娶婦之家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感親年衰
老代至也禮曰婚禮不賀人之序也授綏姆辭曰未
教未乞與為禮也始親迎于辭曰吾子命某以茲初
昏使某將請承命主人曰某故敬具以酒父命醮子
遣之迎命曰往迎爾相承我宗事率以敬先妣之嗣
若則有常子曰諾惟恐不堪不敢忘命娶妻不先告
廟到者示不必安也婚禮請期不敢必也婦人三月
然后祭行舅姑既沒亦婦入三月奠采于廟三月一
時物有成者人之善惡可得知也然后可得事宗廟
之禮曾子曰女未廟見而死歸葬于女氏之黨示未
成婦也嫁娶必以春者春天地交通萬物始生陰陽
交接之時也詩云士如歸妻迨冰未泮周官曰仲春
之月合會男女令男三十娶女二十嫁夏小正曰二
月冠子娶婦之時夫有惡行妻不得去者地無去天
之義也夫雖有惡不得去也故禮郊特牲曰一與之
齊終身不改悖逆人倫殺妻父母廢絕綱亂之大者
義絕乃得去也天子諸侯一娶九女何重國廣繼嗣
也適也者何法地有九州承天之施無所不生也娶
九女亦足以成君施也九而無子百亦無益也王度
記曰天子一娶九女春秋公羊傳曰諸侯娶一國則
二國往媵之以侄娣從之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
女弟也或曰天子娶十二女法天有十二月萬物必
生也必一娶何防淫泆也為其棄德嗜色故一娶而
已人君無再娶之義也備侄娣從者為其必不相嫉
妒也一人有子三人共之若己生之不娶兩娣何傳
異氣也娶三國女何廣異類也恐一國血脈相似俱
無子也侄娣年雖少猶從適人者明人君無再娶之
義也還待年于父母之國未任答君子也詩云侄娣
從之祁祁如云韓侯顧之爛其盈門公羊傳曰叔姬
歸于紀明待年也二國來媵誰為尊者大國為尊國
等以德德同以色質(zhì)家法天尊左文家法地尊右所
以不聘妾何人有子孫欲尊之義義不可求人以為
賤也春秋傳曰二國來媵可求人為士不可求人為
妾何士即尊之漸賢不止于士妾雖賢不得為適娶
妻卜之何卜女之德知相宜否昏禮經(jīng)曰將加諸卜
敢問女為誰氏也人君及宗子父母自定娶者卑不
主尊賤不主貴故自定之也昏禮經(jīng)曰親皆沒已聘
命之詩云文定厥祥親迎于渭大夫功成封得備八
妾者重國廣繼嗣也不更聘大國者不忘本適也故
禮曰納女于諸侯曰備灑掃天子諸侯之世子皆以
諸侯禮娶與君同示無再娶之義也王者之娶必先
選于大國之女禮儀備所見多詩云大邦有子俔天
之妹文定厥祥親迎于渭明王者必娶大國也春秋
曰紀侯來朝紀子以嫁女于天子故增爵稱侯至數(shù)
十年之間紀侯無他功但以子為天王后故爵稱侯
知雖小國者必封以大國明其尊所不臣也王者娶
及庶人者何開天下之賢示不遺善也故春秋曰紀
侯來朝文加為侯明封之也先封之明不與圣人交
禮也女行虧缺而去其國如之何以封為諸侯比例
矣諸侯所以不得自娶國中何諸侯不得專封義不
可臣其父母春秋傳曰宋三代無大夫惡其內(nèi)娶也
不娶同姓者重人倫防淫泆恥與禽獸同也論語曰
君娶于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曲禮曰買妾不知姓
則卜之外屬小功已上亦不得娶也故春秋傳曰譏
娶母黨也王者嫁女必使同姓諸侯主之何婚禮貴
和不可相答為傷君臣之義亦欲使女不以天子尊
乘諸侯也春秋傳曰天子嫁女于諸侯必使諸侯同
姓者主之諸侯嫁女于大夫使大夫同姓者主之以
其同宗共祖可以主親也故使攝父事不使同姓卿
主之何尊加諸侯為威厭不得舒也不使同姓諸侯
就京師主之何諸侯親迎入京師當朝天子為禮不
兼春秋傳曰筑王姬觀于外明不往京師也所以必
更筑觀者何尊之也不于路寢路寢本所以行政處
非婦人之居也小寢則嫌群公之舍則已卑矣故必
改筑于城郭之內(nèi)傳曰筑之禮也于外非禮也卿大
夫妻二妾者何尊賢重繼嗣也不備侄娣何北面之
臣賤不足盡執(zhí)人骨肉之親禮服經(jīng)曰貴臣貴妾明
有卑賤妾也士一妻何下卿大夫禮喪服小記曰士
妾有子則為之緦嫡未往而死媵當往否乎人君
不再娶之義也天命不可保故一娶九女以春秋伯
姬卒時娣季姬更嫁鄫春秋譏之適夫人死后更立
夫人者不敢以卑賤承宗廟自立其娣者尊大國也
春秋傳曰叔姬歸于紀叔姬者伯姬之娣也伯姬卒
叔姬升于嫡經(jīng)不譏也或曰嫡死不復更立明嫡無
二防篡煞也祭宗廟攝而已以禮不聘為妾明不升
曾子問曰昏禮既納幣有吉日女之父母死何如孔
子曰婿使人吊之如婿之父母死女亦使人吊之父
喪稱父母喪稱母父母不在則稱伯父世母婿已葬
婿之伯父叔父使人致命女氏曰某子有父母之喪
不得嗣為兄弟使某致命女氏許諾不敢嫁禮也婿
免喪女父使人請婿不娶而后嫁之禮也女之父母
死婿亦如之婦人所以有師何學事人之道也詩云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禮昏經(jīng)曰告于公宮三月婦人
學一時足以成矣與君無親者各教于宗廟婦之室
國君取大夫之妾士之妻老無子者而明于婦道又
祿之使教宗室五屬之女大夫士皆有宗族自于宗
子之室學事人也女必有傅姆何尊之也春秋傳曰
傅至矣姆未至婦人學事舅姑不學事己父母者示
婦與夫一體也禮內(nèi)則曰妾事夫人如事舅姑尊嫡
絕妒嫉之原禮服傳曰妾事女君與事舅姑同也婦
事夫有四禮焉雞初鳴咸盥漱櫛縰笄總而朝君臣
之道也惻隱之恩父子之道也會計有無兄弟之道
也閨閫之內(nèi)□席之上朋友之道也聞見異辭故設
此也有五不娶亂家之子不娶逆家之子世有刑人
惡疾喪父長子此不娶也出婦之義必送之接以賓
客之禮君子絕愈于小人之交詩云薄送我畿天子
妃謂之后何后君也天下尊之故謂之后明海丙小
人之君也天下尊之故系王言之春秋傳曰迎王后
于紀國君之妻稱之曰夫人何明當扶進夫人謂非
妾也國人尊之故稱君夫人也自稱小童者謙也言
己智能寡少如童蒙也論語曰國君之妻稱之曰夫
人夫人自稱曰小童國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
曰寡小君謂聘問兄弟之國及臣他國稱之謙之辭
也妻者何謂妻者齊也與夫齊體自天子下至庶人
其義一也妾者接也以時接見也嫁娶者何謂也嫁
者家也婦人外成以出適人為嫁娶者取也男女謂
男者任也任功業(yè)也女者如也從如人也在家從父
母既嫁從夫夫沒從子也傳曰婦人有三從之義也
夫婦者何謂也夫者扶也扶以人道者也婦者服也
服于家事事人者也配匹者何謂相與偶也婚姻者
何謂也昏時行禮故謂之婚也婦人因夫而成故曰
姻詩云不惟舊因謂夫也又曰燕爾新婚謂婦也所
以昏時行禮何示陽下陰也婚亦陰陽交時也男子
六十閉房何所以輔衰也故重性命也又曰父子不
同椸為亂長幼之序也禮內(nèi)則曰妾雖老未滿五十
必預五日之御滿五十不御俱為助衰也至七十大
衰食非肉不飽寢非人不暖故七十復開房也
  爵
婦人無爵何陰卑無外事是以有三從之義未嫁從
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故夫尊于朝妻榮于室隨夫
之行故禮郊特牲曰婦人無爵坐以夫之齒禮曰生
無爵死無謚春秋錄夫人皆有謚夫人知何以非爵
也論語曰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國人稱之曰君
夫人即令是爵君稱之與國人稱之不當異也庶人
稱匹夫者匹偶也與其妻為偶陰陽相成之義也一
夫一婦成一室明君人者不當使男女有過時無匹
偶也論語曰匹夫匹婦之為諒也
  諫諍
妻得諫夫者夫婦榮恥共之詩云相鼠有體人而無
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此妻諫夫之詩也諫不從不
得去之者本娶妻非為諫正也故一與齊終身不改
此地無去天之義也
  又
夫妻相為隱乎傳曰曾去妻黎蒸不熟問曰婦有七
出不蒸亦預乎曰吾聞之也絕交令可友棄妻令可
嫁也黎蒸不熟而已何問其故乎此為隱之也
曹大家女誡
  夫婦
夫婦之道參配陰陽通達神明信天地之弘義人倫
之大節(jié)也是以禮貴男女之際詩著關雎之義由斯
言之不可不重也夫不賢則無以御婦婦不賢則無
以事夫夫不御婦則威儀廢缺婦不事夫則義理墮
闕方斯二者其用一也察今之君子徒知妻婦之不
可不御威儀之不可不整故訓其男檢以書傳殊不
知夫主之不可不事禮義之不可不存也但教男而
不教女不亦蔽于彼此之數(shù)乎禮八歲始教之書十
五而至于學矣獨不可以此為則哉
  敬順
陰陽殊性男女異行陽以剛為德陰以柔為用男以
強為貴女以弱為美故鄙諺有云生男如狼猶恐其
尪生女如鼠猶恐其虎然則修身莫若敬避強莫若
順故曰敬順之道為婦之大禮也夫敬非它持久之
謂也夫順非它寬裕之謂也持久者知止足也寬裕
者尚恭下也夫婦之好終身不離房室周旋遂生媟
黷媟黷既生語言過矣語言既過縱恣必作恣縱既
作則侮夫之心生矣此由于不知止足者也夫事有
曲直言有是非直者不能不爭曲者不能不訟訟爭
既施則有忿怒之事矣此由于不尚恭下者也侮夫
不節(jié)譴呵從之忿怒不止楚撻從之夫為夫婦者義
以和親恩以好合楚撻既行何義之存譴呵既宣何
恩之有恩義俱廢夫婦離矣
  專心
禮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天
固不可違夫固不可逃也行違神祗天則伐之禮義
有愆夫則薄之故女憲曰得意一人是謂永畢失意
一人是謂永訖由斯言之夫不可不求其心然所求
者亦非謂佞媚茍親也固莫若專心正色禮義居潔
耳無涂聽目無邪視出無冶容入無廢飾無聚會群
輩無看視門戶此則謂專心正色矣若夫動靜輕脫
視聽陜輸入則亂發(fā)壞形出則窈窕作態(tài)說所不當
道觀所不當視此謂不能專心正色矣
荀悅申
  時事
尚主之制非古也厘降二女陶唐之典歸妹元吉帝
乙之訓王姬歸齊宗周之禮以陰乘陽違天以婦陵
夫違人違天不祥違人不義


悅之叔父荀爽于延熹九年對策陳便宜以漢
 承秦法設尚主之儀以妻制夫以卑臨尊違乾坤
 之道失陽唱之義宜改尚主之制今悅復以為言
 殆其家門素所商講者乎此一首所謂正尚主之
 制也
  又
古有掌陰陽之禮之官以教后宮掌婦學之法婦德
婦言婦功各率其屬而以時御序于王先王禮也宜
崇其教以先內(nèi)政覽列圖誦列傳遵典行內(nèi)史執(zhí)其
彤管記善書過考行黜陟以彰好惡男女正位乎內(nèi)
外正家而天下定矣故二儀立而大業(yè)成君子之道
匪闕終日造次必于是
大戴禮記
  本命篇
男者任也子者孳也男子者言任天地之道如長萬
物之義也故謂之丈夫丈者長也夫者扶也言長萬
物也女者如也子者孳也女子者言如男子之教而
長其義理者也故謂之婦人婦人伏于人也
  又
女有五不取逆家子者為其逆德也亂家子者為其
棄于天也喪父長子者為其無所受命也婦有七去
不順父母去為其逆德也無子為其絕世也淫為其
亂族也妒為其亂家也有惡疾為其不可與共粢盛
也口多言為其離親盜竊為其反義也
應劭風俗通義
  愆禮
 山陽太守汝南薛恭祖喪其妻不哭臨殯于棺上
 大言自同恩好四十余年服食祿賜男女成人幸
 不為夭夫復何恨哉今相及也
謹按禮為適妻杖重于宗也妻者既齊于己澄灑酒
以養(yǎng)姑舅契闊中饋經(jīng)理蠶織垂統(tǒng)傳重其為恩篤
勤至矣且鳥獸之微尚有回翔之思啁□之痛何有
死喪之感終始永絕而曾無惻容尚當內(nèi)崩傷外自
矜飾此為矯情偽之至也俚語婦死腹悲唯身知之
又言妻非禮所與此何禮也豈不悖哉太尉山陽王
襲與諸子并杖太傅汝南陳蕃袁隗皆制衰绖列在
服位躬入隧哀以送之近得禮中王公諸子魏杖亦
過矣
蔡邕獨斷
  論妻妾
天子諸侯后妃夫人之別名天子之妃曰后后之言
后也諸侯之妃曰夫人夫之言扶也大夫曰孺人孺
之言屬也士曰婦人婦之言服也庶人曰妻妻之言
齊也公侯有夫人有世婦有妻有妾皇后赤綬玉璽
貴人緺綟金印緺綟色似綠
晉抱樸子
  疾謬
抱樸子曰詩美雎鳩貴其有別在禮男女無行媒不
相見不雜坐不通問不同衣物不得親授姊妹出適
而反兄弟不共席而坐外言不入內(nèi)言不出婦人送
迎不出門行必擁蔽其面道路男由左女由右此圣
人重別杜漸之明制也且夫婦之間可謂昵矣而猶
男子非疾病不晝居于內(nèi)將終不死婦人之手況于
他乎昔魯女不幽居深處以致圉犖之變孔妻不密
潛戶庭以起督之禍史激無防有汗種之悔王孫
不嚴有杜門之辱而今俗婦女休其蠶織之業(yè)廢其
元紞之務不績其麻市也婆娑舍中饋之事修周旋
之好承星舉火不已于行侍從婢使暐曄盈路錯雜
謔可憎可惡游戲佛寺觀視漁畋登高臨水出境
慶吊開車褰幃周章城邑杯觴路酌弦歌行奏轉(zhuǎn)相
高尚習非成俗誨淫之源不急之甚刑于寡妻家邦
乃正愿諸君子少可禁絕婦無外事所以防微矣
  又
抱樸子曰俗間有戲婦之法于稠眾之中親屬之前
問以丑言責以慢對其為鄙黷不可忍論古人感離
別而不滅燭悲代親而不舉樂禮論娶者羞而不賀
今既不能動蹈舊典至于德為鄉(xiāng)閭之所敬言為人
士之所信誠宜正色矯而呵之何謂同其波流長此
弊俗哉然民間行之日久莫覺其非或清談所不能
禁非峻刑不能止也
北齊顏氏家訓
  后娶篇
吉甫賢父也伯奇孝子也賢父御孝子合得終于天
性而后妻間之伯奇遂放曾參婦死謂其子曰吾不
及吉甫汝不及伯奇王駿喪妻亦謂人曰我不及曾
參子不如華元并終身不娶此等足以為誡其后假
繼慘虐孤遺離間骨肉傷心斷腸者何可勝數(shù)慎之
哉慎之哉
江右不諱庶孽喪室之后多以妾媵終家事疥癬蚊
或未能免限以大分故稀斗鬩之恥河北鄙于側(cè)
出不預人流是以必須重娶至于三四母年有少于
子者后母之弟與前婦之兄衣服飲食爰及婚宦至
于士庶貴賤之隔俗以為常身沒之后辭訟盈公門
謗辱彰道路子誣母為妾弟黜兄為傭播揚先人之
辭跡暴露祖考之長短以求直己者往往而有悲夫
自古奸臣佞妾以一言陷人者眾矣況夫婦之義曉
夕移之婢仆求容助相說引積年累月安有孝子乎
此不可不畏
凡庸之性后夫多寵前夫之孤后妻必虐前妻之子
非唯婦人懷嫉妒之情丈夫有沈惑之僻亦事勢使
之然也前夫之孤不敢與我子爭家提攜鞠養(yǎng)積習
生愛故寵之前妻之子每居己生之上宦學婚嫁莫
不為防焉故虐之異姓寵則父母被怨繼親虐則兄
弟為讎家有此者皆門戶之禍也
思魯?shù)葟木艘笸獬疾┻_之士也有子基諶皆已成
立而再取王氏基每拜見后母感慕嗚咽不能自持
家人莫忍仰視王亦凄愴不知所容旬月求退便以
禮遣此亦悔事也
后漢書曰安帝時汝南薛包字孟嘗好學篤行喪母
以至孝聞及父娶后妻而憎包分出之包日夜號泣
不能去至被毆杖不得已廬于舍外旦入而灑掃父
怒又逐之乃廬于里門晨昏不廢積歲余父母慚而
還之后行六年服喪過乎哀既而弟子求分財異居
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財奴婢引其老者曰與我共事
久若不能使也田廬取其荒頓者曰吾少時所理意
所戀也器物取其朽敗者曰我素所服食身口所安
也弟子數(shù)破其產(chǎn)還復賑給建光中公車特征至拜
侍中包性恬虛稱疾不起以死自乞有詔賜告歸也
  治家篇
婦主中饋唯事酒食衣服之禮耳國不可使預政家
不可使干蠱如有聰明才智識達古今正當輔佐君
子助其不足必無牝雞晨鳴以致禍也
江東婦女略無交游其婚姻之家或十數(shù)年間未相
識者唯以信命贈遺致殷勤焉鄴下風俗專以婦持
門戶爭訟曲直造請逢迎車乘填街衢綺羅盈府寺
代子求官為夫訴曲此乃恒代之遺風乎南間貧素
皆事外飾車乘衣服必貴整齊家人妻子不免饑寒
河北人事多由內(nèi)政綺羅金翠不可廢闕羸馬□奴
僅充而已唱和之禮或爾汝之
唐宋氏女論語
  事夫章
女子出嫁夫主為親前生緣分今世婚姻將夫比天
其義匪輕夫剛妻柔恩愛相因居家相待敬重如賓
夫有言語側(cè)耳詳聽夫有惡事勸諫諄諄莫學愚婦
惹禍臨身夫若外出須記途程黃昏未返瞻望思尋
停燈溫飯等候敲門莫學懶婦先自安身夫如有病
終日勞心多方問藥遍處求神百般治療愿得長生
莫學蠢婦全不憂心夫若發(fā)怒不可生嗔退身相讓
忍氣低聲莫學潑婦斗□頻頻粗絲細葛熨帖縫紉
莫教寒冷凍損夫身家常茶飯供待殷勤莫教饑渴
瘦瘠苦辛同甘同苦同富同貧死同棺槨生共衣衾
莫學潑婦巧口花唇能依此語和樂瑟琴如此之女
賢德聲聞
  守節(jié)章
古來賢婦九烈三貞名標青史傳到而今后生宜學
亦匪難行第一守節(jié)第二清貞有女在堂莫出閨庭
有客在戶莫露聲音不談私語不聽淫音黃昏來往
秉燭掌燈暗中出入非女之經(jīng)一行有失百行無成
夫妻結(jié)發(fā)義重千金若有不幸中路先傾三年重服
守志堅心保家持業(yè)整頓墳塋殷勤訓后存沒光榮
此篇論語內(nèi)范儀刑后人依此女德昭明幼年切記
不可朦朧若依此言享福無窮
陳邈妻鄭氏女孝經(jīng)
  三才章
諸女曰甚哉夫之大也大家曰夫者天也可不務乎
古者女子出嫁曰歸移天事夫其義遠矣天之經(jīng)也
地之義也人之行也天地之性而人是則之則天之
明因地之利防閑執(zhí)禮可以成家然后先之以泛愛
君子不忘其孝慈陳之以德義君子興行先之以敬
讓君子不爭導之以禮樂君子和睦示之以好惡君
子知禁詩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紀德行章
大家曰女子之事夫也纚笄而朝則有君臣之嚴沃
盥饋食則有父子之敬報反而行則有兄弟之道受
期必成則有朋友之信言行無玷則有理家之度五
者備矣然后能事夫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丑不爭
居上而驕則殆為下而亂則辱在丑而爭則乖三者
不除雖和如琴瑟猶為不婦也
  廣守信章
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陰陽剛?cè)?br />天地之始男女夫婦人倫之始故乾坤交泰誰能間
之婦地夫天廢一不可然則丈夫百行婦人一志男
有重婚之義婦無再醮之文是以芣苡興歌蔡人作
誡匪石為嘆衛(wèi)主知慚昔楚昭王出游留姜氏于漸
臺江水暴至王約迎夫人必以符合使者倉卒遂不
請行姜氏曰妾聞貞女義不犯約勇士不畏其死妾
知不去必死然無符不敢犯約雖行之必生無信而
生不如守義而死會使者還取符則水高臺沒矣其
守信也如此汝其勉之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
  諫諍章
諸女曰若夫廉貞孝義事姑敬夫揚名則聞命矣敢
問婦從夫之令可謂賢乎大家曰是何言歟是何言
歟昔周宣王晚朝姜后脫簪珥待罪于永巷宣王為
之夙興漢成帝命班婕妤同輦婕妤辭曰妾聞三代
明王皆有賢臣在側(cè)不聞與嬖女同乘成帝為之改
容楚莊王耽于游畋樊女乃不食野味莊王感焉為
之罷獵由是觀之天子有諍臣雖無道不失其天下
諸侯有諍臣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諍臣雖無道
不失其家士有諍友則不離于令名父有諍子則不
陷于不義夫有諍妻則不入于非道是以衛(wèi)女矯齊
桓公不聽淫樂齊姜遣晉文公而成霸業(yè)故夫非道
則諫之從夫之令又焉得為賢乎詩云猷之未遠是
用大諫
宋李昌齡樂善錄
  室家
治室家御妾婦之道當以至正與夫仁術(shù)大抵婦人
女子之性情多淫邪而少正易喜怒而多乖率御之
以嚴則事有不測其情不知其內(nèi)有怨蓋未有久而
不為害者率御之以和則動多違禮其事多專其心
無憚蓋未有久而不為亂者二者皆非君子所以處
家人之道其失均也故予謂君子之治室家御妾婦
當以正而使嚴行其中當以術(shù)而使寬在其中則無
太嚴太寬之弊然后率之以仁教之以義和之以禮
撫之以恩勿聽其言勿受其制勿從其役任以可責
之事使以不怨之勞有能不可太寵有過不可窮治
舉動不為彼所識措畫不為彼所料如是則彼之平
昔所可逞者皆在吾術(shù)中矣雖欲事不測而情不和
動違禮而事自專內(nèi)有所怨心無所憚不可得也夫
是數(shù)者既不可得而為則君子之治家室御妾婦之
道如斯而已矣
性理會通
  人倫
問妻可出乎程子曰妻不賢出之何害如子思亦嘗
出妻今世俗乃以出妻為丑行遂不敢為古人不如
此妻有不善便當出也只為今人將此作一件大事
隱忍不敢發(fā)或有隱惡為其陰持之以至縱恣養(yǎng)成
不善豈不害事人修身刑家最急纔修身便到刑家
上也又問古人出妻有以對姑叱狗藜蒸不熟者亦
無甚惡而遽出之何也曰此古人忠厚之道也古之
人交絕不出惡聲君子不忍以大惡出其妻而以微
罪去之以此見其忠厚之至也且如叱狗于親前者
亦有甚大故不是處只為他平日有故因此一事出
之爾或曰彼以此細故見逐安能無辭兼他人不知
是與不是則如之何曰彼必自知其罪但自己理直
可矣何必教他人知之然有識者當自知之也如必
待彰暴其妻之不善使他人知之是亦淺丈夫而已
君子不如此大凡人說話多欲令彼曲我直若君子
自有一個含容意思或曰古語有之出妻令其可嫁
絕友令其可交乃此意否曰是也
問再娶皆不合禮否曰大夫以上無再娶禮凡人為
夫婦時豈有一人先死一人再娶一人再嫁之約只
約終身夫婦也但自大夫以下有不得已再娶者蓋
緣奉公姑或主內(nèi)事耳如大夫以上至諸侯天子自
有嬪妃可以供祀禮所以不許再娶也
西山真氏曰夫之道在敬身以帥其婦婦之道在敬
身以承其夫故父之醮子必曰勉帥以敬親之送女
必曰敬之戒之夫婦之道盡于此矣
問妻有七出此卻是正當?shù)览矸菣?quán)也朱子曰然
朱子全書
  與陳師中
令女弟甚賢必能養(yǎng)老撫孤以全柏舟之節(jié)此事更
在丞相夫人獎勸扶植以成就之使自明沒為忠臣
而其室家生為節(jié)婦斯亦人倫之美事計老兄昆弟
必不憚贊成之也昔伊川先生嘗論此事以為餓死
事小失節(jié)事大自世俗觀之誠為□闊然自知經(jīng)識
理之君子觀之當有以知其不可易也
  答胡伯逢
男女居室人事之至近而道行乎其間此君子之道
所以費而隱也然幽暗之中□席之上人或而慢
之則天命有所不行矣此君子之道所以造端乎夫
婦之微密而語其極則察乎天地之高深也然非知
幾慎獨之君子其孰能體之易首于乾坤而中于咸
恒禮謹大昏而詩以二南為正始之道其以此與知
言亦曰道存乎飲食男女之事而溺于流者不知其
精又曰接而知有禮焉交而知有道焉惟敬者能守
而不失耳亦此意也
近思錄
  娶孀婦
或問孀婦于理似不可取如何伊川先生曰然凡取
以配身也若取失節(jié)者以配身是己失節(jié)也又問人
或有居孀貧窮無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
餓死故有是說然餓死事極小失節(jié)事極大
或問
  造端夫婦
夫婦之間隱微之際尤見道不可離知其造端乎此
則其所以戒謹恐懼之實無不至矣易首乾坤而重
咸恒詩首關雎而戒淫佚書記厘降禮謹大昏皆此
意也
袁氏世范
  睦親篇
中年以后喪妻乃人之大不幸幼子□女無與之撫
存飲食衣服凡閨門之事無與之料理則難于不娶
娶在室之人則少艾之心非中年以后之人所能御
娶寡居之人或是不能安其室者亦不易制兼有前
夫之子不能忘情或有親生之子豈免二心故中年
再娶為尤難然婦人賢淑自守和睦如一者不為無
人特難值耳再娶者宜慎擇
婦人不與外事者蓋謂夫與子既賢外事自不必預
若夫與子不肖掩蔽婦人之耳目何所不至今人多
有游蕩賭博至于鬻田園甚至于鬻其所居妻猶不
覺然則夫之不賢而欲求預外事何益也子之鬻產(chǎn)
必同其母而偽書契字者有之重息以假貸而兼并
之人不憚于論訟貸茶鹽以轉(zhuǎn)貿(mào)而官司責其必償
為母者終不能制然則子之不賢而欲求預外事何
益也此乃婦人之大不幸為之奈何茍為夫能念其
妻之可憐為子能念其母之可憐頓然悔悟豈不甚

婦人有以其夫蠢懦而能自理家務計筭錢谷出入
人不能欺者有夫不肖而能與其子同理家務不致
破蕩家產(chǎn)者有夫死子幼而能教養(yǎng)其子敦睦內(nèi)外
姻親料理家務至于興隆者皆賢婦人也而夫死子
幼居家營生最為難事托之宗族宗族未必賢托之
親戚親戚未必賢賢者又不肯預人家事惟婦人自
識書筭而所托之人衣食自給稍識公義則庶幾焉
不然鮮不破家
人之男女不可于幼小之時便議婚姻大抵女欲得
托男欲得偶若論目前悔必在后蓋富貴盛衰更迭
不常男女之賢否須年長乃得可見若早議婚姻事
無變易固為甚善或昔富而今貧或昔貴而今賤或
所議之婿流蕩不肖或所議之女很戾不檢從其前
約則難保家背其前約則為薄義而爭訟由之以興
可不戒乎
男女議親不可貪其閥閱之高資產(chǎn)之厚茍人物不
相當則子女終身抱恨況又不和而生他事者乎
有男雖欲擇婦有女雖欲擇婿又須自量我家子女
如何如我子愚癡庸下若娶美婦豈特不和或有他
事如我女丑拙狠妒若嫁美婿萬一不和卒為其棄
出者有之凡嫁娶因非偶而不和者父母不審之罪

古人謂周人惡媒以其言語反復紿女家則曰男富
紿男家則曰女美近世尤甚紿女家則曰男家不求
備禮且助出嫁遣之資紿男家則厚許其賠嫁之賄
且虛指數(shù)目若輕信其言而成婚則責恨見欺夫妻
反目至于仳離者有之大抵嫁娶固不可無媒而媒
者之言不可輕信如此宜謹察于始
明曹端夜行燭
  夫婦
或曰佛老之道清凈如此固非凡俗之所及今子不
惡凡俗而惡佛老何也端應之曰易云天地感而萬
物化生佛老以不夫婦為清凈則天地不如佛老之
清凈矣然使天地如佛老之清凈則陽自陽而陰自
陰上下蕭然常如隆寒之時矣萬物何自而生哉萬
物不生則吾族固無矣彼佛老之徒亦能自有乎且
萬物生于天地而各具一天地生生之理故有胎者
焉有卵者焉有勾者焉有甲者焉原其所以莫非陰
陽造化之道也是故圣人順天地之理制夫婦之義
使生生而不窮此所謂參天地而贊化育也且伏羲
肯為佛老之清凈而不夫婦則十五世之傳一萬一
千七百八十年之祀得乎神農(nóng)肯為佛老之清凈而
不夫婦則八代之傳五百二十年之祀得乎黃帝肯
為佛老之清凈而不夫婦則五帝夏后氏三十三主
之傳九百二十三年之祀得乎成湯也文武也肯為
佛老之清凈而不夫婦則六百二十九年之商八百
六十九年之周自誰傳耶高祖也太宗也肯為佛老
之清凈而不夫婦則四百二十五年之漢二百八十
九年之唐自誰興耶又如自今而后男皆如佛老之
清凈而不求其室女皆如佛老之清凈而不求其家
則百年之下生民之類有耶無耶傳曰有天地然后
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
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
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禮義時措中庸曰君子之道
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而佛老只是一個
不夫婦把父子君臣天地上下之理殄滅盡矣區(qū)區(qū)
慈悲不殺清凈不擾夫何補哉
章潢圖書編
  造端夫婦
天下之達道五夫婦特其一也自天地開辟以來有
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上下易歸妹
彖傳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天地不交而萬物不成
歸妹人倫之終始也此中庸所以謂君子之道造端
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道至察天地而功乃始
于夫婦之間曾謂中庸果不可能乎哉或曰道率于
性原于天語大莫載語小莫破故舉其全體則天地
圣人不能盡舉其一節(jié)則夫婦之愚不肖可與知能
所謂造端夫婦其理則然而君子以參贊位育為極
功于居室何與焉抑知明道行道豈遠人以為之哉
道不遠人自夫婦達之子臣弟友之倫富貴貧賤夷
狄患難之遇莫非用功之地也況道不離乎須臾而
居室之近乃常情最易媟狎君子無所不致其謹于
此尤加謹焉故戒慎不睹恐懼不聞不動而敬不言
而信矣而視聽言動其見于夫婦間者何敢忽也喜
怒哀樂未發(fā)謂之中發(fā)皆中節(jié)謂之和矣而喜怒哀
樂其發(fā)于夫婦間者何敢忽也惟夫婦乃人情所易
忽者且不敢忽則子臣弟友乃人所共勉者敢不孝
弟忠信乎哉自□席以達之大庭廣眾自宴昵情欲
以達之禮節(jié)揖讓無一不慎而造端則有自耳是故
觀厥刑于二女非舜之造端乎而四方從欲以治刑
于寡妻非文之造端乎而迓于兄弟家邦二圣固已
有明征矣易家人彖傳曰家人女正位乎內(nèi)男正位
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
謂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家正
而天下定矣孰謂察天地不始于夫婦哉嘗聞千里
之應系乎居室萬化之原起于閨門造端托始其功
信不可誣也但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端本澄源誰
其尸之誦大學深有警于毋自欺誦中庸深有警于
造端夫婦合而言之敢不勖諸
徐三重明善全編
  家則
一婦人賢明者稀況不讀書寡見大義其嗇以成家
者或昧大體而樂于時俗者尤難執(zhí)德要在男子隨
事?lián)硪灰幻靼组_導之若復溺于□席茍阿其意
彼遂習與相安恬然自信此非獨彼婦之過而其夫
實成之也凡家庭事有世俗所沿詩書所責者當理
諭譬曉務令灼然知如此為是如此為非但詞嚴義
正非甚不慧鮮有不警戢者若必執(zhí)迷自遂正可知
其夫平日閨闈之事矣魯夫人不德圣人猶罪其子
況身挈夫綱而不能相率以正責將誰委
  范內(nèi)
婦女非吉兇大事而出即鄭衛(wèi)二國風所□是矣河
間婦不游終為淑媛孔父妻不出何由殺其夫此往
事大戒灼灼宇宙內(nèi)者污俗頹風固多忽此而上明
禮儀下畏道路何可不痛以為懲凡吉兇大事而出
此在禮經(jīng)必不容已者其外即親族燕聚不宜數(shù)舉
亦不宜數(shù)預同居切近間以茶果敘坐或可往來亦
不得太久妨廢彼此家務至于無故設席遠招姻親
從婢飄搖歌舞嬉樂無論將來所趨若何士大夫茍
從詩書準繩已知此事必非端謹善道矣婦女何知
其責固當有在至于寒食拜墓今不問貴賤習常通
行要之婦女原無此禮第欲借以浪游為一歲樂事
耳倘有感慕九原之意何不于歲時家廟蒸嘗一與
內(nèi)執(zhí)事之列不與此而與彼其為浪游何辭且妝束
而出飄揚原野為行者觀望大非閨門美事茍害于
義何容從俗
范弘嗣做人鏡
  夫婦
夫婦意相比也情相昵也而主于有別夫象日婦象
月日月迭運晝夜相照為望相映為弦相避為朔相
交為合璧月止一會婦人陰類故稱月事夫與合寢
以應日月之交既孕不復會古者月令多忌欲人謹
房闥遠色欲其防甚嚴法天以有別也故壽命延聰
明長而子嗣廣矣無別則媟蠱惑夭亡隨之乃以
相助相成也所以為別也若以不正狎其夫好色迷
其婦大有妨于別矣

 夫婦部匯考
易經(jīng)
  序卦傳
有男女然后有夫婦



臨川吳氏曰先言天地萬物男女者有夫婦之
 所由也后言父子君臣上下者有夫婦之所致也
禮記
  曲禮
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婦有嬪有妻有妾


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自后而
 下皆三因而增其數(shù)妾之數(shù)未聞


馬氏曰昏義
 曰古者天子后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
 八十一御妻以聽天下之內(nèi)治此曰天子有后有
 夫人有世婦有嬪有妻有妾蓋昏義言后宮之治
 故兼天子后言之而備六宮之數(shù)而妾不與焉曲
 禮言后宮之位故止言天子而備六宮之名則雖
 后之尊亦曰有后而妾之賤亦與焉
  又
天子之妃曰后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婦人
庶人曰妻



鄭氏曰妃配也后之言后也夫之言扶孺之言
 屬婦之言服妻之言齊
公侯有夫人有世婦有妻有妾夫人自稱于其君曰
小童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



小童未成人之稱婢之言卑也
  又
祭夫曰皇辟



曰皇以君之稱尊之也辟法也妻所法式也為
 之宗廟以鬼享之不得不異其稱謂也
  又
生曰妻死曰嬪



嬪者婦人之美稱嬪猶賓也夫所賓敬也
  內(nèi)則
聘則為妻



妻齊也
爾雅
  釋親
嬪婦也


書曰嬪于虞
孔鮒小爾雅
  廣義
凡無妻無夫通謂之寡寡夫曰煢寡婦曰嫠
漢書
  杜欽傳
妻者夫之陰也
班固白虎通
  三綱六紀
夫為妻綱
  又
夫婦法人取象六合陰陽有施化端也
  又
夫婦者何謂也夫者扶也以道扶接也婦者服也以
禮屈服昏禮曰夫親脫婦之纓傳曰夫婦判合也
劉熙釋名
  釋親屬
天子之妃曰后后后也言在后不敢以副言也
諸侯之妃曰夫人夫扶也扶助其君也
卿之妃曰內(nèi)子子女子也在閨門之內(nèi)治家也
大夫之妃曰命婦婦服也服家事也夫受命于朝妻
受命于家也
士庶人曰妻妻齊也夫賤不足以尊稱故齊等言也
  又
配輩也一人獨處一人往輩耦之也
匹辟也往相匹耦也耦遇也二人相對遇也
  又
無妻曰鰥鰥昆也昆明也愁悒不寐目恒鰥鰥然也
故其字從魚魚目恒不閉者也
無夫曰寡寡踝也踝單獨之言也
魏張揖博雅
  釋親
男任也女如也
  又
嫗謂之妻
  又
夫扶也妻齊也婦服也
  又
君妻謂之小君男子謂之丈夫女子謂之婦人妻謂
之嬬婿謂之倩

 夫婦部藝文一
  史記外戚世家序     漢司馬遷
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非獨內(nèi)德茂也蓋
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興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
末喜殷之興也以有紂之殺也嬖妲己周之興也
以姜原及太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故易基干
坤詩始關雎書美厘降春秋譏不親迎夫婦之際人
道之大倫也禮之用唯婚姻為兢兢夫樂調(diào)而四時
和陰陽之變?nèi)f物之統(tǒng)也可不慎歟人能弘道無如
命何甚哉妃匹之愛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
于子況卑下乎既歡合矣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
矣或不能要其終豈非命也哉孔子罕稱命蓋難言
之也非通幽明之變惡能識乎性命哉
  報卓文君書       司馬相如
五味雖甘寧先稻黍五色有燦而不掩韋布惟此綠
衣將執(zhí)子之釜錦水有鴛漢宮有木誦子嘉吟而回
予故步當不令負丹青感白頭也
  與婦弟任武達書       馮衍
天地之性人有喜怒夫婦之道義有離合先圣之禮
士有妻妾雖宗之眇微尚欲逾制年衰歲暮恨入黃
泉遭遇妒嫉家道崩壞五子之母足尚在門五年以
來日甚歲劇以白為黑以非為是造作端末妄生首
尾無罪無辜讒口嗷嗷亂匪降天生自婦人青蠅之
心不重破國嫉妒之情不憚喪身牝雞之晨維家之
索古之大患今始于衍醉飽過差輒為桀紂房中調(diào)
戲布散海外張目扺掌以有為無痛徹蒼天毒流五
臟愁令人不賴生忿令人不顧禍入門著□繼嗣不
育紡績織了無女工家貧無僮賤為匹夫故舊見
之莫不凄愴曾無憫惜之恩惟一婢武達所見頭無
釵珥面無脂澤形骸不蔽手足抱土不原其窮不揆
其情跳梁大叫呼若入冥販糖之妾不忍其態(tài)計婦
當去久矣念兒曹小家無宅使哀憐姜豹常為奴婢
惻惻焦心事事腐腸□□藉藉不可聽聞暴虐此婢
不死如發(fā)半年之間膿血橫流婢病之后姜竟舂炊
豹又觸冒泥涂心為愴然縑縠放散冬衣不補端坐
化亂一縷不貫既無婦道又無母儀忿見侵犯恨見
狼藉依倚鄭令如居天上持質(zhì)相劫詞語百車劍戟
在門何暇有讓百弩環(huán)舍何可強復舉宗達人解說
詞如循環(huán)口如布□縣幡竟天擊鼓動地心不為惡
身不為搖耳宜詳居錯且自為計無以上書告訴相
恐狗吠不驚自信其情不去此婦則家不寧不去此
婦則家不清不去此婦則福不生不去此婦則身不
榮不去此婦則事不成吾數(shù)奇命薄端相逢遭自恨
以華盛時不早自定至于垂白家貧身賤之日養(yǎng)癰
長疽自生禍殃衍以室家紛然之故捐棄衣冠側(cè)身
山野絕交游之路杜仕宦之門闔門不出心專耕耘
以求衣食何敢有功名之路哉
  與宣孟書          前人
居室之義人之大倫思厚歡和之節(jié)樂定金石之固
又自傷前遭不良此有去兩婦之名事誠不得不然
豈中心之所好哉
  方正直言極諫對
節(jié)
    谷永
夫妻之際王事綱紀安危之機圣王所致慎也昔舜
飭正二女以崇至德楚莊忍絕丹姬以成霸功幽王
惑于褒姒周德降亡魯桓脅于齊女社稷以傾誠修
后宮之政明尊卑之序貴者不得嫉妒專寵以絕驕
嫚之端抑褒閻之亂賤者咸得秩進各得厥職以廣
繼嗣之統(tǒng)息白華之怨后宮親屬饒之以財勿與政
事以遠皇父之類損妻黨之權(quán)未有閨門治而天下
亂者也
  立張氏為惠帝后論     荀悅
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詩稱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易稱正家道家道正而天下大定矣姊
子而為后昏于禮而黷于人情非所以示天下作民
則也群臣莫敢諫過哉
  報妻書           秦嘉
不能養(yǎng)志當給郡使隨俗順時僶俯當去知爾所苦
尚未有瘳想念悒悒勞心無已當涉遠路趨走風塵
非志所慕慘慘少樂又計往還將彌時節(jié)念發(fā)同怨
意猶遲遲欲暫相見有所屬托今遣車往想必自力
  重報妻書           前人
車還空返甚失所望兼敘遠別恨恨之情顧尤悵然
間得此鏡既明妍及觀文彩世所希有意甚愛之
故以相與并寶釵一雙好香四種素琴一張常所自
彈也明鏡可以形寶釵可以耀首芳香可以馥身
素琴可以娛耳
  答嘉書           徐淑
知屈珪璋應奉歲使策名王府觀國之光雖失高素
皓然之業(yè)亦是仲尼執(zhí)鞭之操也自初承問心愿東
還迫疾未宜抱嘆而已日月已盡行有伴例想嚴裝
已辦發(fā)邁在近誰謂宋遠企予望之室邇?nèi)隋谖覄?br />如何深谷逶迤而君是涉高山巖巖而君是越斯亦
難矣長路悠悠而君是踐冰霜慘烈而君是履身非
形影何得動而輒俱體非比目何得同而不離于是
詠萱草之喻以消兩家之思割今日之恨以待將來
之歡君適樂土優(yōu)游京邑觀王都之壯麗察天下之
珍妙得毋目玩意移往而不能出耶
  又答嘉書           前人
既惠令音兼賜諸物厚顧殷勤出于非望鏡有文彩
之麗釵有殊異之觀芳香既珍素琴益好惠異物于
鄙陋割所珍以相賜非豐恩之厚孰肯若斯覽鏡執(zhí)
釵情意仿□操琴詠詩思心成結(jié)敕以芳香馥身喻
以明鏡鑒形此言過矣未獲我心也昔詩人有飛蓬
之感班婕妤有誰容之嘆素琴之作當須君歸明鏡
之鑒尚待君還未奉光儀則寶釵不列也未侍帷帳
則芳香不發(fā)也
  協(xié)和婚賦          蔡邕
惟情性之至好歡莫偉于夫婦受精靈之造化固神
明之所使事深微以元妙實人倫之肇始考邃初之
原本陰陽之綱紀乾坤和其剛?cè)狒迌陡衅涿婋?br />葛覃恐其失時摽梅求其庶士唯休和之盛代男女
得乎年齒婚姻協(xié)而莫違播欣欣之繁祉良辰既至
婚禮已舉二族崇飾威儀有序嘉賓僚黨祁祁云聚
車服照路驂騑如舞既臻門屏結(jié)軌下車阿傅御豎
雁行蹉跎麗女盛飾爛如春華
  出婦賦          魏文帝
思在昔之恩好似比翼之相親惟方今之疏絕若驚
風之吹塵夫色衰而愛絕信古今其有之傷煢獨之
無恃恨后嗣之不滋甘沒身而同穴終百年之長期
信無子而應出自典禮之常度悲谷風之不答怨昔
人之忽故被入門之初服出登車而就路遵長途而
南邁馬躊躕而回顧野鳥翩而高飛愴哀鳴而相慕
撫騑服而展節(jié)即臨沂之舊城踐麋鹿之曲蹊聽百
鳥之群鳴情悵悵而顧望心郁結(jié)其不平
  寡婦賦


       同前
 陳留阮元瑜早亡每感存其遺孤未嘗不愴然傷
 心故作斯賦
惟生民兮艱危在孤寡兮常悲人皆處兮歡樂我獨
怨兮無依撫遺孤兮太息俯哀傷兮告誰三辰周兮
遞照寒暑運兮代臻歷夏日兮苦長涉秋夜兮漫漫
微霜隕兮集庭燕雀飛兮我前去秋兮就冬改節(jié)兮
時寒水凝兮成冰雪落兮翻翻傷薄命兮寡獨內(nèi)惆
悵兮自憐
  謝妻改封陳妃表       曹植
璽書今以東阿王妃為陳王妃并下印綬因故上前
所假印以其拜授書以即日到臣輒奉詔拜其才質(zhì)
底下謬同受私遇寵素餐臣為其首陛下體乾坤育
物之德東海含容之大乃復隨例顯封大國光揚章
灼非臣負薪之才所宜克當非臣穢釁所宜蒙獲夙
夜憂嘆念報罔極洪施遂隆既榮枝干猥復正臣妃
為陳妃光耀宣朗非妾婦蠢愚所當蒙被葵藿草物
猶感恩養(yǎng)況臣含氣□佩弘惠歿而后已誠非翰墨
屢辭所能報答
  出婦賦           前人
以才薄之陋質(zhì)奉君子之清塵承顏色以接意恐疏
賤而不親悅新婚而忘妾哀愛惠之中零遂摧頹而
失望退幽屏于下庭痛一旦而見棄心忉怛以悲驚
衣入門之初服背□室而出征攀仆御而登車左右
悲而失聲嗟冤結(jié)而無訴乃愁苦以長窮恨無愆而
見棄悼君施之不終
  寡婦賦           王粲
闔門兮卻掃幽處兮高堂提孤孩兮出戶與之步兮
東廂顧左右兮相憐意凄愴兮摧傷觀草木兮敷榮
感傾葉兮落時人皆懷兮歡豫我獨感兮不怡日暗
兮不昏明月皎兮揚暉坐幽室兮無為登空□兮
下幃涕流連兮交頸心憯結(jié)兮增悲
  出婦賦           前人
既僥幸兮非望逢君子兮弘仁當隆暑兮翕赫猶蒙
眷兮見親更盛衰兮成敗恩彌固兮日新竦余身兮
敬事理中饋兮恪勤君不篤兮終始樂枯荑兮一時
心搖蕩兮變易忘舊姻兮棄之馬已駕兮在門身當
去兮不疑攬衣帶兮出戶顧堂室兮長辭
  寡婦賦           丁廙
惟女子之有行固歷代之彝倫辭父母而言歸奉君
子之清塵如懸蘿之附松似浮萍之托津何性命之
不造遭世路之險迍榮華曄其始茂所恃奄其徂泯
靜閉門以卻?;旯聼σ愿F居刷朱扉以白堊易元
帳以素幃含慘悴以何訴抱弱子以自慰時翳翳以
東陰日亹亹以西墜雞斂翼以登棲雀分散以赴肄
還空□以下幃拂衾褥以安寐想逝者之有憑因宵
夜之髣□痛存歿之異路終窈漠而不至時荏苒而
不留將遷靈以大行駕龍□于門側(cè)設祖祭于前廊
彼生離其猶難矧永絕而不傷自□恤而在疚履冰
冬之四節(jié)風蕭蕭而增勁寒凜凜而彌切霜凄凄而
夜降冰溓溓而晨結(jié)瞻靈宇之空虛悲屏幌之徒設
仰皇天而嘆息腸一日而九結(jié)惟人生于世上若馳
驥之過欞計先后其何幾亦同歸乎幽冥
  女史箴          晉張華
茫茫造化二儀始分散氣流形既陶既甄在帝庖犧
肇經(jīng)天人爰始夫婦以及君臣家道以正王猷有倫
婦德尚柔含章貞吉婉淑慎正位居室施衿結(jié)褵
虛恭中饋肅慎爾儀式瞻清懿樊姬感莊不食鮮禽
衛(wèi)女矯桓耳忘和音志厲義高而二主易心元熊攀
檻馮媛趨進夫豈無畏知死不□班妾有詞割歡同
輦夫豈不懷防微慮遠道罔隆而不殺物無盛而不
衰日中則昃器滿則傾崇猶塵積替若駭機人咸知
飾其容而莫知飾其性性之不飾或愆禮正斧之藻
之克念作圣出其言善千里應之茍違斯義則同衾
以疑夫出言如微而榮辱由茲勿謂幽昧靈鑒無象
勿謂元漠神聽無向無矜爾榮天道惡盈無恃爾貴
隆隆者墜鑒于小星戒彼攸遂比心螽斯則繁爾類
歡不可以黷寵不可以端端實生慢愛極則遷致盈
必損理有固然美者自美翩以取尤冶容求好君子
所讎結(jié)恩而絕職此之由故曰翼翼矜矜福所以興
靖恭自思榮顯所期女史司箴敢告庶姬
  別郗氏妻         王獻之
 獻之初取郗曇女名道茂及為秘書丞尚新安公
 主及獻之遇疾道家上章法應首過對曰不覺余
 事惟憶與郗家離婚
雖奉對積年可以為盡日之歡常苦不盡觸類之暢
方欲與□極當年之足以之偕老豈謂乖別至此諸
懷悵塞實深當復何繇日夕見□耶俯仰悲咽實無
已無已唯當絕氣耳
  楚狂接輿妻贊       左貴嬪
接輿高潔懷道行謠妻亦冰清同味元昭遺俗榮津
志遠神遼
  齊杞梁妻贊         前人
遭命不辰逢時險屯夫卒莒埸郊吊不賓哀崩高城
訴情穹旻遂赴淄川托軀清津
  悼亡賦           潘岳
伊良嬪之初降幾二紀以迄茲遭兩門之不造備荼
毒而嘗之嬰生艱之至極又薄命而早終含芬華之
芳烈翩零落而從風神飄忽而不反形安得而久安
襲時服于遺質(zhì)表鉛華于余顏問筮賓之何期宵過
分而參闌詎幾時而見之目眷戀以相屬聽雞人之
唱籌來聲叫以連續(xù)聞冬夜之恒長何此夕之一促
且伉儷之片合垂明哲乎嘉禮茍此義之不謬乃全
身之半體吾聞喪禮之在妻謂制重而哀輕既履冰
而知寒吾今信其緣情夕既昏兮朝既清延爾族兮
臨后庭入空室兮望靈座帷飄飄兮燈熒熒燈熒熒
兮如故帷飄飄兮若存物未改兮人已化饋生塵兮
酒停樽春風兮泮冰初陽兮戒溫逝逍遙兮浸遠嗟
煢煢兮孤魂
  哀永逝文          前人
啟夕兮宵興悲絕緒兮莫承俄龍□兮門側(cè)嗟俟時
兮將升嫂侄兮慞惶慈姑兮垂矜聞鳴雞兮戒朝咸
驚號兮撫膺逝日長兮生年淺憂患眾兮歡樂鮮彼
遙思兮離居嘆河廣兮宋遠今奈何兮一舉邈終天
兮不反盡余哀兮祖之晨揚明燎兮援靈輴撤房帷
兮席庭筵舉酹觴兮告永遷凄切兮增欷俯仰兮揮
淚想孤魂兮眷舊宇視倏忽兮若仿□徒髣□兮在
慮靡耳目兮一遇停駕兮淹留徘徊兮故處周求兮
何獲引身兮當去去華輦兮初邁馬回首兮旋□風
冷冷兮入帷云霏霏兮承蓋鳥俯翼兮忘林魚仰沫
兮失瀨悵悵兮遲遲遵吉路兮兇歸思其人兮已滅
覽余跡兮未夷昔同涂兮今異世憶舊歡兮增新悲
謂原隰兮無畔謂川流兮無岸望山兮寥廓臨水兮
浩汗視天日兮蒼茫面邑里兮蕭散匪外物兮或改
固歡哀兮情換嗟潛隧兮既敞將送形兮長往委蘭
房兮繁華襲窮泉兮朽壤中慕叫兮擗摽之子降兮
宅兆撫靈櫬兮訣幽房棺冥冥兮埏窈窈戶闔兮燈
滅夜何時兮復曉歸反哭兮殯宮聲有止兮哀無終
是乎非乎何遑趣一遇兮目中既遇目兮無兆曾寤
寐兮弗夢既顧瞻兮家道心長寄兮爾躬重曰已矣
此蓋新哀之情然耳渠懷之其幾何庶無愧兮莊子
  寡婦賦


       前人
 樂安任子咸者有韜世之量與余少而歡焉雖兄
 弟之愛無以加也不幸弱冠而終良友既沒何痛
 如之其妻又吾姨也少喪父母適人而所天又殞
 孤女藐焉始孩斯亦生民之至艱而荼毒之極哀
 也昔阮瑀既沒魏文悼之并命知舊作寡婦之賦
 余遂擬之以敘其孤寡之心焉其辭曰
嗟予生之不造兮哀天難之匪忱少伶俜而偏孤兮
痛忉怛以摧心寒泉之遺嘆兮詠蓼莪之余音情
長戚以永慕兮思彌遠而逾深伊女子之有行兮爰
奉嬪于高族承慶云之光覆兮荷君子之惠渥顧葛
藟之蔓延兮托微莖于樛木懼身輕而施重兮若履
冰而臨谷遵義方之明訓兮憲女史之典戒奉蒸嘗
以效順兮供灑埽以彌載彼詩人之攸嘆兮徒愿言
而心痗何遭命之奇薄兮遘天禍之未悔榮煜其始
茂兮良人忽以捐背靜闔門以窮居兮塊煢獨而靡
依易錦茵以苫席兮代羅幬以素帷命阿保而就列
兮覽巾箑以舒悲口嗚噎以失聲兮淚橫迸而沾衣
愁煩冤其誰告兮提孤孩于坐側(cè)時曖曖而向昏兮
日杳杳而西匿雀群飛而赴楹兮雞登棲而斂翼歸
空館而自憐兮撫衾幬以嘆息思纏綿以瞀亂兮心
摧傷以愴惻曜靈曄而遄邁兮四節(jié)運而推移天凝
露而降霜兮木葉落而隕枝仰神宇之寥寥兮瞻靈
衣之披披退幽悲于堂隅兮進獨拜于□垂耳傾想
于疇昔兮目仿□乎平素雖冥冥而罔覿兮猶依依
以憑附痛存亡之殊制兮將遷神而安厝龍□儼其
星駕兮飛旐翩以啟路輪按軌以徐進兮馬悲鳴而
局顧潛靈邈其不反兮殷憂結(jié)而靡訴晞形影于幾
筵兮馳精爽于丘墓自仲秋而在疚兮逾履霜以踐
冰雪霏霏而驟落兮風瀏瀏而夙興溜泠泠以夜下
兮水溓溓以微凝意怳□以遷越兮神一夕而九升
庶浸遠而哀降兮情惻惻而彌甚愿假夢以通靈兮
目□□而不寢夜漫漫以悠悠兮寒凄凄以凜凜氣
憤薄而乘胸兮涕交橫而流枕亡魂逝而永遠兮時
歲忽其遒盡容貌儡以頓悴兮左右凄其相□感三
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鞠稚子于懷抱兮嗟低
回而不忍獨指景而心誓兮雖形存而志隕重曰仰
皇穹兮嘆息私自憐兮何極省微身兮孤弱顧稚子
兮未識如涉川兮無梁若凌虛兮失翼上瞻兮遺象
下臨兮泉壤窈冥兮潛翳心存兮目想奉靈坐兮肅
清訴空宇兮曠朗廓孤立兮顧影塊獨言兮聽響顧
影兮傷摧聽響兮增哀遙逝兮逾遠緬邈兮長乖四
節(jié)流兮忽代序歲云暮兮日西頹霜被庭兮風入室
夜既分兮星漢回夢良人兮來游若閶闔兮洞開怛
驚悟兮無聞超惝恍兮慟懷慟懷兮奈何言陟兮山
阿墓門兮肅肅修隴兮峨峨孤鳥嚶嚶兮悲鳴長松
萋萋兮振柯哀郁結(jié)兮交集淚橫流兮滂沱蹈恭姜
兮□誓詠柏舟兮清歌終歸骨兮山足存憑托兮余
華要吾君兮同穴之死矢兮靡他
  讓婚表          宋江
伏承詔旨當以臨海公主降嬪榮出望表恩加典外
顧審輶蔽伏用憂惶臣寒門□族人凡質(zhì)陋閭閻有
對本隔天姻如臣素流室貧業(yè)寡年近將冠皆已有
室荊釵布裙足得成禮每不自解無偶迄茲媒訪莫
尋素族弗問自惟門慶屬降公主天恩所覃容及丑
末懷憂抱惕慮不獲免征命所當果膺茲舉雖門泰
宗榮于臣非幸仰緣圣貸冒陳愚實自晉氏以來配
尚王姬者雖累經(jīng)美胄亟有名才至如王敦懾氣桓
溫斂威真長佯愚以求免子敬灸足以違詔王偃無
仲都之質(zhì)而□露于北階何瑀闕龍工之姿而投軀
于深井謝莊殆自同于室殷沖幾不免于強鉏數(shù)
人者非無才意而勢屈于崇貴事隔于聞覽吞悲茹
氣無所逃訴制勒甚于仆隸防閑過于婢妾往來出
入人理之常當賓待客朋友之義而令掃轍息駕無
窺門之期廢筵抽席絕接對之理非唯交友離異乃
亦兄弟疏闊第令受酒肉之賜制以動靜監(jiān)子荷錢
帛之私節(jié)其言笑姆奶爭媚相勸以嚴妮媼競前相
諂以急第令必凡庸下才監(jiān)子皆葭萌愚豎議舉止
則未閑是非聽言語則謬于虛實姆奶敢恃舊耆唯
贊妒忌尼媼自倡多知務檢口舌其間又有應答問
訊卜筮師母乃至殘余飲食詰辯與誰衣被故敝必
責頭領又出入之宜繁省難衷或進不獲前或入不
聽出不入則嫌于欲疏求出則疑有別意召必以三
晡為期遣必以日出為限夕不見晚魄朝不識曙星
至于夜步月而弄琴晝拱袂而披卷一生之內(nèi)與此
長乖又聲影裁聞則少婢奔迸裙袂向席則老丑叢
來左右整刷以疑寵見嫌賓客未冠以少容致斥禮
則有列媵象則有貫魚本無嫚嫡之嫌豈有輕婦之
誚況今義絕傍和虔恭正匹而每事必言無儀適設
辭輒言輕易我又竊聞諸主集聚唯論夫族緩不足
為急者法急則可為緩者師更相扇誘本其恒意不
可貸借固實常辭或言野敗去或言人笑我雖家曰
私理有甚王憲發(fā)口所言恒同科律王藻雖復強佷
頗經(jīng)學涉戲笑之事遂為冤魂褚曖憂憤用致夭絕
傷理害義難以具聞夫螽斯之德實致克昌專妒之
行有妨繁衍是以尚主之門往往絕嗣駙馬之身通
離釁咎以臣凡弱何以克堪必將毀族淪門豈伊身
眚前后嬰此其人雖眾然皆患彰遐邇事融天朝故
吞言咽理無敢論訴臣幸屬圣明矜照由道弘物以
典處親以公臣之鄙懷可得自盡如臣門分世荷殊
榮足守前基便預提拂清官顯宦或由才升一叨婚
戚咸有恩假是以仰冒非宜披露丹實非唯止陳一
己規(guī)全身愿實乃廣申諸門憂患之切伏愿天慈照
察特賜蠲停使燕雀微群得保叢蔚蠢物含生自已
彌篤若恩詔難降披請不申便當刊膚剪發(fā)投山竄

  為衡山侯與婦書      梁何遜
昔人邀游洛汭會遇陽臺神仙仿□有如今別雖帳
前微笑涉想猶存而幄里余香從風且歇掩屏為疾
引領成勞鏡想分鸞琴悲別鶴心如膏火獨夜自煎
思等流波終朝不息始知萋萋萱草忘憂之言不實
團團輕扇合歡之用為虛路邇?nèi)隋谝魤m寂絕一日
三秋不足為喻聊陳往翰寧寫款懷遲枉瓊瑤慰其
杼軸
  為王寬與婦義安主書   陳伏知道
昔魚嶺逢車芝田息駕雖見妖淫終成揮忽遂使家
勝陽臺為歡非夢人慚蕭史相偶成仙輕扇初開欣
看笑靨長眉始靨愁對離猶聞徙佩顧長廊之未
盡尚分行幰冀迥陌之難回廣攝金屏莫令愁擁恒
開錦幔速望人歸鏡臺新去應余落粉熏爐未徙定
有余煙淚滴芳衾錦花長濕愁隨玉軫琴鶴恒驚已
覺錦水丹鱗素書稀遠玉山青鳥仙使難通彩筆試
操香箋遂滿行云可托夢想還勞九重千日詎想倡
家單枕一宵便如蕩子當令照影雙來一鸞羞鏡勿
使窺獨坐姮娥笑人
  同牢過制奏      北魏元孝友
夫婦之始王化所先共食合瓢足以成禮而今之富
者彌奢同牢之設甚于祭盤累魚成山山有林木林
木之上鸞鳳斯存徒有煩勞終成委棄仰惟天意其
或不然請自茲以后過者以違旨論官司不加糾劾
即與同罪
  為梁上黃侯世子與婦書  北周庾信
昔仙人導引尚刻三秋神女將梳猶期九日未有龍
飛劍匣鶴別琴臺莫不銜怨而心悲聞猿而下淚人
非新市何處尋家別異邯鄲那應知路想鏡中看影
當不含啼欄外將花居然俱笑分杯帳里卻扇□前
故是不思何時能憶當學海神逐潮風而來往勿如
織女待填河而相見
  述志賦


     隋蕭皇后
 帝每游幸后未嘗不隨從時后見帝失德心知不
 可不敢措言因為述志賦以自寄焉其詞曰
承積善之余慶備箕于皇庭恐修名之不立時負
累于先靈乃夙夜而匪懈實寅懼于元冥雖自強而
不息亮愚蒙之多滯思竭節(jié)于天衢才追心而弗逮
實庸薄之多幸荷隆寵之嘉惠賴天高而地厚屬王
道之升平均二儀之覆載與日月而齊明乃春生而
夏長等品物而同榮愿立志于恭儉私自兢于誡盈
孰有念于知足茍無希于濫名惟至德之弘深情不
邇于聲色感懷舊之余恩求故劍于宸極叨不世之
殊盼謬非才而奉職何寵祿之逾分兮撫胸襟而未
識雖沐浴于恩光內(nèi)慚惶而累息顧微躬之寡昧思
令淑之良難實不遑于啟處將何情而自安若臨深
而履薄心戰(zhàn)栗其如寒夫居高而必危每處滿而防
溢知恣夸之非道乃攝生于沖謐嗟寵辱之易驚尚
無為而抱一履謙光而守志且愿安乎容膝珠簾玉
箔之奇金屋瑤臺之美雖時俗之崇麗蓋哲人之所
鄙愧絺绤之不工豈絲竹之喧耳知道德之可尊明
善惡之由己屏囂煩之俗慮乃服膺于經(jīng)史綜箴誡
以訓心觀女圖而作軌遵古賢之令范冀福祿之能
綏時循躬而三省覺今是而昨非嗤黃老之捐思信
為善之可依慕周姒之遺風美虞妃之圣則仰先哲
之高才慕至人之休德質(zhì)菲薄而難縱心恬愉而去
惑乃平生之耿介實禮義之所遵雖生質(zhì)之不敏庶
積行以成仁懼達人之蓋寡謂何求而自陳誠素志
之難寫同絕筆于獲麟
  傷往賦


     唐劉禹錫
 人之所以取貴于飛走者情也而誕者以遺情為
 智豈至言耶予授室九年而鰥痛若人之夭閼弗
 遂也作賦以傷之冀夫覽者有以增伉儷之重云
嘆獨處之悒悒兮憤伊人之我遺情可殺而猶毒境
當歡而復悲人或朝嘆而暮息夫何越月而逾時太
極運乎三辰轉(zhuǎn)寒暑而下馳有歸于無兮盛復于衰
猶昧爽之必暮又安得而怨咨我今怨夫若人兮曾
旭旦而潛暉飄零偏反之萼倏忽蜉蝣之衣川走下
而不還露迎陽而易晞思已甚兮難絕見無期兮永
思我行其野農(nóng)民桑者舉案來馌亦在林下我觀于
途裨販之夫同荷均挈荊釵布襦羽毛之蕃鱗介之
微和鳴灌叢雙泳漣漪薨薨者蟲蠢蠢伊豸游空穴
深兩兩相比何動類之萬殊必雄雌而與俱物莫失
儷以孤處我方踽踽而焉如我復虛室目凄涼兮心
伊郁心伊郁兮將誰語坐匡□兮撫嬰兒何所丐沐
兮何從仰飴襦□在身兮昔圍差跌鞶囊附臂兮余
馥葳蕤誠天性之憯感顧童心兮如疑嘵然有難繼
之慕漠然減好弄之姿指遺□兮能認訴空帷兮欲
歸我入寢宮痛人亡兮物改其容寶瑟僵兮弦柱絕
瑤臺傾兮鏡奩空寒爐委灰虛幌多風隙駟晨轉(zhuǎn)
蟾夜通步搖昏兮網(wǎng)拈翡翠芳褥掩兮塵化蚷蛩閱
刀尺之余澤見巾箱之故封玩服儼兮猶具繁華謝
兮焉從想翩翻于是非求窸窣與冥蒙信奇術(shù)之可
致嗟此生兮不逢徒注視以寂聽恍神疲而目窮還
抱影以獨出紛百哀而攻中系曰龍門風霜苦別鶴
哀鳴夜銜羽吳江波浪深雌劍一去無遺音悲之來
兮憒予心洶如行波洊浸淫悵緣情而莫極思執(zhí)禮
以自箴已焉哉冉冉生死悠悠古今乘彼一氣兮聚
散相尋或鼓而興或罷而沉以無涯之情愛悼不駐
之光陰諒自迷其有分徒終怨于匪忱彼蒙莊兮何
人予獨累嘆而長吟
  祭妻李氏文         符載
坤道尚順?gòu)D德尚柔于維夫人璨璨寡仇玉樹易摧
慶云不留零落當年職此之由禮云胖合意不為薄
矧余與子既和且樂一朝已矣百端無托穆穆中闈
從茲寂寞常日和鳴尚為邈然此別如何遂欲終天
夏木蓋庭新陰芊眠美景如舊孤魂不還同穴相從
乃曰義全斯言旦旦神無懵焉
  祭亡妻博陵郡君文     獨孤及
大歷八年二月十五日檢校司封郎中兼舒州刺史
獨孤及謹以清酌菜□之奠敬祭于故博陵郡君之
靈嗚呼及顧惟鄙薄謬忝合好采蘩助祭歲時未幾
執(zhí)手偕老昊天遽奪齊體苦晚遺跡太早猶未知壽
域有涯短長已臻其極耶將薄佑速亹宜為淑明所
棄耶屋壁掛存琴瑟響絕修法勤義今將疇依日月
有時龜筮何協(xié)將陟故路祔于先塋及為印綬所拘
不獲親自封樹豈虞此別死生間之往歲方舟偕來
今也單輤獨歸郊岐不慟心骨可絕頃者萬事無非
去塵變化茫茫往矣何道今日□酒將抒永別尚饗
  上中宗書         桓彥范
詩以關雎為始言后妃者人倫之本治亂之端也故
舜之興以皇英而周之興以任姒桀奔南巢禍階末
嬉魯桓滅國惑始齊姜伏見陛下臨朝視政皇后必
施帷殿上預聞政事臣愚謂古王者謀及婦人皆破
國亡身傾辀繼路且以陰乘陽違天也以婦陵夫違
人也違天不祥違人不義故書曰牝雞之晨惟家之
索易曰無攸遂在中饋言婦人不得預外政也伏愿
上以社稷為重令皇后無居正殿干外朝深居宮掖
修陰教以輔佐天子又道路藉藉皆云胡僧慧范托
浮屠法詭惑后妃出入禁奧瀆撓朝政陛下嘗輕騎
微服數(shù)幸其居上下污慢君臣虧替臣謂興化致治
以康乂國家者繇進善而棄惡孔子曰執(zhí)左道以亂
政者殺假鬼神以危人者殺今慧范亂政危人者也
不急誅且有變除惡務本愿早裁之
  進女孝經(jīng)表      陳邈妻鄭氏
妾聞天地之道貴剛?cè)嵫煞驄D之道重禮義焉仁義
禮智信者是謂五常五常之教其來遠矣總而為主
實在孝乎夫孝者感鬼神動天地精神至貫無所不
達蓋以夫婦之道人倫之始考其得失非細務也易
著乾坤則陰陽之制有別禮標羔雁則伉儷之事實
陳妾每覽先圣垂言觀前賢行事未嘗不撫躬三復
嘆息久之欲緬想余芳遺蹤可躅妾侄女特蒙天恩
冊為永王妃以少長閨闈未閑詩禮至于經(jīng)誥觸事
面墻夙夜憂惶戰(zhàn)懼交集今戒以為婦之道申以執(zhí)
巾之禮并述經(jīng)史正義無復載乎浮詞總一十八章
各為篇目名曰女孝經(jīng)上至皇后下及庶人不行孝
而成名者未之聞也妾不敢自專因以曹大家為主
雖不足藏諸巖石亦可以少補閨庭輒不揆量敢茲
聞達輕觸屏扆伏待罪戾妾鄭氏誠惶誠恐死罪死
罪謹言
  哀節(jié)婦賦


    李華
 武康尉薄自牧嘗謂余曰仆有賢女適江陰尉鄒
 待征待征亦良士仆志之矣鄒子孤立時無古人
 誰復知之余嘗記其言及江左之亂待征解印竄
 匿其妻為盜所驅(qū)將辱之妻密以待征官告托付
 村媼尋待征付焉而后就死嗚呼自喪亂以來士
 女以貞烈殆斃者眾余不盡知之若薄氏者與其
 父游聞其義聲動于江南又焉得不賦之命曰哀
 節(jié)婦賦云爾
昔歲群盜并起橫行海浙江陰萬戶化為凝血無蘭
不焚無玉不折峨峨薄媛淵然明節(jié)自牧之子待征
之妻玉德蘭姿女之英兮鄒也避禍伏于榛莽婉如
之嬪執(zhí)為囚虜匐匍泥沙極望無睹出授官之告托
垂白之姥姥感夫人爰達鄒君兵解求尸宛在江濆
哀風起為連波病氣結(jié)為孤云鳧雁為之哀鳴日月
為之蒙昏端表移景而直勁芳貫霜而獨存知子
莫若父誠哉長者言
  傷春辭          無名氏
晝出門而不敢歸兮畏空室之漫漫忽入門而欲語
兮嗟猶憶其尚存役魂魄于宵夢兮追仿□而無緣
訪臨□之道士兮從稠桑之老人縱不得而復見兮
恐荒忽而非真
  女憲傳序         宋馬令
嗚呼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
者先齊其家齊家之法在于女憲而女之所以為憲
者毋傾城之哲也毋索家之言也究德性之厚原道
化之本不過于以順為事以貞為節(jié)而已順貞以化
天下何往不格哉是故觀刑二女虞舜惟帝微傳太
姒西伯惟王帝王之德配天地而推其本始以言之
必自于閨閫之近者凡以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
家故也易曰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作
女憲傳
  亡妻王氏墓志銘       蘇軾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趙郡蘇軾之妻王氏卒于京師
六月甲午殯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
之東北彭山縣安鎮(zhèn)鄉(xiāng)可龍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
北八步軾銘其墓曰君諱弗眉之青神人鄉(xiāng)貢進士
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歸于軾有子邁君之未嫁事
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謹肅聞其始未嘗
自言其知書也見軾讀書則終日不去亦不知其能
通也其后軾有所忘君輒能記之問其他書則皆略
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靜也從軾官于鳳翔軾有所
為于外君未嘗不問知其詳曰子去親遠不可以不
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軾者相語也軾與客言于外
君立屏間聽之退必反復其言曰某人也言輒持兩
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與是人言有來求與軾親
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與人銳其去人必速已而
果然將死之歲其言多可聽類有識者其死也蓋年
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軾曰婦從汝于艱難不
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諸其姑之側(cè)未期年而先君沒
軾謹以遺令葬之銘曰
君得從先夫人于九原予不能嗚呼哀哉余永無所
依怙君雖沒其有與為婦何傷乎嗚呼哀哉
  內(nèi)子遺□序       元傅若金
故妻孫氏蕙蘭早失母父周卿先生以孝經(jīng)女誡教
之詩固未之學也因其弟受唐詩家法取而讀之得
其音格輒能為近體五七言語皆閑雅可誦非茍學
所能至者然不多為又恒毀其□家人或竊收之則
曰偶適情耳女子當治織組紃以致其孝敬辭翰
非所事也既卒家人哭而稱之因出其□得若干首
特為編集成帙序而藏之題曰綠□遺□其未成章
者云露下庭梧葉風吹月桂花登樓聞過雁開戶見
棲□繡簾當雪卷銀燭背風然雪晴山顯翠風暖水
生紋萱草當階綠櫻桃落地紅芍藥開時病荼蘼落
處愁玉釵簪末利羅扇繡芙蓉前垂柳分春色鏡
里幽蘭對曉花間影過那知燕柳外聲來不見鶯
慈親教婢回金剪驕妹嗔人奪繡針成寶鏡楊花
過行出珠簾燕子歸自傾甕里春泉水親灌階前石
竹花海棠帶雨胭脂重楊柳凝煙翡翠濃殘膏剩馥
猶有余妍汝礪惜其才每見于悼亡諸作纏綿凄
惻有足悲者故為表而出之以傳于世
  志妻殯           前人
君諱淑字蕙蘭姓孫氏其先汴人年二十三歸我于
湘中五月而卒君高朗秀惠生六歲母卒父教以書
稍長習女工晨起獨先盥櫛適父母所問安畢佐諸
母具食飲退治女工晡時觀經(jīng)史或鳴琴自休既夕
聚家人瞑坐說古貞女孝婦傳燭至治女工如初富
貴家多求婚父不許及以許余家人不悅一日有幸
余疾者欲因動之君曰大人以愛子許人必慎所擇
矣即有不諱命也若等謂我且慕世俗富貴而改聘
耶有死而已皆愧謝不敢復言事繼母盡孝道死之
日母大慟既瞑目久忽徐起止母哭令自寬及母出
私泣告余曰妾為父母所偏愛即死必傷其心然終
必死矣為將奈何君后富貴幸念之言既復瞑目泰
定五年八月廿有一日也
  七出議          明王袆
禮妻有七出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惡疾多言竊盜是
也而又有三不去有所取無所歸與更三年之喪前
貧賤后富貴是也凡此圣人所以慎男女之際重婚
姻之始也后世之議者或曰婦人不順父母淫妒多
言竊盜其為罪而見出宜也若無子惡疾乃其不幸
非其罪也而去之非禮也圣人之制禮豈其若是嚴
甚哉故七出定為五出于禮為稱也曰圣人之制禮
嚴與寬蓋并用也惟其嚴也故有以合乎天理之公
惟其寬也故有以順乎人情之正寬嚴相適而制禮
之意得矣今自七出言之無子惡疾固婦人之不幸
也而出之則過乎嚴矣然三不去者婦人孰無之使
其無子惡疾矣而或其有所取無所歸也與更三年
之喪也前貧賤而后富貴也則固不得而去之也是
又未嘗不寬甚也夫夫婦之配偶人倫之本也圣人
之制禮其必審于此矣故曰寬嚴相適圣人制禮之
意所以為中也或曰惡疾無子而或有是三不去者
固不去矣使或無是也則其出也庸豈其罪歟曰妻
道二一曰奉宗祀也一曰續(xù)宗嗣也二者人道之本
也今其無子則是絕世也惡疾則是不可與共粢盛
也是義之不得不絕者也夫不順父母以其逆德也
淫以其亂族也妒以其亂家也多言以其離間也竊
盜以其反義也五者其惡德之見絕于人者也無子
之絕世惡疾之不可與共粢盛二者其惡德之見絕
于天者也其于義所當絕均也或曰古者詣侯一夫
人六侄娣兩媵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藉使妻
有惡疾無子則固有妾足以生子而奉祀奚必妻之
出也曰禮莫重于嫡孽之分所以培化本而窒亂源
也庶孽并嫡家國之禍莫不由茲茍因妻有惡疾無
子而成庶孽之寵以啟爭奪之禍是家國之大不幸
也又況庶人有妻而無妾其為不幸也尤大夫因婦
人之不幸而致家國之大不幸輕重之際圣人固有
以權(quán)衡之而謹其始矣然則以惡疾無子而出妻義
之不得已而禮之不可免者也或曰禮者先王教人
之具律者圣人御世之準故禮虛文而律實法也七
出之文雖載于禮而五出之法今著于律奚為其不
可也曰禮與律非二物也禮者防之于未然律者禁
之于已然皆緣人情而為制禮之所不許即律之所
不容出于禮則入于律也惡疾無子之當出其著于
律歷代相因未之有改由人情之所同也禮律二者
均為圣人之所制其輕重之際詳矣七出之目胡獨
于今而廢之也故嘗論之夫婦之道以義合以禮成
者也其成也則納之以禮不合也則出之以義圣人
之所許也禮載諸侯出夫人夫人比至于其國以夫
人之禮行至以夫人入使者將命曰寡君不敏不能
從而守社稷宗廟使使臣某敢告于執(zhí)事主人對曰
寡君固前辭不敏矣寡君敢不敬須以□命大夫以
下出妻夫使人致之曰某不敏不能從而供粢盛某
也敢告于侍者主人對曰某之子不肖不敢辟誅敢
不敬須以□命是以進退之間從容孫順有如此先
王因其義之不得已而禮之不可免所以存其辭而
不廢也是故孔子之家三世嘗出妻矣使果以出妻
為難也然則圣人非歟由是論之徇私情昵細惠不
知禮義之大節(jié)謂婦人無子惡疾為不當去而欲滅
七出為五出者可謂野于禮也已
  孔門出妻辨        方都秦
孔氏出妻之說惟雜見于檀弓之書其言曰子上之
母死而不喪又曰伯魚之母死□而猶哭又曰子思
之母死于衛(wèi)后世不察而深信之遂以為孔氏三出
其妻云嗟乎圣人人倫之至也而孔子尤圣人之出
類萃者也司徒肇開倫紀其有功德于天地甚大
天之報之越千余年篤生其苗裔以為萬世人倫道
術(shù)之宗主而尚留一缺略不備之理于其身又于其
子孫以貽譏后世者此必非天意也今世一介之儒
茍不自菲薄束修砥行先求于人倫之內(nèi)無有慚德
而大圣大賢顧不能得之伉儷之際則何以說焉或
者曰彼圣賢之妻豈真有大失德如后世之所應出
者乎諸如蘋蘩滫敦牟□匜之屬微有戾焉即置
而去之耳嗟乎孔子讀易序咸恒而曰夫婦之道不
可以不久也系家人而曰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于
書稱厘降于詩首關雎于春秋嚴適妾于冕而親迎
之禮猶亟與哀公重言之刪定六經(jīng)盍嘗不致嚴乎
夫婦之際也然則合二姓之好以繼百世之祀而謂
其以微疵細過中道棄捐此則圣人之所不忍為也
或者又曰人倫之內(nèi)有幸不幸焉弟可誅尚誅之妻
可出庸詎不出之乎誅之無損于周公也即出之亦
何損于孔子也是殆不然兄弟以天合者也己則圣
賢而不能必兄弟之不狂愚者周公之所不得自主
也若于妻則人合者也孔子幼失怙恃其婚也非由
父命好逑淑女擇之也必豫矣己則圣賢而能必其
妻之不狂愚者孔子之所得自主也詩之言曰刑于
寡妻又曰宜爾室家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
然則夫夫婦婦而家道正微孔氏之門其誰與歸且
婦人之職易稱爾無攸遂在中饋無非無儀惟酒食
是議今思圣賢人之妻縱不能與圣賢人比德而絜
量焉乃至以有罪行求為一尋常箕婦而不得刑
于之謂何其何以自解于涼德耶則欲曲為之解曰
出之言生也猶呂相所云康公我之自出也不喪出
母者厭于嫡而不敢喪也是又不然伯魚之母宋幵
官氏之女也孔子年十九而娶之越期而生伯魚其
為嫡也審矣然則何以釋其誣耶蓋當世之誣圣人
者不止此也司馬遷謂叔梁紇有野合于顏氏之說
至于孔子不知父墓而殯母于五父之衢以為顏氏
諱而不告鄭氏因之以滋惑于后世者多矣史遷去
圣人之世未遠也且好學深思而其言之不察如此
況其他乎微特此也孟子之世距孔子百年耳而主
癰疽主侍人瘠環(huán)已有敢于誣圣人而不顧者矣吾
意圣人道大莫容當世削之伐之圍之殺之非之笑
之者不一人謗興而毀來遂不難詆誣其父子祖孫
各以伉儷不全有修齊之有缺以虧損其盛德至一
再傳之后而口實為不可易矣后世儒者學術(shù)未醇
信道不篤遂著為文章以新一時之耳目而不能以
理格其非究同于非圣無法而不自知也噫亦可慨
也夫昔公儀休相魯入其家見織帛怒而去其妻趙
田袁氏以為考之史記循吏傳儀見其家織布好而
疾出其家婦意必家有織布婦而休遣去之耳非其
妻也嗟乎袁氏尚不欲以出妻之說為昔賢累也而
況于圣人乎若夫哭庶氏之母于孔氏之廟亦理之
不可信者也伯魚之歿也年蓋五十也其妻老而子
亦漸壯矣且孔子從大夫之后其家不甚貧計足以
自活安有未亡之老嫠為大圣人之冢婦尚昧昧于
從一之義而甘蹈凱風之敝者乎是必不然矣盡信
書不如無書儒者讀書論世亦斷之以其理而已矣
豈好辨哉
  奠亡室曾孺人       羅洪先
嗚呼嗚呼自子于歸以來三十有五年吾以學且仕
憂且病與子居室者不過數(shù)年耳雖遠在數(shù)千里外
未嘗以饋祀賓祭之事一日戚吾之心者以子能知
吾之心敬承不違雖勤瘁淡泊能久安之誠足恃也
自吾歸田以來一十有五年吾以講學聚友外出者
歲不知其幾矣雖遠在數(shù)百里外未嘗以取與酬應
之事一日戚吾之心者以子能知吾之心敬承不違
雖其身甚羸然不易病即病亦不逾日速愈誠足恃
也二三年間子雖易病吾亦外出未嘗以子之病一
日戚吾之心者以子命數(shù)問之術(shù)者咸謂必壽吾方
以后事委之固不意在吾前也嗚呼嗚呼今歲何歲
出不及千里別不逾半期而子亦甚病何為子之身
可恃于三十五年之間而不少待于旬日術(shù)者之言
第驗于十有五年之前而不見信于今歲豈吾積釁
多過上天降罰故虐子以困吾耶抑命數(shù)本不可測
吾皇惑于人言輕視子之身耶將子之身固不勝病
其速愈者皆強起也可悲也吾每出門未嘗問期今
歲期以七月吾亦漫然應諾相慰藉而出出而病病
而歸正在六月使背不癰癰不甚必且踐諾子或不
病未可知也聞子得報旦夕邑邑豈子之身固不易
病吾以背癰病子耶七月之期意在庶子庶子不舉
旦夕邑邑將為廣祀然耶抑亦有他危也使舉庶子
背又不癰子必不病即病亦必速愈是子之命數(shù)固
不當終吾且為子促之可悲也尋常有往必來告揖
舟車治裝悉出經(jīng)紀吾勞子三十有五年之久今為
千古之別乃病不知其時藥不辨其宜沒不聞其語
殮不執(zhí)其手子其有遺恨于吾否耶可悲也性資淑
慎動遵禮訓非大病不肯迎醫(yī)非至戚不敢見客今
自診視至于含飯一切他屬弱息世光惟有累累熟
視仰天長號而已子其有深憾于吾否耶可悲也即
子委命能不吾憾吾出而反顧莫為之主入而獨處
莫為之語吾縱有四方之志其終能恝然耶可悲也
術(shù)者言吾命數(shù)明歲當厄使命數(shù)果不可測言或不
驗斯亦已矣不爾則后之視吾者果能如子否耶即
使吾之命數(shù)幸而稍延為吾供饋祀節(jié)取與守禮訓
而不違者誰耶其能如子之勤瘁淡泊一不以戚吾
之心否耶吾亦何恃而能遽忘耶可悲也去歲此日
授我衣裳勸我酒漿今歲此日呼之不應食之不嘗
吾之學非老非莊是觸于目而戚于心者方長也子
亦寧無重傷耶嗚呼
  敕贈安人賢妻江氏壙記   鄒元標
此吾妻江安人壙也吾妻棄予在戊戌春己亥正月
蒙敕贈安人蓋殊恩云李獻吉志妻左氏及結(jié)腸篇
讀者擊節(jié)左氏相獻吉以戶部下獄及潯陽對簿時
事獻吉下獄未幾即蒙孝宗敬皇帝釋放督學憲臣
與御史相厄縱不直不過罷官耳而獻吉思其妻至
欲結(jié)腸又楊用修太史夫人寄永昌詩海內(nèi)聞而酸
辛夫相門冢婦思夫戍非從夫于征者此二婦□吾
妻只身偕予茹荼蟲蛇草露中生死難易何如也李
楊二公以雄詞高一代故兩賢妻懿芳流播宏遠予
藻思不逮二公又秘不以語人負予妻矣北門大夫
入而偏謫呼天自矢予妻事予如死生如貧賤如患
難二十年雍穆如一毫無后言予得以一意徑行無
纖毫罣懷抱又往睹南都新鐫列女傳誣以吾妻為
周予曰此誣妻聞而曉予曰即不誣何益予聞其言
較之古截發(fā)短衣與夫并耕藏名者何先后殊圣人
而作即以吾妻繼國風亦無忝矣嗟吾妻溫惠淑慎
樛木之仁宜有后永年乃產(chǎn)三男夭年僅四旬世之
悍者妒者躁戾者發(fā)白垂垂兒孫濟濟豈天所與者
在彼不在此故有所靳耶是皆不可曉予每思之輒
不欲生同年羅給諫一日曉予曰吾輩出世豈一人
一事便了此生予韙其言輒不敢念及今吾妻葬聊
為書壙中之石如此其詳具載行狀志銘中墓在五
十六都小陂飛鳳形子山午向虛左穴為予藏骨所
安人諱坤芷生嘉靖己未六月廿六歿萬歷戊戌三
月初九葬萬歷己亥十二月十八葬之日宣揚制詞
肅將皇命則毗陵周侯名士龍起家戊戌進士同至
者署教諭事舉人楊君開泰撫州人貢士訓導施君
寄廬州人縣丞唐君一恭義寧人主簿邵君璟鄞縣
人典史卓君宗海莆田人
  乞代夫死疏     楊繼盛妻張氏
臣夫楊繼盛先任兵部車駕司因諫阻馬市預發(fā)仇
鸞逆謀圣恩僅從薄謫旋因鸞敗首賜湔洗一歲四
遷歷抵前職臣夫拜命之后銜恩感泣私圖報效或
中夜起立或?qū)κ惩统妓H見不意誤聞市井之
談尚狃書生之習一時昏昧遂發(fā)狂言復荷圣恩不
即加誅俾從吏議臣夫自杖后入獄死而復蘇者數(shù)
次剜去臀肉兩片斷腿筋二條膿血流五六十碗渾
身衣服盡皆沾污日夜籠箍備極苦楚又年荒家貧
常不能給臣紡績餉食已經(jīng)三年該部兩次奏請俱
蒙特允監(jiān)候是臣夫再蹈于死而皇上累置之生但
聞今歲題奉欽依依律處決臣夫雖復捐軀市曹亦
將瞑目泉下然臣仰惟皇上方頤養(yǎng)沖和保合元氣
昆蟲草木皆欲得所豈惜一回宸顧下逮覆盆倘蒙
鑒臣螻蟻之私少從末減不勝大幸若以罪重不赦
愿即將臣斬首都市以代臣夫之死夫雖遠御魑魅
親執(zhí)戈矛必能為疆埸效命之鬼以報皇上矣
  乞代夫囚疏      沈束妻張氏
臣夫禮科給事中沈束猥以愚昧之性□妄建言誠
當萬死荷蒙皇上寬宥下獄待罪經(jīng)今一十四年束
上有老親下無子女孤苦伶仃俯仰無賴止遺臣一
身寄居旅舍早暮力作女工以供口食艱難萬狀度
日如年臣夫之父今年八十有七衰病侵尋風燭不
定養(yǎng)生送死之具更無可托臣煢煢寡妻顧此失彼
欲歸以養(yǎng)舅則夫之饘粥無資欲留以給夫則舅又
旦夕待盡臣夫累囚之臣誠不敢復顧私家切睹圣
朝仁恩廣蕩庶類樂生豈臣一門窮苦顛連自遺覆
載之外臣每自念何惜一死所以忍苦茍延者誠望
天地有曲全之仁雨露無不被之澤也今臣舅已當
垂死之年臣夫未有再生之日臣愿以身代夫系獄
暫容臣夫送父年終仍又赴獄待罪庶臣夫得復見
其父少伸父子之情臣以舅付托于夫亦得全夫婦
之義
  請勿斷付罪人妻妾與他人疏 孔思迪
人倫之中夫婦為重比見內(nèi)外大臣得罪就刑者其
妻妾即斷付他人似與國朝旌表貞節(jié)之旨不侔夫
亡終制之令相反況以失節(jié)之婦配有功之人又與
前賢所謂娶失節(jié)者以配身是己失節(jié)之義不同今
后凡負國之臣籍沒奴婢財產(chǎn)不必罪其妻子當與
刑者則孥戮之不必斷付他人庶使婦人均得守節(jié)
請著為令
  夫婦箴           孫奇
夫以義為良婦以順為正和樂禎祥來乖戾災禍應
舉案必齊眉如賓互相敬牝雞一司晨三綱何由正

 夫婦部藝文二


  周南關雎三章
 周之文王生有圣德又得圣女姒氏以為之配宮
 中之人于其始至見其有幽閑貞靜之德故作是
 詩言其相與和樂而恭敬亦若雎鳩之情摯而有
 別也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
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卷耳四章
 后妃以君子不在而思念之故作此詩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元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汝墳三章
 汝旁之國亦先被文王之化者故婦人喜其君子
 行役而歸因記其未歸之時思望之情如此而追
 賦之也
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如調(diào)饑
遵彼汝墳伐其條肄既見君子不我遐棄
魴魚赪尾王室如毀雖則如毀父母孔邇
  召南采蘩三章
 南國被文王之化諸侯夫人能盡誠敬以奉祭祀
 而其家人敘其事以美之也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澗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宮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旋歸
  草蟲三章
 南國被文王之化諸侯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獨居
 感時物之變而思其君子如此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亦既見止
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亦既見止
亦既覯止我心則說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亦既見止
亦既覯止我心則夷
  采蘋三章
 南國被文王之化大夫妻能奉祭祀而其家人敘
 其事以美之
于以采蘋南澗之濱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維筐及筥于以湘之維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誰其尸之有齊季女
  殷其□三章
 南國被文王之化婦人以其君子行役在外而思
 念之故作此詩
殷其□在南山之陽何斯違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
歸哉歸哉
殷其□在南山之側(cè)何斯違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
歸哉歸哉
殷其□在南山之下何斯違斯莫或遑處振振君子
歸哉歸哉
  何彼秾矣三章
 王姬下嫁于諸侯車服之盛如此而不敢挾貴以
 驕其夫家故見其車者知其能敬且和以執(zhí)婦道
 于是作詩以美之
何彼秾矣唐棣之華曷不肅雍王姬之車
何彼秾矣華如桃李平王之孫齊侯之子
其釣維何維絲伊緡齊侯之子平王之孫
  邶風柏舟五章
 婦人不得于其夫故以柏舟自比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微我無酒
以敖以游
我心匪鑒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據(jù)薄言往訴
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轉(zhuǎn)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儀棣棣
不可選也
憂心悄悄慍于群小覯閔既多受侮不少靜言思之
寤辟有摽
日居月諸胡迭而微心之憂矣如匪澣衣靜言思之
不能奮飛
  綠衣四章
 莊公惑于嬖妾夫人莊姜賢而失位故作此詩言
 綠衣黃里以比賤妾尊顯而正嫡幽微使我憂之
 不能自已也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日月四章
 莊姜不見答于莊公故呼日月而訴之
日居月諸照臨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胡能有
定寧不我顧
日居月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
定寧不我報
日居月諸出自東方乃如之人兮德音無良胡能有
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諸東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
報我不述
  終風四章
 莊公之為人狂蕩暴疾莊姜蓋不忍斥言之故但
 以終風且暴為比
終風且暴顧我則笑謔浪笑敖中心是悼
終風且霾惠然肯來莫往莫來悠悠我思
終風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則嚏
曀曀其陰虺虺其□寤言不寐愿言則懷
  雄雉四章
 婦人以其君子從役于外故言如此
雄雉于飛泄泄其羽我之懷矣自詒伊阻
雄雉于飛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實勞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遠曷云能來
百爾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谷風六章
 婦人為夫所棄故作此詩以敘其悲怨之情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黽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
無以下體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行道遲遲中心有違不遠伊邇薄送我畿誰謂荼苦
其甘如薺宴爾新昏如兄如弟
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宴爾新昏不我屑以毋逝我梁
毋發(fā)我笱我躬不閱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
黽勉求之凡民有喪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為讎既阻我德賈用不售昔育恐
育鞠及爾顛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爾新昏以我御窮有洸有潰
既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來□
  新臺三章
 衛(wèi)宣公為其子伋娶于齊而聞其美欲自娶之乃
 作新臺于河上而要之國人惡之而作此詩以刺
 之
新臺有泚河水彌彌燕婉之求籧篨不鮮
新臺有灑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
魚網(wǎng)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墉風柏舟二章
 衛(wèi)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共姜守義父母欲奪而嫁
 之故共姜作此以自誓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
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側(cè)髧彼兩髦實維我特之死矢靡
慝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君子偕老三章
 言夫人當與君子偕老故其服飾之盛如此而雍
 容自得安重寬廣又有以宜其象服今宣姜之不
 善乃如此雖有是服亦將如之何哉言不稱也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發(fā)如云不屑□也玉之瑱也
象之揥也揚且之□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縐絺是紲袢也子之清揚
揚且之顏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衛(wèi)風碩人四章
 莊姜美而無子衛(wèi)人為之賦碩人而其首章極稱
 其族類之貴以見其為正嫡小君所宜親厚而重
 嘆莊公之昏惑也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wèi)侯之妻東宮之妹
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敖敖說于農(nóng)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
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鮪發(fā)發(fā)葭菼揭揭
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伯兮四章
 婦人以夫久從征役而作是詩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zhí)殳為王前驅(qū)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王風君子于役二章
 大夫久役于外其室家思而賦之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
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雞棲于桀日之夕矣
牛羊下括君子于役茍無饑渴
  君子陽陽二章
 此詩疑亦前篇婦人所作蓋其夫既歸不以行役
 為勞而安于貧賤以自樂其家人又識其意而深
 嘆美之皆可謂賢矣豈非先王之澤哉
君子陽陽左執(zhí)簧右招我由房其樂只且
君子陶陶左執(zhí)翿右招我由敖其樂只且
  鄭風女曰雞鳴三章
 此詩人述賢夫婦相警戒之詞
女曰雞嗚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
弋鳧與雁
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
莫不靜好
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
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
  出其東門二章
 人見淫奔之女而作此詩以為不如己之室家也
出其東門有女如云雖則如云匪我思存縞衣綦巾
聊樂我□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雖則如荼匪我思且縞衣茹藘
聊可與娛
  齊風雞鳴三章
 蓋賢妃當夙興之時心常恐晚故聞其似者而以
 為真非其心存警畏而不留于逸欲何以能此故
 詩人敘其事而美之也
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匪雞則鳴蒼蠅之聲
東方明矣朝既昌矣匪東方則明月出之光
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會且歸矣無庶予子憎
  著三章
 昏禮婿往婦家親迎既奠雁御輪而先歸俟干門
 外婦至則揖以入時齊俗不親迎故女至婿門始
 見其俟己也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cè)A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瓊瑩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黃乎而尚之以瓊英乎而
  唐風綢繆三章
 國亂民貧男女有失其時而后得遂其婚姻之禮
 者詩人敘之
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
如此良人何
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見此邂逅子兮子兮
如此邂逅何
綢繆束楚三星在戶今夕何夕見此粲者子兮子兮
如此粲者何
  葛生五章
 婦人以其夫久從征役而不歸故言此
葛生蒙楚蘞蔓于野予美亡此誰與獨處
葛生蒙棘□蔓于域予美亡此誰與獨息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予美亡此誰與獨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后歸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后歸于其室
  秦風晨風三章
 婦人以夫不在而言
鴥彼晨風郁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如何如何
忘我實多
山有苞櫟隰有六駁未見君子憂心靡樂如何如何
忘我實多
山有苞棣隰有樹檖未見君子憂心如醉如何如何
忘我實多
  小雅采綠四章
 婦人思其君子而言
終朝采綠不盈一匊予發(fā)曲局薄言歸沐
終朝采藍不盈一襜五日為期六日不詹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釣言綸之繩
其釣維何維魴及鱮維魴及鱮薄言觀者
  白華八章
 幽王娶申女以為后又得褒姒而黜申后故申后
 作此詩
白華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遠俾我獨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艱難之子不猶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嘯歌傷懷念彼碩人
樵彼桑薪邛烘于煁維彼碩人實勞我心
鼓鐘于宮聲聞于外念子懆懆視我邁邁
有鹙在梁有鶴在林維彼碩人實勞我心
鴛鴦在梁戢其左翼之子無良二三其德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遠俾我疧兮
  白水詩
 □戚每之見管仲也亟稱曰浩浩乎倏倏乎管子
 不解歸而不怡有少妾問焉仲曰非而與知也妾
 曰毋少少毋賤賤仲以語之妾曰□子殆欲室也
 古有白水之詩云
浩浩白水倏倏之魚君來召我我將安居國家未立
從我焉如
  又             同前
浩浩者水育育者魚未有室家而召我安居
  古詩           漢蘇武
 按此詩他本皆以為答李陵玉臺新詠以為武別
 妻之作
結(jié)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燕婉及良時
征夫懷往路起視夜何其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zhàn)場相見未有期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定情歌           張衡
大火流兮草蟲鳴繁霜降兮草木零秋為期兮時已
征思美人兮愁屏營
  同聲歌           前人
邂逅承際會得充君后房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湯
不才勉自竭賤妾職所當綢繆主中饋奉禮助蒸嘗
思為苑蒻席在下蔽匡□愿為羅衾幬在上衛(wèi)風霜
灑掃清枕席鞮芬以狄香重戶給金扃高下華燈光
衣解巾粉卸列圖陳枕張素女為我?guī)焹x態(tài)盈萬萬
眾夫所希見天老教軒皇樂莫斯夜樂沒齒焉可忘
  贈婦            秦嘉
曖曖白日引曜西傾啾啾雞雀群飛赴楹皎皎明月
煜煜列星嚴霜凄愴飛雪覆庭寂寂獨居寥寥空室
飄飄桂帳熒熒華燭爾不是居帷帳何施爾不是照
華燭何為
  盤中詩         蘇伯玉妻
山樹高鳥鳴悲泉水深鯉魚肥空倉雀??囵嚴羧?br />婦會夫希出門望見白衣謂當是而更非還入門中
心悲北上堂西入階急機絞杼聲催長嘆息當語誰
君有行妾念之出有日還無期結(jié)巾帶長相思君忘
妾未知之妾忘君罪當治妾有行宜知之黃者金白
者玉高者山下者谷姓者蘇字伯玉人才多知謀足
家居長安身在蜀何惜馬蹄歸不數(shù)羊肉千斤酒百
斛令君馬肥麥與粟今時人知四足與其書不能讀
當從中央周四角
  艷歌何嘗行二首     古樂府
飛來雙白鵠乃從西北方十十五五羅列成行妻卒
被病行不能相隨五里一返顧六里一徘徊吾欲銜
汝去口噤不能開吾欲負汝去毛羽何摧頹樂哉新
相知憂來生別離躊躇顧群侶淚下不自知
念與君離別氣結(jié)不能言各各重自愛遠道歸還難
妾當守空房閉門下重關若生當相見亡者會黃泉
今日樂相樂萬歲期延年
  古詩十九首


   無名氏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巳緩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又             同前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牖
娥娥紅粉纖纖出素手昔為娼家女今為蕩子婦
蕩子行不歸空□難獨守
  又             同前
冉冉孤生竹結(jié)根泰山阿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
兔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千里遠結(jié)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
過時而不采將隨秋草萎君亮執(zhí)高節(jié)賤妾亦何為
  又             同前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帷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仿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古詩五首


     無名氏
上山采蘼蕪下山逢故夫長跪問故夫新人復何如
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門去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
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余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
  古絕句四首


    無名氏
□砧今何在山上復有山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
  又             同前
南山一樹桂上有雙鴛鴦千年長交頸歡慶不相忘
  代劉勛出妻王氏      魏文帝
翩翩□前帳可以蔽光輝昔將爾同去今將爾同歸
緘藏篋笥里當復何時披
  寡婦詩           同前
 友人阮元瑜早亡傷其妻孤寡為作此詩
霜露紛兮交下木葉落兮萋萋候雁叫兮云中歸燕
翩兮徘徊妾心感兮惆悵白日急兮西頹守長夜兮
思君魂一夕兮九乖悵延佇兮仰視星月隨兮天回
徒引領兮入房竊自憐兮孤棲愿從君兮終沒愁何
可兮久懷
  怨詩行七解         曹植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
借問嘆者誰自云蕩子妻夫行逾十載賤妾常獨棲
念君過于渴思君劇于饑君作高山柏妾為濁水泥
北風行蕭蕭烈烈入吾耳心中念故人淚墮不能止
浮沉各異路會合當何諧愿作東北風吹我入君懷
君懷常不開賤妾當何依恩情中道絕流止任東西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長今日樂相樂別后莫相忘
  棄婦篇           前人
石榴植庭前綠葉搖縹青丹華灼烈烈璀彩有光榮
光榮煜流離可以處淑靈有鳥飛來集拊翼以悲鳴
悲鳴夫何為丹華實不成拊心長嘆息無子當歸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